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在变局中寻“变”与“不变”之道(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在变局中寻“变”与“不变”之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当“以变应变”。

也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不妨“以不变应万变”。

有人说,新冠疫情之后,“旧世界”不复存在,“新世界”喜忧参半。

更有学者认为,“我们正见证人类历史大转折,世界快速向中国倾斜”。

面对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深刻的变化,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请结合上述内容,选取一个或几个方面,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详解
这道作文题谈的是“变”与“不变”的问题,其实,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要高度重视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不变”这一共性问题,还要高度重视其问题情境中“变”的个性因素,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一)就这道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共性问题而言,在于它以“显性形式”呈现命题意图------“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当“以变应变”。

也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不妨‘以不变应万变’”,这一句不是潜台词,简直就是开门见山的主旨宣言,明确地向考生宣布了命题旨意,即这次作文必须在“‘变’与‘不变’”这个规定好的圈子里思辨和表达。

因此,可以说,这道作文题,“想写跑题”不容易。

(二)就其个性因素而言,需要“三思”:
首先,题中“面对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深刻的变化,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内涵有二:
(1)考生思辨议论的对象,必须在“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深刻的变化”视域之内,出圈者出局。

(2)考生思辨议论的交际定位,必须是“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明确定义了交际交流的身份,也暗示了交际交流的对象群体。

其次,这道作文题还有一个“较新”的个性要求-----“选取一个或几个方面,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之所以说它“较新”,原因在近几年任务驱动式作文也好,新材料作文也罢,一般都硬性规定“不得脱离材料含义和范围”和“选准角度”,但这道作文题似乎比较仁慈,松了松绑。

我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让更多的考生有话说,能说出更多的个性来。

综上所述,全面综合阅读理解作文材料,抓牢“共性”,盯准“个性”,双管齐下,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立意,有了。

疑难相与析
从考场观察和阅卷实况来看,这道看似难度平平的作文题,还是纠结了一众考生,主要问题归纳起来就两点
(1)对材料与写作要求的把握,抓住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

典型表现是,大谈特谈“‘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加以论述分析,但是,“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这一个性写作要求,被冷落于一旁,或言之甚少,体现不力。

(2)对“选取一个或几个方面,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视而不见,丧失了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机会。

试想,如果选取“变”(或“不变”),从一个更小的切口切入,往深处挖,向见解个性化奔,可能更容易写出上乘佳作。

分析至此,还是想强调------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定要遵循和把握
这样一根定海神针------“共性”是地基,
“个性”是关键;“共性”与“个性”齐飞,
还要给“个性”多一份青睐,如此,任凭新材料作文题
千变万化,你都可以闲庭信步。

佳作共欣赏
在变局中寻“变”与“不变”之道
赵率真
泱泱华夏,千年传承;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千年来,山川仍在,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仍然是炎黄子孙。

但变化又无处不在,现代印刷替代了活字印刷,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逐渐被快节奏的生活取代……历经千年,千百变化,我们当应在变局中寻求变与不变之道。

传传统,承菁华,于变化世界中守不变之物。

踏上一片乡间的土地,会感受到千年前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抚摸长城的砖石,能看到祖先的智慧与坚韧;聆听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能体会到先贤志士探索时的执着与顽强······在这个每天变化的世界中总有些东西,经住了时间打磨,放射着永恒的光。

身为新时代之中华少年,我们同祖国一起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人的智慧,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基因,都是祖先们给的馈赠,已经也正在蜕变为我们打开新世纪新世界变换迷局的金钥匙-----让我们用这把“不变的钥匙”去打开世界的大门,去适应世界的变化,去助力华夏民族的复兴腾飞。

敢创新,敢变革,在变化世界应对千变万化之局。

有人说,“新冠疫情之后,‘旧世界’不复存在,‘新世界’喜忧参半。

”这是因为我们正处在这变局之中,无法看透当时的历史,但正因为我们在迷局中,我们更应该以变化之笔书写非凡历史。

新冠给全世界以沉重打击,但中国却快速改变防疫策略,扛住当头一棒。

面对变异的德尔塔毒株,科研人员不再执着于先前的疫苗而是改变策略,针对毒株特点对其改造。

面对国外3G技术的强控,中国不执着于此,而是研发4G,5G,终于实现了4G并跑,5G领跑。

身为新时代之中华少年,我们应敢创新,勇变革,不错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机会,以变应多变,在创新中成长,在成长中报效家国的发展大业。

千变万化,中华少年当守精华,勇创新,迎未来。

如今,中国GDP快速上升;神舟十三已上阵半年,神舟十四随时待命;中国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破冰者号勇敢远航……中国正一步步以大国走向强国,我们正见证着人类历史的伟大转折。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中国为我们做出优秀的示范,
继守传统,取精华,去糟粕;勇于创新,以应变化之局。

身为新时代之中华好少年,应以“不变”作为我们的基石,化“变”为手中利剑去应对和开创世界的无限可能的未来。

泱泱华夏,历千变万化,中华少年,阵营对千百局势!
点评:
思辨说理,全面周严,逻辑思维性强,说理自有力量。

三个分论点的设计,兼顾“变”“不变”两面,各言其利,暗示其弊;最后收拢于“千变万化,中华少年当守精华,勇创新,迎未来”,高度与格局同具,广度与深度合力。

率真同学此篇佳作,亦展现了思维缜密之优秀品质---纵览全文,青春之气,气贯长虹;青春之情,热情洋溢---这与其审题立意之时,对作文题材料的“共性”与“个性”内涵及要求,明察秋毫,“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这一个性要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因磨染是初心
陈士强
苏轼曾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世间万物,都在浩淼的历史长河中经受时光的洗礼、岁月的冲刷。

如今的断壁残垣,昔日也曾是万民朝拜的华都;前几日尚在寒风中战栗地迎春的枯木,这几天竟也抽了新芽。

小到周遭的日月更替、草木生长,大到国家文明的兴衰、时代风云的起伏,都在变化中见证彼此留下的印记。

现今亦是如此,等各国的机遇挑战始终不断在变,而在这变的时代之中,唯有初心不变,方得玉成。

时代在变,和平变为战争,初心不变,爱国的铁血丹心未曾变。

一声炮响,拉开了近百年的屈辱序幕。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
让原本和平富足的中国卷入战争的漩涡之中。

为了国家,无数英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是坚定理想,矢志报国的李大钊,陈独秀;是置死亡于身外,“一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的革命烈士方志敏;亦或是怀着满腔热血“雄赳赳,气昂昂”的抗美援朝烈士……更有无数如他们一般的英雄。

留笔墨丹青,在这变化的时代之中,不改为国为民谋福祉之初心,书写情系家国兴盛民族之华章。

时代在变,各国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初心不变,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事业发展的努力不变。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世界节奏。

“没有人是自成一派的孤岛,每个人都是这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约翰·多恩如是说也。

世界格局因疫情变得更加复杂,每一个国家都需紧密相连,度过难关。

中国的初心未变,疫情暴发后,中国向周边各个国家都伸出了援手:为日本捐赠写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的物资;向塞尔维亚派出医疗救援队和驰援大批抗疫物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国担负起大国的责任,矢志不渝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时代在变,初心不变,中国为和平事业发展的理念始终未变。

时代在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悄然开启,初心不变,中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未变。

正如陈独秀先生之所言: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会聚,萌动如利刃之发于硎。

中国少年是中国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身处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之中,不当被洪流所湮没,被时代所裹挟,要有勇立潮头、开拓发展的理想信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而奉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因磨染是初心,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当以不变的初心应对万变的困难。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责任在前,携手向前。

点评:
既然写作要求之中,明确了“选取一个或几个方面,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那何乐而不为呢?选取一个视角,一路纵深递进,写出深度,写出时代气息,这当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士强同学深谙此理,独辟蹊径,从“不变初心”的角度走下去,洋洋洒洒,创就了这篇酣畅淋漓的说理佳作。

当然,“表态度”是议论文写作的必需,但,注意“表态度”一定要建立在“思考辨析”的基础之上,以理服人,这是说理文写作的王道,本文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