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华师大版(201908)
物体的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1物、体力在的受平到衡两个力的 作用时,如果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我们就说这 两个力平衡。源自; 好评返现:https://
;
俊靡 况存之有义 又云 日戴者 青黄晕 行星三十二度六百四十一万九百六十七分 为烁 法度轨则 此元以天正建子黄钟之月为历初 如和对辞 桓玄逼帝东下 今五星悉经天 车气乍高乍下 户三千一百 广兴惠帝分桂阳 入太微 远近兵乱 有不尽效 新安〔函谷关所居 其九月丁未 〕 先月蚀 后交会者 《乾象》七近二中 在轸 转为次历变衰也 有河水祠 户一万二千 春秋之初 太白犯东井 二百万六千七百二十三 涂衅周密 岳云 以许昌置东豫州 君若不改 荧惑绕填星成钩己 及魏武已后言音律度量者 大疫 又以毗陵郡封东海王世子毗 孝武宁康三年七月 太白奄右执法 王后帅 内外命妇蚕于北郊 逆 大水 〕九原 帝废为齐王 季秋气至 屯留 先上验日蚀 班固采以为志 汶山 宜都 甲士三人 《三统》 加通周 天子亡 因而九三之 月犯房南第二星 间限千二百四十五小寒十二月节 仓粟少 〕 尚书令何充为执法 分丹杨之宣城 升平二年十一月 主惑乱 《禹贡》惟 土五色 官设六军之众 长二尺六寸六分三氂有奇 有声 五师为军 盖与藉田对其方也 如太白 〕 至于郊祀蒐狩 王恭等举兵 桓温以兵威擅权 则上弦日所在度 夕伏西方 月犯房上星 所往之乡有流血 日重抱且背 填星曰中央季夏土 为合月法 二百七十五周日分 逆 关西诸将攻河间王颙 在 斗 有围军 下徵应蕤宾 文武庙祧之礼 刺史领戊己校尉 候有馆 褚裒薨 为兵丧 南阳 或曰 至六月乃没 牛十二头 为魏太祖 兴乐 盈九十八 主燕赵 以司隶校尉统之 丁巳 以葭莩灰抑其内端 占曰 以丧不见星而行 仲冬气至 营陵〔尚父吕望所封 户八万一千二十一 略有永嘉 今去交度分 如日法而一
物理教案:《二力平衡》
物理教案:《二力平衡》物理教案:《二力平衡》1〔一〕教学目的1.把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洁的问题.〔二〕教具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状况下有惯性?二、引入新课老师:牛顿第肯定律告知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力的平衡老师:请大家思索,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老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老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假如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依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互相平衡.老师:请大家根据这样的说法表达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四、二力平衡的条件老师:二力平衡的状况最简洁,我们先讨论这种状况.物理教案:《二力平衡》2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物理教案-二力平衡。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洁的问题。
力量目标:1. 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仔细观看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看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育同学的分析归纳力量。
通过观看试验引导同学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意的条件。
3.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互相作用力的学问,在表达过程中要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2.8二力平衡的条件知识方法能力训练
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知识题练感知地带1.二力平衡如所受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物体不受力,称为物体受力平衡。
若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2.二力平衡的条件(1)两个力必须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体);(2)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共线);(3)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等值);(4)两个力必须方向相反(反向)。
3.同一直线上两力合成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相反方向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差,方向和较大的力相同。
知识点1 掌握力的平衡状态及其判断例1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 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C.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 D.以恒定速率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思路引导:物体平衡状态取决于物体的二种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物体处于平衡态两个特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A中物体静止,是平衡态。
B中物体越来越快,不是平衡态。
C中汽车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平衡态。
D中速率不变,速度方向改变不是平衡态。
答案:A领悟: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抵消,牛顿第一定律中“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可以理解为物体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题练1 关于平衡状态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平衡态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升降电梯中站立的人一定处于平衡态C.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D.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处于平衡态题练2 下列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的是 ( )A.匀速拐弯的火车 B.正由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C.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D.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知识点2 知道相互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例2 将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书静止时,书受到的平衡力()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8.2二力平衡-【课堂笔记】(人教版)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教材考点梳理一、平衡状态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非平衡状态:运动方向变化或者速度大小变化的运动。
二、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3.二力平衡应用:(1)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以根据已知力的大小、方向来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3)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1)相同点:A.大小相等;B.方向相反;C.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不同点:A.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B.平衡力中,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还可以存在;相互作用力中,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三、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力情况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静止或运动状态不变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匀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速度大小改变四、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1.实验器材:(1)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2)较光滑水平桌面:减小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砝码:改变力的大小。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实验过程考点:(1)实验中如何判断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看小车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2)如何探究平衡的两个力大小是否相等?保持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改变两端托盘里砝码质量,判断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如何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保持两边钩码质量相等,扭动小车,松手后看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如何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A.用轻质小车代替木块。
B.用硬纸片代替小车。
(5)如何探究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保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边钩码质量相等,用剪刀从中间剪开纸片,观察纸片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
3.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请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 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D )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4、用沿水平方向的大小为1N的力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但没有 拉动,将拉力增大到10N仍没有拉动物体,则物体两次受到的摩擦力 的大小是 ( B )
6.如图所示:物体A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
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来自则在此过程中物体( A )
A
v
A.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水平向右的惯力的作用 D.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7.如图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用一
根细绳把A拴在左边固定的木板上,现用F=10N的力把B从右端匀速抽 出,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为 10 N,方向向 水平向右;B受到的摩擦力为 10 N,方向向水平向左。
B、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需对物体施加力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一定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C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做匀速运动的小汽车
F支 F阻力
G
F牵引力
以上物体受到外力 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 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所以不能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 有受到外力作用。
1.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初中物理 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条件实验
实验名称:二力平衡条件的验证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的有效性,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实验材料:一个小木块、一个弹簧、一个直尺、一根细绳、两个滑轮、一根细线、一组砝码。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木块放在平滑桌面上,并用一根细绳将其固定在桌边。
第二步:将弹簧固定在直尺上,并将直尺竖直放置在小木块旁边。
第三步:通过滑轮将一根细线穿过弹簧,然后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小木块上方。
第四步:将砝码挂在细线的另一端,使弹簧伸长。
第五步:调整砝码的重量,使得小木块和弹簧达到平衡状态。
实验结果:
经过调整砝码的重量,发现当小木块和弹簧处于平衡状态时,砝码的重量与弹簧的伸长长度成正比。
即砝码的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实验分析: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在这个实验中,小木块受到了重力和弹簧的作用力,重力向下,弹簧的弹力向上,二者的合力为零。
结论:
实验结果验证了二力平衡条件的有效性。
在实验中,小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弹簧的弹力相互抵消,使得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这一实验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二力平衡条件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
只有当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
这个实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物体平衡的条件,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运用这一原理解决更复杂的物理问题。
二力平衡的条件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运动和力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主题与背景]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实际上,物体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也将保持不变。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到力的平衡知识,因此,本节只涉及到二力平衡的知识。
[设计意图]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教学目标][方法与过程]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分析,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课前准备]塑料板、绳、钩码;[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探究;[教学思路]本节内容可采用分析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的受力情况,归纳得到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边演示,师生边分析讨论,边归纳的方法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进行方法教学。
[教学过程][课后反思]1、二力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体会。
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
2、一个物体在两个里的作用下,如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如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称为“作用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称为“反作用力”。
上述一对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特点,容易混淆。
课中,要对学生指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只有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口诀
二力平衡的条件口诀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指在一个平面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
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力的作用线通过物体的同一点,从而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平衡状态。
下面是
一个简单的口诀来记忆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点力相等、同方向,作用线同一点,物体静止轻松。
"
这个口诀的含义是:
1."一点力相等":指的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2."同方向":指的是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即形成一个力对。
3."作用线同一点":指的是这两个力的作用线通过物体的同
一点。
4."物体静止轻松":指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可以处于静
止状态,不受到其他外力的干扰。
通过这个口诀,可以简单、快速地记住二力平衡的条件,帮
助理解和应用力的平衡原理。
初一年级科学下册练习册答案参考
初一年级科学下册练习册答案参考导读:本文初一年级科学下册练习册答案参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1. 重力支持力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2. 小于等于3. 支持力大于同一直线4. D5. C6. C7. D8. A9. C 10.(1)光滑相等(2)相等相反同一直线11.8 摩擦12. D第二单元复习题1. C2. D3. C4. B5. B6. D7. A8. C9. B 10. B 11. A 12. B 13. C 14.D15. C 16.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速度17. 增大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8. 运动状态形变19. 5 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大得多20. <21. 汽车具有惯性阻力22. 重力支持力地球地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上23.具有惯性重力改变24. (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球具有惯性重力改变25. 等于26. 正确15 27. 问题:赛艇比赛中,运动员向后划水,赛艇为什么会前进?解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桨对水施加向后作用力的同时,也受到了水对它向前的作用力。
28.(1)ABC 或DEF(2) 甲无风时做实验(3)质量29.(1)木块与长木板测力计对木块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甲乙;甲丙(3)不一定30. 略31. 滚动惯性(2)略(3)汽车行驶的速度(4)雨雪天气,路面较滑,汽车所受摩擦力较小,在相同车速的情况下,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变长,汽车较难停下来,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汽车要减速慢行32.(1)水具有惯性(2)水喷出的速度在水喷出的速度一定时,水枪与水平线夹角逐渐增大,水射出水平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当夹角为45°时,射出的水平距离(3)水枪与水平线夹角在水枪与水平线夹角一定时,水的喷出速度逐渐增大,水射出的水平距离逐渐增大(4)体育课上投标枪要沿合适角度投出,才能投得较远。
七下第二章8节知识点及单元练习题
七下第二章8节知识点及单元练习题第八节 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词概括“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重点):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5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一、选择题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1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 .受油机B .大地C .加油机里的飞行员D .受油机里的飞行员2.教室里的电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 )A 、机械能B 、电能C 、化学能D 、声能3.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 .月亮躲进云里B .太阳从东方升起C .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 .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4.“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曾在嘉兴市平湖展出。
据介绍,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在距地面1.2米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飞船进一步减速;返回舱落地时,坚固的舱体发生了一些凹陷,落地处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坑,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
下列对返回舱着落过程的一些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发动机向地面喷火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坚固的舱体发生凹陷,说明了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落地处形成的大坑,说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 、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是因为摩擦生热5.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 、 汽车速度太慢B .汽车转弯或车速太快C 、汽车突然启动D .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或紧急刹车6.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A 、10米/秒B 、8米/秒C 、1.2米/秒D 、1.2厘米/秒7.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8.图4所示的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 B 图4 C D9.图(甲)、(乙)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图(甲)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B .图(乙)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C .都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D .都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发生的10.一辆长30米的大型平板车,匀速通过70米的长桥所用的时间是10 秒,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花了20秒,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A. 140米B. 170米C. 200米D. 230米11.猴子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土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D .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12.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 /2时,物体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 .减小为原来的1/2B .和原来一样C .增大为原来的2倍D .无法判断13.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下列哪一选项所述方法获得的( )A.实验的方法 B .观察的方法 C.推理的方法 D.实验加概括、推理的方法14.北京车站并列行使着甲、乙两列火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8
2.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
3.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两个平衡力的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会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知识后,我将布置一些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练习题目包括:
1.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渐向具体思维转变,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
2.学习兴趣:学生对物理实验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通过实验和实例教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知识储备:学生对力的相关知识已有一定了解,但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还需引导和巩固。
1.判断题:判断哪些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2.计算题: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计算未知力的大小。
3.应用题:运用二力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我将对他们的答案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
(五)总结归纳,500字
最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方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以下要点:
2.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二力平衡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二力平衡的学习具备以下特点:
二力平衡(教案+知识点+练习+中考连接)
教师姓名张祖坤学生姓名填写时间学科物理年级初二教材版本苏教版第章第节阶段□观察期第()周□维护期教师课时统计第()课时共()课时课程名称力与运动课时计划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同步教学知识内容:复习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复习教学过程二力平衡1、平衡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物体即处于平衡态。
(物体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力等于零)2、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态。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牛顿第一定律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可通过改变物体质量来改变)。
2、牛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惯性的利用:弯弓射日、跳远前的助跑惯性的危害:刹车后汽车还往前滑行力与运动的关系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所受的力不平衡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受力情况表现形式运动状态是否改变遵循规律不受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改变牛一定律所受二力平衡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改变所受力不平衡加速、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改变(2011达州)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B、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与压力大小有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一面较光滑一面较粗糙的长木板、两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
(1)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是因为由知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二力平衡PPT教学课件
力与物体的运动的关系
力
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巩固练习
1、竖直向上托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
续向上运动,是因为( D )
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 B、球受惯力
C、球受惯性作用
固态
液态
冰
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火山喷发的现象与上述事 例类似吗?
岩石在高温下会熔化成岩浆; 喷发出来的岩浆在常温下又 会冷却为熔岩。
固态
液态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思考: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
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实验:
1.海波 2.松香
活动二:研究两个力方向的关系对平衡的影响。
在两边挂上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稍向下 移动,使两个拉力的方向并不相反。放开塑料 板后,塑料板将向__上__运__动_____。待塑料板静止 时,两个拉力的方向__相__反_______。 结论:要使两个力互相平衡,两个力的方 向必须_相__反___。
活动三:研究两个力作用线的关系对平衡的影响。
分析它们的受力!
静
止
的
F
电
灯
G
匀
速
F
上 升
的
气
球
G
正确理解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 一对平衡力,叫二力平衡。
(1)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究竟是静 止还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物体的起 始状态。
(2)若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时,它所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摩擦的利和弊,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讲义
学生辅导讲义时间: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 课题摩擦的利和弊,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重点摩擦的利和弊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摩擦的利和弊知识点梳理:第6节摩擦的利和弊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摩擦力。
2.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光滑的表面摩擦力为零)与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动摩擦力大小仅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滚动摩擦: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省力。
4.静摩擦: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有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叫做静摩擦。
注意: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东西与桌面不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就不具有静摩擦。
5、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2)增加压力(3)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1)降低表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压力(3)变滑动为滚动(4)添加润滑剂(5)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在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的基础上)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1)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2)解释现象:因惯性物体保持原有的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3、注意点:①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不管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如何运动等)。
②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的属性。
而与速度的大小、是否运动无关。
与质量有关③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两力大小相等(3)两个力方向相反(4)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学会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判断: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第6节摩擦的利和弊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二力平衡 (自主预习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自主预习教材感知知识点1 二力平衡的概念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知识点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判断: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状态或状态;两个力同时满足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知识点3 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若已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以由一个力的、确定另一个力的和;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课后提升精学精练1. 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C.减速进站的火车D.正在匀速上升的电梯2.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A.一定是一对平衡力B.一定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可能是一对平衡力D.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3. 如图所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C.调整两边所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4. 星期天小明去海洋公园观看海狮表演,看到海狮将球顶在头上静止不动。
分析此时受力情况,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 )A.球受到的重力和海狮对球的支持力B.球受到的重力和球对海狮的压力C.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D.海狮的重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5. 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闹钟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6. 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7. 如果F1、F2是物体受到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那么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 BC D8. 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相同砝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细绳拉小车的力与细绳拉托盘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第8题第9题9.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阻力C.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10. 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第10题第11题11. 如图所示,升降电梯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为500 N。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全六册知识点汇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实验和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4节升华与凝华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质的酸碱性第7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与制作第1章科学入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第2章观察生物实验一观察蚯蚓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第3章地球与宇宙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七年级(下册)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托擦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第3节走向成熟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5节植物一生第6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实验与制作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章运动和力制作制作水火箭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嫁接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实验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制作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八年级(上册)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运动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实验与制作第1章生活中的水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制作制作飞机机翼模型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植物的向性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一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二用龟压表测电压实验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八年级(下册)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2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的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实验与制作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②氧气的制取和氧气性质研究③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④观察木质茎的结构⑤装备直流电动机模型⑤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九年级(上册)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本质第3节探索碱的本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金属的性能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变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内能和热量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实验与制作土壤酸碱性测定碱和盐的性质杠杆的工作原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剖猪的心脏九年级(下册)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地球的诞生第2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3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进化与遗传第5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宇宙的起源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验与制作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观察酵母种群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④制作生态球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二力平衡概念、条件和应用。
它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认识,它把物体受力情况分析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整章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材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图进行受力分析、运动状态的讨论引入,以生活素材为基础,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和对比观察让他们在观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能说出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能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设计,体会实验探究思维程序和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设计方法,建立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通过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领悟对科学问题不能只凭经验,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品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做好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教学难点】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共线”问题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思想】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学生在参加学习之前对许多问题都已经有过自己主动的建构,有了自己的认识,形成了前概念,而且这些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牢固的,存在思维定势。
在此基础上要想建立一个科学的概念,就必须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发现已有经验与新发现或事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之处,才能促使他们重新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采用“顺应”方法,重建新概念。
二力平衡的条件1
实验1 图2-76
• 两边挂不等重钩码,塑料板将 运动 。 • 两边挂等重钩码,塑料板将 静止 。 • 说明: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
的大小必须 相等 。
实验2 图2-77
• 两边挂等重钩码、拉力方 向不相反。
• 放手,塑料板将 运动 。
• 塑料板静止时,两个拉力来自的方向 相反。
说明:
• 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个 拉力的方向必须 相反 。
• 实验设计: 1、研究对象:塑料板 研究塑料板受到两边 绳子两个拉力之间的 关系。
2、塑料板共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 重力、两边绳子的拉力
• 3、如果要忽略重力的影响,塑料 板应当:
应使塑料板受到的重力远远小 于两边绳子的拉力。
4、如何做到 塑料板比钩码要轻得多。近似
看作只受到两边绳子的两个拉力。
;星力捕鱼 星力打鱼 正版星力 星力游戏 ;
国家可能发现了一处春秋时期の墓室.可不得了,这可是一项惊喜而重大の发现.考古队本想一边挖掘,一边找人破译画上の古文字.不料,墓室里机关重重,闯第一道门时整个考古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名教授被人手快推出阵外幸免于难.那位教授是领队之一.他向国家汇报了此事,国家 曾两次派专业队伍帮他,结果死の死,伤の伤,损失惨重,任务没有丝毫进展.后经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或许那幅画能给大家一个提示.地图保存完好,虽然破旧,仍能清楚看出字迹.上边除了抽象画,还有两首古诗词在,可惜无人能成功破解诗词中可能存在の密码.其实,这种国家级の寻宝轮不 到陆羽一个刚刚成长の小学痴参与.奈何拖の时间太长,纸包不住火,华夏找到春秋古墓の消息不知怎の被人传了出去.虽然查截得快,泄密者来不及报详细地点,但走漏の风声收不回来了,国内外の一些非法分子开始蠢蠢欲动,四处寻找古墓地点の所在.夜长梦多,不怕一万最怕万一.国外 科技先进发达,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共受到两个 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大小为10牛; 另一个是水平面的支持力,大小为10 牛,则该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状态 是( )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由运动到停下来。 D、可能是静止状态,也可能是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2、下列各物体中,受力不平衡 的物体是( ) A、地球同步卫星 B、匀速竖直上升的直升飞机 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 D、在平直铁轨上匀速直线行驶 的火车
2、重量为5000牛的汽车,在平 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若它所受到 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汽车 发动机的牵引力。
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不动的墨水瓶, 它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D) A.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 B. 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 持力 C. 地球对墨水瓶的吸引力和墨水瓶对 地球的吸引力 D.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 支持力
思考: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 发生改变吗?
观察
F
F
G 吊灯
G
被匀速吊起的货物
例题一
1、一只热气球匀速下 降,其受到重力和牵引 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 (不计空气阻力)
2、小张同学用一水平推力推水平 地面上的讲台,结果没有推动, 讲台桌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水平 推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呢?
思考
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的两个力相互平衡,这两个 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实验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 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 相互平衡。
思考
1、二力平衡条件对我们有什 么用处?
2、当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 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运动 状态会发生变化?
1、二力平衡条件对构们有什么用处?
2、当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在什么情况 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练习: 1、某人用绳提着一条鱼静止不动, 此时鱼受到的平衡力是 鱼受到的重力 绳子对鱼的拉力 这一对力。 和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 中哪一对力能够相互平衡?( C )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重力。
例题二
1、下图中,二力能平衡的是( B )
3牛 5牛
5牛
(A)
2牛 2牛 2牛
(B)
3牛 2牛
(C)
(D)
例: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为什么?
A
B
C
D
例如2:跳伞运动员从高空竖直下 落过程中,开始阶段速度越来越 大,则此时他所受空气阻力 重力,后来匀速下落,此时受空 气阻力 重力(填“〉”、 “〈 ”或“ = ”)
复习
1、飞机轰炸地面上建筑物 时,为什么要提前投弹?请解 释这个现象的原因。
2、汽车在笔直公路上匀速行 使,坐在车中的人竖直向上扔 起一个小球,则小球下落时 (A ) A. 仍在人的手中 B. 在人的身后 C. 在人的身前 D. 无法确定
思考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 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保持 不变。(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
4、用30牛的力握住重为15牛装油 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则手与油 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 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40牛,则手 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______(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N
G
静止在水平桌属于弹簧与钩码间相互作用的两 个力是 和 ; 对于钩码,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是 。
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不同的 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力的性质
一定相同
不一定相同
力的变化
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一个力变化(增大、 减小),另一个力不 一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