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诗词三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年诗词三年级
《元日》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衍生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4. “屠苏”:一种酒名。
古代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都要喝屠苏酒,以驱邪避瘟,C祝长寿。
5.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6. “新桃换旧符”: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这里指换上新的桃符。
二、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这是通过声响来展现新年的到来,那种热闹劲儿一下子就出来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把温暖吹进了屠苏酒里,仿佛春风也来凑新年的热闹,给人一种温暖、喜庆的感觉。
“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新的一天开始了,新年的希望也随之而来。
最后“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这是新年的传统习俗,也象征着除旧布新。
整首诗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
三、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他的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诗歌则“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
四、运用片段:
新年到了,就像王安石诗里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到处都是鞭炮声。
我和小伙伴们可高兴了,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奶奶在屋里喊着:“快来喝屠苏酒啦,喝了新的一年健健康康的。
”我跑进去端起酒杯,那酒暖暖的,就像新年的阳光。
我想,这新年啊,就像那千门万户前的曈曈日,充满了希望。
我们家也把旧的春联取下来,贴上了新的,真的是“总把新桃换旧符”,感觉新年就该有个新样子。
《除夜雪》
原文: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一、衍生注释:
1. “除夜”:除夕之夜。
2. “嘉瑞”:好的祥瑞,这里指雪。
3. “岁除”:年终,这里指除夕。
4. “半盏屠苏犹未举”:屠苏酒还没有喝。
盏,酒杯。
5. “灯前小草写桃符”:在灯前写桃符。
小草,指草书。
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雪景。
“北风吹雪四更初”,四更天的时候北风呼啸着吹起了雪,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寂静的氛围。
“嘉瑞天教及岁除”,说这场雪是上天赐予的祥瑞,在除夕的时候到来,把雪当作祥瑞,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酒杯里的屠苏酒还没喝,就已经在灯前用草书写桃符了,写出了除夕夜人们忙碌的场景,一边准备着新年的酒,一边写着桃符,那种迎接新年的热切心情跃然纸上。
三、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他的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运用片段:
除夕夜里,外面呼呼地刮着北风,就像陆游诗里说的“北风吹雪四更初”,雪下得可大了。
爸爸高兴地说:“这雪啊,是嘉瑞,是个好兆头呢。
”妈妈在屋里准备屠苏酒,我和爸爸就在灯前写桃符。
我写得歪歪扭扭的,爸爸笑着说:“你这写得可没有放翁的小草写桃符那么有韵味。
”可是我不服气,我说:“我还小呢,等我长大了肯定写得好。
”那半盏屠苏酒还没喝,我们一家人就在这忙碌又快乐的氛围里迎接新年,感觉特别温馨。
《田家元日》
原文: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一、衍生注释:
1. “斗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
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
2. “强仕”:四十岁。
《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
”
3. “无禄”:没有官职俸禄。
4. “占气候”:根据自然气候推测一年收成的好坏。
二、赏析:
这首诗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新年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通过描写北斗星斗柄的转向,表明新的一年开始了,很有天文气象的感觉。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诗人说自己已经到了四十岁,虽然没有官职俸禄,但是仍然担忧农事,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描绘了自己与耕父、牧童一起劳作的场景,画面感很强。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写农民们根据气候来推测这一年的收成,大家都在说这一年会丰收呢,表现出农民对新年丰收的期待,充满了质朴的生活气息。
三、作者介绍: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的诗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诗风清淡自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四、运用片段:
新年了,就像孟浩然诗里说的“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跟着爷爷去田里,爷爷说他现在就像诗里的诗人一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是关心着农事呢。
我看到那些伯伯们在桑野里劳作,就像“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那样。
我问爷爷:“爷爷,今年的收成会好吗?”爷爷笑着说:“咱们田家啊,都在占气候呢,大家都说今年会丰收的,就像诗里说的‘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我觉得新年在这田间充满了希望,到处都是人们对丰收的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