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下的家校共育行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育实验下的家校共育行动研究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也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
拓展。
家校共育是家校合作的理想状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
章主要从新教育实验"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总目标出发,分析
了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家校共育提出了4点建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创设良好家庭环境,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提供优质家
庭教育资源,让家长与学校携手共育;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
育素养。
关键词:新教育;家校共育;行动对策
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在新教育实验中,教师是践行新教育理念的关键。
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
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
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1.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要加强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教学观,注重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使自己成为学
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
学校管理与评价,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支持学校和配合学校工作。
2.提高理论水平。
教师应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了解最新教育信息和教育理念。
3.学习专业知识。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教育学
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等,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对学生的教育
能力。
4.加强实践能力。
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活动和各种实践活动中来,提
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丰富自身经验。
二、创设良好家庭环境,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随着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日益关注,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关系的认
识也在不断深入。
很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应当在学校教育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这种观点是片面和错误的。
它忽略了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学生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如父母离异、外出打工、学习不努力等,这些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为此,新教育实验倡导创设良好家庭环境,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一是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教育责任。
要通过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正确对待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家长用科学理念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要重视家庭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和谐、平等民主、积极向上、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家里可以设置一个学习角,让孩子有一方独立学习空间;可以购买一些益智玩具给孩子玩;还可以通过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方式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亲情;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等。
三、提供优质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与学校携手共育
1.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家长走进校园,开展《亲子关系》《如何教育孩子》等讲座,用生动的案例与家长交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2.举办家长沙龙。
邀请家长、优秀教师代表参加,采用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
3.组织亲子活动。
在节假日或寒暑假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
如:举行一次包饺子、包馄饨、制作美味蛋糕等亲子活动;组织一次走进敬老院探望老人、陪老人聊天等社会实践活动;举行一次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某项家庭作业、外出参观游玩等亲子活动;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等。
4.创建特色家园。
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开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法律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在社区开辟一个"
家校共育园地"专栏,开设《家庭教育》《家校合作》《亲子教育》等专栏,让
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提供孩子在家中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建立"家长信箱""阳光信箱"和"家庭小影院"等栏目,及时为家长提供孩子在校情况及
学校工作动态;建立家校联系卡。
利用学生上学、放学或节假日的机会,通过电
话联系或当面交谈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
和教育方法。
四、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新教育实验倡导教师通过指导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
观念,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使孩子能在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树立
一个良好的榜样,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要树立起自己是孩子学习的第一
责任人意识。
其次,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家庭教育需要
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来完成,但是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学校要
建立并完善家校共育的机制,将教育融入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而提高学
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家长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首先,家长应加强自身学习,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其次,家长应加强自身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积极参
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最后,家长应该多与学校老师沟通交流。
3.家校
共育需要家校形成合力。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主体。
为了实现家校共育合力最大化和最优化,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以教师为
主导、家长为主体、学生为主体三者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4.促进家校共
育需要各方协同参与。
为了促进家校共育合力最大化和最优化,学校和家庭要形
成有效互动机制:学校要主动联系、主动邀请家长参与管理;家长要积极参与学
校组织的活动;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各方协同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
康成长。
结束语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提高。
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
的育人氛围,使孩子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
在家校共育行动研究中我们一直坚持
着这样一个理念:学校是儿童成长的地方,而父母则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但是在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
家校共育能够让学校与家庭这两个教育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但是在家校共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不能认识到家长对学生成长重要性以及不愿意与家长沟通交流,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有些家长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来,从而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无法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总之,只有通过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魏其强. 新教育实验下的家校共育行动措施研究[J]. 考试周
刊,2021(A5):7-9.
[2] 张晓花. 基于新教育实验的家校共育行动研究[J]. 求知导
刊,2022(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