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中考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
它叙述了贝多芬、________、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请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1)罗曼·罗兰;米开朗琪(基)罗
(2)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解析】【分析】对于名著,我们要做到真阅读,用心读,不仅要带着笔做批注,做笔记,还要用心去思考,深刻理解名著的情节及它的写作的意图。
只有这样,我们对于名著的阅读才会真正有所得。
故答案为: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点评】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了解和牢记,尤其是名著里的主要知识点要牢记,并熟记名家的作品。
2.(2017·湖州)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
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答案】(1)B;A;D
(2)我同意第一种观点,祥子来自农村,本是本份之人,他立志买辆自己的车,做独立的劳动者。
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死后,则又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
在经过多
次挫折后,伴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
所以祥子的堕落,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而非祥子自甘。
【解析】【分析】(1)此题解答,要结合平时的课外阅读积累,在掌握选项中四个名著的主要内容基础上辨析作答,《简•爱》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平等,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傅雷家书》是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在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2)我同意第一种观点,祥子来自农村,本是本份之人,他三次买车失败,屡受挫折,此后,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
所以祥子的堕落,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而非祥子自甘。
【点评】此题属综合阅读题,(1)课外阅读题;(2)口语交际题。
3.名著阅读考查
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填空。
①先主传旨,请A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言讫泪流满面。
A亦涕泣曰:“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天下之望。
”
——《三国演义》
②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
被B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B赶到洞里,也搠死了,却钻入那大虫洞内。
B却便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
——《水浒传》文段中A指代的人物是________,出自名著中的精彩故事________,文段中B指代的人物是________,出自名著中的精彩故事________。
【答案】诸葛亮;白帝城托孤;李逵;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与《三国演义》《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文段中A指代的人物是诸葛亮,出自名著中的精彩故事“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托孤”讲的是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B指代的人物是李逵,出自名著中的精彩故事“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李逵上了梁山后,因思念家中老母,所以回到家中欲背老母回梁山颐养天年,但是半路上,老娘口渴,李逵就放下老娘去寻水,回来后,发现老娘不见了,只见地上有血迹,遂随着血迹找到了老虎窝,只发现他老娘的衣服,遂知道老娘被老虎吃了,于是杀了四个虎,为老娘报了仇。
故答案为:诸葛亮;白帝城托孤;李逵;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点评】学生对所要填空的知识比较了解,容易记忆。
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
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
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
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
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二】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
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
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
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
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
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
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
(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答案】(1)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
(2)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3)①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②经历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5: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解析】【分析】(1)根据选文中的“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冻坏的双脚”“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
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可以判断出选文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B”两个人物分别是保尔和朱赫来。
(2)选段一中写到的工程是由雅尔卡站筑一条窄轨铁路通到伐木场。
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不过最终还是把路修好了。
在修路的过程中,保尔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他身染重病却坚持工作,直至倒在工作岗位上。
根据选段二中的“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
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可以看出保尔具有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精神。
(3)根据“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和原著中面对疾病的摧残折磨,保尔想到自己将要失去工作能力,无法为党和人民效力,反而成为革命队伍的累赘,因此想到自杀等情节,可知“铁环”指的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此题还要求叙述保尔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写出保尔与疾病、伤痛、死亡等斗争的情节即可。
故答案为:⑴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
⑵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⑶①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②经历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5: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点评】⑴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3)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5.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
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你放心好了,小姑娘。
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
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
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
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
保尔开始工作了。
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
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
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
儿子写作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乘着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拣起来的机会,才胆怯地说:“你干点别的不好吗,保夫鲁沙?哪有你这样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1)“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联系原著说说,保尔所选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结合选文说说,在这条路上保尔是如何奋斗的?(2)联系原著,你对保尔的性格有何看法?请结合选文进行简要分析。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保尔精神对你的影响。
【答案】(1)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
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由于保尔双目失明,所以创作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是他依然充满激情,忘我地写作,“他忘记了一切”以至于他的母亲觉得“他好像疯了”
(2)保尔是一个顽强、乐观、不屈服于命运、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选文中他和病魔搏斗的情节体现了他的顽强;面对家人的担忧,他用乐观幽默的语言进行自嘲,体现了他的乐观天性;此外,坚定地活下去的信念,表现了他对命运的反抗;写书过程的艰难让人看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
(3)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鞭策激励的作用。
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
【解析】【分析(1)根据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的了解可知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从选文中筛选出保尔如何写作的内容即可,如: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
(2)结合原著内容和选文中保尔的语言和动作分析保尔的性格,从“你放心好了,小姑娘。
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
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
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
咱们还是走着瞧吧”可以看出保尔不向命运低头、英勇顽强、乐观的性格特点;从“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可以看出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
(3)在明确保尔的经历、性格特点后再结合生活实际谈保尔对自己的影响,不必要面面俱到,从一个侧面谈即可。
如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
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
故答案为:⑴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
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由于保尔双目失明,所以创作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是他依然充满激情,忘我地写作,“他忘记了一切”以至于他的母亲觉得“他好像疯了”
⑵保尔是一个顽强、乐观、不屈服于命运、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选文中他和病魔搏斗的情节体现了他的顽强;面对家人的担忧,他用乐观幽默的语言进行自嘲,体现了他的乐观天性;此外,坚定地活下去的信念,表现了他对命运的反抗;写书过程的艰难让人看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
⑶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鞭策激励的作用。
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名著的了解能力以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将复杂的文字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组合成连贯的语言。
⑵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②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③从分析小说的环境入手。
⑶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
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6.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编辑部打算为文物创编迷你剧本。
(1)请你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件文物中选取一件,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设计一段文物的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
(100字左右)示例: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
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
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
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
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文物一】《清明上河图》画卷
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
画面从郊区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
画中人物多达几百人,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
《清明上河图》局部
【文物二】戴安澜将军的“铁汉”印章
背景资料:戴安澜将军是抗战革命烈士,作战英勇,指挥卓越。
毛泽东曾为其赋诗“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赞其虽英年早逝,但实现了抗日的伟大志向。
台儿庄战役期间,戴安澜专门镌刻了“铁汉”印章,意指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来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定。
选自其中的《唐雎不辱使命》讲述了安陵小国使臣唐雎勇谋兼备,面对秦王据理抗争的故事。
B. 善用天时地利人和,破解杨志的谨慎小心,“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来自于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C.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的杨修,但他却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D.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娅假扮律师,巧妙地利用契约上的“一磅肉”反击高利贷者夏洛克,智慧地取得了胜利。
【答案】(1)示例一: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
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
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示例二:我是见证英雄壮志的“铁汉”印章。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我的主人戴安澜,将“铁汉”二字镌刻在我的身上。
那是我的姓名,他的信仰——不破日寇终不还。
虽然他殒命沙场,但我会把他的铁汉精神传遍中华。
(2)A
【解析】【分析】(1)题干要求发挥想象,设计一段文物的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
一件文物是《清明上河图》局部,一件文物是戴安澜将军的“铁汉”印章。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弄明白这两件文物的来历,还有文物本身的内涵。
要挑你最了解、最有话说的文物来写内心独白。
要讲清楚文物的“前世故事”及文物的意义。
当然,这也是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积累。
(2)“《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错。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故答案为:(1)示例一: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
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
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示例二:我是见证英雄壮志的“铁汉”印章。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我的主人戴安澜,将“铁汉”二字镌刻在我的身上。
那是我的姓名,他的信仰——不破日寇终不还。
虽然他殒命沙场,但我会把他的铁汉精神传遍中华。
(2)A
【点评】《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
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7.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里写道:“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
”请参与下面一些小问题的探究活动,尝试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1)【诗歌里的“智慧”】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到各种自然景物。
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常常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
请发挥想象,描述下列诗句中蕴含的物候现象。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2)【经典里的“智慧”】《格列佛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这里的“这种改革”指什么?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真实用意。
(3)【生活里的“智慧”】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
一则好的广告语会让人过目不忘,比如下图公益广告“雾霾,让你前途无‘亮’”的广告语非常巧妙,请你简要赏析。
【答案】(1)春天到了,绿柳如烟,一片嫩绿,清晨,寒气轻微。
枝头上红杏盛开,一簇簇红艳艳的,分外热闹。
(2)“这种改革”指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
作者运用反语,表达了作者对设计家废除口语的反对,运用讽刺的手法,批评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3)运用谐音,化用“前途无量”的成语,巧妙点出雾霾让前途没有光亮和希望的严峻现实,引起人们对防霾的重视,令人深思。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解答时结合诗句的意思,加入描写性的词语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格列佛游记》第三章描写了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是为了影射现实,借这种荒谬的现象来抨击当实英国宫廷的现实,讽刺了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广告的能力.这几则广告都用了谐音的方法把我们熟识的成语改头换面,这样做虽然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但会给汉字的规范和文明的传承带来不好的影响.据此可作答.
故答案为:(1)春天到了,绿柳如烟,一片嫩绿,清晨,寒气轻微。
枝头上红杏盛开,一簇簇红艳艳的,分外热闹。
(2)“这种改革”指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
作者运用反语,表达了作者对设计家废除口语的反对,运用讽刺的手法,批评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3)运用谐音,化用“前途无量”的成语,巧妙点出雾霾让前途没有光亮和希望的严峻现实,引起人们对防霾的重视,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