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教师: 周 亚 妮 授课班级:高三(4)班
第二章
第一节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概述、荒漠化成因
一﹑荒漠化的概述
没有植被保护
土地缺少了 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 正常生长
裸露的地面极 易遭受风沙侵 蚀和水土流失
1、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土地生产力 长期丧失, 形成如同荒 漠般的景观,
石质荒漠化
主要分布在在我国西 南喀斯特地貌区(贵 州、云南、广西)表 现尤为明显。
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又称 “次生盐碱化”,在我 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 华北地区。
红漠化
主要发生在我国 江南丘陵以红色 砂岩为主的地区。
3、 现 状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1续发展
使土壤中水分和 养分进一步流失
2、 发生地区 荒 本质 漠 化 形成原因 概 念 表现形式 内 涵 类型
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土地退化
气候异常等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红漠化
土地沙漠化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 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 积分布
1、河流流向及河流水系特点。 2、现代绿洲向河流上游迁移。原因是河流下游水资 2、现代绿洲和废弃绿洲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源短缺,甚至发生了断流,使荒漠化面积扩大。
问题探究:我国荒漠与世界热带地区有什么不同?
我 国
热带地区
热带荒漠
分布纬度 荒漠带类型 形成原因
北纬35°~50°之 大多分布在南北纬 间的内陆 15°~35°之间
(2)人类的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 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图2.4
西 北 地 区 土 地 荒 漠 化 人 为 因 素
①过度樵采
防风固沙的植被遭到破坏
②过度放牧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③过度开垦
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
问题探究:
④水资源利用不当
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荒漠化
1、河流发源于盆地南侧的昆仑山,自南向北流。 河流流程短小且呈平行状。 读图观察 :
加剧 多年持 续干旱
多年雨 出 现 异 常 使脆弱 的生态 环境失 衡
气温、 降水变 率大
温带大 陆性气候
荒 漠 化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 抑制 物质基础:土质疏松,沙质沉积物 动力因素:多大风
2、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1)请用箭头表示出人口增长与荒漠化的关系。
(2)由此得出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从图中还能分析出形成荒漠化的什么原因?
温带荒漠
主要受海陆位置和 主要常年受副热带 地形的影响,海洋 高气压带或信风带 水汽难以进入,降 控制,高温少雨 水少。
世界荒漠的分布
思维拓展
楼兰古城消失之谜
自然原因:1、公元4世纪是气候旱化加剧时期,
降水极少; 2、青藏原不断隆起,阻挡印度 洋水汽进入 ,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 1、过度樵采,防风固沙的胡杨林 遭到破坏,植被减少; 2、水资源利用不当加速罗布泊干 涸,水源短缺荒漠化加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