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地的知识气性坏疽地临床表现和诊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案
气性坏疽是火器伤中最为严重、发展最快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可丧失肢体或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20%~50%。
本病的防治包括早期彻底清创,敞开伤口,预防其发生。
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残废或死亡。
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与产气荚膜梭菌产生多种酶如卵磷脂酶、胶原酶、DNA酶、透明质酸酶起重要作用,卵磷脂酶可分解细胞膜磷脂成分,引起溶血、组织坏死、血管内皮损伤;胶原酶分解肌肉胶原组织;DNA酶分解脓液中DNA使脓液稀薄,利于扩散;透明质酸酶分解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亦利于细菌扩散而侵入四周正常组织,发酵肌糖,产生大量气体,造成气肿,同时,在毒素与酶的协同作用厂,使组织坏死、溶血、水肿,病变蔓延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因气性坏疽发展急剧,后果严重,应尽早根据以下情况作出诊断:
(1)外伤史,尤其造成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创伤;
(2)典型临床表现;
(3)细菌学检查:
1)直接涂片镜检,是极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法,从深部坏死组织取材涂片染色,镜下见革兰阳性有荚膜大杆菌,白细胞甚少且变形、伴有其它杂菌等特点,可初步诊断;
2)分离培养与动物试验,鉴定细菌及其毒性。
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