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呈流线形口内无须,均具齿,是不换性齿、单根、单尖、同形。吻甚长,鼻骨、额骨、顶骨向背后方向 推移,头骨左右不对称,特别在鼻孔区最明显。外鼻孔一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前部肋骨为双头肋。无锁 骨。前肢鳍状,适于游泳。腰带和后肢退化,尾鳍水平。呼吸道和消化道完全分开。双角子宫,乳腺一对,位鼠 蹊部。阴茎可完全缩入体壁内,睾丸位于腹腔内。 身体中后段的皮肤表面通常有许多水平方向的折皱,这点与 其他鲸类平滑紧实的皮肤不同,肥胖个体的皮肤折皱通常较不明显。喷气孔位于头部前方且偏左,这是因为抹香 鲸的头骨在发育过程中会极严重地向左边歪斜。背部相对于背鳍的位置有低矮的隆起,其后有一连串较小的突陵 一路延伸至尾鳍,尾柄厚实。胸鳍短而宽阔,尖端浑圆,尾鳍呈三角形,边缘笔直。
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而乌贼、章鱼主要吃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鱼类。每天要消耗相当于体重3% 至3.5%重量的食物。雄鲸同样以枪乌贼为食,不过偏好猎物的体型通常更大,例如大王酸浆鱿。曾经在一头抹香 鲸的胃中发现一只尚保持完整,长12米、重达200千克的大王乌贼。在抹香鲸的嘴边与身上有时会有类似被抓伤 的刮痕与圆形的吸盘印痕,推测可能是与这类大型猎物搏斗时,由枪乌贼触须所留下的伤痕,曾有发现直径达11 厘米的吸盘印痕的记录。
分布延伸到许多封闭或部分封闭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亚湾和墨西哥湾。广泛分布于全 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的不结冰的海域都可发现它们的踪迹。
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称“龙涎香”,龙涎香不只是名贵的香料,也是名贵的中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 心腹疼痛等症。
形态特征
抹香鲸雄性体长11-20米,雌性体长8.2-18米,成年体重25-45吨;出生时幼体长4米,体重达500千克。 与 身躯比较,抹香鲸的头部显得不成比例的重而大,具有动物界中最大的脑,而尾部却显得既轻又小,这使得抹香 鲸的身躯好似一只大蝌蚪。成年雄鲸的头部尤为突出,一般头部占身躯全长的四至三分之一,外表大致呈方体。 它的鼻孔就位于这个巨大的长方体顶部左前方的两侧。异常的是,抹香鲸虽有两个鼻孔,但只有左侧鼻孔畅通, 用来呼吸,而右侧的鼻孔则天生阻塞,这致使抹香鲸在浮出水面呼吸时,总是身躯偏右,水雾柱以约45°角向左 前方喷出。抹香鲸的下颔短小且狭窄,似棒状,长度要比头部的上颔短,很不相称,由侧面观看时不易分辨。它 的下颌虽小但骨骼结实且强有力。下颌颌面上生有数颗圆锥体牙齿,环绕下颌20多厘米长。而抹香鲸的上颌则不 生牙齿,只有被下没有被大量捕鲸,而且在中短期内似乎相对安全。在不被积极猎杀的情况下,抹香鲸与人类的互动很 少:它们的大部分栖息地远离陆地,收获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深水鱿鱼)很少。一些种群,例如几乎不受现代捕 鲸影响的北大西洋西部的族群,似乎很健康,种群密度相当高,繁殖令人满意(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 2000)。
繁殖方式
抹香鲸的繁殖速度缓慢,雌鲸要到9岁才能成熟,而雄鲸的成熟期要更长些。成年雌鲸每4-6年才怀胎一次, 每胎一只幼鲸,极少出现双胞胎,而它们的哺乳期长达两年。繁殖地一般在南、北纬40度之间的热带与亚热带海 域,虽然有部分交配行为在冬季中至夏季中发生,但大多数在春季:在北半球,交配期可能自1月一直到7月,而 以3至5月为高峰;南半球的抹香鲸交配期在8月与12月之间,集中在10月。怀孕期至少在1年以上,可能长达18个 月。雌鲸哺乳期至少2年,有时更长。寿命大约70年,最长可达一百余年。每胎仅产1仔,偶见2仔,幼仔体长4~ 5米,哺乳期1~2年,最长寿命可达70年。抹香鲸为一雄多雌,小抹香鲸出生后,一般在10岁左右开始成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保护措施 救援案例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ver3.1——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生活习性
活动
体温
食性
抹香鲸喜群居,往往由少数雄鲸和大群雌鲸、仔鲸结成数十头以上,甚至二三百头的大群,每年因生殖和觅 食进行南北洄游,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十几海里,而且抹香鲸有极好的潜水能力,深潜可达2200米,并 能在水下呆两个小时之久。
因为抹香鲸的潜水时间很长,在海面上看到的机会不大,但其特殊的外形与喷气使其不易与其他大型鲸类混 淆。两次下潜的间隔抹香鲸会在海面漂浮或缓慢游动,外观上很像巨大的漂流木;左倾约45度的喷气低矮而呈树 丛状。经常有跃身击浪或鲸尾击浪的动作。抹香鲸浮在水面上睡眠,睡眠很沉,常在水面上静浮几个小时。船只 夜间在海上停航.漂流中,常发现大鲸静静地睡在船的旁边。
栖息环境
抹香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都可发现它们的足迹,主要栖息于南北纬70之间 的海域中。其中以深且富生产力的海域为最。成年雄鲸与雌鲸的分布情形有明显的不同,雌鲸通常栖息于水深 1,000米以上、纬度40度以内的海域,但在北太平洋可达北纬50度左右 ;雄鲸幼年时跟随母亲在热带海域生活, 成长后会离群逐渐向较高纬度移动,体型越大、年龄越老的雄鲸,分布范围也越偏高纬度,甚至会接近两极浮冰 地带。雌鲸与未成年抹香鲸群通常会停留于1000公里宽的区域内至少10年,而成年雄鲸移动情形宽广的多。
抹香鲸
抹香鲸科动物
01 形态特征
03 生活习性 05 繁殖方式
目录
02 栖息环境 04 分布范围 06 保护现状
抹香鲸(学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主要食乌贼。体长可 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 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体型似鱼,用肺呼吸。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位于吻端,前肢 成鳍,前臂退化,掌部变长,趾数增加,但从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后肢退化;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靠尾挥 动。
抹香鲸分布的地理范围很广。从赤道到高纬度地区,几乎所有海洋区域都可以看到它,但通常在大陆坡或更 深的水域中发现。喜群居,往往由少数雄鲸和大群雌鲸、仔鲸结成数十头以上,甚至二三百头的大群,每年因生 殖和觅食进行南北洄游,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十几海里。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而乌贼、章鱼主 要吃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鱼类。
对抹香鲸的商业性捕猎始于18世纪初,在随后的2个世纪里,捕猎抹香鲸扩大为世界性的产业。在高峰时期 的19世纪30年代,全世界每年捕杀的抹香鲸约达5000头。从19世纪后半叶起,由于石油开采降低了对抹香鲸油的 需求,以及抹香鲸种群的下降,对抹香鲸的捕猎减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的捕鲸者,装备了声纳和 新型捕鲸炮,又展开了对抹香鲸的追捕。每年的捕杀数可多达30,000头,致使一些种群显著缩小。1988年国际捕 鲸委员会实行暂停捕鲸后,停止了商业性的猎捕。对全世界现存的抹香鲸数量没有精确的估算,根据少数区域抹 香鲸数的估算,粗略推算抹香鲸种群总数可能在20-150万头之间。
鲸类的皮肤若厚为1厘米吋,温度每降低1℃,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每秒钟就要散热0.0005卡。照这个 标准推算,鲸类每小时散失的热量,大于它们在相同时间内所能产生的热量。因此。鲸在冷水域吋,必须整天不 断地运动,提高代谢率,产生热量,维持它的体温,就是睡眠时也不完全静止,而且睡眠时间短。
鲸的尾鳍、背鳍和鳍肢上,循环系统的结构很特殊。
抹香鲸的栖息地是公海。更具体地说,抹香鲸几乎可以在所有深度超过1,000米且未被冰覆盖的海水中发现, 除了黑海和可能的红海。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在北大西洋西部,抹香鲸,尤其是雄性抹香鲸,可能出现在较浅的 水 域 。 雌 性 和 幼 鲸 通 常 被 限 制 在 纬 度 低 于 4 0 - 5 0 º的 水 域 和 海 面 温 度 高 于 约 1 5 ℃ 的 地 区 。 在 初 级 生 产 力 相 对 较 高 的 地区,抹香鲸的数量通常较多,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马尾藻海和北太平洋中部环流。
身上披一层很厚的绝缘体,是保持体温的最好的方法但动物一到水里,毛就被水浸湿,不仅失去了保温作用, 而且增加运动的阻力,所以促使鲸体的毛渐渐消失:而代之以很厚的皮下脂肪层。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它的导 热性比水低得多。鲸的皮下脂肪等于身上披着一层脂肪被,形成一层天然的绝热屏障。在鲸类中,抹香鲸平均厚 13-18厘米。皮下脂肪越厚,隔热性能就越强。
长期稳定的雌鲸群构成抹香鲸社会的核心单位,此类小群可达12头成年雌鲸,并伴随其雌性与年轻雄性后代, 一般游速每小时5~3海里,受惊时可达7-12海里。身长达12至17米的年老雄鲸多半独自在大洋中悠游,极少发现 持续达1日以上的交流情形。整群的抹香鲸有时会在沙滩上搁浅。
鲸是恒温动物,其平均体温35.5℃,在哺乳类中它的体温偏低,比人的体温低1.4℃。鲸终生沐浴大海。尽 管海洋环境比较稳定,但气候有严寒酷暑之更替,海域有赤道两极之不同,海水有表层与深水之差别,水温同样 也会有很大变化。如热带海表面水温约28℃,接近两极的寒冷海域是0℃,在千米深处,即使在盛夏的赤道海域, 水温也仅有4-5℃甚至0℃。鲸有时出没于赤道附近,有时洄游至两极海区,更不时地潜游于千百米水下,同样会 浴寒遇暖。有时水温悬殊地低于鲸的体温,鲸体的热量很容易向冷水中逸散。而且水的传热速度很快,比空气快 25倍,加之鲸在水里是不停地游动,相当于水以一定速度流经鲸体表面,犹如冷风掠过身体,散热就更快。
令人担忧的原因:抹香鲸的最大增长率约为每年1%,不能很好地适应物种数量枯竭后的恢复。此外,数量模 型仅考虑了一种人为威胁,即捕鲸,因此假设抹香鲸种群自1980年左右以来已经恢复,当时大规模的商业捕鲸活 动迅速结束。这种恢复纯粹是理论上的,并且可能不会发生,因为抹香鲸携带高水平的某些化学污染物,海洋噪 音正在增加,与渔业的相互作用继续导致抹香鲸死亡(国际捕鲸委员会,1994年),而捕鲸的挥之不去的社会破 坏性影响可能会抑制这种高度社会化物种的恢复。一些地区的抹香鲸种群正在减少,或者显然没有从枯竭中恢复 过来。即使在没有捕鲸的情况下,地中海的物种数量在过去截止2006年的20年中似乎也有所下降,流中的兼捕可 能是主要原因。太平洋东南部抹香鲸种群在1950年至1980年期间被大量捕鲸,其招募率极低(可能低于替代率), 这可能是由于强烈的捕鲸造成的社会混乱(Whitehead等人,1997年)。在同一时期,南极的成熟雄性种群也被 大量捕鲸,但在大规模商业捕鲸结束后,应该从低纬度地区开发较少的繁殖种群中重新繁殖。然而,对南极抹香 鲸的系统调查显示,在1978年至1992年间,抹香鲸并没有显着增加或在统计上显着增加(Branch和Butterworth 2001)。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南极洲、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 巴巴多斯、比利时、伯利兹、贝宁、博内尔、圣尤斯特修斯和萨巴、巴西、文莱、佛得角、喀麦隆、加拿大、智 利、中国、哥伦比亚、科摩罗、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库拉索岛、塞浦路斯、丹麦、吉布提、多米尼加、厄瓜 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法罗群岛、斐济、法国、加蓬、冈比亚、加 纳、直布罗陀、希腊、格陵兰、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冰岛、印度、印 尼、伊朗、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朝鲜、韩国、黎巴嫩、利比里亚、利 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耳他、马绍尔群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墨西哥、密克罗尼西 亚、摩纳哥、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瑙鲁、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纽埃、挪威、阿曼、 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葡萄牙、俄罗斯、圣赫勒拿、阿森松岛和特里斯 坦·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属)、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 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圣马丁岛(荷属)、斯洛文尼亚、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 西班牙、斯里兰卡、苏里南、叙利亚、坦桑尼亚联合、泰国、东帝汶、多哥、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 土耳其、图瓦卢、美国、乌拉圭、瓦努阿图、委内瑞拉、越南和也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