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5)
一、选择题
1、1991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决惩治“官倒”》指出:“近年来冒出的官倒爷,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价格双轨制,从中谋取巨额利润,导致物价横飞,市场动荡,也滋生出很严重的腐败问题,必须坚决惩治。

”这从本质上说明
A. 当时中国官员腐败问题较严重
B. 苏联解体给中国经济带来动荡
C. 经济出现自开放以来的重大挫折
D. 经济体制改革须触及纵深领域
【答案】D
2、孔子曾经批评晋国铸造州鼎,更早一些时,叔向也曾批评郑国子产公布刑法。

二者批评的共同出发点
A. 公布刑法会削弱贵贱之分
B. 反对商鞅变法
C. 靠法律不能维护社会秩序
D. 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孔子曾经批评晋国铸造州鼎,更早一些时,叔向也曾批评郑国子产公布刑法。

二者批评的共同出发点公布刑法会削弱贵贱之分,A正确;B\C和D错误。

3、17--18世纪欧洲的自然神论者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

自然神论者提出的观点
A. 宣扬了信仰得救的原则
B. 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
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形成
D. 有利于理性精神发展
【答案】D
【解析】自然神论者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可以通过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启示即可认识上帝,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故D正确;AB与材料信息
无关,排除;1687年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形成,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为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奠定基础,排除D。

4、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答案】C
【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本题考查到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天赋人权和权力制衡等名词的概念,考查的是教材基本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的重要概念一定要掌握清楚,学会区分。

5、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此时,汉武帝早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钱币铸造与赋税征收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发展•汉武帝经济措施
【名师点睛】西汉时期的五铢钱,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地位。

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
6、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即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 拓展殖民地市场
B. 贩卖奴隶
C. 传播基督教思想
D. 输出机器
【答案】A
【解析】英国通过拓展殖民地,不仅带来巨额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很多商品供不应求。

尽管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故答案为A项。

B项与工业革命的爆发无关,排除;传播基督教思想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排除C项;在工业革命开展后才出现机器生产的方式,排除D项。

7、以下表格是1953~ 1964年间苏联的煤钢产量和工人平均月工资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 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
B.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 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D. 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答案】A
【解析】1953~1964年间是赫鲁晓夫改革期间,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重点,故C项错误;尽管D项表述正确,但本题介绍的是工业方面的成绩,与农业无关,排除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A正确。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

解读下列诗句,从其中任意一首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答案】示例1:朱熹诗
观点:历史事物的发展进步需要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

孔孟周游列国希望统治者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实现社会稳定和谐有序,但在当时并未被统治者接受。

西汉建立后,随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国思想,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学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认可,最终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并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思想纽带。

结论:人生发展也要善于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借力求成。

答案示例2:杨万里诗
观点: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论述:古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曲折发展的过程。

虽然古代中国历经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宋元多个时期的国家大分裂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但是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随着历代王朝制度政策的不断完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各民族对共同经济生活文化观念的认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壮大。

结论: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必将再创辉煌。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与提炼,她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又有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写作特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

古诗,短短的几十个字,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有的表达个人志向,有的抒发人间真情,其中精邃的思想哲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映照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

例如示例 1.朱熹诗的意思是“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根据诗意和所学知识可归纳观点为历史事物的发展进步需要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

根据观点和所学知识,紧扣设问要求“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可从儒家思想的产生到确立为正统思想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紧扣观点和设问要求,阐述有理有据即可。

示例2. 杨万里诗的意思是“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会将你阻挡。

”根据诗的意思和所学知识可归纳观点为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根据观点和结合所学知识,紧扣设问要求“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可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曲折发展的过程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说明即可,主要抓住民族融合,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分析说明即可。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