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三第二次(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高三第二次(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礼乐制
D . 宗法制
2. (2分) (2017高一上·兴义月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
①秦代设郡县②唐代“三省”的设置③元代推行行省制④明代设内阁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3. (2分)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 . 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 . 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 . 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 . 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4. (2分)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 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B .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C . 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D . 清代设置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辖
5. (2分)“随着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文化领域也呈现了新旧过渡的特点。
”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A . 文化的发展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 . 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是新旧交替
C . 中国文化领域混乱
D . 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6. (2分)(2020·赣县模拟) 下表为近代棉布生产中纱的供给情况
该表可说明当时()
A . 小农经济的顽固性与封闭性
B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C . 列强对华入侵以商品输出为主
D . 中国已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7. (2分) (2016高二上·怀仁期中) 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
”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 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 . 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 . 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 . 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8. (2分)观察下表,导致表中会议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对人民公社体制弊端的全面反思
B . 应对国内严重困难的需要
C . 国家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现端倪
9. (2分) (2017高二下·新化期中) 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
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
这反映了古希腊()
A . 提倡民主排斥专制
B . 强调个人的权利
C . 注重法治反对人治
D . 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
10. (2分) (2020高二下·绥化期末)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及:“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
十三个州就是一个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这是托克维尔对美国1787年宪法哪项内容的评价()
A . 保留《邦联条例》内容
B . 赋予总统国家大权
C . 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
D .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11. (2分) 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 . 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B . 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 . 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 . 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2. (2分)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
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 第三世界崛起
C . 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D . 欧洲走向联合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40分)
13. (10分)(2019·白城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制定了一套规范官吏行事的“守常之法”,使官吏在从事政务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达到“以法治官”的目的。
唐太宗对中央官员的编制仅定额为730员,并从一开始就将官吏的一切政务活动都纳入法治轨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对各级官吏选拔、任用、考课、奖惩、监督和体制等管理制度。
唐代统治者在行政法律上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警戒官吏的作用。
但在实际执行时,
却承袭了西周以来“刑不上大夫”的原则,对官吏的行政失职与渎职的处罚,往往采取“赎刑”、“官当”等方式具体执行。
这既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又能达到惩治行政失职与渎职行为的目的。
由此不难看出,唐初统治者在行政立法上考虑得是极其周详的,这些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对其统治的维护也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行政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代的行政管理方式。
14. (5分)(2017·山东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
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
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
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
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
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
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
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评析“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要求:对该法则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15. (5分) (2020高一下·四川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
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
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
(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
16. (10分) (2019高二下·信阳期中)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继续扩大侵略,1932年1月3日侵占锦州,进逼关内。
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照会,美国政府不承认中日政府间所签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在内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承认用违反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义务的手段所造成的任何情势、条约或协定,但在次日、美国国务院又表示美无
意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合法条约权利。
以上照会阐述了美国的新政策,被称为“史汀生主义”。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史汀生主义”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侵华不直接干涉的原因
17. (10分) (2019高一下·天长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元年)令滨海的民悉徒内地五十里。
以绝接济台湾之患。
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
……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条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
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40分)
13-1、
13-2、
14-1、
15-1、
16-1、16-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