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精选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认识到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其自我约束力。
3. 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公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深刻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形成自觉抵制不良
行为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卫生纸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公园美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美景。
随后,提出问题:“如果有人在这么美丽的公园里随地吐痰,你
们觉得会怎么样?”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10分钟)
利用PPT展示随地吐痰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讲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如传播疾病、污染环境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避免随地吐痰,并在纸上画出宣传画,倡导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卫生。
4. 讲解不随地吐痰的方法(10分钟)
引导幼儿了解不随地吐痰的方法,如用纸巾捂住口鼻、找垃圾桶等。
5. 情景模拟(10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表演在公园里遇到有人随地吐痰时如何
劝说和制止。
六、板书设计
1. 不随地吐痰
2. 内容:
随地吐痰的危害
不随地吐痰的方法
环保意识培养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不随地吐痰的宣传画。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画面内容丰富、有创意,能够体现不随
地吐痰的重要性。
2.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不随地吐痰的调查问卷。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了解周围人对于
不随地吐痰的认知和态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于
不随地吐痰的认知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幼儿到公园、街道等地观察环境卫生状况,了解不随地吐痰的实际意义。
同时,鼓励幼儿向身边的人宣传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成为环保小卫士。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让幼儿深刻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形成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意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公园美景图片,让幼儿对随地吐痰的危害产生直观感受。
4.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随地吐痰的危害,使幼儿认识到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
5. 作业设计:制作宣传画和调查问卷,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一、教学难点解析
1. 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随地吐痰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2. 举例说明随地吐痰可能导致传播疾病,如流感、肺炎等,让幼儿认识到其严重性。
3. 组织课堂讨论,让幼儿分享身边发生的随地吐痰的现象,引导他们自觉抵制这种行为。
二、教学重点解析
1. 反复强调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让幼儿形成强烈的意识。
2. 教授不随地吐痰的方法,如使用纸巾、找垃圾桶等,并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3. 鼓励幼儿成为环保小卫士,向身边人宣传不随地吐痰的意义,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实践情景引入解析
为了使幼儿对随地吐痰的危害产生直观感受,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实践情景引入:
1. 展示一幅美丽的公园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美景。
2. 提出问题:“如果有人在这么美丽的公园里随地吐痰,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3. 通过对比美景与随地吐痰的场景,让幼儿认识到随地吐痰对环境的影响。
四、例题讲解解析
在例题讲解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随地吐痰的危害,使幼儿认识到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
1. 利用PPT展示随地吐痰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2. 讲解随地吐痰导致的疾病传播、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幼儿深刻理解其危害。
3. 举例说明不随地吐痰的好处,如保持环境整洁、减少疾病传播等。
五、作业设计解析
1. 制作宣传画: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创意,画出倡导不随地吐痰的图画。
图画内容应包括随地吐痰的危害、不随地吐痰的方法等。
你是否随地吐痰?
你认为随地吐痰的危害有哪些?
你知道不随地吐痰的方法吗?
你愿意成为环保小卫士,向身边人宣传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吗?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语气坚定,以表现出对不随地吐痰这一
行为的严肃态度。
2. 在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时,使用鼓励、赞赏的语调,增强幼儿的
自信心。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不超过5分钟,确保课堂节奏紧凑。
2. 例题讲解环节控制在10分钟内,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3. 随堂练习和情景模拟环节各分配10分钟,确保幼儿充分参与
和互动。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让幼儿有明确的思考方向。
2. 给予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3. 对幼儿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公园美景图片,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他们对
课堂内容的兴趣。
2. 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欲望,为后续讲解做好铺垫。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课后检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反思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思考课堂提问、情景模拟等环节是否让幼儿充分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通过课后观察和作业反馈,了解幼儿对于不随地吐痰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评估教学效果。
5.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分析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实际效果,为下一次作业设计提供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