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5.2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步精练 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倡导“两种教育制度”,这里的两种教育制度是指
( )。

A.全日制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B.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C.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
D.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
答案 A
2.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上山下乡光荣》可以直接用于研
究的主题是
( )。

A.三大改造和“双百”方针的贯彻
B.“三下乡”活动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D.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思想
解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由毛泽东发出的号召。

答案 C
3.“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各地广泛开展的“教育革命”( )。

A.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B.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C.奠定了我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
D.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全方位改革
答案 B
4.关于右图准考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为此做出贡献的国家领导人主要是邓小平
B.该次考试安排在1977年底
C.该次高考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D.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实践
解析“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从图片中的“北京市1977年高校招生”可
知该选项错误。

答案 D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0%以上下降到38.1%,年均扫盲人数为604.3万人。

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B.进行“教育革命”的结果
C.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的影响
D.义务教育法的推动
解析首先判断这一成就取得的时限,从文盲半文盲的人口比例可以看出应该是建国初期的数字,再根据所学知识否定不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选项。

答案 C
6.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

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

”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 ( )。

A.科学发展 B.科教兴国
C.和谐发展 D.改革开放
解析抓住题干中“强教育”“重科技”等关键信息。

材料中上联强调教育,下联强调科技,因此“科教兴国”非常适合作为横批。

答案 B
B组(能力题)
7.李明的爸爸出身贫农,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由于在农村劳动期间“踏实肯干,政治觉悟高,热爱领袖毛主席”而接到了一个高校入学通知书。

这最有可能得益于 ( )。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
解析“只接受过小学教育”、“在农村劳动”,没有通过升学考试而接到高校入学通知书,这些信息符合“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史实。

答案 C
8.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是( )。

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
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
解析教育发展出现偏差是在1957~1966年,1966~1976年“文革”时期教育事业受
到严重破坏,1976~1978年邓小平对教育进行全面整顿,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答案 C
9.有人打算在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邮票中使用下列图片,这说明设计者认为恢复高考
( )。

①发生在1977年②主要归功于邓小平③激起了社会求知的热情④推动了学校教
育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图片中明确标出了高考恢复的时间:1977年,①正确;邓小平与大学生合影的出现暗示是邓小平恢复高考使学生走进了大学校门,②正确;一群学生围着老师热心学习的情景说明③④正确。

答案 D
10.下图是“希望工程宣传画”,这说明了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 )
A.扫盲工程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D.发展高等教育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认识义务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 B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中央作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幕。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分别反映出什么信息?(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6分)
答案(1)图一反映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关心重视教育,并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图二则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部分困难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但全社会给予支持帮助,启动了“希望工程”。

2011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的公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2)原因: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综合国力;教育能够为我国提供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措施:加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