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考点扫描精讲精练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建立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 行保护和培养。例如建立动物的精子库、植物的种子库等。
(4)法律法规保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颁布的法律和相关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⑤ 稳定性 。 (2)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物资源和科研材料。 (3)有利于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个体数量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多样性,与个体数量 无关。
(2)基因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③ 基因库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④ 基因 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⑤ 生物圈 。我国地 大物博,从而形成了森林、草原、⑥ 荒漠 、湿地、湖泊和海洋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 栖息环境,保护⑦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 2.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越稳定。( √ )
1.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 ) 2.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 ) 3.目前采用的分类系统中,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门”。( × )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① 裸子植物的故乡 ”;我国鱼、② 鸟 和哺乳动物的种数 都位于世界前列。
2.植物的分类 (1)依据:植物的⑥ 形态结构 ,如被子植物的⑦ 花、果实和种子 (2)植物分类树形图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苔藓
藻类
植物
植物
3.动物的分类 (1)依据:根据动物体内有无⑫ 脊柱 (2)动物分类树形图
,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4.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例如根据不同真菌形态结构的特征, 可以将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等类群。
(1)资料一的海洋生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海参、鲍鱼 (填生物名称)。 (2)根据寄生的细胞来看,艾滋病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 (3)从资料二可知,我国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而这种多样性实质上是 基因 的多样性。 (4)从资料二看,近海渔业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近海环境污染、掠夺式开发等 。
1.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 ) 2.把某些濒危动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最好办法。( × ) 3.在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的是草原。( × )
生物的多样性
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有着多种多样的价值。如:大黄鱼、海参、鲍鱼、海带、紫菜等是常 见的海鲜;有些海洋生物的提取物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从深海鱼类中提取的鱼油可防治心脑血管 疾病…… 资料二: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 279种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 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12 794种),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种)。由于近海环境污染、掠夺式开发等原因使近 海渔业资源锐减,渔业捕捞量下降。
从种到界
1.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① 界 、门(亚门)、② 纲 (亚纲)、③ 目 、科、④ 属 、 种。其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⑤ 界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⑥ 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2.特点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所包含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所包含生物的种类越少。
一个物种不等于一个生物体,物种是一个生物群体,而生物体是一个个体。 3.双名法 瑞典植物学家⑦ 林奈 正式提出了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1.我国濒危的动、植物资源 (1)动物:金丝猴、长臂猿、朱鹮、麋鹿、藏羚羊、白鳍豚等。 (2)植物:① 水杉 (植物中的“活化石”)、② 珙桐 (植物界的“活化石”和“中国鸽子树”)等。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生态系统多样性遭到破坏、基因多样性减少。 (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使原有生 物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其他因素,如大气污染、过度利用等。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③ 有效 的措施。 (2)迁地保护: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保护,如移入动物园、植物园等。迁地保护是 ④ 就地保护 的补充,它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 性及其保护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生物的分类 (1)概念:根据生物之间在① 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 ② 等级 ,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分类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如可根据有无成形的③ 细胞核 将生物 分为④ 真核生物 (有成形的细胞核)和⑤ 原核生物 (无成形的细胞核)。 (3)分类的目的: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程,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使人们掌握 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为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