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保险学概论
保险学概论1
![保险学概论1](https://img.taocdn.com/s3/m/047f4b8183d049649b665876.png)
返回目录
风险无处不在
2010年1月,云南昆明市官渡区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A3 标段在建的环形钢架桥发生塌方,塌方面积38.5米,宽13.2 米,高7米。造成7人死亡,8人重伤,26人轻伤。 2010年1月4日上午11点45分,武安市普阳钢铁公司煤气管道 工程发生煤气泄漏,致使21人死亡。 2010年2月22日,山西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4人遇难。 2010年5月13日12时30分左右,代县滩上镇一条乡村公路上 发生一起农用车侧翻事故,目前已造成8人死亡、2人受伤。 我国民政部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每年的自然灾害所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0—600亿元之间,平均下来,每 天都要因此损失1个多亿
返回目录
教 学 目 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保 险的基本理论、基本实务以及保险经济活动 的基本规律,理解大量保险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保险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保险合同的一些 重要条款,并能运用保险的原则分析与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返回目录
学 习 方 法
结合课外书、报纸、电视、刊物、因特网学习。 要有意识的关注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大事,试着用 理论去分析。比如,在入世问题上,入世对我国 的保险业到底带来何种影响,为什么?国家对保 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渠道的调整,为什么?保险的 营销方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国的百姓的保险 意识为什么比较低下?
无形的
(3)心理风险因素 (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偏重于人的善意行为)
morale hazard
无形的
返回目录
电线短路
风险因素
纵火
“火灾”
忘拔电源插头
返回目录
(二) 风险事故 (peril)
也称为风险事件,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
第一章 保险概述《保险学概论 》PPT课件
![第一章 保险概述《保险学概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29e08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e.png)
保险企业经营的保险形式。 2.社会保险 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险,它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
的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社会政策的保险。 3.政策保险 政策保险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的,在特定领域运用商业保险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保险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2.风险管理的过程
(1)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 (2)风险识别 (3)风险估算 (4)风险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实施 (5)风险管理的方式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保险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3.风险管理的方式
(1)控制型
①避免风险:通过放弃活动来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②风险预防:采取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以努力减少损失发生
(4)科学性。保险是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等数理模型为依据厘定 保险费率的,其科学性还体现在保险是一种科学处理风险的有效措 施。
第二节 什么是保险
二、保险的特性
2 .保险与类似行为的比较
(1)保险与赌博
相似之处:保险与赌博确有类似之处,即货币的转移都是以不确定
的随机事件为基础的。
不同之处:①目的不同。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5.可保风险
(1)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2)风险必须是大量的、同质的风险。 (3)风险的出现必须是意外的。 (4)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第二节 什么是保险
一、保险的定义
1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财 务安排
2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即通过订立合同 的方式,明确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②与风险的关系不同。
③结果不同。
④与随机事件的关系不同。
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
![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fc7d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e.png)
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第一章:保险学基础1.1 保险的概念与历史发展1.2 保险的分类与基本原则1.3 保险合同的要素与构成1.4 保险合同的订立与生效第二章:保险市场与保险公司2.1 保险市场的构成与运作2.2 保险市场的监管与法律法规2.3 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2.4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第三章:保险产品与保险策略3.1 保险产品的种类与特点3.2 人寿保险与财产保险的区别与联系3.3 保险策略的选择与设计3.4 保险规划在个人与家庭中的应用第四章:保险核保与保险理赔4.1 保险核保的过程与要素4.2 保险理赔的流程与基本原则4.3 保险理赔中的争议与解决方式4.4 保险欺诈的识别与防范措施第五章:保险经济学5.1 保险需求与供给的分析5.2 保险费率的决定与调整5.3 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在保险中的应用5.4 保险经济学在保险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第六章:保险法与保险合同法6.1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6.2 保险合同法的基本规定与合同条款6.3 保险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与法律途径6.4 保险法在保险市场中的规范作用第七章:社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7.1 社会保险的基本概念与体系7.2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与运作机制7.3 政策性保险的特点与作用7.4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第八章:责任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8.1 责任保险的定义与适用范围8.2 责任保险的赔偿责任与理赔程序8.3 意外伤害保险的基本概念与保险条款8.4 责任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第九章:保险投资与保险资金运用9.1 保险投资的动机与原则9.2 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与方式9.3 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9.4 保险资金运用在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十章:国际保险市场与保险合作10.1 国际保险市场的特点与趋势10.2 跨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与运作模式10.3 国际保险合作的形式与领域10.4 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市场的互动与合作重点和难点解析1. 保险的概念与历史发展难点解析:理解保险从互助到现代保险制度的转变,以及保险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
第一章 保险概论
![第一章 保险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5d9bb68af1ffc4ffe47ace0.png)
风险损失具有确定的概率分布, 4)风险损失具有确定的概率分布,且发生的概率较小 可以确保保险公司可以正常运转(计算保费)。 可以确保保险公司可以正常运转(计算保费)。 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大,则收的保费很多, 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大,则收的保费很多,导致总保费与潜在损失相差 不大,使投保人无法承受,该险种无法推行。 不大,使投保人无法承受,该险种无法推行。 5)存在大量具有同质风险的保险标的 只有保险标的的数量足够大,根据大数法则,风险才能被准确地预测, 只有保险标的的数量足够大,根据大数法则,风险才能被准确地预测, 才能够集合足够的保险基金,使风险损失者获得充足的保障。 才能够集合足够的保险基金,使风险损失者获得充足的保障。 6)风险不能导致灾难性事件 灾难性事件是指所有或大部分标的同时因同一风险而受损。 灾难性事件是指所有或大部分标的同时因同一风险而受损。 灾难性事件一旦发生,保险分摊损失的职能也随之丧失,如战争、 灾难性事件一旦发生,保险分摊损失的职能也随之丧失,如战争、核 辐射等。 辐射等。 这类风险一般属于不可保风险。 这类风险一般属于不可保风险。
第二节
一、保险的概念 二、保险的分类 三、保险的职能 四、保险的作用
保险
五、保险中相关名词解释
一、保险的概念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 从经济的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 1、从经济的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 从法律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 2、从法律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 的一种合同安排。 的一种合同安排。 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它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4、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它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通过保险可以起到风 险分散、消化损失的作用。 险分散、消化损失的作用。 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 5、《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 险人支付保费, 险人支付保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 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 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 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第一章 保险概论
![第一章 保险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c5e8db5022aaea998f0f79.png)
第1章保险概论1.1.1 风险的含义1.风险是一种客观性存在的状态。
当我们说风险是一种状态时,就是指,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
2.风险是与损失相伴随的状态。
任何风险都与损失相联系。
离开损失谈论风险毫无意义。
3.风险是指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一切能够预测的损失发生或能够预见得到的后果,都无所谓风险.1.1.2 风险的组成要素1.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因素,增加风险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因素,以及在事故发生后造成损失扩大相加重的因素。
风险因素很多,但可概括为以下三类:(1)自然风险因素,即由自然力量或物质条件所构成的风险因素,例如闪电、暴雨、干燥的树林、木结构的房屋等;(2)道德与心理风险因素,即由道德品性及心理素质等潜在的主观条件产生的风险因素(3)社会风险因素,即由社会经济状况产生的风险因素,如动乱、战争、恐怖袭击、通货膨胀等。
2.风险事故风险事故是指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或条件。
3.损失损失指人身伤害和伤亡及价值的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减少或消失,有时也指精神上的危害。
损失既可产生于风险事故的观条件产生的风险因素,如恶意(从而进行纵火、投毒等)、缺乏责任心、粗心大意等;损失既可产生于风险事故的发生,也可产生于风险因素的存在。
(1)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实际发生后,对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2)风险因素的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损失包括下述类型:①由于风险的存在,引起人们担心、忧虑而导致生理及心理上的贤张、痛苦和福利的减少;②资源运用的扭曲,如由于风险的存在,使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等资源过多地流向风险相对较小的部门或行业,而风险相对较高的部门或行业则缺少资源,从而影响了源的最佳组合,或者使人们不愿意投资于长期的计划,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③处理风险的费用,即由于风险的存在,必须进行风险处理,支出各种防灾减损费用,还要建立后备基金,以备补偿,使这笔资金不能用于生产经营,资本收益率降低。
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
![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03d5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3.png)
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第一章:保险学基础1.1 保险的定义与功能1.2 保险的分类1.3 保险的基本原则1.4 保险合同第二章:保险市场与保险公司2.1 保险市场概述2.2 保险市场的组织结构2.3 保险公司的经营与管理2.4 保险行业的监管第三章:人身保险3.1 人身保险的类型3.2 人身保险的合同与条款3.3 人身保险的定价与赔付3.4 人身保险的营销与服务第四章:财产保险4.1 财产保险的类型4.2 财产保险的合同与条款4.3 财产保险的定价与赔付4.4 财产保险的营销与服务第五章: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5.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5.2 风险识别与评估5.3 保险规划的步骤与方法5.4 保险规划案例分析第六章:保险法律制度6.1 保险法律法规体系6.2 保险合同法6.3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法规6.4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七章:保险经济学7.1 保险需求与供给7.2 保险市场均衡与价格形成7.3 保险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7.4 保险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八章:保险数学基础8.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保险学中的应用8.2 保险精算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8.3 保险费率的计算与调整8.4 保险准备金与负债管理第九章:保险产品设计与创新9.1 保险产品开发流程9.2 传统保险产品的设计与特点9.3 创新型保险产品的发展趋势9.4 保险产品案例分析与评价第十章:保险市场调查与分析10.1 保险市场调查的方法与步骤10.2 保险市场分析的基本框架10.3 保险市场趋势预测与风险评估第十一章:保险行业趋势与发展11.1 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1.2 全球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11.3 保险行业的创新与变革11.4 保险行业的未来挑战与机遇第十二章:保险科技与创新12.1 保险科技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2.2 保险科技的应用领域与案例12.3 保险创新的模式与动力12.4 保险科技与创新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三章:国际保险市场13.1 国际保险市场的概述13.2 主要国际保险市场的特点与运作13.3 国际保险市场的合作与竞争13.4 中国保险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动第十四章: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14.1 社会责任与保险业的关系14.2 保险业的社会责任实践14.3 可持续发展与保险业的未来14.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保险学概论总结与展望15.1 保险学概论课程回顾15.2 保险学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15.3 保险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5.4 保险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保险学的基本概念、保险市场与保险公司、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法律制度、保险经济学、保险数学基础、保险产品设计与创新、保险市场调查与分析、保险行业趋势与发展、保险科技与创新、国际保险市场、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险学概论总结与展望等十五个章节的内容。
《保险学第一章》课件
![《保险学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37611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9.png)
监管:政府对保险市 场的监管,包括制定 法律法规、监管机构 、监管措施等方面的 监管
市场结构:保险市场 的结构,包括市场集 中度、市场参与者、 市场细分等方面的结 构
人身保险产品与服务
人身保险产品:包 括寿险、健康险、 意外险等
人身保险服务:包 括投保、理赔、咨 询等
人身保险特点:保 障人身安全,提供 经济补偿
保险机构的类型与职能
保险公司:提供保 险产品和服务,承 担保险风险
保险中介机构:包括保 险经纪人、保险代理人 等,为投保人和保险公 司提供中介服务
保险监管机构:负 责监管保险市场, 维护保险业稳定和 健康发展
保险行业协会:代 表保险业利益,维 护行业秩序,促进 行业发展
保险市场的监管与法规
监管机构:中国保监会
监管法规:《保险法》、《保 险机构管理条例》等
监管内容:保险机构设立、变 更、终止等事项
监管方式:现场检查、非现场 监管、行政处罚等
保险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竞争:保险公司之 间的竞争,包括价 格、服务、产品等 方面的竞争
合作:保险公司之间 的合作,包括共同开 发新产品、共享资源、 共同应对风险等方面 的合作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 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利益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财产 保险和人身保险
定义:近因原则是指在保险事故发 生后,确定保险责任的依据是导致 损失最直接、最有效的原因。
近因原则
原则:近因原则要求保险事故的发 生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之间 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险分担
发展:17世纪 英国出现第一
家保险公司
现代保险:20 世纪初,现代 保险制度逐渐
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
![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53fd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d.png)
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第一章:保险学基本概念1.1 保险的定义与分类1.2 保险合同及其要素1.3 保险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的权益与义务1.4 保险的基本原则第二章:保险市场与保险业2.1 保险市场的构成与运作2.2 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3 保险业监管与管理2.4 保险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第三章:保险产品与保险条款3.1 保险产品类型及其特点3.2 保险条款的解释与运用3.3 保险费率的确定与调整3.4 保险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第四章:保险销售与核保4.1 保险销售策略与技巧4.2 保险核保流程与风险评估4.3 保险合同的签订与生效4.4 保险续保与退保第五章:保险理赔与争议处理5.1 保险理赔的基本程序5.2 保险理赔中的注意事项5.3 保险争议的解决方式5.4 保险欺诈的识别与防范第六章:保险法学基础6.1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6.2 保险合同法的规定6.3 保险公司组织法的规定6.4 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第七章:保险经营与管理7.1 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7.2 保险产品开发与管理7.3 保险资金运用与管理7.4 保险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第八章:保险市场营销8.1 保险市场营销概述8.2 保险营销策略与方法8.3 保险市场调查与分析8.4 保险品牌建设与推广第九章:保险投资9.1 保险投资概述9.2 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与方式9.3 保险投资的风险与收益9.4 保险投资的合规性与监管第十章:保险风险评估与控制10.1 保险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10.2 保险风险控制策略与手段10.3 保险风险管理的现代化技术10.4 保险风险评估与控制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十一章:责任保险11.1 责任保险的基本原理11.2 责任保险的种类与适用范围11.3 责任保险的合同条款与赔偿处理11.4 责任保险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挑战第十二章:人身保险12.1 人身保险的基本类型12.2 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条款12.3 人身保险的定价与精算12.4 人身保险的市场趋势与社会意义第十三章:社会保险13.1 社会保险的基本制度与原则13.2 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13.3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运作13.4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与区别第十四章:国际保险市场14.1 国际保险市场的特点与分类14.2 主要国际保险市场的运作模式14.3 国际保险市场的风险与监管14.4 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发展第十五章:保险学前沿话题15.1 保险科技的发展与应用15.2 互联网保险与移动保险15.3 大数据在保险领域的应用15.4 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保险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保险学概论电子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实务操作和最新发展动态。
保险学概论1
![保险学概论1](https://img.taocdn.com/s3/m/39baee3e83c4bb4cf7ecd127.png)
2014-6-25
45
团体人身保险
2、人身保险主体的变更 第一 被保险人一般不得变更
第二 投保人、受益人变更不须经过保险人同 意,但转让后须书面通知保险人。
2014-6-25
2014-6-25
32
(4)保险费
投保人向保险人购买保险而支付的价格,
保费=保额费率 按日历年
(5)保险期限
按一项事件的始末
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限,也就是保险合同从开
始生效到终止的这一期间。
2014-6-25
33
(二) 保险合同的形式
1. 投保单 (proposal ):投保人向保险人申 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
2014-6-25
34
财产保险
(二) 保险合同的形式
2. 暂保单 ( cover note ) 又称临时保 单, 效力与正式保单相同,但有效期较短
人寿保险
3. 保费收据 (receipt ) 与暂保单相似,但是 附条件
无条件
2014-6-25
35
(二) 保险合同的形式
4. 保险单 (policy ) 简称保单,是投保人 与保险人之间合同行为的正式书面证明
B和B
• 3.对风险的分类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人身风险可能由疾病、意外、自然灾害等引起 • B 财产风险带来的损失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 的 • C 纯粹风险只可能有损失这一种结果 • D 投机风险存在获利可能
• 5.股市的波动属于( )性质的风险。 • A 自然风险 B 投机风险 • C 社会风险 D 纯粹风险
最新版电大《保险学概论》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最新版电大《保险学概论》第一章风险与保险](https://img.taocdn.com/s3/m/681ea07acc22bcd127ff0cec.png)
的危险单位中可能受到损失的次数或程度,通常以分数或百分 率来表示,即:
• 损失频率=损失次数/危险单位数
• 损失程度----是标的物发生一次事故损失的额度与标的完
好价值的比率。即:
• 损失程度=实际损失额/发生事故标的完好价值。 • 损失频率与损失程度之间一般成反比例关系:往往
是损失频率很高,但损失程度不大;损失频率很低, 但损失程度大。
在研究损失频率与损失程度之间的关系时, 常用工业意外事故的举例来说明。二者关系由 一种人人皆知的图解来表示,称作“汉立区三 角”。(如右图所示)
右图说明:在工业事故中,每发生一次大 的伤害事故,就伴随有30次小的伤害事故和 300次无伤害的事故。这个三角图解是对几千件 小事故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它有利于我们理解 损失频率与损失程度之间的关系。
0≤P(A)≤1
•
0≤P(A)≤1
式中:A表示某种随机事件;P表示事件的概率逐渐趋于某个常数;
P(A)表示常数P为事件A的概率;1表示必然事件的概率;0表示不可
能事件的概率。在一般条件下,概率大,表示某种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
性就大;反之,概率小,则表示某种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就小。概率
值永远是正数。如果将同类事件的所有不同结果的概率都相加,则概率
• 二、按产生风险的环境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 静态风险:是由于自然力变动或人的行为失常所引起的
风险。前者如地震、海难、雹灾等;
• 动态风险:是由于人类社会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风险。
• 三、按风险影响的范围对象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 基本风险:是风险的起源与影响方面都不与特定的人有关,至少
是个人所不能阻止的风险。即全社会普遍存在的风险。
保险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保险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7f51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b.png)
第1章 1.1 填空题 1)损害性 不确定性 可测性 发展性 2)社会风险 政治风险 经济风险 3)人身风险 责任风险 信用风险 1.2 选择题 1)A 2)C 3)D 1.3 问答题 1)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
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 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其与赌博的区别在于:(1)目的不 同;(2)存在的条件不同;(3)造成的后果不同。
1.4 分析题 (1)大楼本身及其内部的家具、设备及有价值的文件等; (2)银行在大楼不能正常使用时支付的额外费用及遭受的收入损失。
1
第2章
2.1 填空题 1) 股份制保险公司 相互保险公司 2) 保险代理人公司 保险经纪人公司 保险公估人公司 3) 互助会 银行 政府 2.2 选择题 1)D 2)C 3)B 2.3 问答题 1)股份制保险公司与相互保险公司的区别如下: (1)经营性质不同; (2)企业主体不同; (3)权力机关不同; (4)经营资金来来源不同; (5)保费形式不同; (6)保险契约性质不同; (7)利益处理方式不同。 2)保险代理人公司的业务流程如下: (1)接受委托; (2)风险评估; (3)保险安排; (4)客户服务。 3)保险公估人公司进行理赔公估操作的业务流程如下: (1)登记立案; (2)指派公估师; (3)公估前的准备; (4)现场查勘; (5)检验、鉴定; (6)形成初步公估报告; (7)审查; (8)出具正式公估报告。
第3章
2
3.1 填空题 1)保险代理人 保险经纪人 保险公估人 2)调解 仲裁 诉讼 3)如实告知义务 支付保险费义务 通知义务 提供单证义务 防灾防损义务 3.2 选择题 1)D 2)B 3)A 3.3 问答题 1)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具有以下特点: (1)保险合同具有射幸性; (2)有偿性; (3)条件性; (4)附和性; (5)个人性; (6)双务性; (7)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 2)保险合同的形式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就其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协议的方式,即保险合同当 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方式。在实务中,通常采用书面的形式。保险合同的书面形式主要有投保单、 暂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保险批单和其他的书面协议等。 3)保险合同终止的原因包括: (1)保险合同因期限届满而终止; (2)保险合同因解除而终止; (3)保险合同因违约失效而终止; (4)保险合同因履行而终止; (5)保险合同因保险标的的灭失或被保险人的死亡而终止。
保险学概论
![保险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2c7c96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6.png)
保险学概论第一节保险的界定1、保险的定义保险是一种以经济保证为目的的制度安排,是人类社会处理风险的重要手段。
保险人把面临同样风险的个人和单位组织起来,通过对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事件的数理推测和收取保险费的方法,建立保险基金,并以合同的形式,将风险从被保险人转移到保险人,实现风险缺失在所有被保险成员间的分摊,并从中猎取赢利。
2 保险的本质属性•保险最本质的属性在于它是一种经济保证制度,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经营方式。
2 保险的本质属性1〕保险是具有广泛社会需求的产品–调查:假如你工作了,你会买保险吗?–调查:保险是富人消费的产品吗?–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保险满足物质需要,也满足安全需要。
–保险是一种满足消费者安全需求的无形商品。
2〕保险是一种能够获利的经营性事业–保险人采纳专门的科技手段——概率论中的大数法那么进行论证,证明凭借收取保险费不仅能够补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中造成的缺失,同时能够赢利,从事保险是有利可图的。
–缺失的可推测性,是保险机制得以运作的基础。
保险人通过集合足够多的同类风险单位,使得风险的准确推测成为可能,从而使缺失的成本得以事先融通和重新分配。
同时,保险公司将其经营保险业务的经营治理费用及利润加在保险费中,保证了保险机制的运营。
大数法那么•又称〝大数定律〞或〝平均法那么〞,是概率论要紧法那么之一。
•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显现中,往往出现几乎必定的规律,这类规律确实是大数法那么。
大数法那么是近代保险业赖以建立的数理基础。
依照大数法那么的定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多,缺失概率的偏差愈小,反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少,缺失概率的偏差愈大。
因此,保险人运用大数法那么就能够比较精确地推测危险,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
3〕保险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保险人通过收取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组成保险基金,当其中某一个被保险人因发生保险事故而遭受经济缺失时,能够从保险基金中得到补偿。
因此,保险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每个被保险人之间的一种互助共济关系,即保险人通过开展保险业务,将所有面临同质风险的被保险人集合起来,将每一个人所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众多的被保险人分担,起到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保险学概论_中央财经大学_1 第一章保险概述_(1.1.1) 第一章保险概述
![保险学概论_中央财经大学_1 第一章保险概述_(1.1.1) 第一章保险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fe3b8cd0029bd64783e2ca5.png)
◼理解保险的定义、保险的基本要素、可保风险,保险的 特征与基本职能。 ◼了解国内外保险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熟悉保险业在不同 阶段的发展特征。 ◼了解保险产品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尤其是保险与其他 经济形式的区别。
第一章 保险概述
◼ 保险的定义与职能 ◼ 保险发展史 ◼ 保险的分类
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资源委员会保险事务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保险公司232家,其中华资保险公
司168家,外资保险公司64家。
三、中国保险史
(二)1949年-1979年的中国保险业 ◼ 1949年10月20日,批准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财
产保险、人身保险和再保险业务。 ◼ 195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改为由
计了“联合养老保险法”(简称“佟蒂法”)。 ◼ 信用保证保险:1919年英国成立了出口信用担保局。 ◼ 责任保险:1804年法国《拿破仑民法典》出现民事损害
赔偿责任的规定,奠定了责任保险产生的法律基础。
(二)再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海上保险
三、中国保险史
(一)1949年以前的中国保险业 ◼ 外商保险公司垄断时期:
赌博变确定为偶然,是风险的创造与增加。 ④标的要求不同。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赌
博则不然。 ⑤风险性质不同。保险的风险为纯粹风险;赌博的风险是投
机风险。
(二)保险与储蓄
◼ 保险与储蓄的区别: ①支付条件不同:保险的赔付是不确定的,只有保险事故
发生时被保险人方能领取保险金;储蓄支付是确定的, 存款人可获得本金并随时间推移领取利息。 ②计算技术要求不同:保险是集合多数经济单位的保险费 以备将来赔付,其目的在于风险的共同分担;储蓄则以 积聚的金额及其利息,不需要特殊的计算技术。 ③财产准备的性质不同:保险是多数经济单位所形成的共 同准备财产,由保险人统一运用,用于预定的损失补偿 或保险金给付;储蓄则是单独形成的财产准备,其所有 权归存款人,存款人可以任意提取使用。 ④行为性质不同:保险为互助共济的行为;储蓄则是个人 的行为。
第一章 保险学概论
![第一章 保险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f7f83ded630b1c59eeb528.png)
风险的特征
(5)社会性 自然现象本身无所谓风险 风险与人类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无论风险源于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还是源于生理现象,它都必须是相对于人身及其财产的危 害而言的 没有人,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风险可言 (6)可测定性 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但是通过对大量风险的观测可以发现 ,风险往往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通过对偶发事件的大量观测分析,可以揭示出风险潜在的规律性,使 风险具有可测性 (7)发展性 也称为风险的可变性。在一定的条件下,风险可能发生变化
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风险是不能被彻底消除的 正是由于风险的客观存在,才使保险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 (2)损失性 即风险的发生必定会给人们造成某种损失。损失是指没有代价的消耗 或失去,其发生与经济主体的人身或经济客体的财产有直接关系 (3)不确定性 一是时间上的不确定 二是空间上的不确定 三是结果上的不确定,也就是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 (4)普遍性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所以说,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风险 损失
三、风险的分类
1、按照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 可将风险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1)财产风险(property risk) 财产风险是指导致一切有形财产毁损、灭失和贬值的风险 (2)人身风险(personal risk) 人身风险是指由于人的生理生长规律及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导致的生 、老、病、死、残的风险 (3)责任风险(liability risk) 责任风险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 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4)信用风险(credit risk) 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 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保险学概论第1章
![保险学概论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e44ff0eb5ef7ba0d4a733be5.png)
1.2.2 保险的要素
1.可保风险的存在 . 2.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 .
。(2) (1)大量风险的集合。( )同质风险 )大量风险的集合。( 的集合。 的集合。
3.合理保险费率的厘定,即合理制 .合理保险费率的厘定, 定保险产品的价格 4.保险基金的建立 . 5.保险合同的订立 .
1.2.3 保险的特征
随堂讨论
“风险”的定义有哪些?你支持哪一种定义并说明理由。 风险”的定义有哪些?你支持哪一种定义并说明理由。
3.风险管理的程序
(1)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 风险衡量。 (3)风险衡量。 选择对付风险的方法。 (4)选择对付风险的方法。
1)损失控制,主要是通过降低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 损失控制, 来减少期望损失成本的行为。 来减少期望损失成本的行为。 损失融资,主要是指通过预先的资金安排来及时、 2)损失融资,主要是指通过预先的资金安排来及时、 有效地补偿损失的办法。 有效地补偿损失的办法。 内部风险抑制。 3)内部风险抑制。
风险的性质
纯粹风险 投机风险 自然风险 社会风险
风险产生的原因
政治风险 经济风险 财产风险 责任风险 信用风险 人身风险 特定风险 基本风险
风险的对象
风险涉及的范围
表1-1 风险的主要种类
3.风险的特征 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风险存在的普遍性。 风险存在的普遍性。 风险的可测性。 风险的可测性。 风险的可变性。 风险的可变性。
1.2 保险概述
1.2.1 保险的含义 保险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 为: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 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 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 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 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 被保险人死亡、伤残、 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 同约定的年龄、 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 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学概论重点讲义
![保险学概论重点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d4bb51f312b3169a451a4db.png)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第一节风险及特征与类型一、风险的基本概念(一)风险的定义在本书中,风险主要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1、风险事故:指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和条件。
2、风险因素:指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因素、增加风险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因素,以及在事故发生后造成损失扩大和加重的因素。
风险因素可分为自然风险因素、道德与心理风险因素、社会风险因素等三类。
3、风险损失:指人身伤害和伤亡及价值的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减少或损失,有时也指精神上的危害。
风险损失既可以产生于风险事故的发生,也可以产生于风险因素的存在。
4、三者的关系风险因素可能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可能导致损失,风险因素存在的本身也可能引起损失。
二、风险的基本属性(一)风险的基本属性1、自然属性风险事故包括灾害和意外事故,而灾害主要指自然灾害,这是人类尚无法控制其发生的自然运动;即使是意外事故,也同样具有自然属性。
2、社会经济属性风险的社会经济属性首先体现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会导致一些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的出现;其次,风险本身即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
(二)风险的特征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2、风险存在的永恒性3、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4、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三、风险的分类(一)按损失产生的原因分类自然风险: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导致物质毁损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人为风险:指造成物质毁损和人员伤亡的直接作用力与人的活动有关的风险。
其中包括行为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
(二)按风险的潜在损失形态分类财产风险:指各种物质财产的损毁、灭失或贬值的风险。
责任风险:指团体或个人因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照法律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信用风险:指债权人因债务人不履行合同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人身风险:指人因疾病、衰老、意外伤害等造成残废、死亡等。
这些事故会导致本人或其所赡养的亲属在经济生活上的困难。
(三)按风险事故的后果分类投机风险:指具有正负损失两种可能性的风险。
保险学概论
![保险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a2bf92b915f804d2b16c1e8.png)
保险深度(总保费 保险深度(总保费/GDP) ) 保险密度( 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消费)
二、保险学的研究对象
保险学研究的对象是保险商品关系。 保险学研究的对象是保险商品关系。 保险商品关系是指保险当事人双方之间 遵循商品等价交换原则, 遵循商品等价交换原则,通过签订保险 合同的法律形式确立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合同的法律形式确立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实现保险商品的经济损失补偿功能。 实现保险商品的经济损失补偿功能。
三、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保险理论
风险与保险 保险合同 保险原则 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 再保险
保险实务
参考书目
1、 《 风险管理与保险 》 ( 美 ) 特瑞斯 普 、 风险管理与保险》 特瑞斯·普 丝米持; 多平豪斯; 雷切特 ; 琼 ·丝米持 ; 海伦 多平豪斯 ; 詹姆 丝米持 海伦·多平豪斯 斯·艾瑟林著 艾瑟林著 孙祁祥等译 中国社科出版社 1998 2、《保险知识读本》马永伟主编中国金融 、 保险知识读本》 出版社 2000 3、《保险理赔案例研究与分析》赵兴凯、 、 保险理赔案例研究与分析》赵兴凯、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赵苑达 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peril)也称为风险事件,是指引起生命 或财产损失的偶然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 风险要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风险事 故是损失的媒介物 例如,火灾、地震、台风、暴雨、交通事故等,都 是风险事故 需要指出的是,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的区分是相对 的而不是绝对的
3、损失
保险学中的损失(loss)是指非故意的 (unintentional)、非计划的(unplanned) 、非预期的(unexpected)经济价值的减少 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损失必须是“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 预期的” 二是损失必须是经济损失
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 损失之间的关系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风险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必 须遵循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包括设定目标、风险识 别、风险衡量、选择风险处理方法、风险处 理计划的执行和检查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设定目标
任何成功的决策过程都要求预先确定所想要的结果或目标 就一个组织的风险管理而言,最根本的目标应着重于风险 与收益的平衡 风险管理的目标分损失发生前和发生后两种情况 损失发生前风险管理目标是: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寻 找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降至 最低;减轻和消除精神压力 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是:尽可能减少直接和间接损 失,使受损单位度过难关,并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况
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
一、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保险存在的自然基础在于风险的广泛存在 (1)风险是一种无法预料的、其实际后果可能不同于预测后 果的倾向 (2)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 (3)风险是危险的集合体 (4)风险是不幸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风险是对特定情况下关于未来结果的客观疑虑 目前我国保险业界关于风险的定义大多倾向于“损失的不 确定性” 该定义至少揭示了两层含义:一是风险的结果是可能的损 失;二是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核心
第二节 风险管理与保险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如何应付风险? 一是“补救于事后”;二是“防患于未然” 所谓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 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 方法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的管理 学科,即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人类技术手段对各种导致人们利益 损失的风险事件和现象施以防范、控制乃至消除的全部过程 风险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达到分散、转移、消除风 险,保障人们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基本目的 对于不同的主体,风险管理还有一些特定的附属目标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会逐步深入, 风险管理科学的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补充
材料
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作为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风险管理在20 世纪30年代最早起源于美国,由于受到 1929年-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美国约有40%的银行和企 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美国企业为 应对经营上的危机,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 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安排企业的各 种保险项目。在当时,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保 险手段。
三、风险的分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按风险产生的环境分类 可将风险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1)静态风险(static risk) 静态风险是指由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人们行为的 错误或失当所导致的风险 静态风险一般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无关,在任 何社会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避免的 (2)动态风险(dynamic risk) 动态风险是指由社会经济、政治变动所导致的风险
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风险是不能被彻底消除的 正是由于风险的客观存在,才使保险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 (2)损失性 即风险的发生必定会给人们造成某种损失。损失是指没有代价的消耗 或失去,其发生与经济主体的人身或经济客体的财产有直接关系 (3)不确定性 一是时间上的不确定 二是空间上的不确定 三是结果上的不确定,也就是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 (4)普遍性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所以说,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风险 损失
三、风险的分类
1、按照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 可将风险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1)财产风险(property risk) 财产风险是指导致一切有形财产毁损、灭失和贬值的风险 (2)人身风险(personal risk) 人身风险是指由于人的生理生长规律及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导致的生 、老、病、死、残的风险 (3)责任风险(liability risk) 责任风险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 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4)信用风险(credit risk) 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 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二、风险的构成要素
风险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 风险的构成要素包括: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损失
1、风险因素
风险(hazard)因素,又叫风险条件,指导致风险事故发生或在风险事 故发生时使损失加剧的条件 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害的间接的、内在的 原因 例如,对于建筑物来说,风险因素指的是其建材、建筑结构、自然界 中的风和雷电等:对于人自身而言,风险因素就包括年龄、健康状况 等 风险因素一般包括三类。 (1)实质风险(physical hazard)因素。这是指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 件的物理功能的风险因素 (2)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因素。这是指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 形因素。如诈骗、纵火、盗窃、抢劫、贪污行为 (3)心理风险(morale hazard)因素。这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 形因素
补充
材料
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 开始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风险。科学技 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社 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1979年3月美国三里 岛核电站的爆炸事故,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 碳化物公司在印度的一家农药厂发生的毒气泄漏 事故等一系列事件,大大推动了风险管理在世界 范围内的发展。同时,在美国的商学院里首先出 现了一门涉及如何对企业的人员、财产、责任、 财务资源等进行保护的新型管理学科,这就是风 险管理。
三、风险的分类
4、按照风险影响的范围对象进行分类 风险可以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1)基本风险(fundamental risk) 基本风险是指由非个人的或至少是个人往往不能阻止的原因所引起的 、损失通常波及到很大范围的不确定性状态 基本风险主要不在个人的控制下,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不是由某个特定 的个人的过错所造成,因此应当由社会来应付它们 (2)特定风险(particular risk) 特定风险是指由特定的因素所引起的,通常是由个人或家庭、企业承 担损失的不确定状态 特定风险通常被认为在个人的责任范围之内
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的区别
首先,损失不同,静态风险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都是纯粹 损失;而动态风险对于一部分个体可能是损失,但对另一 部分个体则可能获利,从社会总体上看也不一定是损失, 甚至可能是受益 其次,影响范围不同。静态风险通常只影响到少数个体; 动态风险通常影响广泛,有时甚至会带来连锁反应 再次,发生特点不同。静态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 规律性,服从概率分布:而动态风险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无规律可循 最后,性质含量不同。静态风险一般均为纯粹风险,而动 态风险包含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有关资料的系统分析,识别风险的 存在和性质 识别风险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的基础 风险识别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另 一方面可通过对各种客观的经营管理的资料和风险事故的 记录来分析、归纳和整理,以及必要时的专家访问,从而 找出各种明显和潜在的风险及其损失规律 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多种,有用于一般性风险识别的现场检 查法、专家法、保险调查法、保险事故分析法等,也有针 对经济单位内部特有状况而设计的财务报表分析法、流程 图分析法等
保险学概论
INSURANCE INTRODUCTION
内容安排
保险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 科 第一部分:阐述保险的基本知识也基础理论 第二部分:阐述保险经营及购买的相关知识 第三部分:介绍保险的业务种类 第四部分:介绍保险市场及其监管的基本知 识与内容 资格考试: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含保险公司 营销人员)基本资格考试、保险经纪从业人 员基本资格考试、保险公估从业人员基本资 格考试等
风险的特征
(5)社会性 自然现象本身无所谓风险 风险与人类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无论风险源于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还是源于生理现象,它都必须是相对于人身及其财产的危 害而言的 没有人,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风险可言 (6)可测定性 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但是通过对大量风险的观测可以发现 ,风险往往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通过对偶发事件的大量观测分析,可以揭示出风险潜在的规律性,使 风险具有可测性 (7)发展性 也称为风险的可变性。在一定的条件下,风险可能发生变化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风险与保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无风险,无保险” 风险与保险之间的密切联系 如果没有风险,就不存在风险管理,更不要说是保 险。正是因为存在着风险,人们就需要寻求规避风 险、转移风险和补偿损失的办法,或者说要发展某 种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 保险作为最典型的一种风险管理制度,与人类的生 产、生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