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实验二十四 尿药法测定核黄素片剂消除速度常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 ΔXu =logKeXo— K t 中
Δt
2.303
(9)
log ΔXu =log KeKaXoF − K t 中
Δt
Ka − K 2.303
(10)
由于实验中采取平均排泄速度代替瞬时排泄速度,求得的消除速度常数 K 会出
现一些误差。但若以恒定的时间间隔集尿,其时间间隔不大于一个药物的半衰期时,
然后,在每管中各加保险粉约 3 毫克,摇匀。在一分钟内再次测定吸收度。两次测
定值之差,即为核黄素的吸收度,以此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10
(3) 尿样中核黄素含量测定 尿样测定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从“以酸化蒸馏水作空白”起,依法测
定吸收度,以两次测定值之差,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尿液中核黄素的含量。 以上操作步骤,均须注意避光。
dXu = KeKaFXo (e-Kt—e-Kat) dt Ka − K 当 Ka>K,t 充分大时,则 e-kat→0,(5)式简化为:
(6)
dXu = KeKaFXo e-Kt dt Ka − K 两边取对数得:
(7)
log dXu =log KeKaFXo — Kt
dt
Ka − K 2.303
时间体内存有的药量。
在静脉给药时,体内药量的经时过程可由下式表示:
X=Xoe-kt
(2)
Xo 为给药剂量,K 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
将(2)式中 X 值代入(1)式后得:
dXu =KeXoe-kt dt 两边取对数得:
(3)
log dXu =logKeXo- Kt
dt
2.303
(4)
由(4)式可见,原形药物排泄速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其斜率为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 原始记录 服药后尿液收集与测定数据
表 1 空白尿药测定数据
A1 (未加保险粉) A2(加保险粉)
A1-A2
C
空白尿体积(毫升): 空白尿中排泄核黄素的总ΔXu 量: 平均每 2 小时排泄核黄素的μg数:
试管号 空白 1 2 3 4 5
表2 集尿时刻(hr)
尿样的原始记录 集尿时间间隔(hr)
积,然后,将尿液倒入盛有 0.2 毫升冰醋酸的刻度试管内至 20 毫升,摇匀,于阴 凉避光处保存。
5. 注意点:
(1)每次收集尿液后饮 200 毫升左右水以维持尿量。 (2)每次大便时收集小便,切勿损失。 (3)试验期间(包括服药前一天)控制食谱,不能吃含有核黄素的食物,如:蛋 类、牛奶、麦乳精、奶糖等。并不得服用含有 B 族维生素的药品。
CH2(CHOH)3CH2OH
N
N
O Na2S2O4 CH3
NH
N
CH3
O
CH2(CHOH)3CH2OH
N
NH O
NH N
O
(1) 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105℃ 干燥 2 小时的核黄素对照品 50 毫克于 500 毫升容量瓶中,加
0.02mol/L 醋酸液稀释至 300 毫升,置水浴加热溶解后,放冷至室温,用 0.02mol/L
在多数情况下,尿药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定量分析精密度好,测定方法较易建
立,而且取样方便,受试者可免受多次抽血的痛苦。因此,在体内药物大部分以原
形从尿中排除条件下,通常可用尿药法估算消除速度常数、生物半衰期等动力学参
数。尿中原形药物的瞬时排泄速度,可用下列微分式表示:
dXu =KeX dt
(1)
Ke 为表观一级排泄速度常数,Xu 为 t 时尿中原形药物的累计排泄量,X 为 t
(二) 尿液中核黄素含量的测定
1. 原理: 核黄素的异咯嗪环上具有活泼的双键,能接受和放出氢原子,在保险粉(连
二亚硫酸钠)的作用下,能还原为无色双氢核黄素,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由加入保 险粉前后二次测得的吸收度(核黄素在波长 444nm 处有吸收)的差值,来计算尿液 中核黄素的含量。
CH3 CH3 2.方法
则仅发生 2%以内的偏差。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 服药及尿样收集
1. 服药前一天收集 24 小时尿液,每次收集尿液后量体积,取 10ml 保留,其余 倒掉。
2. 临服药前排空小便。 3. 早餐后立即服用核黄素片三片(5 毫克/片),用温水吞服不嚼碎,记录服药
109
时间。 4. 按药片服下后的第 2、4、6、8、10 小时收集尿液,用量筒取并记录尿液体
试管号 空白 1 2 3 4 5
表 3 尿药测定记录
A1(未加保险粉) A(2 加保险粉)
A1-A2
尿量(ml) C
111
试管号
空白 1 2 3 4 5
表 4 尿药法动力学分析记录
集尿时间间 隔(Δt)
中点时间 (t 中)
ΔXu (mg)
平均排泄速度 (ΔXu/Δt)
log ΔXu Δt
2. 绘制尿药排泄速率二项指数曲线。 3. 从二项指数曲线后段直线部分计算斜率,从而计算消除速度常数 K 及生物半 衰期。 4. 计算总排泄量(毫克),排泄百分率。
(8)
由上述关系式可见,若以 logXu/dt 对 t 作图,可得到一条二项指数曲线,从 其后段直线的斜率可求出一级消除速度常数 K。
由于尿中原形药物排泄速度的瞬时变化率是不可能用实验方法求算的,通过实 验只可求出平均排泄速度,设在一段时间间隔Δt 内药物的排泄速度量为ΔXu,则
平均排泄速度为 ΔXu ,这样(4)或(8)式可改写如下: Δt
-K , 2.303
108
与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所求的斜率相同。(4)式适用于静脉给药后求算 消除速度常数。
若口服给药,则体内药量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程可由下式表示:
X= KaXoF (e-Kt—e-Kat) Ka − K
(5)
Ka 为表观一级吸收速度常数。
尿中原形药物的瞬时排泄速度可用(5)式代入(1)式得:
实验二十四 尿药法测定核黄素片剂消除速度常数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尿药法在药物动力学实验中的应用。 2.掌握尿药法计算消除速度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药物在体内过程是一个整体,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既有区别,又有
联系,观察一个方面的变化,常可间接地认识另一方面的情况,所以药物在体内的
速度过程变化规律,既可用血药法来估算,也可用尿药法来估算。
醋酸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 毫升中含核黄素 100 微克,然后加入甲苯覆盖
上面,置凉暗处保存。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标准液 0.1、0.3、0.5、1.0、2.0、3.0 毫升分别置于 10 毫升容量
瓶中,用酸化蒸馏水(每 100 毫升蒸馏水中含 1 毫升冰醋酸)稀释至刻度,摇匀。
以酸化蒸馏水作空白,用 721 或 722 型分光光度计,在 444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五、思考题
1. 以尿药数据法计算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与血药浓度法相比,有何优缺 点?
2. 尿药数据法计算生物利用度误差的主要来有那些?
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