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一、输血前准备工作
1.1输血准备前的检查工作
1.1.1确认输血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1.3确认输血设备完好、齐全。
1.1.4核对输血者的身份、血型,与输血医嘱和血液制品匹配。
1.1.5与输血者沟通,告知输血的目的、风险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1.1.6检查输血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录在病历上。
1.1.8配置输血设备,包括输血管、输血装置、抽血装置等。
1.2输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2.1通过消毒洗手,戴上手套、面罩和帽子,进行换装。
1.2.2准备输血所需的消毒液、药物和输液器材。
1.2.3按要求使用消毒液对输液器、输血管接头等进行消毒,保持无菌状态。
1.2.4准备输血所需的电子秤,用于测量血液制品的净重。
1.2.5对输血者的皮肤进行局部消毒,确保无菌合理。
1.2.6准备输血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急救设备和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1.2.7建立输血者的输血卡,并进行记录。
二、输血操作过程
2.1输血操作顺序
2.1.1打开输血液体包装,将血袋悬挂在输血架上,连接输血管以及输血装置。
2.1.3进行清底负压法抽取适量空气,保持血液管路通畅。
2.1.4利用血液程控泵等装置,进行血液制品的输入,注意输血速率和滴数。
2.1.5定期观察输血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记录在输血卡上。
2.1.6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确保输血过程稳定。
2.1.7输血结束后,及时停止输血,拆除输血装置和输血管,做好消毒处理。
2.2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2.1输血速度应适宜,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输血反应。
2.2.2严密观察输血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输血30分钟内。
2.2.3注意观察输血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
2.2.4不得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使用,以免引起输血反应。
2.2.5注意观察输血者的皮肤黏膜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予以处理。
2.2.6输血者在输血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迅速采取相应的紧急
处理措施。
三、输血操作后的处理
3.1输血结束后,停止输血,拆除输血装置和输血管。
3.2对输血现场和器材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无菌状态。
3.3观察输血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记录到输血卡上。
3.4根据输血者的具体情况,可进行输血反应的处理和护理工作。
3.5清点血液制品,计算净重,并登记记录。
四、质量控制要求
4.1输血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4.2输血设备必须定期检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4.3输血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观察和记录输血者的病情。
如出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处理和上报。
4.4输血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基本的无菌操作规范,保证输血过程的安全。
五、风险防范措施
5.1输血前必须和输血者确认身份、血型等信息,避免发生输血错误。
5.2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上报。
5.3严禁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输注,以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5.4输血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确保输血过程的无菌性。
5.5输血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橡胶手套、面罩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总结: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有效,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和交叉感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和相关质控要求,以保证输血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输血者的病情,及时处理和上报异常情况,确保输血过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