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管监测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束管监测室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按时参加班前工作会议,掌握当天工作安排,执行准军事化管理。
2、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有事须请假,无事不在本岗位值班到处乱窜,有工作找不见人者,取消当日考勤,情节严重者停班。
3、束管监测室内严禁吸烟,发现一次处罚20元。
值班人员每日必须认真搞好监测室卫生工作,做到办公室干净整洁,桌椅摆放整齐,同时做好防盗工作。
4、监测人员和设备维修管理人员按规定填好本班次设备、设施运转方面的相关记录。
若发现一次不填或填写不详实、虚填,故障未及时排除(特殊情况除外)管线悬挂零乱者,处以20元罚款。
5、非监测室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计算机及打印设备,如有特殊情况时,必须经相关领导及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使用。
监测室内严禁上网、玩游戏,发现一次处罚20元。
6、设备设施维修人员对工作范围内的设备及管线要勤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因特殊情况不能整改者,需汇报主管领导或厂家进行处理。
7、对设备烧毁或破坏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现场查看,调查落实事故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材料,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当月兑现。
束管监测维护工岗位责任制
1、严格执行电工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
2、对所属范围的电气和束管监测设备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并做好相关记录。
3、做到线缆吊挂整齐,设备卫生清洁,维护检修记录齐全详细,材料准备齐全,设备台台完好。
4、熟悉设备,线路性能,作业环境要清楚,按质量标准和任务要求进行检查维护,处理事故要快,质量要高。
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
5、严格按要求搞好井下束管监测管线搬迁和维护。
6、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要说明注意事项,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7、管线铺设要合理,不得乱拆乱用。
8、如发现重大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时,应立即汇报调度室和有关部门。
9、管好个人分管的工具、仪表、材料、配件,做到节约和合理使用。
10、未经许可,不得停转束管监测设备。
束管监测员岗位责任制
1、积极参加班前会议和培训学习,努力学习政治业务知识,提
高业务水平。
2、坚守工作岗位,根据部里安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3、定期对计算机检查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计算机清洁,
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4、爱护设备,保证设备完好,其它人员一律不准动用设备。
5、严禁对非本部门,本岗位的软件进行随意安装,认真填写相
关台帐和记录,对重要资料文件做好保管和修整工作。
6、对计算机及相关束管设备避免阳光直射,要进行防光、防磁、
防震荡保护,要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
按照有关规定定期
对束管监测装置进行维护,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无误。
7、负责监测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领导和调度
汇报,迅速查明情况并行处理。
8、负责各类原始数据的整理、登记、汇总上报工作。
束管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氢气发生器的硅胶,如需更换,应在开机前进行。
2、检查氢气发生器的液位,低于液位观察窗的一半时,立即加蒸馏水即可,加液时不要超过上限水位线。
二、启动与操作
1、启动稳压电源
按稳压电源启动按扭,观察电压表上升,并稳定在220v(电源电压未稳定在220v时,严禁开启其它设备)待稳压电源绿灯指示灯亮时,方可进入下步操作。
2、启动氢气发生器
打开电源开关,此时仪器压力表开始上升,达到4kg/cm2(约0.4MPa),流量指示为“200ml/min”,说明仪器系统工作正常,自检合格。
3、启动空气发生器
打开电源开关,开关上红色指示灯亮,仪器开始启动,在5分钟内,压力表上的指针上升到0.4KPa,说明已进入工作状态。
4、启动抽气泵
5、启动气体采样控制柜
6 、启动色谱仪
⑴启动色谱仪电源。
⑵当转化温度达到360℃,柱箱1温度达到60℃,柱箱2温度达到70℃,氢焰温度达到150℃时,对氢焰检测器点火并把衰减开到适当的档位,热导温度达到100℃时,打开桥流开关。
三、软件使用
1、打开采集卡电源开关。
2、启动监控微机。
3、进行气样分析。
四、关机
1、先关闭真空抽气泵
2、关气体采样控制柜电源开关。
3、关色谱仪电源。
4、关微机及显示器电源。
5、关空气泵电源。
6、关闭色谱仪120分钟后,关氢气发生器电源,关氮气。
7、关稳压电源。
五、其它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气体采样控制柜及氢气发生器硅胶变化情况。
如有一半以上变红,则更换硅胶。
2、空气发生器每天关机前,排水一次。
3、分析时,进标准气时用“一般外标法”,进气样时用“外标归一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