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创造宣言》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创造宣言素养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关注文本中哲理性的语句。

3.重视创造的力量,培养自主、自信的创造能力。

学法指引把握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方法
1.研究标题,探求中心论点。

一般来讲,议论文判断性句式的标题,是全文所要论述的中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2.阅读开篇,抓住中心论点。

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

3.分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放在篇末,与结论合并在一起。

4.理解内容,提炼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渗透在全篇论述中,把握中心论点比较困难,只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中
提炼中心论点。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

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

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2.背景简介
《创造宣言》写于1943年。

陶行知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

陶行知发表的《创造宣言》和《创造的儿童教育》,可以看作是其创造教育理论完善和系统化的标志。

3.完成自学结构图
基础夯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zhònɡ sh ānɡ()
整个的和谐。

(2)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dùn cí ()。

(3)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lǔ dùn()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4)绝望是nuò fū()的幻想。

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5)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hu àn y ǎnɡ()的飞禽……
(6)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ɡu àn ɡài(),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
(7)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hu à lónɡ di ǎn jīnɡ()。

(8)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以zì b ào zì qì()呀!
(9)随着淡水的不断消耗,这支海上探险队已到了shān qióng shuǐ jìn( )的地步。

(10)人在zǒu tóu wú lù( )时,常会着急、恐慌,但是保持乐观、镇定的心态,才能让事情有转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福泽谕吉的言行与帝国主义行为互相配合,与二战后日本美化侵略、逃避战争责任之完全吻合。

B.近些年,网络上的恶意事件,层出不穷。

C.《航拍中国》第一次实现了以全视角俯瞰、看遍整个中国的壮举,而精心撰写的解说词则起到的作用。

D.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广东分行推进平安金融建设,守护客户“钱袋子”,协助公安机关成功冻结涉案金额,让犯罪分子。

【解析】“自暴自弃”,指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与语意不符。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顺利攀上了顶峰。

(把“不管”改为“尽管”)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把“关键”改为“重要因素之一”)
C.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公民道德规范》,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

(删去“和批评”)
D.1986年,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研制成功后,我国自主研发载人潜水器就未曾停歇。

(在“就未曾停歇”前加上“的脚步”)
【解析】一面对两面,应把“成败”改为“成功”。

新题链接
名著是历史的回音壁,是创新的先导,是智慧的结晶。

请联系你读过的名著完成下面的任务。

1.名著中的人物有如夜空中的星,其精神给人以无限启迪。

如《西游记》中“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的孙悟空对权威的反抗;《水浒传》中“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的①对计谋的巧妙运用;《朝花夕拾》中将“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的②对“我”的关心和热诚;《红星照耀中国》中“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的③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他们的精神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

(填人名) 2.有人说,《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几乎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只不过他们被逼上梁山的前因后果不尽相同。

请你结合第二十六回至第三十一回的内容,简要分析一下武松上梁山的原因。

名著联读(人生智慧)
名著篇目人物相关情节人生智慧
《西游记》唐僧白骨精变成美女、老妇、老翁欺骗唐僧,孙悟空识破妖怪真身,
打死三人,唐僧受八戒挑拨,认为悟空滥杀无辜,逐走悟空。

不要被事物外表蒙蔽,要明辨真相;不要不
加思考听信谗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
随着病情的恶化,保尔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产生了自杀
的念头;但想到以前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所做的奋斗,他决定坚
持活下去。

困难总会让我们变得懦弱,但是真正的勇士
会战胜心中的恐惧,成为生活的强者。

《水浒传》林冲高衙内看上林冲之妻,设计骗林冲带宝刀入白虎节堂,林冲被
判刺配沧州。

幸有鲁智深暗中保护,在野猪林相救,林冲才幸
免一死。

面对欺压,一味忍辱退让只会让自己陷入更
危险的境地。

课文精读
1.下列对课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举“东山樵夫”这一正例来批驳错误观点。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
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

B.“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强调了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运用排比使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论证效果,充分体现了“宣言”的特点。

C.第2~3段,作者首先提出,美术家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石像;而教育者与之类似:教育者的成功,是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

D.第16段,回扣开头所举画家罗丹的事例,再次大声发出宣言:生命不息,创造不止,终能让创造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为森林。

【解析】“东山樵夫”的例子是反例。

2.“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这句话怎么理解?3.文中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请你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拓展阅读
利用“暗时间”,不疾不徐地进步
庆 哥
①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于每个人不是均等的。

会管理时间的人,可以在无形中比别人多很多时间。

要多出很多时间,就需将一份时间暗暗重叠使用多次。

被重叠的时间就是时间本身之外的“暗时间”。

我们花在走路、坐车、吃饭、逛街上的时间都可以创造暗时间,因为我们可以边做这些事,边思考我们看到和学到的东西。

利用“暗时间”,日积月累,会产生巨大的威力。

②在生活时间中渗透思维时间,可以赢得暗时间。

暗时间达人都是这样做的,贝多芬喜欢在午饭后散步,他的口袋里总是带着铅笔和几张五线谱,以便记录随时出现的灵感;毛姆经常一边泡澡,一边想文章的开头。

他们将需完成的事常驻其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

所以,在生活时间里,他们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件事,这时候他们的思维时间就用到了极致。

③缩短思维切换时间来创造大块时间也是赢得暗时间的好办法。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刚刚浸入书中的世界,突然听到同学们在谈论你感兴趣的话题,你花10分钟听完后,如果想恢复到10分钟前看书的状态,就需要时间去激活记忆。

假如你热身的状态需要15分钟,那么你听闲谈的时间实际就是25分钟了。

这15分钟思维切换的时间就被浪费掉了。

④当我们沉浸在某种状态时,与之相关的大脑神经网络被激活了,这种忘记时间的“沉浸”状态,在心理学上叫心流体验。

按照实际投入时间是时间与效率的乘积计算,心流时间能将时间效率最大化。

省去思维切换时间创造大块时间,让心流时间在大块时间里持续流动,就会赢得暗时间。

⑤连续很长时间思考一件事也极有可能赢得暗时间。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时刻,一件一直想不通的事情,某一天突然就想明白了。

那是因为表层意识没思考这个问题,但潜意识还保持其“惯性”,仍然在做思考的努力,让你在某个瞬间就突然得出答案了。

灵感缪斯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心心念念必有回响。

潜意识在无形中把时间利用了,灵感便趁着暗时间喷薄而出。

⑥管理好暗时间,就能像八爪鱼一样,能同时推进多项任务,在和别人同样多的时间内,可能完成的事情更多,成长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巧妙利用好暗时间,就能在自己掌控的优雅节奏里,不疾不徐地进步。

(有删改) 1.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请你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其一,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内容,判断它能否作为选文的论据并陈述理由。

【链接材料一】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一位勤奋的女作家,年轻的时候,她的家务劳动很繁重,她在洗衣服、烤面包时都在构思,脑海中一旦出现灵感就立马记录下来。

【链接材料二】司马光在他的书房中准备了一个奇特的枕头。

这个枕头用圆木做成,光滑浑圆,是司马光为了约束自己不至于睡得太久而做的,当他睡得太久或太熟时,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动,这样他就会被惊醒,赶紧又起来继续看书。

3.平时你接受的教育可能是“玩就好好玩,学就好好学”,选文中却说可以在生活时间里渗透思维时间,你赞同选文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一说。

素养提升
九年级(2)班准备开展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一说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莫尔斯在设法制造出强大的足以越过大洋的电报信号时遇到了困难。

一天,他看到拉车的马匹在驿站被换下来,联想到电报信号的中继站,即每隔一段距离把电报信号放大,使问题得以解决。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架桥就是靠修筑桥墩来实现的,当遇到难以打桩架桥的情况时怎么办?发明家布伦特看到蜘蛛吊丝做网时,联想到造桥,顿时恍然大悟,从而发明了吊桥。

探究结果:
2.活动中,有同学当场作诗,请你写两句帮他接下去。

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
课前预习参考答案
①提出“我们要创造”的总论点 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