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笔有多长》教学案例
《铅笔有多长》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的基础上,学习分米和毫米,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铅笔的长度,建立分米、毫米的表象,但对学生来说较难。

案例如下:
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观察直尺上除了有厘米的刻度线以外,还有什么?
小组同学合作、交流,探究。

生:直尺上除了有厘米刻度线外还有许多小的刻度线,这些小的刻度线把一厘米又平均分成了许多小格。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直尺上厘米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出示课件:直尺的放大图)
师:从0刻度到1刻度是几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从1刻度到2刻度间是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从2刻度到3刻度间呢?……1厘米里有几毫米?
小组的同学合作观察,探究、交流。

生:每厘米间都平均分为10个小格,也就是说:1厘米=10毫米。

老师指出毫米可以用英文字母mm表示。

也可以写成:1cm=10mm
(2)引导学生动手测量1分钱的硬币的厚度。

量完后学生明确1分钱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一分硬币,
再手右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约是1毫米。

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厚度约是1毫米?
如学生说出10张纸的厚度、电话卡的厚度等等。

(3)师:同学们,学习了毫米之后,我想现在你肯定能准确地表示出你的铅笔的长了,请动手再测量一下你的铅笔,看一看它到底有多长。

生1:我的铅笔长是13厘米8毫米。

生2:我的铅笔长是9厘米2毫米。

生3:我的铅笔是85mm
分析: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应该成为课堂主要的学习形式,而操作也应该是学生理解新知的重要手段。

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自己去发现1厘米之间有多少个小格,自己思考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从而掌握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上厘米间小格的长度,测量1分钱硬币的厚度,并用手指夹住1分钱硬币,然后抽出后再观察两指的间缝,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1毫米的长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且探究出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并让学生再一次来测量自己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盒的长度和橡皮的长度,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巩固这些知识。

《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案例
《长方形与正方形》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又比较直观,不能只靠讲解来让学生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折一折、量一量来探索,这样才更直观明了地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

案例如下: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师:(出示长方形卡片)这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1)猜测长方形的特征
师:我们来观察长方形,你觉得长方形的边和角会有什么特点?
生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生2: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动手折一折、量一量
师:我们猜测的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动手折一折、用三角板量一量,你会发现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小组汇报:
①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后,发现上下的边一样长,左右的边一样长。

②我们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量长方形的四个角,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小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师:(出示正方形卡片)这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3)猜测正方形的特征
师:我们来观察正方形,你觉得正方形的边和角会有什么特点?
生1:正方形的对边相等。

生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3: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动手折一折、量一量
师:我们猜测的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动手折一折、用三角板量一量,你会发现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小组汇报:
①我们把正方形沿着角对折后,发现四条边一样长。

②我们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量正方形的四个角,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都
是直角。

师小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一个探索验证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然后借助长
方形与正方形这样的学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操作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这个过程就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维,真正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让学生不仅体验到动手操作的有趣性、探究方式的多样化,还能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了不断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