爱丽舍发动机的构造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丽舍发动机的构造原理
爱丽舍发动机(也称为流星发动机)是一种内燃式活塞发动机,由法国工程师保罗·爱丽舍于1913年发明。
其构造原理如下:
1. 缸体:爱丽舍发动机的缸体采用铝合金材料,以提高散热效果和减轻重量。
2. 活塞:活塞由高强度铝合金制成,表面涂上耐磨涂层,可满足高温和高压下的工作要求。
3. 连杆:爱丽舍发动机的连杆采用轻量化的钛合金材料,以减少惯性负荷和提高强度。
4. 曲轴:曲轴由高强度铸铁或钛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磨性。
5. 气门系统:爱丽舍发动机采用DOHC(双顶置凸轮轴)式气门系统,可实现更高的进气和排气效率。
6. 点火系统:爱丽舍发动机采用CDI(电容放电式)或电喷点火系统,使点火更准确和可靠。
7. 润滑系统:爱丽舍发动机采用全润滑式润滑系统,通过油泵将机油输送至各个部位,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8. 冷却系统:爱丽舍发动机采用水冷却系统,通过水泵循环水冷却,以控制发动机的温度。
总体来说,爱丽舍发动机具有轻量化、高效率和可靠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