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探究
摘要:文章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阐明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不足,并以此为
基础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0)12-0123-02
(1.蚌埠医学院
安徽蚌埠
233030;2.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其保持着坚定的政治立
场,从而避免严重高校突发事件的出现,[1]
良好适应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需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容易受到多种腐朽文化和思想的侵蚀,且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还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缺失理想主义,对此,高校要注重积极创新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高校突发事件为其创设了多种教育情境。
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处理手段以及反面事例等方面也会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
[2]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节注重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科学开展危机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意识。
强化学生在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方面的能力;构建专门的课堂教育辅导机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和形势教育工作,逐步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防范意识;开展生命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更好关注到生命的意义。
再者,提升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基础性工作,而高校在处理各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遵循思想
政治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将更好稳定主体学生的心态,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承担相关责任,合理解决事件。
最后,降低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
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一些事情时始终保持着清醒理性的头脑,正确的思想观念判断,从而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出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不足
(一)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切实开展危机教育活动,没有开展系统化的思想指导,缺乏具体有效的考察工作,这就导致很多师生都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很多高校在重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都是重视矫正、反思和总结,没有形成良好的防范意识。
且高校在总结一些事件时,没有开展有针对性的归纳,没有将其作为实际案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无法发挥思想
赵小彦1.2
丁三青2陈晓彬1
∗∗∗第40卷第12期
绥化学院学报2020年12月
Vol.40
No.12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Dec .2020
收稿日期:2020-03-22
作者简介:赵小彦(1976-),男,安徽固镇人,蚌埠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以蚌埠医学院为例”(SK2017A0195)。
123
政治教育活动的优势和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不够健全。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想要发挥其在应急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作用,需要在日常教育过程中,积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高校都没有形成该预警机制或者不够健全。
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不完善,体现在事前观念教育不够充分,危机意识教育活动效果不佳。
[3]
(三)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突发事件的整合度不高。
大多数高校中这一点做得效果不够良好,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结合突发事件的实际发展过程,开展广泛宣传和教育工作没有切实宣传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内容没有全面追踪和持续性了解突发事件主体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一)开展危机意识教育。
一是切实宣传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结合其产生原因、性质特征、常见类型以及危害性等要素进行介绍,强化师生的了解。
二是有效提升师生在危机应对时的能力,积极建设应急处理预案,并开展模拟和演练活动,培养学生的避险能力、自救以及互救的能力。
三是合理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思想觉悟。
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增强教育效果。
四是开展危机防范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防范意识,培养他们的洞察力和危险感知力。
[4]如,尽管高校都禁用一些违规电器,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都在使用电吹风、酒精炉等物品,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依靠学校的查收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应依赖的是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
通过日常危机意识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违规电器产生的爆炸等危害,提升学生的危机意识。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预警防范机制。
一是高校科学编制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要根据自身地域特征、经济水平、办学情况以及学生特点,编制出不同的预案。
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中,切实发挥该项教育活动的先导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保持着理性和冷静,更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三是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定期开展心理测评活动,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变化特点,同时还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开展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理应急事件。
一是高校要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处理原则和规范加以解决,同时要高度重视心理干预活动,构建心理疏导机制,通过辅导员、班干部以及心理教师开展多方面心理干预。
二是高校要培养学生直面挫折的心态和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理,促进学生尽快摆脱心理障碍。
三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和减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四是要发挥心理咨询网站和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合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疏导学生的心理。
(四)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
一是高校要积极利用校内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采用学校官网、广播电台、报纸、宣传展板、微博以及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通报突发事件的进展,公开相关信息,尤其是公开处理结果。
[5]二是高校要和社会新闻媒体保持交流和沟通,避免由于信息的缺失而产生错误解读情况,同时在面对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时,高校可以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寻找合适的信息发布渠道。
(五)实施突发事件总结和心理干预。
一是强化心理辅导和干预。
切实采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将突发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开展讲解和分析活动,引导学生正面思考,开展系统心理干预和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起积极、乐观的态度。
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总结突发事件的相关因素,寻找规避和处理该事件的方法,并尽可能渗透在日常教育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水平。
二是结合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适当开展表彰、惩罚以及抚慰工作,促进相关人员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和学习状态中。
(六)培养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没有重视突发事件的紧迫意识,无法良好适应实践教育活动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团队。
同时高校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过程中,要积极构建健全合理的培养机制,无论是人才素养提升计划和培养方案方面,还是人力资源培训与考核机制方面,都结合当前学校的需求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提升人才培养科学性。
[6]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诗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
[2]滕苏苏,袁静.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有
效路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3]穆亮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
新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4]洪丽娟,杨阳.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运
用探析[J].西部学刊,2018(4).
[5]吕冬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探
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
[6]Yan S,Deng D.Research on the defects and improv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FMEA model[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Service Management.2017.
[责任编辑杨贺]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