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语境下女性叙述话语中的主体认同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不直接描写战火飞天与敌我斗争 ,而是将视线移 至 战争之下饥荒 、疾病 、逃 亡带给普通老百姓 的恐慌与
苦难。在这些叙述 中 ,女性 的性别意识并不强烈 ,在 家 国破碎之下 ,所 有的人 不分性别 ,其身份首先是亡
国奴 。
公梁 阿开 的不幸经历 ,谴 责 了 1 3本 侵略者带 给人 民的 精神创伤 ,表达 了人 民抗 1 3的坚强 决心 。谢冰莹 写下
0 1 5年 1 0月 第2 2 7卷 第 5期
安康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An k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0c t . 201 5
V0 1 . 2 7 No . 5
“ 抗 战"语境下 女性叙述 话语 中的主体认 同分析
抗 战全 面爆 发 后 ,由于政 治 主导 意识 形态 的差 异 ,中国社会在 同一历 史 时间维度 中分 割成在政 治 、 经 济 、文 化上 面貌 各异 的三 大地 域 :国统 区 、解 放 区 、沦陷区。抗战时期 ,特殊 的政治背景 和社会环境 之下 形成了特殊 的文化语境 ,随着 民族 国家话 语主导 地位 的逐步确立 ,马克思 主义思想 的传播 与影响 ,在 文学 界 ,从 民族救亡 的视角进 行文学创作成 为文坛创 作 主流 。女性文学作为现代 文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 ,暂 时搁 置了 “ 五 四”以来女性个体解 放 的历史 任务 , 自 觉 以文为武器 ,加入到 民族解放 与救亡 的现代 国家构
建之 中。

抗 战中后期 ,随着 国统 区、沦 陷区文化专制制度 的加强 ,这两个区域 的女作家直接 以控诉 战争 、反对 专制统治为主题 的叙述作品较少 ,多数女性作家 把叙
述视角放在普通平 民特别是普通女性身上 ,从 战争对 普通人婚恋 、家庭生活的影响上 间接表达 自己的反战 情绪 以及对战时背景下女性命运变化 的关注 。但娣 的 短篇 小说 ( ( 砍柴妇》 中失 去 丈夫 的妇 人为 了填 饱 肚
子 ,带着家人进入山林砍柴 ,孩子却被摔伤 ,极力 写
出了战时背景下农村生活的贫苦 。 《 安荻 和马华》 中
安荻和马华这对恋人在逃难 中苦苦求生 ,结果女 主人
公在痛苦 的等待 中等到的却是男主人公受尽折磨后 的

“ 抗 战"语境 中的女性叙述 话语
投水而亡 。蓝苓的短篇小说 《 端午= f 卜 》 细腻地刻 画了
李 艳 云
( 山西大 同大学 文学学院 ,山西 大 同 0 3 7 0 0 9)

要 :抗战 时期 ,女性 作 家以小说为代表 的叙述 类文学作 品 中呈现 的主要 写作向度为 家国、河山。这种写作
向度 ,显示 了女性在 “ 抗战”这个特殊 历史时期 ,对 自我主体在社会 中存在地位 的思考与期望 。特 别是 丁玲 的 小说
作品 ,既有其作 为国 民的 “ 为革命 ”的大气势 ,也有其作为女性的 “ 为 自我”知识 分子式的细腻反 思 .两种写作思
维在其作品 中互相交杂、碰撞 ,显示 出此时期在 抗战主流话语 下,女性写作 中女性意识 的 自觉遮 蔽与 自觉觉醒。
关 键 词 :抗 战 时 期 ;女 性 写 作 ;主 体认 同 中 图分 类 号 :1 2 0 6 .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0 0 9 2( 2 0 1 5 )0 5—0 0 6 9—0 4
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 家纷纷拿起 自己的笔 ,以笔 为枪写下 了许 多反 映抗 1 3战争 的小 说 作 品 。草 明创作 了 《 秦 垄 的老 妇 人》 《 受辱 者》 等作 品。 《 秦垄 的老妇人》从一 位孤
独 、悲伤 的老农妇 的视角 ,传达 了 民众 的爱 国热 情和 对 日本侵 略者的仇 恨 ; 《 受辱名 则通过刻 画女主人

( 一) “ 抗 战”语境 中女性 的 “ 抗 战救 亡” 之声
位在端午节买不起粽子给孩子吃 的母亲痛苦愧疚 的
1 9 3 7年 ,抗 1 3战争 全面 爆发 ,在 这样 的时代 背
景之 下 ,草明 、白朗 、谢 冰莹 、关露 、丁玲 、罗洪等
内心世界 ,展现了城镇底 层人 民的生计艰辛 。在这些 叙述 中,抗 战更多是作为一个大 的时代背景存在 ,它
朱妮 的短篇小说 《 渡渤海》 、吴瑛 的 《 翠红》 都塑造
了在战时背景之下 ,失去家人庇护 ,越来越坚强并勇 敢乐 观地 面对生活的诸种 苦难的女性形象 。葛琴 的小
说 《 出
则 塑造 了一位 思虑重重 ,而最终受 民族大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4 — 2 0
作 者简介 :李艳云 ,女 ,山西 大同人 ,山西 大同大学文学学院助教 ,硕士 ,主要从事文 学理论与批评研 究。
6 9
义感召将离家躲避战争 的丈夫送 上前线参战 的女性形
是 萧红 自身的认 知体验 。从最初与左翼作家 群保持亲 密关 系 ,进行 主流意识 姿态写作 ,到后来 与政治意识 形 态保持 疏离 ,写出了远离主流叙述 的 乎 兰河f ,
象 。郁 茹 的中篇小说
远 的爱》,女主人 公罗维娜
除 了表达对抗 1 3 激情 的讴 歌以及对 日本侵略者侵 略战争的仇 恨外 ,展示普 通女性在战争 中的成长 与觉 悟也成 为此时期女 性小说作 品 中一个 很重要 的主题 。
了小说 ( ( 毛知事从 军》 ( ( 梅子姑女 良 》 等小说 。 ( ( 毛知
事从写 通过对一 位毛姓小伙子 的刻画 ,赞美 了他为 国杀敌 的革命 热情 与奋 不顾身 的精神 ; ( ( 梅子姑娘》 则从一位 日本姑娘 梅子的视角 出发 ,表达 出了一定 的 反战情绪 以及对于 和平 的渴望 。
在投身抗 日革命 的过程 中 ,对 爱情 、对 自我逐渐有 了
清 醒的认知 ,最终 “ 磨炼 出钢铁 的心胸 ” ,这部小说
这种转变体现了萧红在悬置政治 意识 形态所指后 ,识 别 到女性 自身的悲剧命 运 。 在解 放区 ,丁玲在小说 《 新的信念》 《 我在霞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