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对刀教学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车床对刀教学教案(优秀
版)word资料
1
类目教学内容、方法、过程间
分
配
注
五模
拟
加
工
仿真教室:
经过上节课对对刀操作的学习,本节利用上节课所学内容,
完成对刀操作并自编程序,完成下图。
加工零件图
加工程序
O1
N5 S500 M03 T0101;
N10 G00 X100. Z100.;
N15 X35. Z5.;
N20 G71 U2.R1.;
N25 G71 P30 Q60 U1. W0.1 F0.2;
N30 G00 X23. ;
N35 G01 ZO ;
N40 X26. Z-1.5;
N45 Z-15. ;
N50 X32. C0.3 ;
N55 Z-25. ; N60 X36. ;
N65 G70 P30 Q60 F0.1;
N70 G00 X100.Z100.;
N75 M05;
N80 M30;
30
分
钟
机械科组优质课教案
加工零件图:
注:毛坯为Ø28棒料,零件还没有进行粗加工。
零件图1比例数量材料
图号:01 1:1 1 45钢
姓名日期
得分
教学过程
一、讲解前置作业
前置作业如下:
1. 指出下列指令的格式
A、G71
B、G72
C、G73
D、G92
2. 根据加工零件图,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内容包括:
1)零件图分析
该零件由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槽和螺纹组成。
其几何形状为圆柱形的轴类零件,零件径向尺寸与轴向尺寸都有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为μm,需采用粗、半精加工与精加工。
毛坯为Ø28的棒料。
材料为45钢。
2)加工工序
零件的外形较简单,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
工件坐标原点选择在工件右端面中心,坐标系如图
所示。
根据零件图样要求其加工工序为:
①建立工件坐标系,并输入刀补值。
②平端面,对刀时平端面。
③外圆柱面粗车,选用90°外圆车刀,可采用G71指令。
④外圆柱面精车,选用90°外圆车刀,可采用G70指令。
⑤切槽加工,采用刀宽为4mm的切断刀。
⑥切螺纹,采用60°的螺纹车刀,由于G32指令编程麻烦,使程序加长,G92主要用于循环次数不多的螺纹切削,G76它主要用于多次自动循环,这里采用G92指令。
⑦车轴肩,采用刀宽为4mm的切断刀,可采用G72指令。
⑧切断,采用刀宽为4mm的切断刀。
3. 各工序刀具及切削参数选择
序
号加工面刀具号
刀具规格主轴转速
n/rmin-1
进给速度-1
类型材料
1 端面T01 90°外圆车刀
硬质
合金500 60
2
外圆柱面与球
面粗车
T01 90°外圆车刀500 100 3
外圆柱面与球
面精车
T01 90°外圆车刀1000 40
4 外径槽T02 切断刀(刀宽4mm)400 40
5 切螺纹T03 60°的螺纹车刀400 800
6 车轴肩T02 切断刀(刀宽4mm)400 40
7 切断T02 切断刀(刀宽4mm)400 40
说明:01号刀为基准刀,采用试切法对刀。
4. 列表描述加工顺序
(略)
6. 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略)
二、仿真操作演示
1. 刀具的安装;
2. 程序的调入与调试;
3. 对刀及参数设置;
4. 精度检测,工件误差的修正;
5. 一般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三、实际操作训练
1. 零件加工工艺的制定;
2. 指导学生进行程序的建立、编辑、修改、存储与删除
3. 对刀操作,完成工件坐标系的建立和刀具补偿设置
4. 程序调试与零件的试切
(1)将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中,让机床空运行,以检查程序是否正确
(2)在有CRT图形显示的数控机床上模拟运行,以检查刀具与工件之间是否干涉和过多的空行程。
(3)零件的首件试切。
当发现有加工误差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5. 测量零件尺寸精度,指导学生利用修改刀补设置,校正尺寸精度
6. 注意事项
(1)换刀时注意刀架的位置,不要与工件产生撞击;
(2)切退刀槽时注意进给速度不要太快;
(3)加工螺纹时,要有刀具的引入长度△1,和超越长度△2,;
(4)精车与粗车的加工进给速度与转速的改变。
四、教学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了球面、槽、螺纹的加工方法及G71、G70、G72、G92指令的运用;重点掌握G71和G72的使用方法和G92的运用。
五、课后作业
1. 归纳外圆、槽与螺纹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 理解G70、G71、G72、G92指令。
3. 总结由程序产生的故障的处理方法。
4. 布置下次课的前置作业。
湖南省机械工业技术学院
数控编程与操作
教案附页
教学内容及过程方法
一、组织教学
1、集中学生,清点人数;
2、布置今天的实习任务;
3、实习设备,工量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提问
数控机床坐标系的设定规则(5分钟)
三、新课内容
第一节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一、数控车编程特点
(1) 可以采用绝对值编程(用X、Z表示)、增量值编程(用U、W表示)
或者二者混合编程。
(2) 直径方向(X方向) 系统默认为直径编程,也可以采用半径编程,
但必须更改系统设定。
(3) X向的脉冲当量应取Z向的一半。
(4)采用固定循环,简化编程。
(5) 编程时,常认为车刀刀尖是一个点,而实际上为圆弧,因此,当
编制加工程序时,需要考虑对刀具进行半径补偿。
二、数控车的坐标系统
加工坐标系应与机床坐标系的坐标方向一致,X轴对应径向,Z
轴对应轴向,C轴(主轴)的运动方向则以从机床尾架向主轴看,逆
时针为+C向,顺时针为-C向,如图2.1.1所示:
加工坐标系的原点选在便于测量或对刀的基准位置,一般在工
件的右端面或左端面上。
结合生产
实际,用实
物、图表直
观教学,
三、直径编程方式
在车削加工的数控程序中,X轴的坐标值取为零件图样上的直径
值,如图2.1.2所示:图中A点的坐标值为(30,80),B点的坐标
值为(40,60)。
采用直径尺寸编程与零件图样中的尺寸标注一致,
这样可避免尺寸换算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错误,给编程带来很大方便。
图2.1.2 直径编程
四、进刀和退刀方式
举例说明对于车削加工,进刀时采用快速走刀接近工件切削起点附近的某
个点,再改用切削进给,以减少空走刀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切削
起点的确定与工件毛坯余量大小有关,应以刀具快速走到该点时刀尖
不与工件发生碰撞为原则。
如图2.1.3所示。
五、绝对编程与增量编程
X、Z表示绝对编程,U、W表示增量编程,允许同一程序段中二者
混合使用。
图2 .1.4 绝对值编程与增量编程
X Z
O
终点B
K
I
起点A
教学案例模板
一、任务布置(简述该项目工作流程,描述任务具体要求)
二、相关知识(完成此任务须掌握的知识点)
1.
2
3
4
5。
三、技能要点(完成此任务须掌握的技能点)
1.
2
3
4
5。
四、工作计划(完成任务的步骤、流程)
工作计划表
五、任务实施(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
1.
2
3
4
5。
六、教学评价(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活动过程评价自评表
活动过程评价互评表
活动过程教师评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