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184页岩气井压裂试气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Y184页岩气井压裂试气技术
摘要:JY184井位于四川平桥区块,是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建平桥区块部署的重
点开发井,通过对该井射孔工艺和压裂分段方式以及试气制度优化,高效完成了19段压裂试气施工任务,压后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页岩气;开发井;分段;增产效果
JY184井位于四川平桥区块,是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建平桥区块部署的重点开发井,通过对该井地质情况分析,优化了压裂试气设计,高效完成了该井19段
压裂施工,压后取得较好效果,为该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JY184井基础情况
JY184井位于四川平桥区块,平桥区块是一个“窄陡”断背斜[1],主要处于隔槽式褶皱—冲断带,断层数量多、规模也大,整个海相构造层形变较强,地层纵横
向连续性较差,这些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水陆棚相带优质页岩发育,加之页
岩气层埋深适中,多处于2500~4500m,是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建平桥区块部署
的重点开发井区域,钻探目的是开发平桥区块上奥陶系五峰组-下志留系龙马溪组
页岩气资源,评价川东南地区川东高陡褶皱带平桥断背斜较高部位埋深3000米
以深区域产能情况。
图1 JY184井区块页岩气构造图
图 2 JY184井井身结构图
根据相关资料推算JY184井压前地层压力43.71MPa,压后地层压力47.33Mpa,地层温度为110.21℃。
由于该井位于平桥断背斜北部倾末端,东邻平桥东1号断层,宏观地应力具有中弱拉张性特征,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以北西-南东向为主,
A靶点东、西两侧各发育一条高曲率条带,水平距离分别为230m、130m,其中
西侧条带向北东方向延伸,并与水平段中部-B靶叠合,预测水平段方向与裂缝方
向基本一致,且裂缝较发育。
该井水平段在①-⑤小层穿行,井段4625.4-4634.8m为①小层顶部观音桥段,为低伽马高密度的灰质页岩;井段3952-4209m(⑤、④小层)泥质含量较高,
平均40.0-41.2%,下步优化上述井段射孔及压裂施工参数;水平段发育1个中-高
值曲率段及1个弱曲率段,水平段中段至B靶附近裂缝相对发育,水平段
5384.45-5394.00m共漏失钻井液236.7m3,在
水平段井段3952.0-4422.5m东邻平桥东1号断层且与其近平行,与该断层最小距
离161m,与东部另一断层F1最短距离480m,优化该井段压裂工艺参数;而该井5468.64m以下接箍深度数据为根据钻井提供的相应套管单根长度推算,数据供参考;现场应据第一次泵送桥塞跟踪的磁接箍深度数据校核、微调该段射孔簇段,避免在套管接箍处射孔;
2 JY184井压裂设计
(1)设计射孔54簇。
第1、4、9、15、16段每段两簇,每簇为1.5m;第12、19段每段四簇,每簇为0.8m;第8段三簇,每簇为0.9、0.9、1.2m,其余每段三簇,每簇1.0m。
(2)采用螺旋射孔,每段2-4簇射孔,0.8-1.5m/簇,孔径9.5mm。
第一段采用连续油管传输射孔,其它段采用泵送桥塞联作射孔工艺。
表1 JY184井射孔参数表
(3)针对本井水平井穿行层段地质特征,优化设计成19段进行试气施工,分段射孔及桥塞位置根据相关曲线位置确定。
(4)压完放喷时井口压力控制在最大关井压力的60%~95%,产量大时控制在最大关井压力的70%~95%左右,产量很小时则尽量控制在最大关井压力的60%~70%。
3压裂试气施工情况
该井射孔19段54簇,泵送桥塞-射孔联作一次合格率88.88%。
分19段加砂压裂,入井总液量35708.6m3(含泵送减阻水液量,含大排量试挤液量),支撑剂总量1073.47m3。
连续油管完成全部钻塞18个,桥塞钻除率100%,下强磁打捞器清理井筒2趟,共打捞出金属碎屑9.68kg,地面捕屑器捕获复合材料碎屑14.48kg,综合返屑率20.0%。
压裂过程中入井总液量35708.6m3(含泵送减阻水液量,含大排量试挤液量),钻塞期间返排液量114.00m3,放喷求产期间返排液量1188.0m3,总返排液量1302.0m3,待排液量34406.6m3,返排率3.65%。
图
3 JY184井第一段压裂施工曲线
经措施改造,落实了地层产能,达到了试气目的,用12.0mm油嘴,30.0mm 孔板求产,套压26.08MPa,气产量193748.0m3/d,试气结论为气层。
参考文献:
[1]张弛.涪陵页岩气田平桥区块深层气井压裂工艺优化与应用.岩性油气藏,2018(30)。
作者简介:李勇(1985- ),男(汉),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主要从事试油气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