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海醇注射液致全身皮疹1例报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海醇注射液致全身皮疹1例报告分析
目的:碘海醇注射液作为造影检查的常用药品,不良反应罕见并迅速,但给
临床使用带来较高风险,为提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及防治措施,现表述如下: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碘海醇注射液(国药准字号:H10970358,批号19022261)
资料:患者宋某某,女,48岁,卡号:A15906094,因胸痛、肝肿瘤就诊我院
呼吸内科,为做进一步检查行CT增强扫描,于2019年9月2日早上9点52分
开始高压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70ml,30秒钟推注完毕,进入CT室检查,检查
结束后患者诉舌头、头皮发麻,约1分钟患者诉有痒感,约5分钟后患者多个部
位瘙痒,额头、四肢等出现丘疹。
遵医嘱予地塞米松注射剂5mg静脉推注,稍后
患者症状无缓解,遂立即将患者送至急诊科作进一步治疗。
查体:心肺腹(-),全身出现散在风疹团块,约0.5cm*0.7cm大小,伴瘙痒,无胸闷、心慌、气促、
恶心、呕吐等症状。
遵医嘱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
剂80mg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维生素C注射剂0.5g静滴,5%葡萄糖注射
液+葡萄糖酸钙注射剂静滴,约1小时后患者症状好转,患者未诉其他不适。
次
日早9时随访患者,患者诉症状消失。
由于碘海醇注射剂属于非离子型造影剂,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一般都为轻度到中度且为暂时性的,重度反应和致死反应罕见,但也给临床带来的极大的医疗风险,所以应事先制定紧急救治程序,以便发
生严重不良反应时能马上进行治疗。
现笔者查阅文献分析总结如下:
1.药理作用、用途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作用及用途:本品为第二代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由于含碘,为高密度
造影剂,在X线片上或“17”片上含有造影剂的地方密度增高,使对比增强,有
助于诊断。
它是通过去除羧基,降低神经毒性,;去除离子,降低渗透压;加入
亲水基羟基,降低静脉和神经不良反应,从而降低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临床用于
血管造影、腰、胸、颈段及脊椎造影、CT增强扫描等。
药代动力学:通过静脉注射到体内的碘海醇,于24小时内几乎全部药物以
原形经尿液排出。
注射后一小时,尿液中浓度最高,无代谢产物产生。
2.不良反应
2.1轻度反应:恶心、皮肤少量红疹、瘙痒、脸红、全身温热感等。
2.2中度反应:剧烈头痛、恶心伴呕吐、胸闷、气促、荨麻疹、眼睑等颜面
部位中度水肿。
2.3重度反应:喉头水肿、脉搏细弱、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抽搐、休克。
2.4局部渗漏:造成局部肢体肿胀或坏死。
3.易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3.1患者自身的原因:包括有无过敏史、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者、严重的心功
能疾患禁用;甲亢、糖尿病患者、严重的肺部疾患者慎用。
另对1岁内的幼儿或
超过70岁的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告知患者和家属,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1】。
3.2造影剂的用量:严格控制造影剂的用量。
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
量减少造影剂的用量。
一般用量为100ml-150ml或按1.2-1.5ml/kg计算,注入
速度为2.0-3.5ml/s,对于年龄超过70岁、或长期卧床、或近期经常化疗患者,
血管条件差、脆性大,应降低注入速度,为2-3ml/s.
3.3穿刺血管的选择:造影剂的注入采用高压静脉注射。
因此,静脉穿刺比
一般的穿刺要求高,一般选择粗而直、弹性好、好固定的血管,如肘正中静脉、
前臂头静脉组、前臂贵要静脉组、前臂掌侧静脉组。
操作时要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等,要一针见血,切勿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
3.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组织胺释放中可能会起到某种促进作用。
患者过
度紧张、恐惧、忧虑等心理变化,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导致神经
功能异常。
4.采取的措施
4.1应严格掌握造影剂的注射方式、技术、控制输注速度,降低不良反应的
发生。
4.2造影前可使用地塞米松注射剂5-10mg静脉注射,可降低不良反应3-5倍,提高机体耐受力6-7倍。
【2】
4.3制定完善的抢救措施,定期检查抢救药品,保障药品有效,安全。
将造
影剂过敏反应急求措施表放于醒目位置,扫描间内配备各种急救用品,如氧气,
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尼可刹米、洛贝林等,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
停止造影,积极进行抢救,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救治。
4.4做好心理疏导,解除心理压力。
医务工作者应客观讲明不良反应情况及
潜在性疾病的发生,如:用药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细致的解释工作可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稳定情绪。
5.结论
据收集30万病例统计,非离子型造影剂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08%,中
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0.04%,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0.004%。
笔者查阅碘海
醇注射液说明书,说明书中对于预试验作不推荐使用,因无预测价值,且会偶尔
会引起严重和致命的不良反应。
但随着文献报道碘海醇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增多,
给临床带来很大的风险,那么临床在使用碘海醇注射剂增强扫描时,一定要具体
分析病情、身体状况及诊断价值的利弊关系,慎重选择,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好
心理疏导,告知过敏反应情况,并签订协议书,优先安排检查,避免长时间等待
引发不适或潜在疾病发作。
同时要有高度责任心,还应具备心肺复苏的应急能力,有助于改善目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
疗纠纷,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朱爱民,造影CT增强扫描中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治疗【J】.河北医学,2006,180
【2】董贵清,冯耀荣,恶病质患者CT增强扫描和护理【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1,2(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