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构想——以济源市图书馆为例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与开发利用分析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与开发利用分析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资源的主要场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服务性质的图书馆,更是全面服务于社会大众。
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搜集和开发利用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与开发利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地方文献搜集现状分析1. 资源有限。
许多公共图书馆拥有的地方文献资料种类有限,数量不足,影响了读者对本地文化历史的深入了解。
2. 管理不规范。
部分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搜集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文献资源的分散和重复,难以形成有机整合。
3. 获取途径单一。
公共图书馆获取地方文献的途径单一,大多靠捐赠和购买,相对闭塞,难以得到丰富多样的地方文献资源。
1. 利用率低。
由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许多历史文献和文化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影响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利用方面服务水平不高,如无法提供便捷的查询手段和相关研究服务,使读者难以获取所需信息。
3. 缺乏新手段。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缺乏新技术手段的支持,对于数字化、网络化等利用手段的应用不足。
三、地方文献搜集与开发利用的对策1. 加大资源投入。
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搜集工作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等资源,扩大文献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2. 规范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文献采集、整理、分类和存储等方面的规范,提高地方文献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
3. 拓宽获取渠道。
拓宽公共图书馆获取地方文献资源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赠地方文献资源,并积极参与相关资源的共享。
4. 提高开发利用水平。
改进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开发利用服务,提供更便捷的查询途径和更完善的研究服务,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
结语: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搜集与开发利用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前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应积极面对挑战,加大力度推动地方文献搜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地方文献资源和服务。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究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究【摘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正文中涉及到了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和意义、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解决方案和措施以及提升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最终结论部分强调了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这篇文章对于推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地方文献资源、公共图书馆、建设、特点、意义、现状分析、困难、挑战、解决方案、措施、提升、水平、重要性、发展方向、展望1. 引言1.1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究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究是指在公共图书馆中建设和整理地方文献资源的过程,旨在丰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地方文献资源是指反映特定地域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特色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种书籍、期刊、报纸、图片、音像资料等。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地方文献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能够满足读者对地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地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通过开展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可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公共图书馆对社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和公共图书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深入探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2. 正文2.1 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和意义地方文献资源是指记录了一个地区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资料和信息的文献。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文献资源具有丰富性。
关于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分析与研究公共图书馆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心,是为市民提供学习、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除了收藏图书,还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以满足市民对各种知识信息的需求。
对于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从地方文化特色、社会需求、现代科技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方文化特色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这些特色包括地方历史、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都是宝贵的资源。
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梳理和分析。
对于历史悠久的古城,可以收集整理相关的史书、文物、图片等资料;对于盛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地方,可以收集有关该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相关信息。
在地方文化特色的数据库建设中,还应当注重挖掘底层民众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这些内容是真实的、鲜活的,可以为读者提供生动的信息。
还应当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手工艺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读者了解和学习。
二、社会需求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数据库应当服务于社会,因此需要了解社会的需求。
当地是否有某种特殊行业或专业,是否有某种热门的话题或教育需求等。
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就应当围绕社会需求进行规划和整理。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通过分析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脉络来了解社会需求。
在社会需求方面,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需求,比如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等。
他们通常对于信息的获取有特殊的需求,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数据库应当针对性地服务于这些群体。
三、现代科技手段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科技手段对于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帮助图书馆从各个方面收集、整理和服务于读者。
在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科技手段,以提高资源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开发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开发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开发地方文献是指反映一个地方社会和自然各方面信息与知识的各种载体(包括非文字资料)的文献,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情报价值,对促进地方两个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大力加强地方文献的建设与开发工作。
1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和开发概况我国公共图书馆一向有非常重视地方文献建设的传统,大多数省市图书馆,甚至县级图书馆,都把地方文献作为本馆藏书的重点,采取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地进行地方文献搜集工作,努力建立起地方文献藏书保障体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文化部1982年颁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图书馆应“搜集、整理、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
”“有关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应尽全收集”。
与此同时,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政府的宣传部门均发出了关于征集地方文献的通知,明确规定凡本地出版机构和机关、团体编印出版的书刊资料,都应缴送本地图书馆。
这就为我国公共图书馆顺利开展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自身努力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如:湖南图书馆不仅系统地收藏了著名湘军将领曾国藩、左宗棠数千万字的奏稿、批犊、信扎、日记、诗文、湘军史料,还对80年代后出版的志书、年鉴、百科全书尽量搜罗齐全;甘肃省图书馆自1947年以来,竭50年之力,收藏西北地方文献14000多种,使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西北地区文献研究中心。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收藏广东地方文献资料8.3万种,约30万册,基本形成了以孙中山文献、地方志、族谱为重点的特色的藏书系统。
我国公共图书馆不仅注重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收藏,还特别注重地方文献的开发工作,如198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共收录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90个公共、科研、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所收藏的1949年以前的地方志共8200余种,为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起了很大的作用。
浅议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且大部分是 以重头内容推出。公共图书馆做好地方 文献工作对强化本 行力。另外 , 公共图书馆还应该广 泛争取当 地各新 闻媒体 的支持和 合
馆藏书和服务特色 , 保留鲜活 的地方特色文 化 , 促进 地方经济 、 文化建 作 , 通过宣传 , 让社会了解地方文献对 当地 社会、 经济和历史 的作用 , 使 设和社会 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之 把支持地方文献收集工作 做为自 己为 社会服务 的一种 自觉行 为 ; 再 次, 通过其他多种方法如召 开座 谈会 、 告会等形 式 , 报 争取 有关单位 及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存在 的问题
们对地方文献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
2 对 地 方 文 献认 识 不全 面 . 藏 不 全 面 、 收
特色的收藏模 式 ; 其次要加 强图书 馆与档案馆 、 史志办 、 博物馆 等部门 的合作 , 这种合作可 以使地 方文献资源 在更大 的范围 内实现共建 与共
地方文献应该 能够综合反映 本地状况 , 所以地 方文 献的藏书建 设 享 ; 第三要 加强与 出版局 、 机关 团体、 事业单位 、 企 科研 院所、 术机 学 应该涵盖本地区各个方 面的资料 , 以保 证资料 的完整性 、 系统性 , 足 构、 满 个人等建立起广泛的社会联系 , 这些机构和个人是地 方文献资源的 各类读者需要。从事地方文献工作的人员尤其对 地方文献要有深 刻的 认识 , 不能以个人好恶为集藏标准 , 要与时俱进 , 随着网络的发展 , 方 地 重要生产源 , 便于从源头上 掌握地方文 献出版 情况 , 作关系 的建 立 , 合 会得到社会各界对地方文 献工作的理 解和支持 , 立起坚 实的社会 基 建 础。
缴本制度还没有深入到地方文献 的出版机构和 著作权人 的意 识中 , 没 导下 , 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 紧密 配合 , 有规划 、 有分 工、 有重点组 建起地 有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地方文献的发展没有形成通过对文 献的利用 方文献资源建设 协作 网。首先要加 强一个地 区图书馆 间的合 作 , 明确 来促进地区各项事业的发 展 , 并在发 展中有效地 推动地 方文献资 源建 各成员馆在合 作体系中的权利与 义务 , 收藏 范围和 重点 , 通有无 , 互 资 设的良性循环局面。这些 现象的 出现 与图书馆 主动宣传 不够 , 成人 源共享 , 造 形成一个 地区的文 献资源在总体上完备 , 各成员馆又独具馆藏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构想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构想作者:张玉琴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01期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设想摘要:开发地方文献为地方建设服务,应作为图书馆的一项特色服务。
在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中不但要注意其地域的特征,更要重视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展示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及其现代活力与风采,使其在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资料更好地收集开发出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1-0078-03On Public library's lo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onstructionZhang Yu-qin(Jiyuan library, Henan,Jiyuan454650, China)Key words: Public Llibrary; Local Literature; Database; ImagineAbstract: Exploiting local documents for loc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as a special service in library. Local literature re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not only should notice its region characteristic,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igging, show the charm of traditional excellent culture , modern vitality and elegant demeanour, so that can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in loc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lo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onstruction is the best way to highlight collection features.1 引言地方文献是记述某一地区范围特色的文献资源,它记载着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具有长期的收藏价值,对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进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与开发利用分析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与开发利用分析公共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阅读资源和文化活动。
公共图书馆不仅可以收藏文学名著、历史传承、科技创新等相关知识,也是地方文献的重要搜集和开发利用者。
地方文献是指与地方有关的各类文献,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地方文献的搜集和开发利用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下文将分析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一、现状分析1.地方文献搜集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搜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搜集范围广、涵盖面广,因此可能存在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其次,搜集时间点的选择也影响了图书馆的文献搜集,可能无法及时搜集到最新的地方文献,这样会影响到搜集质量。
最后,搜集到的地方文献无法及时整理分类,对读者的检索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方面也存在问题。
首先,由于搜集质量的问题,可能存在有用信息无法被开发利用的情况。
其次,文献整理分类的不够完善,也影响了文献开发利用的效率。
最后,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展地方文献检索、推广的机制,使得已开发利用的文献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二、改进策略(1)搜集范围的广度与深度应该适度平衡,聚焦重点,并避免重复和遗漏。
(2)及时关注新出版物的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ISBN等信息,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文献,确保搜集质量。
(3)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体系,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编目,方便读者检索和查阅。
(1)建立以读者为导向的地方文献检索推广机制,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提高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效率。
(2)建立包括图书、古籍、文献图片、档案等在内的地方文献数字资源库,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文献服务。
(3)建立地方文献研究和评价机制,加强与学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促进地方文献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三、结论公共图书馆是地方文献搜集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平台,其搜集和开发利用的质量关系到社区文化生活的质量。
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
K 2 9 3 . 5 。我 们 增 设 了 :K 2 9 3 . 5 1佳 木 斯 市 志 ,K2 9 3 . 5 2 佳 木 斯 各 县 志 ,K2 9 3 . 5 3佳 木 斯 各 行 业 ( 部 门 )志 , K 2 9 3 . 5 4佳 木 斯 及 各 县 单 位 志 等类 目。另 外 ,利 用 分 类
项 的要点 : ( 1 )要 写 出 何 以 收 录 为 地 方 文 献 : ( 2) 要写出是哪个方面的地方文献 ; ( 3 )要 写 出 书 中 事件 的 时 间 、地 点 、主 要 事 件 和 书 巾 的重 要 人 物 ; ( 4 )要 将 书 中珍 贵 的 资料 、照 片 、地 图 等标 注 出来 2 . 4 数 据 库 录入 数 据 校 审
依 据 以 上 原 则 拟 定 了 一 部 类 目表 .总 计 6 7个 类 目 , 简 明 易 用 ,内 容 突 出 ,尤 其 是 能 够 把 各 种 类 型 文 献 全 部统 一 管 理 起 来 ,便 于 管 理 ,便 于使 用 。
2 . 2 主题 标 引
本 馆 地 方 文 献 书 目数 据 库 建 设 工 作 始 于 2 0 0 2年 .
( 3 )在 分 类 过 程 中 不 难 发 现 有 些 地 方 文 献 特 殊 性 无 法 在 分 类 巾体 现 出 来 ,为 此 我 们 增 设 新 的类 目 。如
地 方 史 志 在 4版 分 类 法 只 设 到 省 一 级 , 黑 龙 江 应 为
3 公 共 图 书 馆 地 方 文 献 数 据 库 实 例 诠 释
地 方 文 献 书 目数 据 库 , 为 区 分 原 馆 的 文 献 , 采 取 每 条
对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地 方 文 献 素 有 “一 地 之 百 科 ” 的 美 誉 ,它 是 一 个 地 区政 治 、经 济 、文 化 、科 技 和 社 会 发 展 。以 及 风 俗 、 民情 、 自然 资 源 等方 面 的 综 合 反 映 。通 常一 个 地
区 的发 展 离 不 开 地 方 文 献 的支 持 。 各 级 图书 馆 收 藏 的 地 方 文献 都 是 独 一无 二 的宝 贵 资 源 。是 不 可再 生 资 源 . 旦 失 传 就 无 法 挽 回 。建 设 地 方 文 献 数 据 库 可 以更 有 效 地 保 存 地 方 相 关 资 料 .极 大 地 减 少甚 至 杜 绝 珍 贵 地 方文献资料的破损 、遗失。另一方面 , 地方文献范 围 广 泛 、 形 式 多 样 ,具 有 不 同载 体 、 版 本 ,有 不 同 的生 产 、 出 版 、 发 行单 位 ,不 利 于 妥 善 保 存 ,而 将 其 建 成 数 据 库 后 这难 题 就 迎 刃 而解 了 。 1 有 利 于适 应 新 形 势发 展 。 实现 资 源 共 享 . 2 当前 信 息 社 会 用 传 统 的形 式 保 存 和 使 用 地 方 文 献 很 不 利 于地 方 文献 的 开 发 利 用 。尤 其 不 利 于 远 程 使 用 与 信 息 共 享 。通 过 数 据 库 的 建 设 将 传 统 地 方 文 献 转 换 为 数 字 地 方 文 献 。无 疑 使 地 方 文 献 跟 上 了时 代 发 展 的 步 伐 ,提 升 了其 对 社 会 发 展 的 价 值 。 通 过 各 级 图 书 馆 的 网 站 以 及 其 他 网 站 的 链 接 ,广 泛 传 播 及 介 绍 地 方 文
1 . 3有利 于信 息 检 索 与整 合 ,开展 特 色服 务 各 级 图 书馆 已经 充 分认 识 到 加 强 地 方 文献 的 收集 、 整 理 、 开 发 、 利 用 是 发 挥 本 馆 藏 书 优 势 、树 立 形 象 、 体 现 信 息 服 务 特 色 的一 项 重 要 工 作 。 建设 地 方 文 献 数 据 库 对 各 馆 提 供 特 色 服 务 建 立 了一 个 更 为 便 捷 有 效 的
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公共图书馆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在internet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因此,公共图书馆要使自己的馆藏具有特色就必须广泛、系统地收集地方文献;要使自己的数据在internet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馆藏系统、丰富的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1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的现状2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必要性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人们在Internet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在信息社会里,实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并使之成为Internet网上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加快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加工处理速度和动态反映速度,扩大对外开放和开发利用程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地方文献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方法。
只有提供独特的信息资源,才能充分体现这个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在信息化社会中发挥出独具特色的重要作用,才不会为社会发展所淘汰。
另外,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的需求相比,我国信息网上可用的数据库十分缺乏,急待一个大的发展。
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反映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库,并使之成为网上信息资源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动地使用别人的信息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数据库中有所作为。
其次,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国家文献数据库的补充。
公共图书馆所收集的地方文献既有静态的已成体系的历史资料,也有正在发展变化、不断产生的动态和现实资料,有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的印刷品,也有抄本、图片、书画、信札、音像制品,其中大部分的地方文献是没有再版编目的,没有被国家文献数据库统一标引著录并录入。
因而作为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收藏、整理、加工、标引,进而带动基层图书馆共同形成区域性的图书馆整体优势与特藏,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书库建设方案
地方文献书库建设方案背景与现状随着国家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地方文献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在许多地区,地方文献的保存与利用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缺少统一的管理机构与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导致文献保存和获取的成本较高,并且存在重复建设、文献无序、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地方文献书库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重点工程之一。
地方文献书库是地方文献的重要选择性保存、利用和传播机构。
通过将区域内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便于调查研究、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目标与任务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需要明确相关的目标与任务,以便规划建设方案、确定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等。
目标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主要目标如下:•搭建完善的地方文献保存与利用体系•提高文献保存的标准化与专业化水平•形成新型地方文献服务模式•弘扬地方文化,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查询与检索平台任务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主要任务如下:1.确定建设规模、范围和标准本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需明确建设规模、范围和标准,包括建设空间,文献种类,数据库构建等方面。
2.设计与建设信息系统本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需设计与建设信息系统,包括建设数据库、建设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服务系统等方面。
3.配置与采购设备本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需配置与采购文献、装置好的已有文献等资料和硬件设施。
4.完善分类、编码与管理体系本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需完善文献分类、编码及管理体系,保证保存与利用的专业化与高效性。
5.建立与完善服务机制本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需建立与完善服务机制,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文献服务,包括参考咨询、查询、定制检索等方面。
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需要明确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以及工作职责,以保证文献保存与利用的专业化与高效性。
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所需的组织机构分为三个层次: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
•领导机构: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负责,协调各方工作,提供建设资金和后勤保障。
•管理机构:由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主体(如图书馆等)负责,提供文献保存和利用的技术与保障支持。
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资源建设思考
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资源建设思考作者:李丹来源:《卷宗》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根据岳阳地区地方文献资源工作的现状,论述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立的途径、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资源体系,大力发展网上民族文化。
在我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以下简称“共享工程”)以实现全国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为宗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台,它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以德治国”的战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字资源内容建设,是“共享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数字信息资源的质量与数量,直接影响着“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服务的深化延展,而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则是我们资源建设的亮点和着力点。
对于中小型图书馆来说,我们只有积极开展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以视频、图文、多媒体和网页等资源形式,整合和建设地方传统文化以及各类文化信息资源,用内容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大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来吸引群众,使更多的人了解岳阳,让我们的地域文化和艺术特色得以永久的保存和传承。
1 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的途径l.1 自建就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以突出本地特色为宗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体,集中本地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本地某一图书馆或情报所为龙头,其它各馆、所等机构配合,分工协作,将地区内各单位所收藏的地方文献,以及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文献资源数字化,建成数据库。
例如目前,我馆正在进行的地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
我馆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里面的书目数据都是取自本馆的ILASII系统的,我们利用TRS网关定期把ILASII系统的cnmarc数据导入到TRSSERVER(全文检索服务器),从面形成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1.2 购买主要是指购进光盘数据库。
对于作为对自建数据库的补充,以及限于自身力量而无法建立的数据库,直接购买是最佳选择,也是很有必要的。
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策略
文献档案72 图书情报\2019年第10期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策略沈晓艳临沂市图书馆,山东 临沂 276000摘要:文章以临沂市图书馆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立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74文献标识码:A地方文献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区域文献,是对该地区的历史、地理、人为、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资料的综合。
地方文献能够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记录,不受文献类型及出版形式的限制。
地方文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个人传记、家谱、报纸信息、书籍资料、宣传资料、影视资料等。
地方文献的区域性、历史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历史文献,是各个图书馆重要的珍藏内容之一。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就是要将不同形式的、不同载体的、不同文本的地方文献资料有序地进行整理,并及数据库的形式将他们存放在磁介质或者光介质当中,为人们网上阅读和浏览提供便利。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契机,所以现阶段的公共图书馆必须要利用好当前的各项优势,做好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1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价值所在有效保存文献,并发挥其社会价值。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当中,传统的文献存储方式无法对地方文献进行很好的利用,而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却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并高效地发挥地方文献的社会价值。
建立起地方文献数据库能够将数据库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将地方文献进行传播和利用,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地方文献资源是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文、民俗、历史、自然等方面的综合反馈。
在传统形式上地方文献是该地区的地方财富,对于该地区的发展与历史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丢失就是不可恢复的。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究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究【摘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对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分类与管理、开放与利用、建设策略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揭示了其在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提升本地文化软实力和知识服务水平。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提升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水平、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究,分类与管理,开放与利用,建设策略,影响因素,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方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藏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文献资源包括了各地方的历史、人文、地理、产业等方面的信息,对于了解当地文化、历史、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科技的进步,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探究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对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水平,促进地方文献资源的开放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虽然各地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存在着整体规模不大,资源种类有限,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有必要深入研究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探究,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地方文献资源的需求,促进地方文献资源的传承和发展,丰富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提升公共图书馆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1.2 研究意义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意义在于加强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本地化特色,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地方历史文化的需求,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深入研究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展示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
公共图书馆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搞好地方文献工作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
立足本地,广泛地收集地方资料,为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然而,以笔者对省内一些市、县图书馆的了解,地方文献在图书馆的地位及其潜力的挖掘都不尽人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一方面是因为购书资金紧缺,另一方面则是重视不够。
我馆深感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性,在馆领导的重视下,1996年4月,单独成立了地方文献部门,从而使地方文献工作真正走上逐步发展的轨道。
部门成立之初,摆在面前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地方文献书库。
建书库得有书,书的来源不外两条途径:一、从馆内其它书库提取有关地方文献资料;二、通过各种途径征集馆内缺藏的地方文献资料。
本文拟围绕地方文献资料书库的形成问题,谈谈我馆在这方面的做法,求教于各位同行师友前辈。
1.通过各种途径征集馆内缺藏的地方文献资料考虑到文献涉及范围广,头绪多,而地方志及年鉴则是地方文献的主干,创建书库,可从此着手,这项工作可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直接向编撰单位发函,征集志书。
先会同省内各市、县图书馆编一个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再对照自身馆藏,直接发函征集缺藏志书。
这样不仅对馆藏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而且可以使征集工作进行得系统且有条不紊。
一般来说,由于志书不同于畅销书,绝大多数人不大会想到要买,而且许多志书不是公开出版,属非卖品。
因而编辑单位如果还有存在的话,赠一两套给省馆馆藏并利用于更广泛的读者,绝大部分是乐意为之的。
我馆在97年共发函600件左右,有回应者达的60,前后共收志书375种602册,效果良好。
第二步:发函各市、县方志主管,收集信息。
加强和各市、县史志办公室的联系,了解近年来各地的方志出版情况,联系函发出后,不少市、县馆不仅赠送相当数量的地方文献书籍,提供目录,还写了鼓舞人心的信,为我们的工作出谋划策。
少部分地区没有及时回音,我们就主动安排人员前往联系,以求征集信息的完整性。
志书的征集之外,还需做好地方文献史料的征集工作,包括省内的一些地方期刊、报纸,这是书库的充实过程。
建立图书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以济源市图书馆为例
建立图书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以济源市图书馆为例作者:王爱品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8年第2期摘要:分析了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的必要性,介绍了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与现状,并对图书馆志愿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给出了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志愿服务;现状;长效机制近年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组织推动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志愿服务在全国城乡越来越广泛地开展起来,成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的生长点;2012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中明确指出,志愿者队伍是图书馆人力资源之一,公共图书馆应导入志愿服务机制,吸引更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加入志愿者队伍。
图书馆募集志愿者参助图书馆自身发展的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许多公共图书馆试行,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自1995年开馆就开始引进志愿者活动,福建省图书馆于1996年开始招募志愿者,此后,诸如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许多图书馆也开始引入志愿者服务工作,如今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已相当普遍,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自2011年开始所吸纳的志愿者已有近万人,志愿者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对于图书馆、志愿者和读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图书馆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有效管理日益壮大的志愿者队伍,使图书馆志愿服务得以长效发展是我们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的必要性为了响应济源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2011年3月25日,图书馆结合学院经管系,启动了以“创建文明读书环境,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主题的文明先锋志愿者活动。
六年来,近万名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品质和热心的服务赢得了图书馆职工的广泛认同,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尊重。
他们为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为创建和谐图书馆、营造文明阅览环境做出了贡献。
(一)有利于志愿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在不拿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浅析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
浅析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摘要]地方文献建设一直以来被视为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领域,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部门和场所,须加强和提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一直都是省级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情况质量不均等、标准参差不齐,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发挥效果不突出、不显著。
目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建设的主要有:首都图书馆、上海中心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广州省立中山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和山东图书馆等八家公共图书馆。
并且,上述图书馆针对保存、收藏的地方文献资源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和数字化储存,积极推动了地方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作用发挥。
一、公共图书馆视域下地方文献资源范围界定地方文献资料具有地域性、史料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属性特征,地域性表现在地方文献仅限于收集特定地域、特定地区的资料,不能跨地域收集,不能随意扩大或者缩小收集地域边界;史料性表现在地方文献都是记载地方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生活政治文化生活的资料,史料性又包含了特定的民族性、民俗性和连贯性;综合性主要说明地方文献资料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大而全、全而广的内容妥当配置于地方文献中;系统性则表现在地方文献的组织结构上,一部巨大的地域性、史料性、综合性的资料群,按照科学分类排列方法,有机组合成一部生动的地域文化写真图。
目前,公共图书馆领域对于地方文献资源尚未有明确界定,各地公共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建设也是标准不一、设置不同、服务方式多样。
总得来说,地方文献就是反映一个行政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各种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
也有学者认为,“地方文献是内容涉及一个地区的一切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以及单位及个人保存的有价值的书信、文稿、照片及各种音像资料等。
只要内容记载反映该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土民情以及物产资源、自然灾害、名胜古迹等各种文献资料均应视为地方文献加以收藏、整理和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a bay H nn iun 5 6 0 C ia J 1 nl rr, e a,y a4 4 5 , hn) iJ i J
Ke r s P b i l r r ; o a i r t r ; a a a e I g n y wo d : u l L i ay L c l t au e D tb s ; ma i e c b L e
Absr c : Ex l i n l c do u n s o o a c n tu t n h u d e s s e i s r i e n i r r .L c ta t p ot g o a i l c me t fr l c l o sr c i s o l b a a p ca e vc i lb a y o a o l l l e a u e e o r e d tba e o sr to no o l s o l n tc is e in h r ce itc ut lo i r t r r s u c s a a s c n tucin t t ny h u d o ie t r g o c a a t rsi ,b a s pa mo e y r
库 . 公共 图书馆发 展 的关 键 是
. 设 . 立 地方 文献 数 据 库 已是 当务 之 急 . 建 如何 根 据 地 21 建 立 济源 地 方文 献数 据库 .能 使分 散 零乱 的 文
有 并 方 文 献 的 自身 特 点 建 成 适 合 用 户 需 要 的特 色数 据 化 资源 得 以 系统 化 、 序化 整理 和深 层 次挖 掘 , 通
期 的 收藏价 值 , 对本 地 经 济建设 、 会发 展 与进 步都 有 长期 的收藏价 值。 对地方 的经 济发 展和社会 进步 , 社 它
有 着不 可替 代 的作 用 。 地方 文献 数 据库 。 根据 地方 对 继承和 发扬 优 良的文化传 统都 起着 巨大 的作 用. 是 地 文 献资源开 发的具有 独特 内容 的数 据库 . 它汇集 了特 方 文献 作 为公 共 图书 馆 的特 色馆 藏在 馆 藏文 献 中的 定 地方 的政 治经 济 、 化教 育 、 史 地理 等方 面 的文 文 历
地 位举 足 轻重 。济源 市 图书馆 作 为济 源地 区重要 的
有 因 献 资料 , 向读者提供地 方文献的全文信息或检 索线索 。 文 化阵 地 . 责任更 有 义务 继 承 和发扬 地 方文 化 。 济源市 图 书馆建 立地方 文化数 据库 势在 必行 。 图书 馆要 想更 好 地 服务 于社 会 。 务 于 地 方 经 济 建 此 , 服
1 引 言
2 建 立 公 共 图 书 馆 地 方 文 献 数 据 库 的 意 义
地 方文献是 记述 某 一地 区范 围特色 的文 献资 源.
地 方 文献 是公 共 图书 馆藏 书建 设 的 重要 组成 部
它记 载 着本 地 区 的政 治 、 济 、 化科 学 等 , 有 长 分 . 了解和研 究地方 状况及 地方 人物 的重要 资料。 经 文 具 是 具
服 务 于社 会 , 务 于地 方 经济文化 建设 。 服 中图分 类号 : 2 07 G 5. .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 3 1 8 (0 10 — 0 8 0 10 — 5 8 2 1 ) 1 0 7 — 3
On Pu i i a y' o a ie a ur t b s o t u to blc l br r sl c llt r t e da a a e c 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 c i n
h spr v d t a o a i r t r aa a e c n tuc o st e twa o h g lg ol ci n f au e . a o e h tlc ll e a u e d tb s o sr t n i he b s y t i h ihtc le to e t r s t i
a e t n t tec l r o ntt n o ig g so h hr f rdt n l x e e tcl r m d r i i t ni o h ut a cn o i fdg n , h w tec am o a io a ec l n ut e, o envt t t o ul ao i t i l u l ay
第3 1卷 第 1 期
河 南图书馆 学刊
2 1 年 2月 01
扯
、
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构想
以济 源市 图 书馆 为例
张 玉琴
( 源市 图书馆 , 南 济 源 济 河 445 ) 5 6 0
关 键 词 : 共 图 书馆 : 方 文 献 : 据 库 : 想 公 地 数 设
a d e e a t e a o r S h tc n p a r mp r n o e i o a u t r la d e o o c d v l p n . r c ie n lg n me n u , O t a a l y mo e i o t tr l n l c c l a n c n mi e eo me t P a t d a l u c
摘
要: 开发 地方文 献 为地方建 设服务 , 应作 为 图书馆 的一 项特 色服 务 。 地方 文献 资 源数 据 库建设 中不但 要 在
注意 其地 域 的特征 , 更要 重视 其 文化 内涵 的挖掘 , 示传统 优 秀文 化 的魅 力及 其现 代 活 力与风 采 , 其在 地 展 使
方文 化经 济建设发 展 中发 挥更加 重要 的作 用 , 具 有 浓郁 地 方特 色的资料 更好 地收 集 开发 出来 , 之 更好地 将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