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lin1、p53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与研堯•
Beclin 1、P53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张欣宁\吴海燕\姚书忠2
(1.清远市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清远5115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广东广州510080)
[摘要]目的:检测自噬基因Beclin 1以及凋亡抑制基因P53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鱗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颈标本20例,各级CIN病变各30 例,子宫颈鱗癌90例。

结果:(1)从正常宫颈,CIN I级、n级、n级到宫颈癌组织,Beclin 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呈递减趋势,与疾病的进展呈负相关;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与疾病的进展呈正相关。

(2)在宫颈癌组织各组别的比较中,Beclin 1、P53表达程度均与年龄、F IG0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 >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

(3)在宫颈癌组织中,Beclin 1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P <0.01)。

结论:Beclin 1和P53的表达水平与宫颈
癌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评估恶性程度和预后提供参考;宫颈癌中细胞自噬受到抑制,这一现象有望为宫颈癌的诊治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宫颈正常组织;CIN I ;CINn ;C IN n;Beclin 1;P53
[中图分类号]R737. 3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11851/j. issn. 1673-1557. 2016. 06. 004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 cnki. net/kcms/detail/51. 1688. R. 20161111.1011.002. html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eclin 1 and p53 Proteins
in Squamous Cervical Cancer
ZHANG Xinning1 , WU Haiyan1 , YAO Shuzhong2
(1.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Qingyuan, Guangdong 5115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80,C/tm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Beclin 1 and p53 gene in normal cervical tissue(NCT) ,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nd squamous cervical cancer(SCC) tissues, and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rotein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clinical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of cervical cancer. Methods:20 cases of NCT, 30 cases of CIN at various degrees and 30 cases of SCC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Results :( 1)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eclin 1 protein showed a gradually downward trend from NCT, CIN I ,CIN II ,CINIH to SCC, whic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cervical cancer;on the contrary,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53 protein showed an upward trend, whic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this cancer. ( 2) Beclin 1 and p53 expression levels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differentiation grad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P <0. 05) while no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with the age, FIGO stage, tumor size ( P > 0. 05 ). ( 3 ) The chi-square test revealed an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Beclin 1 and p53 expression in SCC tissue (P <0. 01). Conclusion: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eclin 1 and p53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gression of cervical cancer;combined detection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arly diagnosis, the evaluation of malignant degree and prognosis;the cell autophagy activity in cervical cancer is down-regulated, which may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options for its diagnosis and therapy.
[Keywords] normal cervical tissue;CIN I ; CIN II ;CINIH ;Beclin 1 ;p53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虽然近年来 宫颈癌的治疗取得巨大进展,但晚期患者5年存活率 仍仅为50%左右[1]。

目前,除了已明确高危型H P V 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外[2],对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仍不完全清楚。

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 究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研发宫颈癌特异性的肿瘤 标志物,为防治宫颈癌提供新的途径。

Beclin 1是近年新克隆的哺乳动物的自噬调控基
基金项目:清远市科技局项目(2〇l5B〇44)通信作者:姚书忠,yszlfy@ 163. com
414
因,作为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 点[1]。

Beclm 1基因的缺失性突变可导致自发性肿瘤 的发生率提高,研究其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将有助于探 索通过调控自噬的表达来干预宫颈癌的发生。

P53基 因是第一个被证实的凋亡抑制基因,在细胞凋亡过程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目前关于Beclin 1和P53 在宫颈癌中的研究已经分别有报道,但两个指标同时 进行检测并研究其相关性的报道未见。

因此,本研究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同时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 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以及子宫颈鳞癌(squamous cervical cancer,S C C)中的 Beclin 1 和 p53 蛋白的表达 情况,探讨两者之间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 系,以期进一步揭示宫颈癌变的发展过程,为宫颈癌的 诊治提供新的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清远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于2010 年1月至2014年7月的宫颈石蜡包埋组织200例,包 括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子宫颈标本(N C T)20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 n)I级、n级、m级各3〇例,子宫颈鳞癌90例(高分化41例,中低分化49例),其 中I级40例,n a级50例,37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30 ~70岁,所有患者取标本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及免疫治疗。

所有的组织标本均由2名高年资病 理医师诊断。

1.2免疫组化结果判定Beclin 1阳性染色主要表达 在细胞膜或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表达阳性。

P53蛋 白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显色为表达阳性。

每张病理切 片通过光学显微镜放大400倍,随机选取5个视野进行 阳性细胞结果判定。

分别对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以及 染色强度进行评分,分别按照着色强度计分(〇分:不着 色;1分:淡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和阳性细胞 占细胞总数百分比(〇分:<5%;1分:5% ~25%;2分: 26% ~50%;3 分:51% ~75% :4 分:>75%)的标准得 分,两部分的得分之和为最后的得分:〇~1分为阴性,2 ~3分为阳性,4分以上为强阳性。

1.3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SPSS17.0统计软 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Beclin 1与p53在不同分组中表 达的差异计算使用^检验,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Beclin 1和P53在宫颈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详见表1。

表1Beclin1和P53在宫颈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组另||
Beclin 1P53
柄例数/例
-/例+ /例+ +/例阳性率/%-/例+ /例+ +/例阳性率/%
NCT组20361185. 01}1910 5.0”CIN I 组30691580. 01}188440. 01} e m n组309101170. 01}1013766.7”ciNm组301110963. 32)851773. 31) s e e组9049311045. 512552386.7”注:1)与SCC比较P<0.01;2)与SCC组比较P<0.05。

5组间同时比较P<0.01
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I、CIN n、CINEI及宫颈鳞 癌中,Beclin1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5. 0%、80. 0%、70. 0%、63. 3%、45. 5%,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与宫颈 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〇.392,P<0.01)。

宫颈正 常组织、c i n I、c i n n、c i n m与宫颈鳞癌相比有显著 性差异(P< 〇.05或P< 0.01),宫颈正常组织与CIN 各级别组织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〇.05)。

P53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I、CINII、CINEI及宫颈鳞癌 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40. 0%、66. 7%、73. 3%、86. 7%,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与宫颈病变程 度呈正相关(fo =0.405,P <0.01)。

宫颈正常组织、CIN I、CIN n与宫颈癌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宫颈正常组织与C I N各级别组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 差异(P C0.01)。

2.2 Beclin 1、P53的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详见表2。

统计分析显示: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宫颈 癌临床分期(F I G O)、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均无显 著性相关(P>〇.05),与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淋巴 结转移相关(P< 〇.〇1)。

Beclin 1蛋白在高分化的宫 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中低分化者(P< 〇.01 ),Beclin 1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有淋巴 结转移者(P <〇.〇1),而p53蛋白的表达与此相反(P<0.01)〇
2.3 Beclin 1与P53在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 达的相关性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上述Beclin 1与P53在90例早期宫颈鳞癌的免疫组化评分 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S C C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 达与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 - 0.429, P < 0.0!)〇
415
表2 P53、Becl i n l的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临床病理特征病例数/例
p53阳性Beclin 1 阳性数/例率/%数/例率/%
年龄/岁
容50444090.02151.2
>50463882.62048.7
临床分级
I级403690.02253.6
n a级504280.01946.3
组织分化程度
高分化
413073. 12766.6中低分化494897.91428.5
淋巴结转移
有393794. 81028.6

514180.33156.3
肌层浸润深度
<1/2403587.51947.5
為1/2504386.02142.0
肿瘤大小/cm
<4534584.92343.3
為4373389. 11848.6
注:1)与对照组比较P <0.05
3讨 论
3. 1Beclinl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 义Bedin 1蛋白具有调节细胞分化、存活和生长的作 用。

以往的研究提示,Beclin 1蛋白与肺癌、胃癌和肝癌 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4]。

在本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宫颈正常组织、各级C I 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Beclin 1表达的阳性率逐渐下降,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以阴 性和弱阳性为主,提示宫颈癌中存在Bedin 1蛋白的表 达缺失和下调(阴性和弱阳性表达)。

另外,在宫颈各级 C I N组中,虽然Beclin 1的表达出现下调趋势(平均阳性 率71.1%),但与正常宫颈组(85. 0%)比较无显著性差 异(P >0. 05)。

而各级C I N组与宫颈癌组相比较,均有 显著性差异(P <〇.05或P<〇.01)。

据此,我们可以推 测,Beclin 1表达下调多发生在C I N向浸润癌发展的过 程中,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以往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临床分级不同、病理学 分级高低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可预示宫 颈癌恶性侵袭程度以及预后。

分级越晚,分化越差,其 侵袭与转移能力越强,预后越差。

本研究发现Beclin 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级、病理类型以 及宫颈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等无相关性(P > 〇.05),而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程度相 关。

在宫颈高中分化组Beclin 1的表达较低分化组高 (P<0. 01),表明肿瘤细胞分化越差,恶性程度越高,自噬能力也逐渐减弱,提示Bedin 1表达下调可能与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4163.2 P53在宫颈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P53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肿瘤抑制 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有异常表达。

正常状态下,P53可调节凋亡通路中多个关键因子调控凋亡,而缺 失P53的肿瘤细胞D N A损伤后不再发生凋亡,导致恶 性肿瘤的发生[57]。

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可看出,宫颈正 常组织、宫颈各级别C I 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P53表 达的总阳性率分别为5.0%、40. 0%、66. 7%、73. 3%、86.7%。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P53表达阳性率 上升。

P5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比宫颈正常组 织及C I N各级组织中的表达高,说明野生型P53蛋白 的突变对宫颈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减弱或消失,从而导 致癌细胞无限制生长,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肿瘤 的发生,继而发生浸润及转移。

在许多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发现,突变型P53的表 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及淋巴转移高度相关[8]。

在宫颈 癌的研究中,对此类的报道不一致。

在本研究中,p53 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年龄、分级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 度及是否淋巴转移相关,分化越差,P53表达阳性率越 高,合并淋巴转移比无淋巴转移者表达阳性率高(P<0.01)。

这跟宫颈癌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相符。

3. 3 Beclin 1和P5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关系肿瘤分化差,早期即有淋巴转移是恶性肿瘤预后不良的征兆。

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分化差及合并淋巴结转移者 的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分化好及无淋巴结转移者 (P<0. 01)。

而Beclinl蛋白的表达与之相反。

该结 果提示,伴随侵袭力的增加,宫颈癌组织细胞中P53 蛋白表达率进一步升高,Beclin 1表达率进一步降低。

说明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Beclin 1蛋白和P53蛋白,不仅和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而且和肿瘤转移也十分 密切,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 程。

对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 = -0. 429,P<0. 01)。

Beclin 1 和 P53 的相关性进一步 说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 过程,自噬减弱和抗凋亡增强在此过程中共同存在,宫 颈癌的转移与癌组织中P53的过表达及Beclin 1表达 缺失是分不开的。

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评估肿瘤 转移和侵袭力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总之,在宫颈癌组织中Beclin 1和p53表达异常,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为肿瘤的早期诊断、评估恶性程度 和预后提供参考。

目前,调控凋亡的基因治疗已引入 宫颈癌的治疗中并取得一定疗效,将来随着研究的不 断深入,将自噬性细胞死亡引入宫颈癌治疗,在加强凋 亡诱导的同时诱导自噬或许会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下转第419页)
同,有部分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包裹,加大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分离过程中失血相对较多。

本研究腹 腔镜手术未出现肾盂、淋巴管、肾血管损伤,考虑与经 腹腔途径、暴露囊肿较为彻底、解剖结构较为清楚、操 作空间较大有关,视野良好和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是避 免操作副损伤的必要条件。

随着输尿管软镜的开展,给予泌尿外科新的解决 方案,是处理<20 m m的肾结石最为安全的选择[6]。

因为肾盂旁囊肿与肾盂的关系紧密,输尿管软镜下肾 盂旁囊肿切开内引流术成为手术解剖上的基础。

本组 23例中多数病例顺利找到囊肿壁,少数病例在经皮肾 穿刺注射亚甲蓝后找到囊壁。

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中 出血量均较腹腔镜手术显著性减少,并且经尿道输尿 管软镜手术经人体自然通道进行操作,腰腹部无创伤,术后不需要留置引流管,术后无切口疼痛、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切口区麻木及疼痛、皮下气肿等优点。

患者心理及身体接受度和恢复情况较腹腔镜手术略有 优势。

特别对出血性疾病、肾脏有手术史可能存在粘 连、严重腰椎侧弯、重度肥胖的肾盂旁囊肿患者,输尿 管软镜手术是其首选术式。

输尿管软镜因其设备昂贵,费用较腹腔镜手术及 传统开放手术贵,结合患者在经济费用上考量是手术 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输尿管软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 于开窗引流的面积尽量大,双J管留置囊肿内,能有效 避免开窗处愈合粘连。

本研究输尿管软镜术后留置双 J管3周,1年后复查C T均未发现囊肿复发。

有文献 报道双J管应尽可能置入囊肿,留置时间2个月,可以 减少引流口缩窄[7]。

目前对于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尚道感染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降低肾盂旁囊肿复发率 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带管时间。

对于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微创手术方法,输尿管软 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安全有效,术中、术后并发症较 少,是泌尿外科医师手里两把重要的利器。

输尿管软 镜的优势更加明显,值得推广应用,以期给患者带来更 多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TARZAMNI M K,S0BHANI N,NEZAMI N,et al. Bilateral
parapelvic cysts that mimic hydronephrosis in two imaging modalities:a case report[ J]. Cases Journal,2008, 1 : 161. [2] AMIS E S,CR0NAN J J. The renal sinus:an imaging review
and proposed nomenclature for sinus [ J ] . J Urol, 1988,139 :1151-1159.
[3] 郭蕾.螺旋C T增强多期扫描对肾盂旁囊肿的诊断价值
[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 19(4) :451453.
[4]白杰,王华玖.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后注射无水乙醇治
疗肾盂旁囊肿—附20例报告[J].新医学,2007,38 (7): 454455.
[5 ] MIYAKE M, MAKIYAMA K, NAKAIGAWA N, et
al. Laparoscopicpyeloplasty for 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 with crossing vessel and parapelvic cyst [ J ].
Hinyokika Kiyo, 2009,55(4) :229-231.
[6 ]郭峰,李宗武,高兴华,等.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
肾结石98例临床观察[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3,33
(3) :323,
[7]俞蔚文,张大宏,何翔,等.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
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7) :489^92,
无统一定论。

双J管并发症如膀胱刺激征、血尿、泌尿
(收稿日期:2016-03-23)
(上接第416页)
参考文献:
[1] 王赞宏.自噬基因Beclm 1与宫颈癌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D].成都:四川大学,2007:1-113.
[2] 王颖.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分析[J].实用预防医
学,2014,21(3) :345-347.
[3 ] LEE J J, KIM S, YEOM Y I, et al. Enhanced specificity of
the p53 family proteins-based adenoviral gene therapy in uterine cervical cancer cells with E2F1 -responsive promoters [ J ].
Cancer Biol Ther, 2006, 5(11) :1502-1510.
[4]QIU D M, WANG G L, CHEN L, et al. The expression of
Beclin 1,an autophagic gen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patholog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J]. BMC Cancer, 2014, 14(1):1-13.[5] LIVESEY K M, KANG R, VERNON P, et al. P53/HMGB1
complexes regulate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J]. Cancer Res, 2012, 72(8) :1996-2005.
[6] DONG X X, WANG Y R, QIN S, et al. p53 mediates
autophagy activation and mitochondria dysfunction in kainic acid-induced excitotoxicity in primary striatal neurons [ J ].
Neuroscience, 2012, 207(207) :52-64.
[7] LEE C C,YAMAMOTO S, WANIBUCHI H, et al. Cyclin D1
overexpression in rat two-stage bladder carcinogenesi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ncogenes,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nd cell proliferation[ J]. Cancer Res, 1997, 57(21) :4765^1776. [8] 刘福虹.缺氧诱导因子-lct、VEGF、P5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
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7.
(收稿日期:2016-04-07)
4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