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重症患者床边盲插鼻肠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重症患者床边盲插鼻肠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29T05:21:52.72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月16期作者:秦梅林[导读]
秦梅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鼻肠管是为重症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通道,通常是采取盲插法将鼻管置入小肠内进行营养输注。
但是,在实际床边盲插鼻肠管过程中,极易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进而影响治疗实施、预后效果,因此,提升床边盲插鼻肠管置管技术、做好临床护理干预重要现实意义。
下面本文就对重症患者床边盲插鼻肠管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旨在为重症患者床边盲插鼻肠管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重症患者;盲插鼻肠管;营养支持;并发症前言
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等特点,受疾病影响,机体会出现高能量消耗、代谢,同时,由于无法正常进食,在高消耗代谢和进食不足双重作用下,常会出现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致使机体免疫、抵抗等能力下降,不仅会影响临床治疗的顺利实施,甚至还会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最终造成死亡等不可逆严重后果,因此,临床需重视重症患者的营养干预[1]。
目前,肠内营养支持是临床常用营养干预手段,而鼻肠管则是进行肠内营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选择鼻肠管、合理进行床边盲插是确保鼻肠管作用得以最大程度发挥的关键[2]。
基于此,本文将重症患者床边盲插鼻肠管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鼻肠管种类和特点通过鼻肠管进行食物、药物的供给,可以保证患者摄入足够能量、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进而满足机体正常消耗代谢,促进康复[3]。
近年来,医学科技、医疗水平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鼻肠管应用愈加广泛且种类越来越多,由于鼻肠管的选择可直接影响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因此,如何选择更为科学、适宜的鼻肠管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研究重点[4]。
1.螺旋形鼻肠管
螺旋形鼻肠管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鼻肠管类型,其属于不透X光聚氨酯管,聚氨酯为惰性材质,亲水性良好且柔软度极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基于患者机体内组织真实情况自由弯曲,一般不会与其他物质产生反应,故基本不会造成刺激性,患者耐受性较好,即便身体条件较差患者也能够适用;同时,螺旋形鼻肠管自带导丝,发生堵管事件风险和几率较低;另外,螺旋形鼻肠管还具备特殊记忆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通过幽门[5]。
但是,有研究指出,螺旋形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不足50%,同时,72小时幽门自然通过率也仅为60%左右,因此,置管操作者需具备丰富经验和娴熟技巧[6]。
2.重力头鼻肠管
重力头鼻肠管头端设置有金属颗粒,材质柔软、管腔纤细,置入过程刺激性较小,因此,具有患者耐受性高、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7]。
重力头鼻肠管置入后,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伴随胃肠道蠕动,逐步下行,一般情况下,24-48小时即可自然通过幽门[8]。
有研究指出,重力头鼻肠管置管成功率可达90%,且防误吸效果良好[9]。
3.液囊空肠管
液囊空肠管是由双腔空肠导管、胃管组成,其中,空肠导管带有液囊,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带有液囊的空肠导管置入胃内,向液囊导管注入液体,促使液囊膨大,从胃管凹槽弹出与胃管完全分离进入空肠[10]。
研究显示,对于胃肠动力正常患者,液囊空肠管置入后30分钟左右即可以自行进入空肠,综合分析,液囊空肠管具有胃肠减压、建立空肠通道等一系列优势,能够同时实现营养支持需求、纠正胃潴留等效果[11]。
但是,也有研究指出,液囊空肠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导管脱出、堵管等问题,且置管存在一定困难[12]。
以上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且普遍的胃肠管,除此之外,三腔胃肠管、硅胶鼻肠管在临床也会使用,其中,三腔胃肠管同时具有胃肠减压、营养输注以及胃肠减压调节等作用,硅胶鼻肠管带有金属导芯,可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改善置入困难问题[13]。
二、鼻肠管床边盲插方法
鼻肠管床边盲插指直接采取手法操作进行置管,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对于鼻肠管床边盲插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技巧,临床一直在对鼻肠管床边盲插方法在进行积极探索、研究,现阶段,鼻肠管床边盲插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胃内注气法
有研究指出,采取胃内注气法放置鼻肠管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胃内注气法实施包括常规方法、改良方法,其中,常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鼻肠管置入胃内,指导患者取右侧卧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向鼻肠管内注入空气,推送鼻肠管至幽门位置,继续注入空气,利用听诊器探查,明确鼻肠管是否进入十二指肠,置入成功注射氯化钠溶液,抽出钢丝[14];改良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在置入鼻肠管过程中,伴随鼻肠管深入持续注入空气,一般为鼻肠管深入1cm注入2ml空气,直至到达幽门,空气注入量调整为每深入1cm注入5ml,至注入5ml空气而回抽量不足2ml说明鼻肠管顺利通过幽门[15]。
胃内注气法一般用于螺旋形鼻肠管置入过程,效果相对良好,但是,对于其他类型鼻肠管使用胃内注气法效果需进行更多研究明确和证实。
2.按摩法
按摩法指在鼻肠管床边盲插过程中按摩上腹部,起到促进胃肠蠕动效果,进而提高置管成功率。
按摩法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为并拢四指,手掌贴于上腹壁,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按摩过程需合理控制力度,适当进行按压,每次按摩时间保持在5min左右[16]。
系统评价显示,重症胃肠管营养支持患者,辅以腹部按摩,能够减少胃残余量,降低腹胀、胃潴留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按摩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等优势,但是,耗费时间、人力相对较多[17]。
3.促胃动力药辅助法
促胃动力药辅助法是在置入鼻肠管之前指导患者使用适量促胃动力药,实现促进胃肠蠕动效果,利用胃肠蠕动动力促使鼻肠管能够顺利通过幽门到达空肠,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空肠管[18]。
有研究指出,如果患者胃动力不足,不仅需在置管前使用促胃动力药,置管后也需使用适量促胃动力药[19]。
4.多导丝盲插法
多导丝盲插法指利用导丝促使鼻肠管能够顺利通过幽门至空肠,多导丝盲插法通过使用多个导丝可以提高鼻肠管刚度,帮助置管操作者更好感受阻力,减少弯折[20]。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导丝盲插法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操作过程患者极易产生强烈应激反应,致使生命体征出现明显波动,因此,在使用多导丝盲插法期间应加强患者心电监护,合理控制进管力度、速度,避免造成胃黏膜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三、鼻肠管床边盲插临床护理
1.常规护理
对于管道体外部分需做好双固定,重视管道长度的测量、记录,如果同时放置胃肠减压管,需分开进行固定。
在每次进行营养支持前,仔细查看刻度,判断管道是否处于合适位置,同时,时刻保持管道处于通畅状态,防止出现堵管,每次营养支持后做好冲管、管口包裹,在选择营养液时,若为滴注营养液,应遵循无渣、低浓度原则,若为自制营养液,可选择牛奶、果汁以及鱼汤等,为确保无渣可先使用纱布过滤,整体原则为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从慢到快。
除此之外,重症患者鼻肠管床边盲插过程中,需加强患者认知、心理等护理,帮助患者全面正确认知置管相关知识,提升依从性,对其负面心理情绪进行疏导,树立和增强康复信心。
2.并发症预防
鼻肠管堵塞、脱出,误吸、反流,恶心、呕吐以及腹泻和腹胀等是鼻肠管应用期间常见并发症,营养液颗粒过大或浓度过高、输注速度过慢等是造成堵管的常见原因,因此,需科学配置和选择营养液,彻底冲洗管道;固定不善、患者牵拉躁动是造成管道脱出的常见原因,为避免发生,应妥善固定,对于躁动患者需适当进行镇静;营养液温度、输注速度控制不佳等是造成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的常见原因,所以,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合理控制输注速度,鼓励和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活动;误吸、反流是严重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昏迷或者老年患者,多是因移动、姿势不当等引起,为此,应避免移动患者,加强观察和监测,一旦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停止输注,告知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
结束语
鼻肠管床边盲插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具有重要应用效果和价值,且具有创伤小、经济实惠等优势,但是,鼻肠管种类选择、方法确定以及临床护理等均会影响鼻肠管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在置管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鼻肠管类型、置管方法,同时,做好各项常规护理、并发症预防,以期鼻肠管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但是,现阶段,临床对于鼻肠管床边盲插时机选择并无统一标准,不同重症患者置管时机也不尽相同,未来临床需加大置管时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冷秋,胡蝶,吴香花,等.改良“三步式”盲插鼻肠管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3):114-116.
[2]高利华,聂佩.量化精细型护理在ICU危重症鼻肠管留置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20,42(24):3832-3834.
[3]林艺娟.危重症患者床边徒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及其护理[J].中外医疗,2020,39(36):130-132+136.
[4]赵慧,孙蕊,武娟.床旁鼻肠管科学留置联合精细化管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3):95-97.
[5]梅佳,厉春林.盲插螺旋型鼻肠营养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9):283-286.
[6]吉凤庆,陈云云,陶国全,等.构建医院层面的营养置管亚小组在提高危重患者盲插鼻肠管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6):153-156+181.
[7]彭晶,陈上学,吴袁琴.循证护理在重症脑卒中后床旁盲插鼻肠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5):105-108.
[8] Marc K , Florian H , Christian A , et al. The Orogastric Tube Guide as a novel strategy for gastric tube inser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Minerva anestesiologica, 2020, 86(4):416-422.
[9]张允,赵成林,周海霞,等.床旁盲插鼻肠管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5):2763-2766.
[10]陈亚观,陈丽春.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中主动注气盲插鼻肠管的应用[J].中外医疗,2020,39(21):146-148.
[11]王卓霞.循证护理对重症脑卒中后床旁盲插鼻肠管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4):683-685.
[12]任立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经鼻肠管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191.
[13]孙玉娟.对留置鼻肠管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1):209-210.
[14]张沛.两种鼻肠管床边盲插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4):152-153.
[15] Lash K , Oppel R , Hasse J . Successful Placement of Nasointestinal Feeding Tubes Using an Electromagnetic Sensor‐Guided Enteral Access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J].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2018, 33(2):281-285
[16]黄海娟,杨莺娜.科学置管联合精细化管理在ICU危重病人床旁鼻肠管留置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32):4001-4003.
[17]张琳.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139.
[18]牛冬玲,秦泽红,时雯婷,等.循证护理在ICU脑卒中患者床旁盲插螺旋形鼻肠管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9(01):47-50.
[19]王春燕.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置鼻肠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9,40(02):155-156.
[20]王艳丽,邹辉煌,孟晓静.品管圈活动在ICU盲插鼻肠管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S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