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读书心得“核心素养”是一个教育热点话题,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今年寒假有幸阅读了董翠香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不只是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师与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互为因果。
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通过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能够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
脱离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教育就是无根之木。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包括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体育精神3个维度,又将其细化为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6个要素,其中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为核心。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设计和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它遵循最佳学习效果的原则,是一堂课质量的关键。
体育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和时间(包括运动量)安排。
(一)教学设计之教学目标
以篮球中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为例,可根据课堂进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相关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观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双手胸前移动的基本技能动作,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能力,激发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敢于突破自我,形成团队合作意识,遵守规则和正确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之重难点
教学设计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学习技巧上,而应该放在技能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技能和技术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重点,但更多的是与健康的行为和身体素质相结合,应该尝试把锻炼、运动、健康、行为和品德都能够有效地渗透到教学设计中。
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为例,教学难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置:
1、技术重点和难点。
比如接球技术重点:迎宾、带球、持球;难点:手脚协调。
例如传球技术的关键点:传球难点的力量和位置:发力的顺序和控球的手感。
2.达到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重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尝试、创新;难点:对学习感兴趣,对自主运动感兴趣。
(三)教学设计之教学内容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广泛,教材只是体育学科的一部分,技术技能课教学内容为主线,后续环节可以贯穿技能课(价值观、感情、兴趣、习惯等)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应以更直观的核心素养为基础,更有效地融入学生的情感、态度、性格、体育精神、体育精神。
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为例,教学内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置:
1.双手前传接球的技术。
传、接、合作缺一不可,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安全意识。
2.教学比赛。
竞争是技术学习的基本目的。
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赛方式、规则制定和及时点评,学生可以实现从技术技能到非技术技能的升华。
(四)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设计应遵循体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如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运用技巧体验运动乐趣等。
教学过程的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和设备等进行设计和安排。
借助灵活多变的形式和丰富有趣的手段,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1.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呈现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智慧(包括评价)、教学状态等。
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应因地制宜,将与技能、价值观、感情、兴趣、习惯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并将相关技能应用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将点燃学生的思维,在适当的教育机会整合体育学科知识创新应用。
2.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在设计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还要教给学生方法和策略。
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关键。
21世纪,未来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发现问题,并运用适当的学科知识,甚至是跨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设计上,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整个课堂的主人。
创造性地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能学、能动、能活、能乐,最终养成一种或几种有益于终生的运动习惯。
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课堂,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五)教学设计之时间安排
教学设计的时间安排是指课堂中各种教与学活动的时间分配。
根据目标导向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安排有限的40分钟,保证运动负荷指标在合理范围内,从而优化教学效果,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教学设计要注意时间安排。
以上只是我阅读学习后的一个肤浅经验。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待我们去实践和研究。
借助互联网资源等手段,动员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我会不断地学习新思想,并把它们付诸教学实践,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