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眼中的政治课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眼中的政治课教师
作者:吴继金贾向红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版)》 2021年第5期
毛泽东尽管不是一位职业教师,但他青年时期曾想当一名教师。
他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学习过,后来由于革命需要又多次走上讲台上政治课,或作形势报告,可以说具备了作为一名
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
从毛泽东的革命阅历,以及他的政治视野,充分地认识到了政治
课的重要地位,意识到了政治课教师的作用。
因此,毛泽东不仅十分关注和重视政治课,并结
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也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对政治课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文|吴继金贾向红
信仰马克思主义
政治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
克思主义,在这一点上是毫不含糊的。
1937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为自己的老师徐特立60岁生日所写的贺信中,称赞了徐老在
革命失败,许多共产党员离开共产党,甚至投靠敌人的危急关头,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徐特立作为教师典型,之所以受到毛泽东的推崇,首要因素是因为徐特
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坚信不疑,并为之奋斗而不畏牺牲。
在革命战争年代,“抗大”教师就是毛泽东心目中政治合格的政治课教师。
坚定正确的政
治方向,是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的第一条。
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
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 “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即要有牺牲升官,牺牲发财,牺牲自己生命的决心!” “要打倒日本、怎样打倒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就是抗战时期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这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的理想。
坚持正
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这就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因为马克思
主义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武器,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武器”。
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具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不迷失道路,“不致蒙蔽和歪曲他对于事物的
观察和对于真理的理解”,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勉励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抗大”教师,首要的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共产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通过思想斗争提高了政治水平和鉴别是非能力,把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小资产阶级意识磨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创造新社会,去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
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抗大”教师都能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办学的根本
原则,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为了夺取抗日战争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坚守岗位,克服困难,不怕牺牲,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对此,毛泽东在《抗大三周
年纪念》中指出,“抗大”的革命与进步,是因为“抗大”的教职员与课程是革命的进步的,
又因为“抗大”的学生是革命的进步的,没有这两方面的革命性进步性,“抗大”决不能成为
全国与全世界称赞的“抗大”。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将包括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看作是“国家和社会的宝
贵的财富”,需要大批具有“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教育家和教师”。
毛泽东强调教师要讲政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
建国后,毛泽东明确指出,“没有正确的政
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 “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
”建国初期,在文化教育战线和各种知识分子中,广泛地开展了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
毛泽东要求包括教师在内的
知识分子通过思想改造这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当时,毛泽东非常支持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发起的教师思想改造运动。
他指出,教师思想改造
的根本点,是要彻底抛弃轻视工农大众的错误观点,牢固树立与工农结合的自觉意识,“他们
应该继续努力,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使自己具备正确的政治观点”。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1937年8月,毛泽东为“抗大”教员题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就是要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忠诚于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担当起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为
教育事业奉献。
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当然也是毛泽东对
政治课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抗战时期,毛泽东在一次给“抗大”师生作报告中,为了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曾把教
师和学生生动地比作“母鸡”和“鸡蛋”的关系。
毛泽东认真地给“抗大”教员算了一笔账:
你们在抗大当教员,每个队七八十人,如果他们都当连长,就是七八十个连;如果都当营长,
就是七八十个营;如果都当团长、师长呢?针对“抗大”一些教职员存在不安心学校工作而想
上前线作战的想法,毛泽东指出:教育工作同样是革命工作,办学校是组织和增大抗日力量的
有效方法。
“造学生”在抗日战争中担负了重大的责任,是抗日的力量中作用更大,意义更多
的一部分。
因为这不是小事,是共产党的大事。
“这许多人不是在前线进行战争,而是在后方
训练干部,这个意义比较在前线作战大不大?我想至少不会算小……所以在后方训练干部,决
不比在前方作战差。
”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党的教育事业,毛泽东要求“我们党应该有
很多专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希望广大教职员“要安心工作,要有准备长期工作的决心”。
要
求教育工作者下决心做好教学工作,“要用自己的热心,积极性,全副精神来对付学生,把他
们教好。
热心应该尽量发挥,而不应该吝啬。
”
“抗大”政治课教师可以说是实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典范。
“抗大”教职员大多数
都是历经战火考验的英雄,本可以在战场上杀敌报国,但他们服从党的安排,在教书育人的岗
位上默默奉献。
被称为“游击大王”的贾若瑜回忆说,我常常在晚上要工作到零点以后,伴随
着三更灯火,一弯残月,直到五更鸡鸣,才能入睡。
有时在睡梦中还在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甚至因思考难题而辗转反侧,夜不成寐。
政治教育科科长杨兰史长期坚持教学工作,由于操劳
过度,积劳成疾,1938年10月病逝于延安,时年29岁。
真正做到了毛泽东所号召的做一辈子
教员,“死在延安,埋在清凉山”的决心。
毛泽东称赞说,“抗大”教职员是最无私的,一不
谋官,二不谋利,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人民,乐得桃李满天下,乐得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
理论联系实际
抗战初期,由于党内教条主义残余尚未肃清,在延安的高校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哲
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
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
等诸如此类的现象,脱离实际,抱着教科书死记硬背,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甚至个别
结论当作教条。
毛泽东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高校政治课要坚持“有的放矢”,结合实际讲,才有吸收力。
毛泽东曾深有体会回忆他在“抗大”讲课时情形:“不能照书本去讲,那样讲,听的人要
打瞌睡,自己作准备,结合实际讲,总结革命经验,听的人就有劲头了”。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延安时期高校都坚持教学联系实际的方法,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
部学校的决定》规定:“凡担任学校教育工作的同志,均应认真地研究教课内容与教学方法,
使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原则,在教课内容与教学方法中贯彻起来。
”例如,“抗大”要求政治教
员在讲述任何革命理论时,“都必须特别注意到与当前中国革命运动相联系,以及与学生所切
身经验过或者所能体贴到的许多实际工作实际斗争相联系。
”鲁迅艺术学院“本院以理论与实
践的统一为教学之最高原则”。
明确规定教员在讲政治理论课时,要“力求材料丰富具体,并
注意联系当前政治上文化上的具体策略问题,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启发式教学
毛泽东一贯倡导学校教学方法要用“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毛泽东早年在农民运动讲习
所讲课也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据当时的同学回忆说:毛泽东上课,不像一般教员那样
咬文嚼字讲得多,主要让学生自学,学生有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就写条子给他,他在一定时
间作统一解答。
因为讲得十分精彩、生动,他一上课,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的。
毛泽东在“抗大”讲课和作报告时,只带一个简明扼要的提纲,把提纲上的问题讲完后,还允许学员写条子
提问题,并随即予以解答,因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过去在抗大讲课的时候,就是把讲稿发给学员,我只讲三十分钟,让学员自己去研究,然后提出问题,教员解答。
”在毛泽东的指导和影响下,延安时期高校在教学方法中,改变了旧学校“注入式”“填
鸭式”的教学方法,“坚决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式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
造性。
”例如,“抗大”“讲课的基本方式是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不是讲演式,也不
是简单的问答式”。
启发式教学即“先讲必要的前提,然后才来发问,把大问题分成若干小问题,每个问题中有着一定的联系,使得听课者能在教员诱导之下,从问题的各个侧面,了解到
问题的全面,从问题的发展过程中了解到问题发展的规律与法则”,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因材施教
毛泽东要求政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上课内容和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早
在湖南一师创办工人夜校期间,他就反对教员不考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毛泽东强调指出:“在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
……教员也要跟学生学,不能光教学生……
就是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
” “教员不根据学生要求学什么东西,全凭自己教,这个方法是不行的。
”而要弄清学生的情况,了解
被教育者的实际,关键是要调查研究。
毛泽东指出:“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
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学生对马
克思主义理论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还有困惑或理解上不全面、不准确的
地方,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哪些问题,然后通过教学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给予说明,以达释疑
解惑、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的目的。
因此,“因材施教”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客观
规律,与现代教育理论是完全吻合的。
毛泽东身体力行,为了上好政治课,都要事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学生的精
神需求和思想状态。
他在红军大学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每次讲课前一天的夜里,他都在红大窑洞附近的大树前挂上马灯,请来学员、干部了解情况。
在“抗大”上课时,
毛泽东每次都利用课间休息20分钟的时间,找学员交谈,了解学员来延安以前在各地区的情况,同时也征求大家对他讲课的意见。
然后,针对学员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毛
泽东的指导下,“抗大”政治课设置比较机动灵活,尽可能照顾到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
需求,不同的教育对象所学习的内容是有区别的。
“对于地方知识青年,我们第一是要进行思
想教育(马列主义基本思想),培养他们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争取他们来为工农服务。
第二
是要进行时事政策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拥护党的各种政策。
”而对于有战斗经验的干部,具体
按照初、中、高三级来设置政治课程,学习内容也有差别。
对于专门技术人才这类干部进行政
治理论教育时,中央规定要注意恰当安排政治教育的比重,既不能忽视政治教育也不能提出过
高的要求。
“他们的政治学习,只是为了使他们不从中国一般现实生活与政治斗争孤立起来,
而使他们成为民族、民主革命的积极参加者,使他们成为专门家的革命家。
”
讲究语言艺术
毛泽东重视语言艺术,在上课和作报告中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简洁明了、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被教育者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在语言运用上,毛泽东既是高超的理论家,更是卓越的实
践者。
”抗战时期,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题写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
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校训,他曾用《西游记》中的人物譬喻来加以说明。
毛
泽东说: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
定不移的。
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
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吃苦。
孙猴子很灵活,很机动,但是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方向不坚定,三
心二意……。
毛泽东还特别提到那匹白马:它不图名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
经取了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
还有一次,毛泽东在“抗大”上课时,讲到我们有
的指挥员,对情况不加分析,别人一鼓动就来了劲,结果事与愿违,成了鲁莽家。
有的人越听
越感到,毛泽东讲的像自己曾指挥过的一次失利的战况,于是,一个学员没等毛泽东讲完,就
站起来说:主席讲的是我,今后我一定克服鲁莽的毛病。
接着,又—个学员说,不!主席讲的
是我。
从此,“不当鲁莽家,要作勇敢而明智的英雄”成了“抗大”学员的座右铭,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
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改善教员质量是学校办好的一个决定条件。
”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改进有着密切的关系。
毛泽东一贯重视教师队伍的业务建设,认为教改的关键是教员。
早在1920年7月,毛泽东就指出:“教育为促使社会进化之工具,教育者为运用此种工具之人。
故
教育学理及教育方法必日有进化,乃能促社会使之进化;教育者之思想必日有进化,乃能吸收
运用此种进化之学理及方法而促社会使之进化。
”抗战时期,毛泽东批评一些政治课教师不思
进取,满足于现状,上课敷衍塞责,业务水平低下,因而教学效果很差。
他说:“现在看到我
们的有些教员,他手里的一本政治常识,还是中央苏区时代出版的,他对这本书上的东西相当熟,因为大概他已教过七八十遍了,但是其他东西就不知道了。
”这样的教师真是贻害无穷。
教师怎样改变业务水平低下的现状呢?首要一点“就要加紧学习”。
毛泽东在与“抗大”
教职员的谈话中重申:“当教员,同时又要学习,不要以为这是小事。
”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
是学不成的,教师要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我们当然只能是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
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
”毛泽东明确提出:“教育者首先应当受教育”,“我们的教授、教员,都在教人民,教学生。
因为他们是教育者,是当先生的,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
在这个社会制度大变
动的时期,尤其要先受教育。
”向谁学习呢?教师首先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要跟学生学”。
“除了向学生学习外,还要向老百姓学习,跟他们谈话,把他们的话总结起来,作为你
们的经验。
”虚心向群众学习,必须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先生。
“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
的精神”,是学不好的,是得不到真正的知识的。
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但毛泽东对政治课教师的要求在今天一点也不过时,对于政治课教
师队伍的建设仍然起着积极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能否真正受到学生的
喜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
对照毛泽东所提要求,作为为之努力的目标,并以自己的人格
和魅力吸引学生,一定会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