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政治影响是 ( )
A.促进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形成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人多地少成为其海外扩张的一个因素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的交流
2.下面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 ( )
A.环境:大陆与海洋B.政体:帝制与共和
C.传统:专制与民主D.基础:农业和商业
3.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被指控“渎神和腐化青年”而受到审判。
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苏格拉底的朋友劝他最好逃离雅典,他的答复是:“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他平静地接受了死刑。
材料表明 ( )
A.雅典民主制度处于初创阶段B.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弊端D.雅典民主程序缺乏公正
4.《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 ( )
A.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B.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
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
6.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7.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这里“新的原则”是指 ( )
A.议会至上B.和平渐进C.自由平等D.分权制衡
8.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
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
相 (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9.学者白雪峰认为,美国联邦宪法长寿的秘诀在于“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平衡”。
“美国的建国史是先有各州,后有联邦,宪法就不得不尊重各州已有的权力。
除宪法明确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如外交权、宣战权、管理州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权、货币发行权等)和明确禁止各州拥有的权力(如外交、铸币等权力)外,其余权力皆由各州保留”。
这段材料所说的是 ( )
A.联邦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制衡B.地方(州)和中央(联邦)的制衡
C.联邦内各地区和社会利益集团的制衡D.联邦内各个社会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平衡
10.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起代议制资产阶级政府B.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C.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D.德意志帝国已经走上近代化道路
11.对德国1871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
A.法国宪法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从而巩固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B.德国宪法巩固了统一的成果,法国宪法打击了保皇派复辟的企图
C.德图宪法是“新瓶装旧酒”,是历史的进步
D.德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
12.“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与审判苏格拉底。
尽管许多问题他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
A.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创造出了抽签、投票等民主形式
C.使所有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政D.易导致权力的误用、滥用
13.雅典民主“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 )
A.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易形成集体暴政D.是少数人的民主
1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材料表明 ( )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歧视妇女,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会》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15.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
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
A.政权发生更替B.社会形态转变C.文化途径迥异D.国力对比变化
16.在代议制度下,议会是重要的政治机构,各国大多实行两院制。
下列对近代各国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内阁需上院支持成为惯例
B.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由每州2名组成
C.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D.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17.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 ( )
A.主观随意B.轮番而治C.三权分立D.依法治国
18.“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
”这句话指出古代雅典( )
A.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主B.民主制度还是完美的
C.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D.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19.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B.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C.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D.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20.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21.据不完全统计,1500年以后欧洲市场上的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以及非洲的象牙等的奢侈品价格比以前上涨了5倍,不仅如此,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也是飞速增长。
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
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这种现象 ( )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了经济发展D.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22.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23.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24.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工业。
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 )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B.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C.中国民族工业产生D.中国社会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5.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26.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
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7.“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
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28.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主要体现在( )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C.知识即美德,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29.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
主要依据是 ( )
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B.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
C.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
30.下面图片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它们反映了那个时候西欧知识阶层的( )
A.发展资本主义的信心B.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信心
C.对宗教信仰的渴望D.对思想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二、综合题
1.法制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
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
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
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
它是罗
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4分)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
(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3分)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捷上议事日程。
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
……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
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法制改革的背景。
(4分)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法制化国家。
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过程通常伴随着重要的立法过程。
(4)简要叙述与英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立法成就。
(3分)
2.(13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文明。
(在评价梭伦改革时)恩格斯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
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梭伦改革措施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恩格斯的评价?(4分)
(2)《法兰西第三共和宪法》体现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哪些特征?(4分)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
(3)新中国政治体系基本框架的构成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任选其中一项说明它为什么适合我国国情。
(5分)
3.(13分)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与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相比,16世纪以后的国际商路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简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5分)
(2)材料三反映了哪些重要历史现象?试分析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5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3分)
河南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政治影响是 ( )
A.促进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形成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人多地少成为其海外扩张的一个因素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的交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题目的限定条件“最大政治影响”。
古希腊地处爱琴海沿岸,海岸线曲折,重叠的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把古希腊人分隔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或海岛上。
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众多的小国纷纷建立,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B属经济范畴;C是对外关系;D主要是经
济和文化等,后三项均不符合“最大的政治影响”这一要求。
故选A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西方政治文明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制
2.下面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 ( )
A.环境:大陆与海洋B.政体:帝制与共和
C.传统:专制与民主D.基础:农业和商业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图片文字信息可以看出,内容主要涉及到雅典和先秦的政治制度,二者有专制与民主的区别。
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卓而不群的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3.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被指控“渎神和腐化青年”而受到审判。
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苏格拉底的朋友劝他最好逃离雅典,他的答复是:“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他平静地接受了死刑。
材料表明 ( )
A.雅典民主制度处于初创阶段B.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弊端D.雅典民主程序缺乏公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对希腊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却被判死刑,同时他认为“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反映出雅典民主制存在弊端,容易使民众感情用事,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卓而不群的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4.《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 ( )
A.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B.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
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很容易分析得出,《十二铜表法》有很多内容保留了原始的内容,这些内容维护贵族的利益,实质也是对平民的权利的限制,故A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项说法错误,在罗马法制定后,习惯法依然存在;B项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无法做到人人平等自由;D项正确,罗马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发展。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罗马法·罗马法的发展
6.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律。
根据材料中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体现了人民有权力的思想,故选C项;A项说法错误,为资产阶级胜利提供理论依据的是启蒙运动;材料中强调的是人格权力,不是经济纠纷的解决,故B、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罗马法·罗马法的发展
7.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这里“新的原则”是指 ( )
A.议会至上B.和平渐进C.自由平等D.分权制衡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史实,17世纪,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利,逐渐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和平的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故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议会至上
8.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
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
相 (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说明作为内阁首相的卡梅伦要受到议会的监督,C项符合题意;A不符合史实,B、D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内阁制
9.学者白雪峰认为,美国联邦宪法长寿的秘诀在于“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平衡”。
“美国的建国史是先有各州,后有联邦,宪法就不得不尊重各州已有的权力。
除宪法明确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如外交权、宣战权、管理州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权、货币发行权等)和明确禁止各州拥有的权力(如外交、铸币等权力)外,其余权力皆由各州保留”。
这段材料所说的是 ( )
A.联邦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制衡B.地方(州)和中央(联邦)的制衡
C.联邦内各地区和社会利益集团的制衡D.联邦内各个社会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平衡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信息“除宪法明确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和明确禁止各州拥有的权力外,其余权力皆由各州保留”可知地方(州)和中央(联邦)的制衡,故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787年宪法·联邦制
10.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起代议制资产阶级政府B.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C.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D.德意志帝国已经走上近代化道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德国工业上已经走向近代化,虽然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但是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民主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因此B、C、D均正确;A项错误,政府保留有明显的封建残余,故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的代议制
11.对德国1871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
A.法国宪法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从而巩固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B.德国宪法巩固了统一的成果,法国宪法打击了保皇派复辟的企图
C.德图宪法是“新瓶装旧酒”,是历史的进步
D.德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巩固共和政体的是共和派而不是宪法本身。
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才得以巩固,A项不合史实,故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的代议制确立
12.“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与审判苏格拉底。
尽管许多问题他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
A.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创造出了抽签、投票等民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