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理念的公路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低碳理念的公路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低碳理念的全面贯彻与落实,要求在公路工程设计和运行之中,能
够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符合低碳理念的切实要求。
在本文之中,首先对低碳理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同时分析了低碳公路设计与低碳公路建
设之中应用的关键性技术,希望能对相应的技术人员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低碳理念;公路工程;关键技术
一、低碳公路的概念
所谓的低碳公路,也就是在我国低碳节能理念指导之下,以降低碳排放为公
路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升多种绿色施工技术与环保措施的使用效力,在公路设计
和规划以及工程建设和最后投入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之中,使公路建设能够符合节
能降耗以及降低排放的多种目标,从而使公路工程能够获取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环
境效益,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部署[1]。
公路工程往往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之中,为了能够减少施
工过程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扰动,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使运营
期间车辆通行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减少,会采用低碳设计的方式与理念,通
过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在保障公路建设质量的前提之下,实现公路建设的低碳
性和节能性,进而获取预期的环境效益。
二、低碳公路设计的关键技术
(一)自然能利用技术
在低碳公路的设计之中,想要达到预期的降碳目标,就应该能够从对自然能
源的开发和利用入手,结合施工建设地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采取较
为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手段,使自然能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进而推动绿色交
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举例而言,时下较为完善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就可以应用到
低碳公路设计之中,可以通过在公路建设的沿线,布设太阳能路灯,从而降低公
路沿线照明系统的用电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公路沿线的照明问题,同时也
能够提升公路建设多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建设资金,是当前较为实用的自然
能利用技术之一。
再比如说风能利用技术,可以应用到山区隧道的公路建设之中,尤其是较长的隧道工程建设,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当地的风向与走势来确定隧道的
走向,充分利用自然风来解决隧道之中的通风问题,从而达到低碳公路建设的主
要目的[2]。
(二)碳补偿绿化带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碳补偿绿化带技术,也就是在公路两侧设计相应的绿化带,绿化带之
中的植物要有着较强的固碳能力,从而使汽车之中排放的尾气和二氧化碳得到充
分的吸收,使公路区间之内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达到均衡,满足低碳理念下公路
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从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碳补偿绿化带
技术的应用是较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而公路本身就是车辆尾气和二氧化碳排
放量较高的区域,在车辆交流流量日益增长的今天,应该能够通过碳补偿技术的
绿化带设计来减少公路区间的尾气排放量,从而为公路工程建设注入可持续发展
的机制,使低碳公路的建设能够符合我国目前节能降耗的根本需求。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碳补偿绿化带技术应该从公路建设地点的地理特征
和自然气候条件出发,对公路车流量的最大排放量加以精确的计算,并对公路隔
离带与边坡地带的植物固碳能力和碳氧平衡效应加以估算,从而确定公路地区绿
化带应该选择的植物种类,确保碳补偿绿化带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3]。
(三)水环境敏感区设计技术
公路工程设计是公路建设与运营的基础所在,而其中使用的低碳技术也将直接决定了公路工程的低碳效果,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注重规划阶段下低碳设计技术的应用,进而达到降低施工消耗,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成效的目的。
在公路建设过程之中,对于存在的水环境敏感区,相应的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加以深入的探讨,防止出现后期施工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和水环境破坏问题。
技术人员应该对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对公路设计方案加以优化,最大程度上规避水环境敏感区域,从而达到水环境保护的目的。
而如果无法对水环境敏感区加以规避,则应该建立公路绿色施工体系,根据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对水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构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之中可能产生的废水和废渣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废水废渣的排放数量,从而降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低碳公路施工阶段的关键技术
(一)沥青循环使用技术
在公路工程建设和改造过程之中,产生废旧材料往往无法满足公路建设的基本需求,很多工程建设过程之中都将其作为废弃物直接处理,而通过沥青循环利用技术,能够对这些废旧的沥青材料进行加工,使其能够满足路用材料的性能要求,进而使其拥有更好的建设价值。
目前我国沥青循环使用技术包括就地冷再生处理技术、热再生处理技术、厂拌冷再生处理和热再生处理等多种技术。
在这之中,就地冷再生技术也就是对旧沥青化学成分的分析,根据多种要求采用对应的工艺,加入新沥青和其他符合要求的材料,将其配置成能够再次利用的新沥青。
这种技术的原理在于通过化学手段来使沥青材料满足循环利用的要求。
而就地热再生技术则是一种就地修复破损路面的技术,原理在于对破损路面产生的废料进行就地加热,使其得到软化,并在其中加入新骨料,新沥青粘合剂,并将其进行重新铺装。
厂拌冷再生和热再生处理技术,也就是将废旧的沥青材料运送到工厂,经过物理工艺使其能够与相应比例的沥青材料进行拌和,形成一种全新且符合公路建设要求的材料,这两种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我国公路建设的沥青路面材料再生之中[4]。
而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些沥青再生技术都能够体现出沥青循环利用的经济价值,不仅降低了公路工程的建设成本,也提升了沥青材料的使用效率,对保护路面力学性能,提升环境效益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够防止出现废旧垃圾污染环境的情况,进而使公路工程建设能够符合我国低碳环保的多种要求。
(二)节油技术应用
在公路工程建设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设施,而这些机械设备设施的耗油和废弃排放则是影响公路工程低碳效益的主要因素。
机械操作人员是节油技术应用的核心所在,这也就要求了在公路建设之中,能够遵循以人为本,提升节油效力的基本原则,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树立相应的皆有意识,另外,也应该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并根据公路建设的实际需求制定燃油消耗定额,并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
在实践操作之中,同台设备在相同作业条件下,不同的操作人员会产生不同的节油效果,因此,应该在聘任机械操作人员时选择熟练度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操作人员上岗。
设备节油技术的应用过程较为复杂,想要获取良好的节油效果,就要求操作
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加大协调力度,不断的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测,对于机械性能差,耗油量严重超标的机械设备设施加以定时的更换,同时要
引入较为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从而使施工过程能够符合节能减排的根本要求。
四、结束语
在绿色交通建设的理念之下,低碳公路建设要能够全面体现出节能减排、低
碳以及环保理念,要求相应的技术人员能够不断加强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效力,从而使公路建设和运行过程能够满足低碳理念的具体要求。
这也就需要相应的技
术人员能够突破传统施工技术的束缚,转变自身理念,提升多种先进技术的应用
效力,从而使低碳理念能够在公路交通领域得到全面体现,推动我国公路建设事
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姚迪江. 基于低碳理念的公路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7,(52):281.
[2]翟晓成. 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探讨[J]. 中国科技投资,2017,(19):20.
[3]王立侠,王凤鑫. 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应用[J]. 民营科技,2017,(4):141.
[4]赵先锋. 基于低碳理念的公路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探讨[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4,(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