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7—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期
引言
在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超宽的应用范围在一众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改变社会发展模式的时代性技术,使互联网+这一概念贯彻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当中。
电力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式,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应用,更是有效地提升了配电的稳定性及准确度,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电网配电技术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对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1 “互联网+”智能配电网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各种新技术井喷式发展的时代,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用效果最为突出的技术无疑是互联网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及其配套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讯科技、信息技术)等,调整和改革传统发展模式及运行方式,已经成为许多行业取得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实际上,互联网+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和落实,就从根源上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维修的便利性,从根本上突破了自然条件等负面因素的限制,保证了智能配电网运行维护的效果,进而达到提升供配电系统稳定性的目标。
总体来说,互联网+模式与智能配电网相关技术的结合,是我国电力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值得有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2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途径
2.1 电网运维技术在电力故障判定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工作效率不大于50赫兹,根据傅里叶算法可获取相应的离散点,工作人员可在定时器运行的情况下,借助采集技术以及AD 转换芯片等实现信息的收集及传输,对离散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而后取参数范围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实现定值比对,并据此判断数值是否位于正常范围,而后利用发送程序即可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传输,如果比对以后发现数值不在标准区间,可根据运行情况判断问题成因,解决后再继续完成上述流程。
在确实出现运行问题以后,工作人员应确定运行可行性方案,并在报告中明确配电网设备维修必要性,阐述设备维修的资金需求。
同时,还需要在比对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明确设备的使用情况及预计使用寿命,对尚未出现故障的配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从而为后续的运行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信息采集技术
首先,需要了解信息采集技术应用结构。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配电网线路的运行维护环境都非常恶劣,这导致一部分配电网设备得不到有效维护和管理,这无端地提升了配电网运行故障的发生几率,更重要的是,一旦配电网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很难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完成线路的逐步检查,特别是在传统人工巡查模式下,想要找到线路故障位置往往十分困难,不仅会造成时间浪费、影响配电网正常运行,还会造成资金方面的浪费、不利于配电网运行效率的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对互联网+电力故障检测终端进行建设,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工作人员可在此技术的支持下,利用GPS 系统以及配套设备,更快地实现配电设备及网络的智能化巡检工作,在此基础上借助云端存储功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保存和处理,从而让智能配电网巡检及故障分析的效率得到提升,使之朝着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其次,应该对信息采集技术工作流程进行了解。
信息采集对象比较复杂,但总结起来可分成两部分,即现实配电网运行数据与设备出厂相关数据。
现实配电网运行数据的测定相对简单,工作人员可借助电压电流互感器等设备,测定输配电网络当中的电压值和电流
值,在此基础上再利用AD 转换芯片,把收集到的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而设备出厂数据则根据设备标识进行收集即可,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确定设备的运行性能。
而后,在利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获取到所需信息以后,工作人员应配合定时器、通信接口等对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电压值及电流值进行确定,以此为基础确定配电网的故障类别。
2.3 服务中心的建设
首先,需要建立运行维护诊断中心。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配合,快速找到配电网运行问题的位置,并尽快实现故障诊断与处理。
其次,应建立专家中心,邀请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专家及配电网技术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交流,从而以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支撑智能配电网运维工作。
第三,要建立案例中心,对过去国家电力企业运行维护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从中收获相应的经验,避免重蹈覆辙、保障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效果。
最后,要建立互动中心,以互联网平台为渠道,与用户达成有效沟通,为用户答疑解惑、提升工作效率。
2.4 数据共享技术
首先,要对数据共享技术在人员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在互联网+模式下,各方工作人员得以实现有效配合,这使得智能配电网的运行维护工作难度大幅度下降。
为了让这种优势长久稳定地存在下去,可尽快利用数据共享技术完善人员管理,借助数据交流平台,对技术人员、专家学者等提供与之相配套的信息。
另外,可借助这一技术保障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保证供配电企业与客户的交流,通过网络技术为客户提供即时性咨询服务及故障排查服务,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保证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应用效果。
其次,要对数据共享技术在客户服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智能配电网技术和互联网+模式的融合,有助于客户更快更便利地获取所需数据,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开设微信公众号、开发相关手机APP 等,都能够保证用户准确有效地接收信息。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数据共享技术与客户服务的结合,能够降低配电网运维技术的应用门槛,使普通客户也能体会到运维服务的便利性,这显然能够提升用户对配电服务的满意度。
同时,借助这样的信息推送方式,用户将能够准确地获知用电量,并据此调整用电习惯、向供配电企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国供配电系统的完善与发展。
结语
互联网+是新时期出现的新模式,它与电力行业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电力行业运营模式,使电力系统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快捷、使配电网故障查找速度变得更加可观,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行模式的落实,从根本上提升了故障处理效果,使我国配电工程运行稳定性得到质的飞跃。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人员需对互联网+模式进行进一步研究,并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合理应用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
参考文献:
[1]刁孟琦.互联网+智能配电网的运维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
,2020,49(03):110-111.
[2]钟厚龙,李梅.“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分析[J].通讯
世界,2019,26(12):203-204.
[3]董仔龙.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2):152-153.
[4]王晓雷,赵倩,柴欣,杨合恒.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
运维技术的浅析[J].电工文摘,2016(01):46-48.
摘 要:互联网+模式的出现和运用,改变了很多行业的工作模式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电力行业中,这种变革式影响体现得尤为明显,
以互联网+模式为基础的智能配电网运行维护技术与过去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带动了电力企业的创新与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智能配电网运维效果,成为了工作人员必须要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具体来说,就是要对“互联网+”智能配电网的重要性进行探索,并明确数据共享技术、服务中心建设、信息采集技术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提升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配电网;电网运维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研究
李永佳 何明成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盱眙县供电公司,江苏 淮安 2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