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高中生物选修2 生活科学与社会浙科版课后练习第七十六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高中生物选修2 生活科学与社会浙科版课后练习第七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
下列一些与冬天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有关的生产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
B、温室应保持恒温状态,以防植物被冻伤
C、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节约成本
D、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

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生产中一般不选用的育种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既可以调剂市场,又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此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减少热量的散失②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有机肥,因为有机肥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
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O2③温室蔬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但可以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还可以免除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④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得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花而不实”,萘乙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
A、只有①②③合理
B、只有①②④合理
C、只有②④合理
D、全都合理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温室的温度始终控制在利于光合作用进行的温度,定能提高温室作物产量
B、粮食及种子入库前需风干,利于较长时间贮存
C、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及时去除植物衰老和变黄的器官,如植物老叶,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

D、无土栽培时向培养液中泵入空气,利于植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等生理活动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强度②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③向温室内定期施放适量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强度④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⑤温室内保持适宜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疯牛病的致病病原体是( )
A、朊病毒
B、大肠杆菌
C、疯牛病杆菌
D、甲烷杆菌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
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C、由④培育至⑤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
D、在⑤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 ) 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②防止环境污染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④容易操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2005年备受关注的“苏丹红事件”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苏丹红一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含有致癌物质的添加剂,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它在人类的肝细胞中显现出
可致癌的特性
B、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C、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苏丹红一号”有可能激活原癌基因,从而使正常细胞
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D、目前医学上常用化学药物强烈地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化学药物作用的时
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为什么设施栽培有较高的产出( )
A、设施栽培可以人工控制条件,从而加快作物生长
B、设施农业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随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C、因为遵循了物质循环的原理,能量流动迅速,所以产量高
D、遵循物质循环的原理,利用率高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江苏某农科所通过下图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 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
“试管婴儿”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
D、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不能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可获得二倍体的“白菜—甘蓝”
B、有性杂交得到的二倍体“白菜—甘蓝”无同源染色体,所以不育
C、利用体细胞杂交能获得可育的四倍体“白菜—甘蓝”
D、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 )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②染色体变异③基因重组④基因突变⑤基因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⑤
D、①④③⑤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

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培育出可防止人类V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答案】:
【解析】:
第18题【单选题】
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是( )
A、小麦白粉病
B、锈病
C、枯萎病
D、赤霉病
【答案】:
【解析】:
第19题【单选题】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答案】:
【解析】:
第20题【单选题】
在设施生产过程中也允许使用少量的杀虫剂,但长时间使用也会使害虫出现抗药性,这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杀虫剂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答案】:
【解析】:
第21题【单选题】
下列哪一种设施养殖,使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之一( )
A、设施养鱼
B、设施养猪
C、设施养鸭
D、设施养鸡
【答案】:
【解析】:
第22题【填空题】
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
(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时,宜用______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

培养基中琼脂的作用是______。

从功能上讲,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

(2)培养微生物L前,宜采用______方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3)纯化后的乳糖酶可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

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______.
(4)乳糖酶宜采用化学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乳糖酶的______确定其应用价值。

除化学结合法外,酶的固定化方法还包括______、______、离子吸附法及交联法等。

【答案】:
【解析】:
第23题【综合题】
分析下面有关基因工程应用的材料,从基因工程的原理分析相关问题:材料1 有人把蚕的DNA分离出来,用一种酶“剪切”下制造丝蛋白的基因,再从细菌细胞中提取一种叫“质粒”的DNA分子,把它和丝蛋白基因拼接在一起再送回细菌细胞中,结果,此细菌具有了生产蚕丝的本领。

材料2 法国科学家发现,玉米、烟草等植物含有类似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如加入铁原子,就可以制造出人的血红蛋白,从而由植物提供医疗中所需要的人体血液。

材料3 瑞士科学家找到了一种与果蝇眼睛形成有关的基因,将此基因注入果蝇幼虫不同细胞以后,果蝇的翅和其他部位都长出了眼睛。

这为人造“器官”供移植使用提供了可能。

材料4 1991年,我国复旦大学遗传所科学家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用基因疗法治疗血友病的临床实验;我国科学家还通过将高等动物生长激素基因移入泥鳅的受精卵,获得比普通泥鳅重三倍的大泥鳅。

材料5 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有关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等害虫毒杀效果高达80%~100%。

所有这些实验统称为______工程,所有这些实验的结果,有没有生成前所未有的新型蛋白质?______。

""
材料1的细菌具有生产蚕丝的本领,说明______。

""
材料2中由玉米、烟草的基因生产人类血红蛋白为什么要加入铁原子?______。

植物中含类似人类血红蛋白的基因,从进化上看,说明______。

""
瑞士科学家的实验说明______;我国“863”计划15周年成果展览中类似的实例是______。

""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测定了人体中______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材料4中血友病基因疗法中有关的染色体是______染色体;我国科学家培育出的大泥鳅称为______产品,你认为此类产品的研究推广应做到
______。

""
“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可以表示为______,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

""
【答案】:
【解析】:
第24题【综合题】
如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其抗体的变化情况.请回答:
途径①注射的是______,途径②注射的是______.
破伤风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体受到外伤时,如果伤口大而浅则不易感染、伤口小而深则易被感染,由此可以判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填字母).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E、异养兼性厌氧型
当破伤风芽孢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为避免因感染而引起破伤风病,需进行免疫预防,其有效途径
应是上述______.
正常情况下,曲线②在7天后逐渐下降,这与______细胞的数目逐渐减少有关.
如果半年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此人体内,则与上图相比,此人体内抗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第25题【综合题】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
色体上。

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类。

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组,原因是______。

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

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______。

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

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