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论文: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摘要:PBL教学模式是世界医学教育发展中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国外的医学教育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对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PBL模式;医学教育;应用策略
PBL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创立,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医学课程及各种理工类课程而言,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带来更多帮助。
PBL教学法是以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以教师为主要引导者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解者,而是充当引导者,通过设置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从最初应用于医学学科到现在被各个学科广泛应用,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也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有很大帮助。
一、PBL教学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现状
相比传统教育方法,PBL模式更多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实践性的要求更高。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思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
合作讨论的方式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临床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很大的限制,必须要对其加以改进,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训练。
当前的医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以致影响了教学质量。
PBL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诉求为教育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当作主体,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解答的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当前国外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已十分普遍,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PBL教学模式
的普及程度还不高,不过已经有很多学校正在加强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不同的医学课程中,这种教学模式都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比如,在基础医学课程中,PBL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及知识的
应用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且该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
在医学实习中,PBL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应用。
二、PBL教学管理模式在我国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某学校在眼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尝试,结果表明,PBL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促进
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应用PBL教学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教育之所以不适应当前教育形势,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及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
对此,教学模式也应进行革新,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PBL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与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自
主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老师,从而有效解决各种医学问题,提高临床医学能力。
(二)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PBL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交流与合作,为了实现合作学习和有效交流,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小组之内进行合作,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力与实力。
比如,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某学校教师在内科学教学中选择了7个专题,预设讨论题目60条;组织分组讨论、同学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分组讨论是一个关键部分,分组应做到均衡、科学,一般分组时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所了解,做到科学分组,使小组内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分组结束后,要对教师提出的课题进行讨论。
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对于各种问题的顺利讨论。
且要在课后完成预设问题讨论准确度测定、PBL教学满意度测定、随堂测验等。
通过检测发
现,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开发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得到了更加全面的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改善课堂氛围来达到目的。
(三)做好评价管理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总结者,要对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科
学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缺陷和长处,并对自己的发展和努力方向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医学临床实践能力,在医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加强PBL法的应用,积
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交流与合作,掌握更多医学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
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71-1074.
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4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以患者编号作为分组依据把研究对象分为2组(各42例)。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数据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显著,在增加患者疾病认知的同时对改善患者的血压数据具有积极性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舒张压;收缩压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的且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症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逐年上升,高血压这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也在逐年增加,现阶段对于高血压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降压药物
进行患者的血压控制。
随着发病率的上升,人们对于高血压治疗方式和护理模式的优化有较大的关注度。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4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以患者编号作为分组依据把研究对象分为2组(各42例)。
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20例,年龄55-70岁,平均(63.4±3.4)岁;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23例,年龄58-76岁,平均(65.9±4.1)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环境护理、用药护理、基础体征数据的监测、饮食护理等内容[1]。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主要教育内容如下:(1)疾病知识教育:在对患者及患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把高血压的疾病特点、发病原因、并发症、治疗原理等进行详细讲解,以此来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在进行疾病知识的宣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接受水平针对性地选择宣传册、宣讲视频、谈话等教育方法[2]。
(2)药物使用教育:高血压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是使用药物进行血压控制,因此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想患者明确用药量和用药禁忌,并向患者明确私自增减药量的危害性。
(3)心理教育: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向患者科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会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
(4)生活饮食教育:在进行护理中,每一位患者的饮食习惯都有一定的差异,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营养食谱并监督患者执行,以此来帮助患者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持控压药物的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数据进行对比,正常的血压标准如下:收缩
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3.0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数据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血管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异常不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对患者血管、心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现阶段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情绪变化等因素,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依据患者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而且应该规范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此来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高血压对患者生活的负面影响。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
在常规护理过程中以治疗需求作为护理工作开展的核心要点,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处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治疗依从性较低。
健康教育会增加患者和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患者和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高,这不仅会让患者清楚明白进行治疗的必要性,而且对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积极性作用。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显著,在增加患者疾病认知的同时对改善患者的血压数据具有积极性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秋.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6):134-135.
[2]朱晓燕.健康教育在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