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2 我说你做(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2 我说你做(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6.2 我说你做(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立体图形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见过一些立体图形,但对其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起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
2.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起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图
形的特征。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际触摸和比较,认识立体
图形的特征。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立体图形模型、图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立体图形模型。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球、正方体、圆柱等,引导学生观察
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立体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立体图形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
地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这些立体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小立体图形模型。
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和比较,观
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快地识别出给定的立体图形。
通过这
个环节,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区分不同的立体图形?”学生
可以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
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6.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立体图形的特征。
同时,教师可以
提问:“你们觉得自己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立体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8.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时间安排:
导入:5分钟
呈现:10分钟
操练:10分钟
巩固:10分钟
拓展:10分钟
小结:5分钟
家庭作业:5分钟
板书:5分钟
总计:50分钟
在本次《6.2 我说你做(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通过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一些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一、课堂反思
1.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但在引入话题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这使得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跟不上节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在导入环节更加明确地解释立体图形的概念,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呈现环节:在呈现环节,我使用了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
观地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特征并没有很好的理解。
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在呈现环节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触摸、比较中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3.操练环节:在操练环节,我让学生分组操作,实际触摸和比较立体图
形。
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还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在一旁给予提示和指导。
4.巩固环节:在巩固环节,我了小组竞赛,让学生快速识别给定的立体
图形。
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竞赛中过于紧张,影响了他们的发挥。
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在竞赛环节设置一些轻松的游戏,减轻学生的压力,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环节: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区分不同
的立体图形。
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哪怕他们的表达不够完善,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6.小结环节:在小结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但在此过
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特征并没有很好的总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在一旁给予提示和指导。
7.家庭作业环节:在家庭作业环节,我布置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立
体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的作业。
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在生活中找到立体图形还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提示,告诉他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立体图形。
二、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1.问题:部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概念不是很清晰。
解决办法:在导入环节更加明确地解释立体图形的概念,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
2.问题:部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特征并没有很好的理解。
解决办法:在呈现环节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触摸、比较中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3.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如何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还存在困难。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在一旁给予提示和指导。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
4.问题:部分学生在竞赛中过于紧张,影响了他们的发挥。
解决办法:在竞赛环节设置一些轻松的游戏,减轻学生的压力。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5.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存在困难。
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哪怕他们的表达不够完善,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6.问题:部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特征并没有很好的总结。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在一旁给予提示和
指导。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
地概括和总结所学内容。
7.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在生活中找到立体图形还存在困难。
解决办法: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提示,告诉他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立体图形。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
学的应用。
总之,在本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作业设计
在本次《6.2 我说你做(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的教学中,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立体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画出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并标出它们的特点。
设计这样的作业,旨在让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应用到
生活中,增强他们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画出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专家点评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邀请了数学教学专家进行点评。
专家对我的教学设计给
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导入环节:专家认为我的导入环节很成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
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专家建议,在导入环节中,可以更加明确地解释立体图形的概念,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呈现环节:专家认为我使用了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
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但专家建议,在呈现环节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触摸、比较中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3.操练环节:专家认为我让学生分组操作,实际触摸和比较立体图形,
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环节。
但专家建议,在操练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在一旁给予提示和指导。
4.巩固环节:专家认为我了小组竞赛,让学生快速识别给定的立体图形,
这是一个很好的巩固环节。
但专家建议,在竞赛环节中,可以设置一些轻松的游戏,减轻学生的压力,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环节:专家认为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区分不同的立
体图形,这是一个很好的拓展环节。
但专家建议,在拓展环节中,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哪怕他们的表达不够完善,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6.小结环节:专家认为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这是一个很好
的小结环节。
但专家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
7.作业设计:专家认为我布置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立
体图形的特征应用到生活中,是一个很好的作业设计。
但专家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综上所述,专家对我的教学设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和提升我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