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
(完整)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
一、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J06.903)或急性支气管炎(ICD-10 编码:J20.904)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ICD-10 编码:J44.10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经门诊治疗3~7天后症状未见好转,且血常规为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的患者进入本路径。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急性咳嗽病临床常见证候:风热犯肺证风寒袭肺证风燥伤肺证痰热郁肺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2.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3。
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5。
当患者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不进入本路径。
临床路径病历质量评价表
临床路径病历质量评价表
简介
临床路径是指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化的诊疗方案。
为了评估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病历质量的准确性,我们设计了以下评价表。
通过填写该评价表,可以对临床路径病历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评价表
1. 病历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就诊时间:
2. 临床路径相关信息
- 临床路径名称:
- 疾病诊断:
- 制定责任医生:
- 评估人员:
3. 病历质量评估指标
请根据以下指标对病历质量进行评分,并填写在相应的栏目中。
3.1 病程记录
- 记录完整性:
- 记录准确性:
- 记录一致性:
- 记录时效性:
3.2 医嘱执行情况
- 医嘱执行及时性:
- 医嘱执行准确性:
- 医嘱执行完整性:
3.3 检查结果记录
- 检查结果录入及时性:
- 检查结果录入准确性:
- 检查结果记录完整性:
4. 综合评价与改进建议
请根据以上评价指标对病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
通过使用《临床路径病历质量评价表》,我们可以全面评估临床路径病历的质量,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这将有助于提高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病历质量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注意:本评价表仅供参考,具体评价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临床路径管理评估表
(3)组织培训,全员熟悉临床路径相关工作内容,
10
2.运行情况
(40分)
(1)对适合使用临床路径的患者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执行,并做好有关记录。
查阅病历记录、问卷调查、查阅文件资料
10
(2)认真开展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0
(3)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操作中的变异情况有明确的记录,对出路径患者病情有详细说明。
15
(4)按临床路径要求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5
3.质量管理与控制情况(评估与改进情况)
(30分)
(1)做好临床路径相关指标统计,并有文字记录
查阅质量管理记录、
查阅文件资料
10
(2)定期组织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有相关记录,及时修订相关病种临床路径。
10
(3)根据实际不断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与控制制度。
科室: 日期: 年 月 日 总得分:
一级指标二ຫໍສະໝຸດ 指标标 准评价方法
分值
得分
扣分理由
科室临床路径具体实施情况
(100分)
1.组织情况
(30分)
(1)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小组,有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由科主任任组长,并实行常态化管理
查阅资料、
现场考察
10
(2)在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根据本科室医疗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并积极开展工作。
3
(4)定期向职能管理部门反馈质量持续改进落实情况。
5
(5)积极有效地解决路径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报告
2016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报告2016年全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如下:、全院临床路径病种月统计情况1、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 出径175人,变异97人,入径率为87.02%,出径率为96.69%,变异率53.59%,平均住院日7.34天。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出径175人,变异97人,入径率为87.02%,出径率为96.69%,变异率53.59%,平均住院日7.34天。
2、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年病种未入径27人内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年病种未入径27人3、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2015年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 6人(其中外三科4 人[胆囊结石2人、腹股沟疝2人],外一科急性阑尾炎1人,内五科1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二、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符合路径未入径6人:其中内二科3人(住院号164175、主管医生张子陆,住院号164669、164745主管医生周胜利,漏入径),内六科1人(住院号164435、主管医生宋艳红,漏入径),内五科1人(住院号164534、主管医生周江敏,漏入径),外一科急性阑尾炎1人(住院号164834、主管医生黄根,漏入径)。
2、变异原因笼统,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或未做评估说明3人:其中产科12人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住院号分别是:164358 164773、164612、164275、164373、165380、165074、164715、164714、164748、164849、164919),儿科 3 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76、163903、164188),内二科16 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45、163924、164007、164572、165046、163853、164815、164507、164437、164489、164610、164640、164753 164755、164756、165130),3、变异情况统计分析:181例入路径病种变异97例,变异率53.59%(其中产科24例,占77.42%;儿科18例,占56.25%;妇科2例,占50%属患者因素69例(占71.13%),属医护因素4例(占4.12%),属系统因素19例(占19.59%),属出院因素5例(占5.15%)。
头痛(偏头痛)临床路径打印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表单及附件研究单位名称(排名不分先后)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口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江西省中医院口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河北省中医院口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重庆中医院口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口新疆昌吉州中医院口吉林省延吉市中医院口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口新疆伊犁州中医院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口广州市中医医院口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口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口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口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江苏省中医院口吉林省四平市中医医院口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医院口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口湖南永州市中医院口北京护国寺中医院口北京广安门医院口上海曙光医院口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口景德镇市中医院口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甘肃省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徐州市中医医院口北京黄枢中医医院口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河北省廊坊市中医院口山东省济宁市中医医院口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口重庆市长寿区中医医院口湖南省怀化市中医院口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口陕西省中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重点专科头痛(偏头痛)协作分组组长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头痛(偏头痛)(门诊)中医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中医诊断:头痛(TCD编码:头痛BNG060 头风BNG061)西医诊断:偏头痛(ICD-10编码:G4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治疗日≤28天实际治疗日:天附件1编号□□□中医临床路径(含诊疗方案)费用评估表病种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病例数填表人日期注:1. 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 中药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院内中药制剂。
3. 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熏蒸、药浴、中医诊疗设备等。
4.项目3—8指单病种次均费用所占比例。
临床路径相关表格
健康教育
变异
有无
原因:
有无
原因:
有无
原因:
特殊医嘱
护理签名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医生签名
附表4: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住院天数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x天(手术日前1天)
医生的工作
护士的工作
患者及
家属的工作
住院第x天(手术日)
术前 术后
住院第x天
(术后第1天)
医师(护理)版临床路径表单
××临床路径表单
门诊号: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适用对象:患者ICD-10: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天数: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住院日数
住院日(第一天)
住院日(第二天)
手术日前1天
(第三天)
临床诊断与
病情评估
主要诊疗
工 作
主要医嘱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长期医嘱:
医生的工作
护士的工作
患者及
家属的工作
住院第x天
(术后第2天)
住院第x天
(术后第3天)
住院第x天
(出院日)
医生的工作
护士的工作
患者及
家属的工作
附表6:
变异记录单
姓名:性别:入院时间:住院号:病区:床位:
护士长签名:主治医生签名:
日期
原因*
对住院日影响
护士签名
住院医生
签名
主治医生
签名
专管员
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附件.精讲
附件1、满洲里市中蒙医院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病种名称内二科:中风(脑梗塞)心悸(室心早搏)内一科:胃脘痛(慢性胃炎)肺炎喘嗽(支气管肺炎)(儿科)普外科:腹股沟疝(疝气)圆翳内障(白内障)骨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妇科:带下病(盆腔炎)正常分娩针灸科:面瘫(面神经麻痹)项痹(颈椎病)附件2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入径例数填表人日期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入径病例,填表单位应尽量使用标准中医病名并配用TCD代码,如无标准中医病名相对应的代码(无TCD代码)请在中医病名后标明病名出处(如诊疗常规版本、教材版本等等)。
对应西医病名务必规范准确并配用ICD-10疾病编码,请使用标准6位码。
3.路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如认为不规范或不可操作请说明具体情况。
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 TCD代码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本表治疗方法指本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等。
如仅采用其中一种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单一治疗方法”一栏,注明中医治疗方法名称并进行疗效统计;如联合采用2种或2种以上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综合治疗方法”一栏,依据使用中医治疗方法的种类数量统计病例数量,并进行疗效统计。
3.治疗效果中三项指标依据各病种临床路径中出院标准/出路径标准进行具体填写。
4.序号10-18均填写入径病例总数的相关统计数据5.“单一治疗方法”与“综合治疗方法”病例数之和应于总出径病例数相等;其相应的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也应于总体出径病例数相应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相等。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评估表
_________个
12
科室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数目
_________个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量控制信息
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数
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数_________例
完成临床路径的患者数_________例
出现变异的患者数例
14
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总数占试点病种全科室患者总数的比例
________%
15
临床路径相关变异分析记录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评估表
科室:填表人____________填表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序号
项目
填写内容
一、科室基本情况调查
1
床位数
现有编制床位数
_________张
实际使用床位数
_________张
2
科室年住院人次数
_________人次
3
科室年门诊诊疗人次数
_________人次
年月日序号12345678910111213床位数项目一科室基本情况调查现有编制床位数实际使用床位数科室年住院人次数科室年门诊诊疗人次数平均床位使用率平均病床周转次数科室总收入住院收入门诊收入药品收入耗材收入二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情况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专业数目科室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数目质量控制信息监督与反馈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数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总数占试点病种全科室患者总数的比例临床路径相关变异分析记录采取临床路径相关的动态监督临床路径实施自评次数临床路径修订会议次数临床路径管理培训次数个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数例完成临床路径的患者数例出现变异的患者数例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好是否次附记录次附记录次附记录张张人次人次人次张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填写内容14151617181920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注
中医临床路径评估表
附件1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路径名称消渴病科室名称糖尿病科医院名称临朐县中医院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消渴病TCD代码BNV060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2型糖尿病ICD代码(6位码)E11.902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入径病例,填表单位应尽量使用标准中医病名并配用TCD代码,如无标准中医病名相对应的代码(无TCD代码)请在中医病名后标明病名出处(如诊疗常规版本、教材版本等等)。
对应西医病名务必规范准确并配用ICD-10疾病编码,请使用标准6位码。
3.路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如认为不规范或不可操作请说明具体情况。
附件2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路径名称消渴病科室名称糖尿病科医院名称临朐县中医院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消渴病TCD代码BNV060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2型糖尿病ICD代码(6位码)E11.902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本表治疗方法指本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等。
如仅采用其中一种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单一治疗方法”一栏,注明中医治疗方法名称并进行疗效统计;如联合采用2种或2种以上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综合治疗方法”一栏,依据使用中医治疗方法的种类数量统计病例数量,并进行疗效统计。
3.治疗效果中三项指标依据各病种临床路径中出院标准/出路径标准进行具体填写。
4.序号10-18均填写入径病例总数的相关统计数据5.“单一治疗方法”与“综合治疗方法”病例数之和应于总出径病例数相等;其相应的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也应于总体出径病例数相应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相等。
附件3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中医特色评估表路径名称消渴病科室名称糖尿病科医院名称临朐县中医院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消渴病TCD代码BNV060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2型糖尿病ICD代码(6位码)E11.902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中医科临床医疗质量评估表
中医科临床医疗质量评估表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医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科室:中医科医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标准:
1. 治疗方案和用药治疗方案和用药
- 是否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否)- 是否合理使用中药和中成药?(是/否)
- 是否按照药物剂量和使用频次进行规范用药?(是/否)
2. 诊断准确性诊断准确性
- 是否准确辨明疾病的病因、病理、症候等?(是/否)- 是否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和并发症?(是/否)
- 是否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是/否)
3. 治疗安全性治疗安全性
- 是否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禁忌药物等情况?(是/否)- 是否遵循中医用药的安全原则?(是/否)
- 是否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是/否)
4. 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效果评估
- 是否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及时评估?(是/否)
- 是否进行必要的复查和随访?(是/否)
- 是否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是/否)
5. 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
- 是否重视患者的意见和需求?(是/否)
- 是否解答患者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指导?(是/否)- 是否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是/否)
评估结果:
- 根据以上评估标准,对本次就诊进行综合评估。
建议和改进措施:
- 针对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措施。
评估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临床路径分析表
□是□否原因:
变异或退出分析
以上床位医师填写签名:
填表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注:
1.标题要填写中医病名及西医病名,如眩晕(原发性高血压)
2.非药物治疗费包括针灸、推拿、熏蒸、熏洗(足浴)、穴位贴敷等中医治疗措施费用。
3.一般治疗费包括:护理,床位,静脉穿刺等费用。
4.其它:暂时不用填写。
中医临床路径分析表
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_______
住院费用分析
住院总费用
药品费
西药:
中成药:
中药:
检查费
治疗费
非药物治疗费
其它
-
一般治疗费
以上主班护士填写签名:
病种质量控制分析
住院天数
实际住院天数:显效□有效□无效
入出院诊断符合
□是□否原因:
并发症
□是□否原因:
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脑梗死(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风火上扰证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 X线片(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DSA或CTA等)、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D-2聚体、双下肢血管B超等。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1. 什么是临床路径?首先,咱们得聊聊“临床路径”这东西。
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就是个简单的玩意儿。
想象一下,你去医院看病,医生给你画了一张“时间表”,告诉你每一步该做啥。
这张“时间表”里,包含了检查、治疗、用药、康复等等,简直就是病人和医生的“联合作战计划”。
这样一来,大家就不会在医院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了,直接走上了正轨,快准狠,简直是“速战速决”!2. 实施过程2.1 规划阶段实施临床路径,第一步就是规划。
医生们聚在一起,像开会一样,讨论每种病的治疗方案。
这时候,可不能马虎。
就像打麻将,你得清楚每一张牌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布局。
经过深入讨论,他们会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流程,让后面的治疗变得有条不紊。
这样一来,病人不仅能少走弯路,医院的资源也能更有效地利用。
2.2 实施阶段规划好了,接下来就是“上战场”了。
医生开始根据路径给病人安排治疗。
这里有个小秘密:医生在执行这些路径时,得时时跟进病人的情况。
毕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指纹一样。
有人可能对某种药物过敏,有的人可能需要额外的关照。
医院的工作人员得像“侦探”一样,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才能确保路径的顺利执行。
3. 效果评价3.1 效果评估一旦治疗结束,咱们得好好评估一下效果。
评价的过程就像开评审会,医生们得坐下来,看看这条路径到底“好不好使”。
比如,治疗的成功率、病人恢复的快慢、住院的天数等等,这些数据可都是评判的关键。
通过这些指标,医院才能不断优化临床路径,做到“与时俱进”。
3.2 病人反馈当然,评估的关键还得看病人的感受。
毕竟,病人才是这场戏的主角嘛!医院会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听听病人的心声。
有的病人可能觉得这条路径真心不错,恢复得飞快;而有的可能觉得这药真难吃,听着就想哭。
这些反馈都是宝贵的财富,帮助医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调整和改进。
4. 总结综上所述,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就像是一场团队合作的游戏,大家齐心协力,目标一致,让病人得到最优质的治疗。
附评估表
附评估表表1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入径例数填表人日期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入径病例,填表单位应尽量使用标准中医病名并配用TCD代码,如无标准中医病名相对应的代码(无TCD代码)请在中医病名后标明病名出处(如诊疗常规版本、教材版本等等)。
对应西医病名务必规范准确并配用ICD-10疾病编码,请使用标准6位码。
3.路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如认为不规范或不可操作请说明具体情况。
表2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入径例数填表人日期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本表治疗方法指本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等。
如仅采用其中一种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单一治疗方法”一栏,注明中医治疗方法名称并进行疗效统计;如联合采用2种或2种以上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综合治疗方法”一栏,依据使用中医治疗方法的种类数量统计病例数量,并进行疗效统计。
3.治疗效果中三项指标依据各病种临床路径中出院标准/出路径标准进行具体填写。
4.序号10-18均填写入径病例总数的相关统计数据5.“单一治疗方法”与“综合治疗方法”病例数之和应于总出径病例数相等;其相应的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也应于总体出径病例数相应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相等。
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中医特色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入径例数填表人日期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临床路径评估指标汇总表
临床路径评估指标汇总表本文档将汇总临床路径评估指标,以便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的关键指标。
A. 诊断指标1. 确诊时间:记录患者被确诊为某种疾病的时间。
2. 病情初始评估:- 主要症状:记录患者主要的症状表现。
- 体格检查结果:记录患者的体格检查结果,如体温、血压等。
- 实验室检查结果:记录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
3. 病情分析:- 确定疾病类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确定疾病的类型。
- 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B. 治疗指标1. 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治疗:记录患者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
- 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其他治疗措施:记录患者采用的其他治疗措施,如物理治疗、放疗等。
2. 治疗效果评估:- 病情改善情况:评估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
- 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3. 康复评估:- 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是否恢复。
- 生活质量评估: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改善。
C. 随访指标1. 随访计划制定:- 随访频率:确定患者的随访频率。
- 随访方式:确定患者的随访方式,如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等。
2. 随访结果记录:- 病情动态: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
- 治疗效果评估:评估患者在随访期间的治疗效果。
3. 随访建议:- 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随访结果,提出调整治疗方案的建议。
- 康复保健指导:提供康复保健方面的指导建议。
以上是临床路径评估指标的汇总表,通过评估这些关键指标,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情况,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随访建议。
临床路径、单病种督查表
附件1
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医院评估表
注:考察项目共15分,为加分项。
附件2
编号________
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调查评估表
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市医院名称
2.本表所统计内容均按2010年1月1日至统计评估时计算。
3.平均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4.平均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
附件3
编号:
单病种相关非特异性指标评估表
2.本表所统计内容均按2010年1月1日至统计评估时计算。
附件4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您好,请根据您在本院接受治疗服务的过程及结果,结合您的感受,填写本问卷。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38.您在住院期间遇到的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请在下面书写)
39.您在住院期间遇到的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请在下面书写)
40.您认为医院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请在下面书写)谢谢您填写了这份问卷,请您再检查一下是否回答了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