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流中心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物流空间布局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① 减轻了物流对城市的交通压力; ② 减少了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 ③ 提高了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 ④ 满足了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⑤ 满足了货物联运发展的要求
2.物流中心
2)物流中心的特点 ① 物流中心集中了所有的物流功能,成为具
有多种物流功能的流通形式和作业体系; ② 由人力化、机械化仓储作业发展为具有强
大信息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中心; ③ 服务内容由原来的商流、物流分离发展到
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 ④ 工商关系由临时、随机的关系发展到长期、
二、产业布局原则
1.全局原则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三、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增长极(结点)、 点轴(线)开发和网络(域面)开发。
增长极模式
1966 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 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 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五、产业演进与经济发展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 的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其具体表 现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尚未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 局面,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第二产业技术含量低, 缺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第三产业受各种因素影 响,尽管传统生活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缓慢。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练习题第一章概述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物流中心的概念?2.为什么说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在称谓上是等同的?3.物流合理化系统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物流中心一般具有哪些基本功能?5.简答配送增值服务的本质特征。
6.按照功能划分,物流中心可分为哪几种类型?7.什么是第三方物流?8.现代物流中心的特征是什么?9.传统仓库的功能是什么?二、判断题:正确划A,错误划B1.传统运输、仓储与现代物流之间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运用了信息管理手段。
2.物流仓储中心是指从事储存的物流中心,实际上与传统仓库没什么区别。
3.物流中心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狭义的物流中心是排除了铁路货运站、港湾设施、机场设施和道路等物流基础设施部分,它侧重的是物流管理效能和行为。
4.配送实际是一个货物的集散过程,它包括集中、分类和散发三个步骤。
5.物流据点是物流中心的一种形式,它具体包括港湾、铁路车站、中转仓库等。
6.减少仓库数量时,可降低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
总的物流成本降低。
7.流通加工中心的主要形式有:设在仓库附近,为仓储企业进行货物的加工;或靠近消费区,以方便销售。
8.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称委托物流。
三、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主要承担货物中转运输的物流中心,一般称为()。
A.配送中心 B.物流分货中心C.物流集货中心 D.物流转运中心四、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二个以上正确答案.物流中心除应具备六个基本功能外,根据物流中心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具有()增值性功能。
A.结算功能 B.物流信息处理功能C.需求预测功能 D.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E.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第二章基本资料的搜集与分析一、简答题1.物流中心设计分为哪几个阶段?2.建立物流中心的目标是什么?3.简述物流中心的设计原则。
4.基本规划资料的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5.基本规划资料的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6.在进货、发货、储存、保管和搬运等方面,对于A、B、C类物品,应采取什么不同的策略?7.什么是时间序列分析法?8.根据预测不同种类的变化趋势,制订相应的对策和目标值的依据是什么?9.简述对于ABC订货分布类型,EQ与IQ分析的应对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
第三条下列货物,经海关批准可以存入物流中心:
(一)国内出口货物;
(二)转口货物和国际中转货物;
(三)外商暂存货物;
(四)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
(五)供应国际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物料、维修用零部件;
第十三条主管海关受理后报直属海关审批。
直属海关对经批准的企业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样式见附件4)。
第三章 物流中心的经营管理
第十四条物流中心不得转租、转借他人经营,不得下设分中心。
第十五条中心内企业可以开展以下业务:
(一)保税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
(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五)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六)股权结构证明书(合资、合作企业)和投资主体各方的注册登记文件的复印件;
(七等资信证明文件;
(九)物流中心内所承租仓库位置图、仓库布局图及承租协议;
(十)报关单位报关注册登记证书。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保税仓储货物在存储期间发生损毁或者灭失的,除不可抗力外,中心内企业应当依法向海关缴纳损毁、灭失货物的税款,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物流中心与境内间的进出货物
第三十条物流中心货物跨关区提取,可以在物流中心主管海关办理手续,也可以按照海关其他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一条中心内企业根据需要经主管海关批准,可以分批进出货物,并按照海关规定办理月度集中报关,但集中报关不得跨年度办理。
第三十二条物流中心货物进入境内视同进口,按照货物实际贸易方式和实际状态办理进口报关手续;货物属许可证件管理商品的,企业还应当向海关出具有效的许可证件;实行集中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应当适用每次货物进出口时海关接受申报之日实施的税率、汇率。
国际物流中心仓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国际物流中心仓库的正常运行,提高仓储效率,保障货物安全,降低物流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际物流中心仓库的日常管理,包括货物入库、存储、出库、盘点、安全管理等环节。
第三条国际物流中心仓库管理应遵循“安全、高效、准确、经济”的原则。
第二章货物入库管理第四条货物入库前,需对货物进行验收,确保货物符合合同规定及质量标准。
第五条入库货物需按照货物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进行登记,并填写入库单。
第六条货物入库时,需对货物进行标识,明确货位,并做好库存记录。
第七条入库货物需按照规定进行堆放,保证货物整齐、稳固,便于取货。
第三章货物存储管理第八条仓库内货物分类存放,根据货物性质、体积、重量等因素合理规划货位。
第九条仓库内设置通风、消防、防盗等设施,确保货物存储安全。
第十条定期对仓库内货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仓库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第四章货物出库管理第十二条出库货物需根据订单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第十三条出库货物需按照货物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进行登记,并填写出库单。
第十四条出库货物需按照规定进行包装,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第十五条出库货物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物流效率。
第五章盘点管理第十六条仓库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第十七条盘点过程中,如发现差异,需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
第十八条盘点结果需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十九条仓库内设置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第二十条仓库内不得携带火种,严禁吸烟。
第二十一条仓库内设置防盗设施,加强夜间巡逻。
第二十二条仓库内不得存放无关人员,确保仓库安全。
第七章奖惩制度第二十三条对在仓库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货物损失、安全事故等行为的个人或部门,予以处罚。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国际物流中心仓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快递行业高效物流中心建设方案
快递行业高效物流中心建设方案第一章快递行业高效物流中心概述 (3)1.1 快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1.1.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3)1.1.2 技术驱动创新。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快递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3)1.1.3 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快递企业越来越重视客户体验,通过提升配送速度、优化服务流程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3)1.1.4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快递行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环保问题,推动绿色发展。
(3)1.2 物流中心的作用与意义 (3)1.2.1 提高配送效率。
物流中心通过集中处理、分拣、配送快递物品,降低了配送距离和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
(3)1.2.2 优化资源配置。
物流中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配运输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3)1.2.3 提升客户满意度。
物流中心通过提供高效、快速的配送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3)1.2.4 促进产业链协同。
物流中心作为快递行业的枢纽,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3)1.3 物流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 (4)1.3.1 规划布局。
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保证物流中心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4)1.3.2 技术支持。
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心建设中的应用,如自动化分拣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等,是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
(4)1.3.3 人力资源。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物流中心高效运营的保障,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4)1.3.4 政策法规。
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助于推动物流中心建设的顺利进行。
(4)1.3.5 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物流中心建设的物质基础,需保证项目资金来源的稳定。
(4)第二章物流中心选址与规划 (4)2.1 选址原则与方法 (4)2.2 物流中心规模确定 (5)2.3 物流中心布局规划 (5)第三章物流中心设施与设备配置 (5)3.1 设施配置原则 (5)3.2 主要设备选型 (6)3.3 设备维护与管理 (6)第四章物流中心信息化建设 (7)4.1 信息系统的选择与设计 (7)4.2 物流中心数据管理 (7)4.3 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 (7)第五章仓储管理与优化 (8)5.1.1 仓储作业流程概述 (8)5.1.2 仓储作业流程优化策略 (8)5.2 仓储资源管理 (8)5.2.1 仓储资源概述 (8)5.2.2 仓储资源管理策略 (8)5.3 仓储成本控制 (8)5.3.1 仓储成本概述 (8)5.3.2 仓储成本控制策略 (9)第六章运输管理与优化 (9)6.1 运输作业流程优化 (9)6.1.1 作业流程梳理 (9)6.1.2 流程优化措施 (9)6.2 运输资源管理 (10)6.2.1 运输资源分类 (10)6.2.2 资源管理措施 (10)6.3 运输成本控制 (10)6.3.1 成本构成分析 (10)6.3.2 成本控制措施 (10)第七章快递行业物流中心配送管理 (11)7.1 配送作业流程优化 (11)7.1.1 流程重构 (11)7.1.2 信息化建设 (11)7.1.3 人员培训与考核 (11)7.2 配送资源管理 (11)7.2.1 车辆管理 (11)7.2.2 人员管理 (11)7.2.3 仓储管理 (11)7.3 配送成本控制 (12)7.3.1 运输成本控制 (12)7.3.2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12)7.3.3 仓储成本控制 (12)第八章物流中心人力资源管理 (12)8.1 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 (12)8.2 员工培训与激励 (13)8.3 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评估 (13)第九章物流中心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14)9.1 安全管理措施 (14)9.1.1 人员安全管理 (14)9.1.2 设备安全管理 (14)9.1.3 环境安全管理 (14)9.2 环境保护措施 (14)9.2.1 节能减排 (14)9.2.2 废弃物处理 (14)9.3 安全与环保制度 (15)9.3.1 安全管理制度 (15)9.3.2 环保制度 (15)第十章快递行业高效物流中心评价与改进 (15)10.1 物流中心评价体系 (15)10.2 物流中心改进措施 (15)10.3 持续改进与优化策略 (16)第一章快递行业高效物流中心概述1.1 快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快递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基于层次分析法物流中心选址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中心选址研究第一章物流中心选址简述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物流中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中心的选址又对中心运转功效的发挥至为重要,这就是本文研究适应企业实际业务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理由。
物流中心的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或多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
在传统的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中,大都假设物流系统中所涉及的库存费用、运输费用、需求量、运输时间等关键因素为已知常数,然后根据要求确定一个或多个物流中心。
但在实际情况中,有些影响物流中心选址的因素是不确定的,例如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运输时间受交通状况影响等,从而形成了物流中心选址的不确定环境。
在复杂的物流系统设计时,应该把这些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
物流中心选址研究的是要找到一种更加符合实际要求,使物流中心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不确定环境下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法,建立一个更加准确、详实地描述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并为建立的模型设计合适的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或对模型进行模拟,开发相应的算法程序或模拟程序,使建立的模型具有实用性,同时,使设计的算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决策问题,被称为是最重要的物流战略规划问题。
它决定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模式、结构和形状,选址问题通常十分复杂,因此,建立合理的模型并设计有效的求解方法,以此来辅助决策者进行选址决策是非常必要的。
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研究通过求解不同类型的选址一分配问题,确定了物流系统中所使用设施的数量、位置和规模。
这些设施包括了系统中的各种节点.例如,工厂、仓库、配送中心和分销点等等,货物通过物流网络运往最终顾客过程中,都必须临时经停的这些节点。
其中,物流中心是连接供应与需求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
因此,通过优化物流中心的选址从而对优化整个物流系统具有极大的意义。
第二章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1层次分析法概述层次分析法是(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实用的多因素决策方法。
物流运营管理教学大纲模板
二、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教学课程三、课程简介:物流运营管理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运营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物流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2)熟悉物流系统、物流网络和物流中心的设计与运营;(3)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4)掌握物流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物流运营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制定物流运营策略和解决方案的能力;(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4)提升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2)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物流运营管理概述1.1 物流运营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流程1.2 物流运营管理的地位与作用1.3 物流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物流系统与物流网络2.1 物流系统及其组成2.2 物流网络及其类型2.3 物流网络设计方法第三章物流中心运营管理3.1 物流中心的功能与作用3.2 物流中心布局与设施设计3.3 物流中心作业管理第四章物流运输与配送4.1 运输与配送的基本概念4.2 运输方式及其特点4.3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第五章物流仓储与库存管理5.1 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5.2 仓库布局与设施设计5.3 库存管理与控制第六章物流信息技术6.1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6.2 物流信息系统6.3 电子商务与物流第七章物流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7.1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7.2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7.3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第八章物流运营管理案例分析8.1 案例分析概述8.2 案例分析步骤与方法8.3 案例分析案例第九章物流运营管理创新9.1 物流运营管理创新概述9.2 物流运营管理创新方法9.3 物流运营管理创新案例分析第十章物流运营管理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物流运营管理发展趋势10.2 物流运营管理未来展望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物流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模拟实验法:利用模拟软件进行物流运营管理实践操作;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5.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物流运营管理实际状况。
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
仓储型物流中心是指将进货的商品临 时保存在仓库中,然后根据需要出库的物 流中心。
第三章 复合型物流中心模型Ⅰ
复合型物流中心是指用各种各样的物 流机械设备建设的大型物流中心。
入出库口
装货中转站
出货口
做成由装货机器人将传送过来的4种货物堆放到托盘后,装 货托盘由滑车铁轨向3个自动立体仓库分送,并且将从自动 立体仓库出库的托盘由滑车铁轨向出货场地搬送,再由叉车 向出货口搬运的货物的模型。
❖ 下面要做成从与装货中转站自动连接着的滑车铁轨的IO部分 (In Mode)依次向滑车铁轨的3个IO部分(Out Mode)传送托 盘的3条运作规则。
❖ 注:因这一例中目的地有3处,所以需要3条规则来完成其运 作。
❖ 因下面的操作要使用与自动立体仓库的IO部分 (In Mode)自 动连接着的3处滑车铁轨的IO部分 (Out Mode,即输出口部 分)的名字,所以请事先将各个IO部分 (输出口部分)的属性 窗口里的名称〈IOSECTION_*****〉记录下来。
❖ 注:在设定目的地时,需要输入作为目的地的设备名称。 *****的部分是被自动分配的,所以每个人做成的模型中***** 部分都有可能不一致。
智能导向物是链接in与ou库时,货物路径,Rule IF里的内容无需改变,所以保持 这个画面的初始值不动。
第四章 复合型物流中心
第三章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物流与周边设施的统一规划设计
4)事务流程与表单系统设计 5)人员的组织结构规划 6)物流中心布置与规划的评估 7)物流中心的成本分析与效益评估
3、配送中心的设计 ·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战略意义和要求: ·环境调查; ·销售额的调查与分析; ·货态调查; ·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要求; ·作业时间表; ·事务系统和信息系统。
(二) 规划执行限制因素 在决定配送中心的执行目标、基本定位与
策略功能后,还需考虑在实际规划时的限制 因素,因为有许多因素均将影响系统规划运 作的方向,包括: 1.预定时间进程; 2.预期可使用的人力资源; 3.预期使用年限; 4.计划预算资金限制及来源; 5.预定的设置地点及土地取得的可行性; 6.预期投资效益的水准。 在配送中心的规划分析过程中,相关的考虑 因素及决策条件均应以本节所提出的物流策 略、规划目标和限制因素为依据,它决定了 配送中心预期的功能与规划方向。
(三)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
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就是影响配送中心系统 规划的基础数据和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如下 几个方面: E-Entry:指配送的对象或客户 I-Item:指配送货品的种类
Q-Quantity:指配送货品的数量或库存量 R-Route:指配送的通路 S-Service:指物流服务水平 T-Time:指物流的交货时间 C-Cost:指配送货品的价值或建造的预算
运
检
输
修
2. 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 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应该由配送中心的组织 结构模式和作业流程来决定。其岗位设置如 图所示。
配送中心
采 购 或 进 货 部
海关总署令130号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
海关总署令130号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的暂行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6月6日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署长:牟新生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的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发展,规范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及其进出货物的管理和保税仓储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税物流中心是指经海关批准,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
第三条下列货物,经海关批准可以存入物流中心:国内出口货物;转口货物和国际中转货物;外商暂存货物;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供应国际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物料、维修用零部件;供维修外国产品所进口寄售的零配件;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经海关批准的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
中心内企业应当按照海关批准的存储货物范围和商品种类开展保税物流业务。
第二章物流中心及中心内企业的设立第一节物流中心的设立第四条设立物流中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物流中心仓储面积,东部地区不低于10万平方米,中西部地区不低于5万平方米;符合海关对物流中心的监管规划建设要求;选址在靠近海港、空港、陆路交通枢纽及内陆国际物流需求量较大,交通便利,设有海关机构且便于海关集中监管的地方;经省级人民政府确认,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满足加工贸易发展对保税物流的需求;建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供海关查阅数据的终端设备,并按照海关规定的认证方式和数据标准,通过“电子口岸”平台与海关联网,以便海关在统一平台上与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实现数据交换及信息共享;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安全隔离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监管、办公设施。
第五条物流中心经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人民币;具备对中心内企业进行日常管理的能力;具备协助海关对进出物流中心的货物和中心内企业的经营行为实施监管的能力。
物流中心选址规划
总运输费用
坐标位置
(x0,y0)
例:如表有四个零售点的坐标和物资需要量。
零售点
货物需求量(吨) (qj)
运输费用率(元/吨公里)cj
坐标(xj,yj) (公里)
1
2
5
2
2
2
3
5
11
3
3
2.5
5
10
8
4
1
5
4
9
1、用重心公式求初始位置坐标(x0,y0)
按照各零售点销售货物的重量,求四个零售点所构成的四边形的重心,重心的坐标 可以用重心公式求得。 在这个举例中,假设cj是相同的,所以在方程式中可以消除cj。
10.各类服务及维修费用
10.供应、合作环境
三、选址的原则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
三、物流中心选址程序
*
*
程序与具体步骤:
*
选定备选地址
优化备选地址
收集整理资料
利用影响因素定性定量分析评估
建立数学模型定量优化得到选址位置
因素评分法,层次分析等方法评估方案
定量定性分析
选址原则
影响因素
结点
距离公式
距离
3﹒8
d2
d3
d4
6﹒5
3﹒7
5﹒6
2-2 求配送中心初始点(x0,y0)到各需求点的运输总成本
W0= = =5×( 2×6﹒5+3×3﹒7 +2﹒5×3﹒8+1×5﹒6)=196
结果评估
确定最终方案
*
五、物流中心选址决策与评价方法
*
物流中心运作管理概括
物流中心运作管理概括物流中心是指一个集中管理物流流程和货物运输的设施。
它通常被设计成能够高效地处理和分发货物的场所。
物流中心的运作管理是确保物流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物流中心的运作管理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仓库管理: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仓库管理。
它包括货物的入库、存储和出库。
为了提高效率,物流中心通常会使用自动化设备,如货架系统、输送带和叉车等。
管理人员需要优化仓库布局,确保货物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存放或取出。
2.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确保物流中心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环节。
管理人员需要准确记录和追踪库存量,及时补充货物,避免废品和过剩库存的产生。
他们还需要优化库存周转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库存持有成本。
3.运输安排:物流中心的运输安排涉及到货物的运输计划和运输方式的选择。
管理人员需要制定有效的运输路线,优化运输时间和成本。
他们还需要确保货物能够按时送达目的地,并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及时的沟通。
4.人员管理:物流中心的人员管理也是运作管理的重要部分。
管理人员需要招聘和培训合适的员工,并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他们还需要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任务,以保证物流中心的正常运转。
5.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在物流中心的运作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管理人员需要使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处理和分析相关数据。
他们可以通过物流软件来跟踪货物的运输过程,优化物流流程,提高效率。
信息管理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获取供应链的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决策。
综上所述,物流中心的运作管理是流程高度复杂的一个环节。
它涉及到仓库管理、库存管理、运输安排、人员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物流中心可以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
第3章 物流节点规划设计
锯齿形
注意:在同一生产图部流门程动中线,基往本形往式多种动线形式同时存在。
(2)定性关联图
可用于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的分析,不只 针对生产部门,包括辅助劳动、办公室、服 务设施等均可根据彼此间的相关性来加以分 析,以决定较理想的规划位置 。
活动关系包括:
1.程序上的关系:建立在物料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 2.组织上的关系:建立在各部门组织之间的关系; 3.功能上的关系:为区域之间因功能需要而形成的
主要针对生产部门,只考虑物料的流程,配合 制造程序与设备特征,希望尽量减少制造过程 所需行经的距离及逆回流程,以提高生产的速 度及效率,并据此原则规划工作区和设备位置
主要用于物流设施规划中一些局部作业设施设 计,例如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一般进行流程动 线分析。
流程动线的四种基本形式
直线形
L形
U形
1、设计内容包括: 综合性物流中心总体功能 物流中心实体作业功能 2、设计原则及其因素
综合性物流中心总体功能
– 集散功能 – 仓储功能 – 配送功能 – 流通加工及包装等增值功能 – 物流信息服务功能 – 商品展示功能
物流中心实体作业功能
1、进货作业 到货 ——卸货——理货——验收——入库 2、储存作业 入库上架或堆码——储位管理—库存盘点—养护 3、拣货作业 由订单生成拣货信息——拣货方式——拣货——输送到出库区 4、补货作业 从保管区域将货品移到另一个为了做订单拣取的动管拣货区域 5、流通加工 根据客户要求或运输要求进行相应的流通加工 6、出货作业 出货单据——检验——包装——输送搬运至出货暂存区——装
车
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
设计原则
– 1、物流中心的功能设计既要考虑功能的集 成性,又要考虑专业性和规模化
公司物流中心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物流中心的管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确保物流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物流中心所有员工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物流中心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优质”的原则,确保物流服务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第二章物流中心组织架构第四条物流中心设主任一名,负责物流中心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五条物流中心下设以下部门:1. 运输部:负责货物运输的组织、调度和监控;2. 仓储部:负责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及货物装卸;3. 配送部:负责货物配送、客户服务及售后跟踪;4. 质量管理部:负责物流服务质量监控及问题处理;5. 综合办公室:负责物流中心内部事务及对外联络。
第三章物流中心管理制度第六条运输管理1. 运输部门应严格按照运输计划执行,确保货物及时、安全送达;2. 运输车辆应保持良好的车况,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3. 运输过程中,司机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4. 运输费用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结算。
第七条仓储管理1. 仓储部门应按照货物种类、规格、批次进行分类存放,确保货物整齐、有序;2. 仓库内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货物受潮、霉变;3. 仓库管理员应定期盘点库存,确保库存准确无误;4. 入库、出库手续应规范,确保货物进出库安全。
第八条配送管理1. 配送部门应根据客户需求,合理安排配送路线和时间;2. 配送人员应熟悉配送区域,确保货物准确送达;3. 配送过程中,配送人员应文明服务,礼貌待人;4. 配送费用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结算。
第九条质量管理1. 质量管理部应定期对物流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对客户投诉,应认真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3. 物流中心全体员工应提高服务质量意识,共同维护公司形象。
第四章奖惩与考核第十条对在物流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损害公司形象的员工,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或解除劳动合同。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堂PPT)
低运费原则:物流配送中心必需组织运输与配送活动,因而运费原则具有特殊性。 由于运费和运距、运量有关,所以低运费原则常简化成最短运距和运量的问题, 通过数学方法求解以作为物流配送中心布局的参考。
交通便利原则: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输配送活动领域在中心之外,这一活动需依赖 于交通条件。布局时必需考虑现有的交通条件。 统筹原则:物流配送中心的层次、 数量、布局是与生产力布局、消费布局等密切相关的,互相交织且互相促进和制 约的。规划一个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E2
T2
…
单品出货量
Q212 Q12
Q222
Q232
Q242
Q252
Q22
Q32
Q42
Q52
Q22
N22
Q2
N2
单品出货次数 K12
…
…
K22
K32
K42
K52
-
K2
合 单品总出货量
Q1
Q2
Q3
Q4
Q5
Q
N
计 单品出货次数
K1
K2
K3
K4
K5
-
K
29
注: Q1(品项I1的出货量)=Q1l+Q12+Q13+Q14+Q15十… Q(所有品项的总出货量)=Q1十Q2+Q3+Q4+Q5+… Kl(品项I1的出货次数)=K11+K12+K13十K14十K15+… K(所有产品的总出货次数)=Kl十K2+K3十K4十K5十…
…
订单 出(订)货 数量(Q)EQ
订单 出(订)货
品项数 (N)EN
Q11 Q12 Q13 Q14 Q15 …
第三章 物流组织形式与管理
案例2:圣安医院的采购策略
哈尔·沃金斯是圣安医院的采购主任,准备为一次性外科手术巾选家 供应商。圣安医院的两个供应商都认为这份合同会落在他们手中,而 哈尔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一、圣安医院
圣安医院是一家国办的教学医院,拥有24间手术室和910张病床。在 过去10年中,同大多数医院一样,圣安医院也大幅度地削减了预算, 但是仍有较大的财务压力。
下一页 返回
实例2:布鲁克林酿酒厂的物流成木管理
二、物流成本管理
(1)布鲁克林酿酒厂运输成本的控制。布鲁克林酿酒厂于1987年II月装 运了它的第一箱布鲁克林拉格到达日本,并在最初的儿个月里使用了 各种航空承运人。最后,日本金刚砂航空公司被选为布鲁克林酿酒厂 唯一的航空承运人。金刚砂公司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向布鲁克林 酿酒厂提供了增值服务。金刚砂公司在其J.F.K.国际机场的终点站交 付啤酒,并在飞往东京商航上安排运输,金刚砂公司通过其日本报关 行办理清关手续。这些服务有助于保证产品完全符合新鲜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例2:布鲁克林酿酒厂的物流成木管理
提示 1.酒厂的市场营销目标与物流管理指导思想分析。 2.酒厂啤酒销售的盈利途径有哪些? 3.“效益背反”理论与精细化降低物流成本的具体措施分析。
上一页 返回
案例1:太极集团物流现状与问题
一、导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及人世的成功, 我国物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目前,从中央到 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并明确提出将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 点。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亦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提 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 代经营模式引人企业经营与管理之中。
物流配送中心与仓储管理习题答案
思考题第一章概述1.仓库和仓储的概念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仓库是指利用库房、货棚、货场等设施、设备作为仓库作业的工具,按照作业计划收进、整理、储存、保管、分发货物的场所。
广义的仓库包括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有提供货物存储服务的设施、建筑或场地。
仓储是指根据市场和客户的要求,为了确保货物没有损耗、变质和丢失,为了调节生产、销售和消费活动以及确保社会生产、生活的连续性,而对原材料等货物进行储存、保管、管理、供给的作业活动。
对仓储概念的理解要抓住以下要点:第一,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储存货物的质量,确保生产、生活的连续性是仓储的使命之一。
第二,当物品不能被即时消耗,需要专门的场所存放时,形成了静态仓储。
第三,储存的对象必须是实物产品,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
第四,储存和保管货物要根据货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储存方式。
仓库是物流服务的据点,货物或货物是仓储服务的对象,仓库与仓储有着十分确切的联系。
现代仓库不再仅仅用来储存和保管货物,同时具有了对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商品进行配送,对商品贴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的功能,此外还包括:拣选、检验、配货等功能。
2.仓库是如何分类的?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处领域的不同分类1).生产领域的仓库(生产仓库或企业仓库)2).中转仓库(储运仓库)3).国家储备仓库按照营运形态的不同分类1).自用仓库2).营业仓库3).租赁仓库按照储存货物的保管要求的不同分类1).通仓库2).恒温恒湿仓库3).高级精密仪器仓库4).冷藏仓库5).特殊仓库其他分类1).自动化立体仓库2).虚拟仓库3).网络仓库4).保税仓库5).堆场6).集装箱堆场7).内陆集装箱基地(ICD)3.仓库的布置内容是什么?仓库布置内容包括仓库布局、设备布置以及通道设计这三个主要方面:(1)仓库布局的通用原则①布置必须安全,做到没有死角,防止发生碰撞事故,重视职工的安全。
②统一建筑物、工作物、设备、机械等的排列方向,不要各行其是,使排列发生混乱。
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效率分析研究
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效率分析研究第一章引言物流配送中心是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产品送货的目标,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物流配送的效率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因此,随着生产模式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通过对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效率的研究,分析物流中心作业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物流配送服务质量和作业效率。
第二章物流中心作业效率分析2.1 物流仓库的收货作业效率物流仓库的收货作业效率是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物流配送中心的收货作业效率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物流仓库的货物种类、货物存放方式、货物分拣设备以及工作人员数量和培训等。
2.2 物流仓库的出货作业效率物流仓库的出货作业效率是指物流配送中心将货物从仓库中送达客户所需的时间。
物流配送中心的出货作业效率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物流仓库的货物种类、货物存放方式、仓库操作系统、货物分拣设备等。
2.3 物流仓库的库存管理效率物流仓库的库存管理效率是指物流配送中心在进行库存管理时所能达到的效率。
物流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效率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物流仓库的货物存放方式、仓库操作系统、仓库设施以及工作人员数量和培训等。
第三章物流中心作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3.1 物流仓库管理水平物流仓库管理水平是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物流仓库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
物流仓库管理水平主要包括货物存放、城市规划,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操作等方面。
3.2 货物种类和规模物流仓库的货物种类和规模也是影响物流中心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货物种类繁多或货物规模过大,会给物流中心的作业带来极大的困难,如果库房的空间不足,还会给库存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增加了物流中心的运营成本。
3.3 库房设计物流仓库的库房设计对物流中心作业效率影响较大。
物流中心规章管理制度
物流中心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促进物流中心的管理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物流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制订本规章管理制度。
第二条物流中心规章管理制度适用于物流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以及所有在物流中心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物流中心规章管理制度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第四条物流中心规章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物资管理、车辆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第五条物流中心管理人员应认真执行和落实物流中心规章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六条物流中心规章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应经物流中心管理层审批。
第七条物流中心规章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应当及时有效。
第八条物流中心管理层应当定期对规章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工作。
第二章物资管理第九条物流中心应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做到“三个有序”,即进出有序、分类有序、盘点有序。
第十条物流中心应制定完善的采购、储存、配送、库存管理等各项制度。
第十一条物流中心应加强对物资的保管和管理,保障物资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物流中心对于过期、损坏、丢失的物资应及时处理,做到能核查必核查,能赔付必赔付。
第十三条物流中心应建立物资管理档案,及时更新并保存相关资料。
第十四条物流中心应加强对物资的流通轨迹监管,做到全程可追溯。
第三章车辆管理第十五条物流中心应建立健全车辆管理制度,做到车辆配备合理、使用安全、维护有序。
第十六条物流中心应对所有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物流中心应对所有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驾驶员的安全驾驶。
第十八条物流中心应建立车辆管理档案,做到全程监管,并及时更新相关资料。
第十九条物流中心应加强对车辆的监控和调度,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营。
第二十条物流中心对于违规操作的驾驶员和车辆应及时处理,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二十一条物流中心应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做到招聘用人公平、培训激励有序、考核奖惩公正。
国际物流中心简介
保税仓库 保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专门用于存放保税商品的仓 库,具备专门储存、堆放商品的安全设施和健全的 仓库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仓库账册,配备经海关培训 认可的专职管理人员。
在保税仓库中,外国货物的保税期一般最长为两年。 建立保税仓库可大大降低进口货物的风险,它有利
于进口,是鼓励外国企业在本国或本地区投资的重 要措施。
下列货物,经海关批准可以存入保税仓库
(一)加工贸易进口货物; (二)转口货物; (三)供应国际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油料、物料和维
修用零部件; (四)供维修外国产品所进口寄售的零配件; (五)外商暂存货物; (六)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货物; (七)经海关批准的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
3.1 国际物流中心概述
(一)基本功能
– 1、存储;2、运输、配送;3、装卸、搬运; 4、包装;5、流通加工;6、信息处理;
– 7、货物进出口功能 这是国际物流中心区别于一般物流中心的主要特征,
为此需要配备相应的海关、商品检验、卫生检疫、 动植物检疫等与进出口相关的功能。
6
3.1 国际物流中心概述
– 根据国际物流及物流中心的特点,可以定义为: 国际物流中心是以发达的综合交通和现代化物流 设施为基础,以完备的物流产业链为支撑,以高 度开放的政策体系和完善的综合配套环境为保障, 能提供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 易、进出口加工以及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并 支撑本地企业以较高的物流管理水平参与国际竞 争,具有强大国 国际物流中心概述
–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国际物流中心具有不同的含义。 广义的国际物流中心一般是指具有国际贸易、物 流、金融、保险等基本功能,能够为大规模的进 出口货物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具有强大集聚与 辐射能力的国际物流枢纽。 狭义的国际物流中心是指国际物流活动中大规模 集结、吞吐货物的场所,是国际物流网络中的主 要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個別活動之管理
商業物流的 三段演進史
功能性 導向
內部整合 外部整合
物流演進 的觀念
市場調整與成本 效率均衡
需求與供給協調
物流成本 控制
縮短銷貨 以物流創造 循環時間 競爭優勢
物 流 中 心 的 形 成
年代
1920S
1940S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物流中心對通路結構的影響
第三章 物流中心
第一節 物流中心的發展
物流的發展歷程
消費型態
基本生理需求 消費文化 注重便利 需求方便 的融合 多品種、 、快速 (十人一樣) 高品質 (十人十樣) 、時效性 實體供給 或實體分 配子系統 之建立 低價商品 、消費多 樣化 (一人十樣) 完整企業 物流系統 之管理
企業物流管 理發展
物流中心的種類(5)
以物流活動範圍區分
資材物流 生產物流 銷售物流 退貨處理 廢棄物物流 物料管理
物流中心的種類(6)
以物流服務功能區分
整合型物流中心 單純型物流中心 委託型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型態的綜合說明)
第五節 物流中心的設置
物流中心設置時需考慮的項目
1. 以行銷環境需求為主,運輸為其中一環。 2. 強調行銷。
1. 整合性行銷支援系統。 2. 行銷觀念。 3. 行銷、物流與流通加工需求的結合。
經營策略
管理型態
1. 顧客配合倉儲與運輸作業的方式。 2. 依顧客要求作業。 3. 以運輸與準時運送為目標。
1. 提供低成本與適時化服務為目標。 2. 重視本身作業效能。 3. 強調作業效率。
第八節 物流中心作業規劃
物流經營結構觀念之轉變
傳統的企業 經營結構 企業活動 現代化企業 經營結構
轉換成
企業活動
資訊機能的統合
研究開發 生產 銷售 機 能 機能 機能 研究開發 生產 銷售 物流 機 能 機能 機能 機能
物流中心的內部作業(1)
策略層次
倉儲策略,如庫存量、庫存分配方式之擬定 時間排程策略,如從訂貨到交貨所需的前置時間 計劃 服務策略,如整箱貨單品運送、附加包裝服務、 商品標價問題 物流網路(Network)的建立 物流據點的位置選定(Location) 物流據點的設備投資 物流管理及其作業組織
物流中心設備選用注意事項
產能規劃因素
設計產能(Design Capacity) 有效產能(Effective Capacity) 實際產能(Actual Capacity) 閒置產能(Idle Capacity) 緩衝產能(Buffer Capacity)
物流作業與運輸裝載因素 設備維修因素 經濟性因素
第三節 物流中心之角色與功能
物流中心之角色與功能
物流中心 (轉運中心) 揀貨 包裝 出庫 運輸 通關 物流中心 (轉運中心) 揀貨 包裝 出庫 運輸 通關 物流中心 (轉運中心) 揀貨 包裝 出庫 運輸 通關 零售通路
資訊處理
工廠或產地 入庫 保管
資訊處理
入庫 保管
資訊處理
入庫 保管
便利商店 超市 量販店 批發倉儲
資訊科技應用在倉儲作業系統的範圍
建立完整的管理資訊系統,提升資料與 資訊處理效率 電腦輔助設計( Computer-Aided Design , CAD) 電 腦 輔 助 製 造 (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M) 自 動 化 儲 存 與 搬 運 系 統 (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s)
物流中心的理念
製造商/生產地 產地 批發 生鮮處理中心 超市 百貨公司 營 業 所 物 流 中 心 批 發 商 便利商店 專門店 雜貨店 零售
製 造 商 銷 進 售 口 部 商 門
流 通 消加 費工 者與 倉 儲
'
量販店
物流中心的機能
輸送機能:完成貨物在空間與時間之移轉。 保管機能:供臨時存貨與調整供需之用, 達到時間性移轉目的。 倉庫管理:貨物在空間與時間移轉過程所 產生的衍生性機能。 包裝機能 流通加工活動
倉儲作業程序
貨物接收(Receiving) 初步整理與排列(Prepackaging and Sorting) 發送(Put-away) 儲存(Storing) 揀貨(Order Picking) 組裝與標價(Assembling and Pricing) 出貨順序排列(Sortation) 包裝與出貨(Packaging and Shipping) 記錄保存(Maintenance Records) 庫存補充(Replenishing)
物流中心的種類(2)
以供應商對象區分
開放型物流中心 封閉型物流中心 混合型物流中心 批發型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的種類(3)
以物品保存特性區分
常溫物流中心 空調型物流中心 冷藏型物流中心 冷凍型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的種類(4)
依自動化程度區分
全自動化作業物流中心 具自動倉儲與電腦輔助揀貨設備 傳統倉儲,部份作業自動化 傳統倉儲,以人工作業為主要方式
零售商
(1) (2) (3) 生產製造商 (4) (5)
設計物流中心的考慮因素
資訊中立與回饋化 系統資訊化 經營能力專業化 配銷效率化 作業自動化 聯合輸運中心 經濟規模 服務價格合理 作業成本合理 迎合配送需求
物流中心的功能
改善行銷通路冗長缺失,提高配送能力,降 低配送成本。 提供少量、多樣、多頻率配送功能。 縮短配送前置時間。 提供以顧客需求為基礎的定時化與多樣化配 送服務。 提高產品週轉率,增加資金運用效率。 建立倉儲、財務、進銷存之整合性電腦化專 業服務體系。 改善產銷協調效率。
第六節 物流中心的配送作業
配送作業規劃時考量的因素
配送對象 配送商品 配送範圍與區位 配送與加工品質 經營管理方式 配送方式
自行經營
配送時間 配送工具 退貨換貨處理 聯絡通訊系統 車輛調度
委託經營 分攤經營風險。 2.需求變動與配送問題易於調整。 3.作業單純。
物流中心成立因素
產銷構面 消費者 因 素 (1) 消費需求多樣少量、及時與客製化的趨勢。 (2) 商品品質與服務要求水準的提高。 (1) 多頻率且多樣化配送的需求。 (2) 即時配送(JIT)的要求。 貨品進出貨、再包裝、再加工之需求。 社會環境成本如車輛運輸、事故與污染防治等。 專業分工提升配送技術。 整體配送效率的經濟與有效。 配銷體系的經濟規模。
揀貨設備
電子標籤識別系統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 條碼 電子訂貨系統(EOS) 銷售點管理系統(POS) 電子資料交換(EDI)與加值型網路(VAN) 無線電揀貨技術(RF) 數字顯示揀貨技術(電子標籤揀貨技術) 包裝作業 倉儲作業
傳統揀貨作業的缺失
物流中心成立的意義(1)
對供應商而言
獲得專業分工效益 增加銷售量 加快資金流通速度 提高生產計畫控制能力 降低生產成本
物流中心成立的意義(2)
對物流中心而言
創造大量進貨,降低進貨成本的空間 縮減配銷環節,降低實體運輸及倉儲成 本 加強議價能力 使行銷促銷活動易於實施,有利於物流 批發業與供應商獲得專業分工效益 加快貨品流通速度,有助於資金運用 經濟規模化流通過程與流通加工作業
供應商 零售商 供應商 物 流 中 心 零售商
供應商
零售商
供應商
零售商
供應商
零售商
供應商
零售商
物流中心未成立時
物流中心成立後
物流中心的成立原因
經營環境變化 企業營運目標 功能需求
第二節 物流中心的內涵與定位
物流中心與傳統相關產業之比較
物流中心 流通加工 產品開發 資訊構築
傳統倉儲業 儲存與保管
大量依賴人工作業,效率不高。 貨物檢取資料正確性不足。 作業效率與正確性,過度依賴作業人 員熟練度。 資料處理重複,且容易產生錯誤。 無法迎合貨品項目、種類與數量增加 的行銷需求。
包裝的功能
容納功能(Containment) 保護功能(Protection) 指定功能(Apportionment) 合併功能(Unionization) 便利性功能(Convenience) 溝通功能(Communication)
作業觀念 倉儲性質
倉庫規劃
人力需求 作業型態 主要機能
利基來源
1.以經濟規模的資源運用觀念,達到縮短物品流通通路, 倉儲作業相關的供需調整功能。 降低中間流通與存貨成本,提高競爭力。 2.提供多樣少量與高品質消費需求。
物流中心的定義
依據行業分類,並無物流業,目前較為普 遍的定義是以收取配送服務的物流業者歸 類儲配運輸業,以收取倉儲配用收入為主 的物流中心歸類為倉儲物流業,以從事商 品賣斷、買斷型的儲配運輸但以銷貨收入 為報酬的中心則歸入批發業。
1.
優 點
配送品質較易控制。 2.配送能力穩定。
1.
缺
點
經營風險較高 2.需求變動過高時配送作業調整不易。 3.人員機具管理困難。
1.
配送品質較難控制。 2.長期合作模式培養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