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初探
摘要:本研究通过探讨支气管哮喘简介及分类,分析我国的支气管哮喘及世界
其他国家的发病状况,并从遗传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探究了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
因素。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高危因素
前言
支气管哮喘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慢性疾病,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
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年轻群体,尤其是儿童的影响尤为严重。

本研究针对支
气管哮喘流行病学情况及其高危因素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支气管哮喘简介及分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亦即人们常说的哮喘病。

支气管哮喘是由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等多类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导致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

该慢性炎症
与呼吸道受外界刺激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变窄有关,通常会出现症状多变的呼吸不畅,从而导致病理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呼吸困难等。

该病发作后可通过药物
进行缓解也会自行缓解,但如果诊治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的不可逆性缩窄和
重塑。

2.支气管哮喘的患病情况
目前由于缺少一个明确和广泛接受的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世界各国对支气管
哮喘的确诊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各国家的哮喘患病情况差异明显。

从总体的统计
数据上看,存在众多地区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近一倍,尤以移民地区和贫困
地区发病率上升较快,全世界的哮喘总体患病率为1%-18%。

根据国际儿童哮喘
和变态反应研究的调查,儿童的患病率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新西兰
和英国,其患病率通常保持在10%以上,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最低的几个国家分别
为印度尼西亚、希腊、中国、印度、埃塞俄比亚及部分东欧国家。

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儿童哮喘患病调查。

通过对
全国二十七个省市的十四岁以下儿童进行患病情况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哮喘发
病率为0.09%-2.60%,平均患病率为0.91%。

在2000年的新一次调查中的患病率
为0.12%-3.34%,平均患病率为1.54%。

可以看出相比十年前,我国的支气管哮喘
发病率上升明显,达到了惊人的65%,在城市排名中上海以3.34% 的患病率位居
头名,拉萨的发病率最低。

在两次的调查研究中,华东地区的发病率均为地区中
最高。

另外上海有关单位在2000年进行了上海本市范围内的支气管哮喘患病率
调查,发现上海本地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 4.5%,比十年前患病率提升了152.5%,其中上海黄浦区的哮喘患病率达到了7.93%,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在支气管哮喘致死方面,世界各地的情况也十分不同。

世界的支气管哮喘平
均致死率为1-20每10万人,全世界每年因支气管哮喘死亡的患者约有25万人,虽然总体数量相对较少,但死亡患者中青壮年占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而且这一
数字还在每年增加。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因支气管哮喘导致的调整伤残
生命年达到了1500万,这一数字达到了全球所有疾病总和的1%,因此可以看出
哮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医疗负担和社会价值损失。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中,全球因支气管哮喘花费的金钱比我们常见的结核
病和艾滋病的总和还要高。

另外,据估测截止到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期全球总计
将会出现一亿左右的新增支气管哮喘病患者,届时支气管哮喘病将会给政府、社会、家庭带来更加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另外,作为哮喘高发人群的儿童,因支气管哮喘导致的学习能力下降,社会活动受限,社交能力阻碍等,都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3.支气管哮喘的高危因素
目前关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很多,关于引起哮喘患病的因素也总结了很多,但总体并未得出一套引起发病的病因分析系统,只能得出支气管哮喘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病因尚不明确。

世界各国的很多流行病学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哮喘病患病率上升的原因。

3.1宿主因素
3.1.1 遗传原因
在关于支气管哮喘的家族支气管哮喘史研究中表明,家庭中父母双方有一方患有支气管哮喘,则支气管哮喘家族中的哮喘发病率约为正常家庭患病率的二到五倍;如果父母双方均患病,则家族中儿童的支气管患病率约为正常家庭十倍左右。

此外同卵双胞胎是异卵双胞胎哮喘患病率的七倍左右。

研究进行的家族患病分析和病例研究发现,人体中的某些染色体可能与哮喘易感程度有关。

血清中总IgE的含量较高及呼吸道的受外界刺激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变窄都和染色体5q呈现相关联,决定血清中IgE水平高低的基因和呼吸道受外界刺激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变窄的调节基因均在5q区域。

另外众多的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的基因也处于5q区域的31-33号位置,这些位置主要是白细胞介素编码区的基因,该基因对于支气管哮喘的反应和持续都有重要影响因素。

另外一些基因和糖皮质固醇的反应的变化和白细胞应答反应的基因修饰有关。

目前关于支气管哮喘有关基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调节生成IgE抗体的基因;呼吸道受外界刺激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变窄的基因表达;支气管哮喘炎症反应的介质的生成;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等。

这些研究方向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可能解决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关键途径。

3.1.2BMI因素
BMI又称身体体质指数,是衡量和反映人体胖瘦程度和健康程度的标准。

由于高BMI指数的患者占全部支气管患者的数目较多,因此关于肥胖对于支气管哮喘的影响研究已经逐渐深入。

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肥胖可以显著增加哮喘患病的可能性,这一结论对于成年人有效,对于十四岁以下的儿童依然成立。

3.1.3性别因素
在全部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男性占比显著比女性要大。

在十四岁以下的儿童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男童的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是女性儿童的两倍。

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两千年进行的两次支气管哮喘调查中均发现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之比分别达到了1.67和1.74。

但在西欧国家的调查中发现,肥胖对于女性患者的影响程度比男性患者更大。

在同样的BMI数值条件下,女性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也要高于男性。

但与存在肥胖程度与哮喘患病相关的矛盾性研究,BMI较低的一组和BMI较高的一组儿童的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差异逐渐减小,性别在患病因素中的占比逐渐不明显。

3.2环境因素
由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人猜想可能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有关。

关于环境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影响支气管
哮喘的环境因素众多,其致病的机制也十分复杂,如环境因子引起的支气管哮喘
的发作并不能清楚的知道环境因子是引发患病的因子还是导致发病的因子。

关于
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对哮喘的影响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

3.2.1致敏原因素
由于室内外空气中的过敏原导致的支气管哮喘发病已十分常见,但这些过敏
原究竟是如何影响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目前其致病原理还尚不明确。

已有相关研
究表明空气中的灰尘、动物皮屑、曲霉菌等细菌对于三岁以上的儿童是特殊的高
危因素。

另外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过敏原的暴露并无直接的关系,儿童支气
管哮喘的发病还和过敏原的种类、过敏原的密度、暴露在过敏原中的时间、儿童
年龄大小、遗传因素和其他环境因素等有关。

因此在研究时,患者的暴露史中有
相关的暴露于灰尘环境的历史,该种暴露可能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诱因,也
可能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暴露的环境无明显相关。

其他研究表明,儿童在早年的接触猫狗等动物可以有助于抵抗过敏原对于引
起哮喘或诱发哮喘的作用,不过也有一些结论完全相左的研究结论:早期的猫狗
接触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病几率。

对于农村环境生长的儿童,其支气管哮喘的发
病率较低的问题,研究认为可能和农村环境中微生物和其他毒素物质较多有关,
可以物质被认为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增强孩子的过敏原抵抗能力。

这一结论
又间接的支持了儿童早期接触猫狗等小动物可以提高儿童免疫力,抵抗过敏原对
于引起哮喘或诱发哮喘的作用。

3.2.2感染因素
在儿童成长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毒和感染,其中某些病毒可能就与哮喘
的诱发或引起有关,目前总结研究普遍认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支原体
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最为密切。

在相关研究中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儿童,在日后约有40%会发生喘息甚至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另外,一些研究显示,婴
幼儿早期的呼吸道感染,如荨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以降低支气管哮喘发
病的几率,与之前研究结论不一致,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确定。

另外特殊体质与病毒感染间的联系十分复杂,特异性的体质可能会影响呼吸
道对病毒感染的反应,而病毒感染还可以导致对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生的影响。


具体特异性的体质、病毒感染、支气管哮喘疾病三者间的关联及影响程度还需要
更加深入的研究。

支气管哮喘通过其他渠道,如非变应性疾病的影响发病仍有待
进一步研究,在家族规模、出生时间、是否在幼儿园与支气管哮喘之间有着一定
的联系。

例如多孩子家庭中,低年龄儿童和托儿所儿童接触可能增加了感染支气
管哮喘疾病的几率,但同时降低了包括支气管哮喘在内的其他免疫性疾病的发病
几率。

3.2.3吸烟因素
烟草燃烧产生的延误能够严重影响到肺部及呼吸道健康,尤其是呼吸道系统
还相对脆弱的儿童。

研究表明接触过香烟烟雾的儿童的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症状比
未接触烟雾的儿童的症状更严重。

另外怀孕期间孕妇接触香烟烟雾也会对腹中胎
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接触香烟烟雾的胎儿在出生后肺功能损伤的几率明显上升,婴儿出生一年后,儿童患支气管哮喘的几率为正常儿童的四倍。

另外出生后接触
的香烟烟雾还会对儿童的呼吸道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儿童患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儿童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儿童的被动吸烟是影响
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3.2.4饮食因素
在儿童的早期喂养中,采用完全牛奶喂养或大豆饮品喂养,婴儿还支气管哮
喘疾病的几率高于母乳喂养的婴儿。

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加工食品摄入的增加、抗
氧化剂摄入的减少均可使儿童支气管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增加。

此外,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会加重支气管哮喘的症状的程度,冷饮及巧克力的摄入
虽然不会引起呼吸道受损伤,但会使得呼吸道受外界刺激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变窄,容易加重或者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结语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导致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时与呼吸道受外界刺激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变窄,从而导致胸闷气短、喘息、
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

在我国进行的两次支气管哮喘调查中,显示我国的支
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其总体的人群发病仍相对较低,但由于其
患病人群年龄普遍偏低,尤其是儿童患病占比居高不下,调整伤残生命年数目巨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

支气管哮喘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因素两大方面,自身因素又可分为遗传原因、BMI因素、性别因素等,外部环境因素分为致敏原
因素、感染因素、吸烟因素、饮食因素等。

总的来说,目前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研
究虽然众多,但仍未找到能够彻底治愈的治疗方法,目前最好的疾病处理办法就
是利用药物进行病情控制,坚持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保证病情不复发,可以极
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建华.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04:241-243.
[2]张晗,尚云晓,焦绪勇,蔡栩栩,舒林华,韩晓华,王莉,柳永亮,刘芬,刘芳然,侯萍,崇维坤,陈宁,单丽沈. 支气管哮喘患儿235例流行病学特征及
发病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11:861-863.
[3]刘光辉,祝戎飞,王忠喜,黄爱霞,李文静,陈欢,张威. 武汉城区部分
居民支气管哮喘患病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01:102-104.
[4]黄娟,黄东明,肖晓雄,付四毛,骆翠媚,曾冠,汪叶红,王克明,阮健,郑伯强,黎敏,李岚,崔碧云,黄桂珍,王桂兰,容嘉妍,黄建梅,肖琼清,郭
小玲. 2010年中山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02:149-154.
[5].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第7卷(2013年)总目次[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4:1-100.
[6]袁海斌,成莲英,陶莹,李理. 湘潭市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12,01:98-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