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三地理复习课时提升复习导学案3 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结合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案例,分析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及特点。
学习重点:
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学习难点:
通过读图、资料分析,学会归纳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预习教材,按要求完成预习自测。
教材助读:
1、大牧场放牧业是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
2、给出一幅世界地形图,在上面找出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的主要
国家,运用气候分布规律分析其共同的气候特征,且分析其区位要素是抓住自然要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是“催化剂”。
预习自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特点:是一种__________的农业地域类型。
2.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阿根廷、南非等国。
3.自然条件: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____气候区。
4.生产特点:生产________,_______ 程度高。
5.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且___________
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③距_______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发展措施:_____________,种植饲料,开辟水源,改善____________条件。
自我感悟
1.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在生产特征和地域分布上有何相同
之处?
2.我国内蒙古草原牧区与大牧场放牧业有何区别?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质疑探究:
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入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2)大牧场入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2.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经济效益高等等。
3.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在促进牧牛业的发展方面,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外,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发展措施)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适宜在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D.种植园农业
2.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牧牛业占重要地位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土地租金昂贵 D.周边玉米种植面积广,饲料充足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条件的是( )
A.夏季气候温暖 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草类茂盛
4.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B.甲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乙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
二、综合题
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近年来通过内部结构调整、控制牧区草场载畜量等措
施,使内蒙古畜牧业传统养畜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全区牲畜总增数、良种和改良种牲畜比重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牲畜存栏连续4年超过1亿头。
材料二世界部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1)A地区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其畜产品的饲养方式主要是________。
(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B国为发展畜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3)C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