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江苏省南京二十九中八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南京二十九中八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活动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图中的四个实验,活动后他们 彼此交流了自己的活动情况,各自的表述如下:
①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起来;②乙图中,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玻璃罩内电
铃的铃声逐渐变小;③丙图中,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盆中,看到音叉激起水花;④丁图中,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发生变化。
请你对他们的活动进行简单评估,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有关这个实验,下面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可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C .小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小球弹起的幅度可反映响度大小
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余音绕梁”说明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B .“万籁俱寂”主要指夜晚声音的响度很小
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4.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以相同的速度划过梳齿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5.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下面有关超声波及其应用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
B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是 340 m/s
C .潜艇上的声呐装置能测海底的深度,并可以测绘海底形状
D .超声波探伤仪能够检测机械有无裂缝,是因为超声波的响度大
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关闭房间的门窗
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7.如图所示,相同的 8 个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向瓶内吹气后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
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 .水振动,水的高度 B .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 .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8.以下关于温度的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37℃
B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60℃
C .沸水的温度一定为 100℃
D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
9.一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39.5℃和 37.5℃,那么 (
)
A .他的体温一定是 37.5℃
B .他的体温更接近 39.5℃
C .他的体温在 37.5~39.5℃之间
D .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 37.5℃
10.三支温度计甲、乙、丙,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丙温度计置于有密闭盖子的水杯内,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若三只温度计中最多只有一只不准确,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温度计不准确 B .乙温度计不准确 C .丙温度计不准确
D .三只温度计都准确
1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 .大雪时节落在大地上的雪
D .冬至时节树枝上的冰挂
1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冰”和“雪”的形成过程相同,都需要吸热
B .“岚雾今朝雾,江山此地深”中,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 .(1)(2)
B .(2)(4)
C .(3)(4)
D .(1)(3)
14.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A .海波的凝固过程 B .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
D .蜡的熔化过程
15.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 113.7℃,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800℃)( )
A .浸入开水中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 .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16.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 .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 .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 .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 .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
17.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18.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放热凝华成小水珠
B .在阳光下露珠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
C .积雪吸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D .江河湖海中的水放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 5℃的水放人 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B .给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加热,冰会立即熔化
C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睛上会出现小水珠
D .90℃的水也可以沸腾
20.如图甲是对试管内某物质加热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 .T 2 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 .0~t 1 时间内该物质是固态,则 t 1~t 2 该物质一定为固液共存态
D .0~t 1 时间内该物质是液态,t 1~t 2 该物质不一定在沸腾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21.如图,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温度计乙的读数是
℃。
2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23.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10s 内振动了 3500 次,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
填“能”或“不能”)。
24.“神舟六号”在太空中,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如果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得(选填“快”或“慢”)。
25.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
其中声音响度相同的是;音调相同的是。
26.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
27.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 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
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
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28.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入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成小冰晶或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以上各空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40 分)
29.小明利用钢尺探究声音的特性,把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小华拨动钢尺使它振动。
(1)小明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小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
随着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的增加,。
(填写声音的特性变化情况,下同)
(2)小明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小华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随着钢小华用力的增加,。
30.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 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其好处是: 。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3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如图甲),应适当将
(选填“A 处向上”或“B
处向下”)调整。
(2)当水温上升到 90℃后,小明每隔 0.5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大于/等于/小于)标准大气压,水
沸腾时的特点是。
(3)实验时,观察到烧杯口上方 M 处比 N 处出现的“白气”更浓,其原因是 。
(4)第二组的小金每隔 1 分钟记录 1 次水的温度,得到下表数据,请在方格纸上健全坐标,画出“温度-
时间”关系图像。
(5)如图是第三组的小明、小红两名同学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由于视线不水平(如图甲)造成读数不准确,这样使读数值比实际值偏。
(6)图乙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使水沸腾,小 明用的时间明显比小红用的时间要少许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A .初温比小红的高 B. 气压比小红周围环境的低
C. 水的质量比小红的小
(7)实验计时第 7min ,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装置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如图丙所示情景,这位同学是
(选填“小明”或“小红”)。
3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使碎冰受热均匀,同时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BC 段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完全熔化需要 分钟。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 DE 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
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 -3;37.3
22. 振动;空气;声源 23. 能
24.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40;慢 25. 乙、丙;甲、乙 26. 水银;酒精;酒精 27. 放热;降低温度
28.升华;凝华;液化;熔化
三、解答题
29. (1)钢尺振动频率减慢,音调减小
(2)钢尺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增大 30. (1)机械闹钟
(2)B ;有可靠的数据,可以定量的比较隔音效果 (3)泡沫>锡箔纸>衣服 31. (1)A 处向上
(2)98;小于;温度不变、持续吸热
(3)M 处的温度较低,水蒸气更容易液化放热形成小水滴 (4)
(5)大 (6)A 、C (7)小红 32. (1)慢
(2)固液共存态;3 (3)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