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个性与旅游行为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个性、生活方式、个性结构 与旅游行为
LOGO
第七章 个性、生活方式、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第一节 个性 第二节 个性与旅游行为 第三节 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 第四节 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
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 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 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 业和人生的命运。
2、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 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有她们,情 形会更糟。
3、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 4、幸福决不是文化的价值标准。
5、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2.新佛洛伊德理论
❖英国心理分析学家 卡伦.霍尼 ❖ 人们可以分为向别人靠近的“追随者”,离群叛
英国.卡伦·霍尼(KarenHorney)认为儿童主要形成三种气 质类型:
•温顺型:其特征是需要接近人们,需要爱、情感 和赞许。 •进取型:其特征是需要对别人采取行动,需要超 过别人,取得成就、威望和赞赏。 •孤独型:其特征是需要远离人们,需要自给自足、 独立,不易受攻击。
戴维·莱斯曼(David Riesman).人的社会特性可分为 三类
原我是各式各样的精神冲动,也就是动物的本能,而 佛洛依德把这些精神冲动的主要内容归纳为饿、渴、睡、 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由于人类有异于其他动物, 本能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有些 更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而只能透过梦的形式来寻求满足。 所以,佛洛依德说:“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 压抑的愿望的满足。
❖ 根据不同分类方法,个性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法。 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
所以,佛洛依德说:“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 荣格的人格理论包括三个层次: 1 意识或自我; 原欲(即力必多—libido),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需要,如同饥饿一样,它需要获得满足,但不同的是,其满足的方式远比单一的饮食 广泛得多。 表7-4 用来定义生活方式的活动、利益和观点 因此,尽管只有一个客观世界,但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现象领域”都是不同的。 个性的特征 人们几乎不惜任何代价地保护自我形象。 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 佛洛伊德的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其强调了支持购买行为的无意识动机的潜在重要性,它暗示了消费者没有必要 选择一件产品的真实动机。 4、你是个很神经质的人,非常情绪化,总是让人抓不准你的脾气,由于喜欢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所以显得虚荣而浪费,东西都要吃好 的、用好的,储蓄对你来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个性特征说明了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行为 的相对一致性。
表7-1 个性特征与加拿大成人的度假旅游行为
二、个性类型 外向直觉型个性适合于当今许多革新领导人物。
表7-3 安乐小康型和追新猎奇型旅游者的行为差异 2、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 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
众的“分离者”或者与别人不同的突出的“进取 者”。研究显示,三类人倾向于购买不同种类的 产品。
(二)荣格理论
❖ 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心
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 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
❖ 荣格的人格理论包括三个层次: 1 意识或自
❖ 旅游具有很高象征性意义。
第三节 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
一、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life style)是指人们如何花费自 己的时间(活动),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他们认 为什么比较重要(利益)以及他们对自己和周围 世界的看法(观点)。 给不同的生活方式贴上“标签”,有助于营销者 描述和讨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细分市场、媒体 选择、广告宣传等。
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世界。
人们是一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个世界中去 的。
人们遵循“知觉”规律形成自己的“现象领域”
三、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 的觉察,即自己认识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 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 系等。
自我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个性社 会化的过程。
补充材料:艾森克的研究
❖ 艾森克应用标准分析法进行人格特质的差异研究,用统计方法 对假设进行验证,得出人格特质的两个基本维度,即情绪稳定 性—神经过敏性;内倾—外倾。艾森克以内外倾为纬、以情绪 为径,组织起基本的32种人格特质,并且也把四种气质类型相 应地表现出来,这种人格结构的二维模型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 受。
❖ 二 个性理论 荣格认为“力必多”(Libido)是个体的全部生命力。
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 由原欲所迸发出来的能量,作为性欲冲动,可直接进行发泄和满足,但也可以经转化而升华为动力,成为文化与文明的创造源泉。 特征理论有利于市场细分。 第七章 个性、生活方式、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
个体通过社会化认识自己是什么人,有 什么特点,与他人的关系,处于什么样的地 位等,这就是自我概念的社会性,由主观体 验而发展起来。
❖ 自我概念是从周围 人们的期待与评价的过程中, 由主观体验而发展起来的。(反映评价;比较;自 我感觉)
❖ 人们对自己的情感与评价的意识发展为自我态 度。称“自我形象”。人们几乎不惜任何代价地保 护自我形象。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 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 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第一节 个 性
❖一 个性的内涵
表7-4 用来定义生活方式的活动、利益和观点。
(三)特征理论
❖ 特征理论有利于市场细分。 ❖ 一般来说,经销商不可能单单以衡量个性特征为基础预测
消费行为。 ❖ 个性特征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个性特征资料必须与社
会经济环境信息结合才真正有用。
第二节 个性与旅游行为
一、个性特征 二、个性类型 三、自我概念
一 、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他所生存的环境中反 复出现的刺激和事件的稳定的反应方式上面。
我; 2 个人潜意识; 3 集体潜意识 。 ❖ 他提出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原型和作为
人格核心的本性等都已成为心理学中的重要概 念,对哲学和文学研究也有深刻的影响。
荣格箴言
1.性格决定命运。 2.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 3.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
德》创造了歌德。 4.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5.外向直觉型个性适合于当今许多革新领
1.传统趋向型( tradition-directed):以权威的宗 教信条为依据、刻板的准则,规定在什么环境下应该这 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2.内趋型(inner-directed) :每个人开始意识到 自身利益,为自己适应日益复杂的世界选定一条合适的 道路。
3.外趋型(outer-directed):“最流行的东西”就 是最正确的东西
• 斯坦利·帕洛格(Stanley Plog)博士用“安乐小康型”及 “追新猎奇型”划分美国人个性类型
图7-2 美国人个性类型分析图示
表7-3 安乐小康型和追新猎奇型旅游者的行为差异
图7-3 美国人的个性类型与旅游地关系的分布曲线
三、自我概念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构成了他们的“现象领 域”,包括对自然、社会以及自己的认识。人们对 外界的反应主要是由他们的“现象领域”决定的, 而不是由客观世界决定的。尽管“现象领域”对客 观世界的反映不一定准确。因此,尽管只有一个客 观世界,但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 的“现象领域”都是不同的。
外趋型的人的旅游更受地位和声望的驱使,而内驱型 的人会更受到教育、娱乐、文化因素的驱使。
荣格. “力必多理论”,提出人分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 。
• 荣格认为“力必多”(Libido)是个体的全部生命力。
• 原欲(即力必多—libido),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需要, 如同饥饿一样,它需要获得满足,但不同的是,其满足的 方式远比单一的饮食广泛得多。由原欲所迸发出来的能量, 作为性欲冲动,可直接进行发泄和满足,但也可以经转化 而升华为动力,成为文化与文明的创造源泉。然而,这种 原欲所积累的能量,不一定都能顺利地满足或升华,在某 种情况下,由于遇到阻力,则可变为畸形发展或是倒错, 甚至出现性心理发育的反向退化或停滞现象.
个性的特征 旅游具有很高象征性意义。
这三个“自我”分别用感情、权威、理智来支配人的行为,它们是人们内心世界中的三个不同的“行为决策者”。
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 荣格的人格理论包括三个层次: 1 意识或自我;
人们可以分为向别人靠近的“追随者”,离群叛众的“分离者”或者与别人不同的突出的“进取者”。 表7-1 个性特征与加拿大成人的度假旅游行为 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
2、很多人属于这种吃法,平常与人相处都保持距离,不会去侵犯 他人的隐私权,也有能力保护自己,通常都不会自己冒然行动, 看看别人怎样后才作决定。
3、一般女孩子多属于此类型,属于比较谨慎的人,时时都很在意 别人的眼光,所以也不喜欢引人注目,当然在团体中较不会表达 自己的意见,内向而顺从。
4、你是个很神经质的人,非常情绪化,总是让人抓不准你的脾气, 由于喜欢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所以显得虚荣而浪费,东西都要吃 好的、用好的,储蓄对你来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自我是介于本我和现实需要之间的一种协调机制。 ◆超我是社会的产物,是自我的进一步超越。
佛洛伊德的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其强调了支持购买行为的无意识动机的潜在重要性,它 暗示了消费者没有必要选择一件产品的真实动机。
弗洛伊德名言
1、对一个男孩来说,他的潜意识中有种对母亲的排他性占 有欲,任何人,包括他的父亲,一旦对他构成威胁,他都 会产生仇恨,甚至想杀掉他们。
表7-2 外倾型和内倾型的心理特点
不过极端外倾和内倾型的人只是少数,多数人处于内 外倾之间。
图7-1 艾森克外倾-内倾分布
补充资料:测试你的个性倾向性
吃玉米看个性 你通常是怎样吃玉米? 1、由上往下啃来吃。 2、从中间下手。 3、折为两半再吃。 4、切成小块再吃。
答案:
1、你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只要是你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所以也不 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想法,想做就去做,别人眼中的你是个充满 活力、积极、有行动力的人,凡事一定打头阵地率先行动。
一、个性的内涵
个性,也称人格,来自拉丁文面具(Persona)。 面具是在戏台上扮演角色所戴上的特殊脸谱,它表现 剧中人物的身份。
个性(personality)主要是指个人独特的心理构成 因素和这些因素如何在个人对环境的反应中保持一贯 的作用。
※个性的特征
1、个性的差异性
每个人所具备的先天素质、所处的社会条件以及社会交往都 是不同的,因此造成了个体独特的风格、独特的心理活动和 独特的行为活动。
(1)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实践是个性形成的根本途径。
二 个性理论
(一)新弗洛伊德理论 (二)荣格理论 (三)特征理论
(一)新弗洛伊德理论
1、佛洛伊德的个性学说 佛洛依德(SigmundFreud,1856-1939)为奥地利人,
本身是精神科医生。佛洛依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 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原我、自我和超我。
2、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不是一时表现的心理现象,而是指人在较长时期的社会 实践中,由于适应或改变客观世界而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 理。
3、个性的可塑性
个性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影响,因此,随着 环境的变化、年龄的增长和实践活动的改变,旅游者的个性 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
1、遗传因素是个性形成的基础。 2、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LOGO
第七章 个性、生活方式、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第一节 个性 第二节 个性与旅游行为 第三节 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 第四节 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
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 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 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 业和人生的命运。
2、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 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有她们,情 形会更糟。
3、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 4、幸福决不是文化的价值标准。
5、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2.新佛洛伊德理论
❖英国心理分析学家 卡伦.霍尼 ❖ 人们可以分为向别人靠近的“追随者”,离群叛
英国.卡伦·霍尼(KarenHorney)认为儿童主要形成三种气 质类型:
•温顺型:其特征是需要接近人们,需要爱、情感 和赞许。 •进取型:其特征是需要对别人采取行动,需要超 过别人,取得成就、威望和赞赏。 •孤独型:其特征是需要远离人们,需要自给自足、 独立,不易受攻击。
戴维·莱斯曼(David Riesman).人的社会特性可分为 三类
原我是各式各样的精神冲动,也就是动物的本能,而 佛洛依德把这些精神冲动的主要内容归纳为饿、渴、睡、 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由于人类有异于其他动物, 本能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有些 更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而只能透过梦的形式来寻求满足。 所以,佛洛依德说:“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 压抑的愿望的满足。
❖ 根据不同分类方法,个性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法。 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
所以,佛洛依德说:“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 荣格的人格理论包括三个层次: 1 意识或自我; 原欲(即力必多—libido),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需要,如同饥饿一样,它需要获得满足,但不同的是,其满足的方式远比单一的饮食 广泛得多。 表7-4 用来定义生活方式的活动、利益和观点 因此,尽管只有一个客观世界,但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现象领域”都是不同的。 个性的特征 人们几乎不惜任何代价地保护自我形象。 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 佛洛伊德的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其强调了支持购买行为的无意识动机的潜在重要性,它暗示了消费者没有必要 选择一件产品的真实动机。 4、你是个很神经质的人,非常情绪化,总是让人抓不准你的脾气,由于喜欢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所以显得虚荣而浪费,东西都要吃好 的、用好的,储蓄对你来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个性特征说明了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行为 的相对一致性。
表7-1 个性特征与加拿大成人的度假旅游行为
二、个性类型 外向直觉型个性适合于当今许多革新领导人物。
表7-3 安乐小康型和追新猎奇型旅游者的行为差异 2、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 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
众的“分离者”或者与别人不同的突出的“进取 者”。研究显示,三类人倾向于购买不同种类的 产品。
(二)荣格理论
❖ 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心
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 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
❖ 荣格的人格理论包括三个层次: 1 意识或自
❖ 旅游具有很高象征性意义。
第三节 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
一、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life style)是指人们如何花费自 己的时间(活动),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他们认 为什么比较重要(利益)以及他们对自己和周围 世界的看法(观点)。 给不同的生活方式贴上“标签”,有助于营销者 描述和讨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细分市场、媒体 选择、广告宣传等。
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世界。
人们是一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个世界中去 的。
人们遵循“知觉”规律形成自己的“现象领域”
三、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 的觉察,即自己认识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 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 系等。
自我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个性社 会化的过程。
补充材料:艾森克的研究
❖ 艾森克应用标准分析法进行人格特质的差异研究,用统计方法 对假设进行验证,得出人格特质的两个基本维度,即情绪稳定 性—神经过敏性;内倾—外倾。艾森克以内外倾为纬、以情绪 为径,组织起基本的32种人格特质,并且也把四种气质类型相 应地表现出来,这种人格结构的二维模型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 受。
❖ 二 个性理论 荣格认为“力必多”(Libido)是个体的全部生命力。
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 由原欲所迸发出来的能量,作为性欲冲动,可直接进行发泄和满足,但也可以经转化而升华为动力,成为文化与文明的创造源泉。 特征理论有利于市场细分。 第七章 个性、生活方式、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
个体通过社会化认识自己是什么人,有 什么特点,与他人的关系,处于什么样的地 位等,这就是自我概念的社会性,由主观体 验而发展起来。
❖ 自我概念是从周围 人们的期待与评价的过程中, 由主观体验而发展起来的。(反映评价;比较;自 我感觉)
❖ 人们对自己的情感与评价的意识发展为自我态 度。称“自我形象”。人们几乎不惜任何代价地保 护自我形象。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 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 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第一节 个 性
❖一 个性的内涵
表7-4 用来定义生活方式的活动、利益和观点。
(三)特征理论
❖ 特征理论有利于市场细分。 ❖ 一般来说,经销商不可能单单以衡量个性特征为基础预测
消费行为。 ❖ 个性特征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个性特征资料必须与社
会经济环境信息结合才真正有用。
第二节 个性与旅游行为
一、个性特征 二、个性类型 三、自我概念
一 、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他所生存的环境中反 复出现的刺激和事件的稳定的反应方式上面。
我; 2 个人潜意识; 3 集体潜意识 。 ❖ 他提出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原型和作为
人格核心的本性等都已成为心理学中的重要概 念,对哲学和文学研究也有深刻的影响。
荣格箴言
1.性格决定命运。 2.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 3.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
德》创造了歌德。 4.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5.外向直觉型个性适合于当今许多革新领
1.传统趋向型( tradition-directed):以权威的宗 教信条为依据、刻板的准则,规定在什么环境下应该这 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2.内趋型(inner-directed) :每个人开始意识到 自身利益,为自己适应日益复杂的世界选定一条合适的 道路。
3.外趋型(outer-directed):“最流行的东西”就 是最正确的东西
• 斯坦利·帕洛格(Stanley Plog)博士用“安乐小康型”及 “追新猎奇型”划分美国人个性类型
图7-2 美国人个性类型分析图示
表7-3 安乐小康型和追新猎奇型旅游者的行为差异
图7-3 美国人的个性类型与旅游地关系的分布曲线
三、自我概念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构成了他们的“现象领 域”,包括对自然、社会以及自己的认识。人们对 外界的反应主要是由他们的“现象领域”决定的, 而不是由客观世界决定的。尽管“现象领域”对客 观世界的反映不一定准确。因此,尽管只有一个客 观世界,但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 的“现象领域”都是不同的。
外趋型的人的旅游更受地位和声望的驱使,而内驱型 的人会更受到教育、娱乐、文化因素的驱使。
荣格. “力必多理论”,提出人分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 。
• 荣格认为“力必多”(Libido)是个体的全部生命力。
• 原欲(即力必多—libido),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需要, 如同饥饿一样,它需要获得满足,但不同的是,其满足的 方式远比单一的饮食广泛得多。由原欲所迸发出来的能量, 作为性欲冲动,可直接进行发泄和满足,但也可以经转化 而升华为动力,成为文化与文明的创造源泉。然而,这种 原欲所积累的能量,不一定都能顺利地满足或升华,在某 种情况下,由于遇到阻力,则可变为畸形发展或是倒错, 甚至出现性心理发育的反向退化或停滞现象.
个性的特征 旅游具有很高象征性意义。
这三个“自我”分别用感情、权威、理智来支配人的行为,它们是人们内心世界中的三个不同的“行为决策者”。
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 荣格的人格理论包括三个层次: 1 意识或自我;
人们可以分为向别人靠近的“追随者”,离群叛众的“分离者”或者与别人不同的突出的“进取者”。 表7-1 个性特征与加拿大成人的度假旅游行为 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
2、很多人属于这种吃法,平常与人相处都保持距离,不会去侵犯 他人的隐私权,也有能力保护自己,通常都不会自己冒然行动, 看看别人怎样后才作决定。
3、一般女孩子多属于此类型,属于比较谨慎的人,时时都很在意 别人的眼光,所以也不喜欢引人注目,当然在团体中较不会表达 自己的意见,内向而顺从。
4、你是个很神经质的人,非常情绪化,总是让人抓不准你的脾气, 由于喜欢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所以显得虚荣而浪费,东西都要吃 好的、用好的,储蓄对你来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自我是介于本我和现实需要之间的一种协调机制。 ◆超我是社会的产物,是自我的进一步超越。
佛洛伊德的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其强调了支持购买行为的无意识动机的潜在重要性,它 暗示了消费者没有必要选择一件产品的真实动机。
弗洛伊德名言
1、对一个男孩来说,他的潜意识中有种对母亲的排他性占 有欲,任何人,包括他的父亲,一旦对他构成威胁,他都 会产生仇恨,甚至想杀掉他们。
表7-2 外倾型和内倾型的心理特点
不过极端外倾和内倾型的人只是少数,多数人处于内 外倾之间。
图7-1 艾森克外倾-内倾分布
补充资料:测试你的个性倾向性
吃玉米看个性 你通常是怎样吃玉米? 1、由上往下啃来吃。 2、从中间下手。 3、折为两半再吃。 4、切成小块再吃。
答案:
1、你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只要是你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所以也不 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想法,想做就去做,别人眼中的你是个充满 活力、积极、有行动力的人,凡事一定打头阵地率先行动。
一、个性的内涵
个性,也称人格,来自拉丁文面具(Persona)。 面具是在戏台上扮演角色所戴上的特殊脸谱,它表现 剧中人物的身份。
个性(personality)主要是指个人独特的心理构成 因素和这些因素如何在个人对环境的反应中保持一贯 的作用。
※个性的特征
1、个性的差异性
每个人所具备的先天素质、所处的社会条件以及社会交往都 是不同的,因此造成了个体独特的风格、独特的心理活动和 独特的行为活动。
(1)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实践是个性形成的根本途径。
二 个性理论
(一)新弗洛伊德理论 (二)荣格理论 (三)特征理论
(一)新弗洛伊德理论
1、佛洛伊德的个性学说 佛洛依德(SigmundFreud,1856-1939)为奥地利人,
本身是精神科医生。佛洛依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 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原我、自我和超我。
2、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不是一时表现的心理现象,而是指人在较长时期的社会 实践中,由于适应或改变客观世界而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 理。
3、个性的可塑性
个性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影响,因此,随着 环境的变化、年龄的增长和实践活动的改变,旅游者的个性 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
1、遗传因素是个性形成的基础。 2、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