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回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的河道拉大,从村北边往村西边半环绕流到村南部汇入祥回大水坝。从空中俯视宛如一个英文字母C, 河道两边是清一色的蔗林如海。
行政区划
1
地理位置
2
气候特征
3
植物资源
4
动物资源
5
水资源
地理位置
距柳州市106.6公里,距南宁市143.3公里,距离来宾市35.7公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经度108., 维度23.。有G322国道过境,上直达柳州市,下可达首府南宁市。北接甘固街;东临拉零(龙贵);南挨晚江, 近怀,旁贤;西到秀龙,那江,中店;地理位于中贤村公所中央,是村府所在地,俗称大队。上祥回
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祥回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中贤村委中部,以种植甘蔗、玉米、花生和黄豆等为主,壮 家油炸饼(油馍)、粽子、五彩饭和糍粑等为当地节气必备小吃。来合铁路线(来宾至合山)从村中心横穿而过 形成上祥回与下祥回的分界线。上祥回村设立有:祖宗祭拜堂、图书馆灯光篮球场、乒乓球场和羽毛球场等;下 祥回(又称中贤)设立有:中贤村委会村公所、迁江中贤小学学校和中贤村卫生院等。
玉米种植,年产量上百吨,主要经济来源之二,收成后大部分都是拿来养殖,部分销售。 花生种植,年产量上千吨,主要经济来源之三,当地花生种植收成后榨花生油,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纯 传统压榨工艺。 黄豆种植,年产量上百吨,主要经济来源之四,大部分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内外,少部分食用或者做豆腐; PS:黄豆炒鱼加辣椒,俗称光打雷不下雨啦(辣,辣指的是“要紧”),为当地每家每户日常送稀饭上好菜 肴之一。 橘子种植,于2016年开始规模种植,多达几百亩地,2018年收成,未有统计产量。
民俗文化
01
民族语言
02
传统戏曲文 化
03
壮服文化
04
婚俗文化
06
传统医学— —壮医
05
门楼文化
传统节日
古壮文
新历节日
民族语言
最早的开村先祖为壮族人,因此村里的自然人口世代都是壮家人,壮族占全村99%。瑶、苗、汉等民族皆为 外区(省)、外地嫁入媳妇或上门女婿。
壮语是祥回人民世代交流的母语,也是祥回人的先祖语。20世纪90年代有些家庭教育自己的子女桂柳话,进 入21世纪后部分家庭教育子女普通话。导致了现在村里呈现时代性不同语言并存的局面。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在祥 回人民的心中壮语才是最初的根源与归宿。短短几十年壮语的严重萎缩,使村里的年轻人及知识分子意识到保护 母语的重要性。有人提议清明祭祀、祠堂祭拜全要学壮语,因为那是我们的母语,更是祖宗留给我们言语,每个 壮族子孙都应该以会壮语为荣,母语不应该被抛弃遗忘。
婚俗文化
婚姻两边走是桂中地区的特色婚俗。婚姻两边走既女不出嫁、男不入赘的一种男女平等婚姻文化,距今约 500多年历史。
婚姻两边走半夜二十四点前男方要到女方家拜堂,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前女方到男方家拜堂。这种婚姻建立在 男女地位平等上,这种文化思想是亚洲乃至世界最早的男女平等文化先例。
门楼文化
门楼是壮族建筑文化特色之一,在祥回过去的老房子,家家户户都有门楼。现新建的楼房别墅已经很少砌门 楼。
从1958年12月开始,每隔十年一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周年庆,俗称区庆节;2018年自治区60周年区庆节为12 月10、11日。
种植事业
种植事业
甘蔗种植,年产量上千吨,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开春时翻土施肥种植,11月份收成。田间打理也很简单,方 便,从种植到收成,田间进行护理三到四次,全程都以人工操作居多,部分以机械代替。
近现代史
近代抗日战争爆发,祥回全村人民自发奋力抵抗侵略者。达哈山(第五山)上的波台(碉堡)是祥回村抗日 游击战的营地,碉堡地下通道长约3公里,被迁江各地人民誉为广西地道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祥回村青年相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参与志愿军赴朝抗战。 1979年,越南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对中国发动战争。地处中越边疆的广西沦为抗越前线,祥回村青年积极 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保卫广西,保家卫国做出巨大贡献。 1980年,全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改革开放分田到户。 2008年上半年祥回村实现了村里主要道路硬化;2008年下半年互联宽带接入祥回村,实现了村民信息高速 化。
祥回是壮语cienz veiz的直接译音,是“围城”“城墙”的意思。村中世居蓝、吴两氏,其中蓝氏人口占全 村98%。全村户籍人口约为2000人,年常住人口约为1300人左右。若包含新中国成立后从因工作该村迁户出去的 人口及子孙约共有5000人左右。
全村以甘蔗、柑橘、玉米、花山等经济农作物为主。尤其以种植甘蔗居多,一眼望去蔗林浩瀚无边,清风吹 过波动的蔗林如海的浪潮。
传统节日
祥回村传统节日有:除夕、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初二龙抬头、三月初三歌舞节、清明、五月初五端午节、 六月初六牛魂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七月十三十四中元节、八月初二龙收尾、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冬至、腊月二三过小年。
新历节日
1月1日过元旦、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 军节、10月1日国庆节,另还有父亲节、母亲节,年轻人自己举办的11月11日光棍娱乐节等。
气候特征
处于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温差在10度左右,冬天温度在10度左右,夏天温度在28度左右,年降雨量 1499.8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和旱灾。土壤主要分为水稻土地、旱地土壤和自然土壤等;
植物资源
多以甘蔗,黄豆、玉米、花生及橘子等种植物为主,经济来源主要靠甘蔗和玉米;野果种类也很多,比如捻 子果,野杏仁等。
现代人才辈出
1980年后,村里陆续有人参加高考,1982年村中出现第一位大学生,自那以后村里陆续有人考上大学。进 入90年代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持续增长。2008年后,接受高等教育有了质的飞跃,2008年全村(不包含已迁 户人口)有8名高中生参加高考,考上本科6人,专科2人,大学上线率100%,其中本科上线达到75%;2009年参加 高考5人,一本1人,二本2人,三本1人,专科1人,大学上线达100%,其中本科达到80%;2010年参加高考人数 12人,一本2人,二本7人,三本1人,专科2人,大学上线率保持100%,其中本科上线达到84%。2012年后村里考 上研究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祥回村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文艺活动
文艺活动
青年工协会定于每个节气举办联欢会,聚齐八方文艺爱好者欢唱共舞,已连续举办八界文艺演出活动;老人 俱乐活动中心也不甘示弱,定于每个节气举办山歌壮欢会,已断断续续举办九届对歌活动。此两种活动已经成了 常态化。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
小学:迁江镇中贤小学,开设有幼儿园,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在校师生多达200名,建设有教学楼一栋, 教职工宿舍一栋。
民办:起飞幼儿园一所。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
蓝家聚餐主要体育项目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拔河、滑冰、游泳等。村内共有1个灯光篮 球场,一个舞台,1个乒乓球长和1个羽毛球场,逢年过节,群众都自发组织举办篮球赛和拔河赛等。
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
中贤村公所卫生院和祥回村诊所,解决了当地看病问题。
谢谢观看
动物资源
当地有养殖牛羊猪鸡鸭鹅狗等,每家每户多以养殖鸡鸭鹅居多。
水资源
每家每户通自来水,为矿泉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
村庄历史
近现代史
历史简介
现代人500年前)前蓝氏先祖由忻城迁居到此地建村。明末清初,吴氏迁入与蓝 氏在这片土地上和谐相处,从此蓝、吴两氏在这片土地上互助繁衍世居。
传统医学——壮医
壮医是起源于壮族的古老医学,隶属中医学,是中医的民族医学系别之一。在过去,祥回村拥有比较完善的 壮医体系,例如:挑痧、放痧血等,生长于亚热带地区的茶茅、白花、凤尾草等成了就地良药。在生产力低下的 封建王朝时期,拥有完善的壮医体系使得祥回村人丁兴旺。随着时代发展,祥回壮医学也随着老人的过世逐渐消 失在历史长河中。
传统戏曲文化
山歌、壮戏、壮剧、壮欢是祥回的传统文化,每年中秋国庆、农历新年,村里都会举行歌唱活动,前两天节 目均以山歌、壮欢开场,以示祥回人民对先祖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壮服文化
壮服
壮服是壮族人的传统服饰,因此也是祥回人的传统服饰。祥回壮服属桂北壮服片区,色彩主要以黑、灰、蓝 色为主;壮锦修边,绣有各式精美图案花纹。生于民国时期还在世的老人(女性为主)皆有穿壮服的传统。随着 这些老人的慢慢离世,壮服也随即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和广西各地年轻人一样,拯救壮服文化已经成很多祥回年 轻人的共识。
古壮文
古壮文(2张)古壮文又称为鼎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壮族地区使用的文字,古壮文是根据汉字偏旁组成的方 块文字。过去的道公、壮族山歌均用古壮文书写记录,随着老人的过世这种文字已经失传,如今只能在博物馆里 能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新编制的字母壮文由于与古壮文没有做好对接,20世纪50年代当时全广西的教育界对新壮 文一片茫然,新旧文字无法对接导致新壮文也无法进入课堂顺利教学。
祥回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下辖村
01 基本介绍
03 村庄历史 05 种植事业
目录
02 行政区划 04 民俗文化 06 文艺活动
07 教育事业
09 医疗卫生
目录
08 体育事业
基本信息
祥回村(壮文:Mbaij Cienz Veiz)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中贤村委中部。有条著名的河 道叫拉大,从村北边往村西边半环绕流到村南部汇入祥回大水坝,河道两边是清一色的甘蔗海。来合铁路线穿越 村中心而过。2008年全村完成村内主要道路硬化,宽带络也随之进入村内,祥回村从此开启了信息高速历程。
行政区划
1
地理位置
2
气候特征
3
植物资源
4
动物资源
5
水资源
地理位置
距柳州市106.6公里,距南宁市143.3公里,距离来宾市35.7公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经度108., 维度23.。有G322国道过境,上直达柳州市,下可达首府南宁市。北接甘固街;东临拉零(龙贵);南挨晚江, 近怀,旁贤;西到秀龙,那江,中店;地理位于中贤村公所中央,是村府所在地,俗称大队。上祥回
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祥回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中贤村委中部,以种植甘蔗、玉米、花生和黄豆等为主,壮 家油炸饼(油馍)、粽子、五彩饭和糍粑等为当地节气必备小吃。来合铁路线(来宾至合山)从村中心横穿而过 形成上祥回与下祥回的分界线。上祥回村设立有:祖宗祭拜堂、图书馆灯光篮球场、乒乓球场和羽毛球场等;下 祥回(又称中贤)设立有:中贤村委会村公所、迁江中贤小学学校和中贤村卫生院等。
玉米种植,年产量上百吨,主要经济来源之二,收成后大部分都是拿来养殖,部分销售。 花生种植,年产量上千吨,主要经济来源之三,当地花生种植收成后榨花生油,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纯 传统压榨工艺。 黄豆种植,年产量上百吨,主要经济来源之四,大部分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内外,少部分食用或者做豆腐; PS:黄豆炒鱼加辣椒,俗称光打雷不下雨啦(辣,辣指的是“要紧”),为当地每家每户日常送稀饭上好菜 肴之一。 橘子种植,于2016年开始规模种植,多达几百亩地,2018年收成,未有统计产量。
民俗文化
01
民族语言
02
传统戏曲文 化
03
壮服文化
04
婚俗文化
06
传统医学— —壮医
05
门楼文化
传统节日
古壮文
新历节日
民族语言
最早的开村先祖为壮族人,因此村里的自然人口世代都是壮家人,壮族占全村99%。瑶、苗、汉等民族皆为 外区(省)、外地嫁入媳妇或上门女婿。
壮语是祥回人民世代交流的母语,也是祥回人的先祖语。20世纪90年代有些家庭教育自己的子女桂柳话,进 入21世纪后部分家庭教育子女普通话。导致了现在村里呈现时代性不同语言并存的局面。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在祥 回人民的心中壮语才是最初的根源与归宿。短短几十年壮语的严重萎缩,使村里的年轻人及知识分子意识到保护 母语的重要性。有人提议清明祭祀、祠堂祭拜全要学壮语,因为那是我们的母语,更是祖宗留给我们言语,每个 壮族子孙都应该以会壮语为荣,母语不应该被抛弃遗忘。
婚俗文化
婚姻两边走是桂中地区的特色婚俗。婚姻两边走既女不出嫁、男不入赘的一种男女平等婚姻文化,距今约 500多年历史。
婚姻两边走半夜二十四点前男方要到女方家拜堂,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前女方到男方家拜堂。这种婚姻建立在 男女地位平等上,这种文化思想是亚洲乃至世界最早的男女平等文化先例。
门楼文化
门楼是壮族建筑文化特色之一,在祥回过去的老房子,家家户户都有门楼。现新建的楼房别墅已经很少砌门 楼。
从1958年12月开始,每隔十年一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周年庆,俗称区庆节;2018年自治区60周年区庆节为12 月10、11日。
种植事业
种植事业
甘蔗种植,年产量上千吨,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开春时翻土施肥种植,11月份收成。田间打理也很简单,方 便,从种植到收成,田间进行护理三到四次,全程都以人工操作居多,部分以机械代替。
近现代史
近代抗日战争爆发,祥回全村人民自发奋力抵抗侵略者。达哈山(第五山)上的波台(碉堡)是祥回村抗日 游击战的营地,碉堡地下通道长约3公里,被迁江各地人民誉为广西地道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祥回村青年相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参与志愿军赴朝抗战。 1979年,越南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对中国发动战争。地处中越边疆的广西沦为抗越前线,祥回村青年积极 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保卫广西,保家卫国做出巨大贡献。 1980年,全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改革开放分田到户。 2008年上半年祥回村实现了村里主要道路硬化;2008年下半年互联宽带接入祥回村,实现了村民信息高速 化。
祥回是壮语cienz veiz的直接译音,是“围城”“城墙”的意思。村中世居蓝、吴两氏,其中蓝氏人口占全 村98%。全村户籍人口约为2000人,年常住人口约为1300人左右。若包含新中国成立后从因工作该村迁户出去的 人口及子孙约共有5000人左右。
全村以甘蔗、柑橘、玉米、花山等经济农作物为主。尤其以种植甘蔗居多,一眼望去蔗林浩瀚无边,清风吹 过波动的蔗林如海的浪潮。
传统节日
祥回村传统节日有:除夕、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初二龙抬头、三月初三歌舞节、清明、五月初五端午节、 六月初六牛魂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七月十三十四中元节、八月初二龙收尾、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冬至、腊月二三过小年。
新历节日
1月1日过元旦、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 军节、10月1日国庆节,另还有父亲节、母亲节,年轻人自己举办的11月11日光棍娱乐节等。
气候特征
处于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温差在10度左右,冬天温度在10度左右,夏天温度在28度左右,年降雨量 1499.8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和旱灾。土壤主要分为水稻土地、旱地土壤和自然土壤等;
植物资源
多以甘蔗,黄豆、玉米、花生及橘子等种植物为主,经济来源主要靠甘蔗和玉米;野果种类也很多,比如捻 子果,野杏仁等。
现代人才辈出
1980年后,村里陆续有人参加高考,1982年村中出现第一位大学生,自那以后村里陆续有人考上大学。进 入90年代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持续增长。2008年后,接受高等教育有了质的飞跃,2008年全村(不包含已迁 户人口)有8名高中生参加高考,考上本科6人,专科2人,大学上线率100%,其中本科上线达到75%;2009年参加 高考5人,一本1人,二本2人,三本1人,专科1人,大学上线达100%,其中本科达到80%;2010年参加高考人数 12人,一本2人,二本7人,三本1人,专科2人,大学上线率保持100%,其中本科上线达到84%。2012年后村里考 上研究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祥回村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文艺活动
文艺活动
青年工协会定于每个节气举办联欢会,聚齐八方文艺爱好者欢唱共舞,已连续举办八界文艺演出活动;老人 俱乐活动中心也不甘示弱,定于每个节气举办山歌壮欢会,已断断续续举办九届对歌活动。此两种活动已经成了 常态化。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
小学:迁江镇中贤小学,开设有幼儿园,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在校师生多达200名,建设有教学楼一栋, 教职工宿舍一栋。
民办:起飞幼儿园一所。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
蓝家聚餐主要体育项目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拔河、滑冰、游泳等。村内共有1个灯光篮 球场,一个舞台,1个乒乓球长和1个羽毛球场,逢年过节,群众都自发组织举办篮球赛和拔河赛等。
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
中贤村公所卫生院和祥回村诊所,解决了当地看病问题。
谢谢观看
动物资源
当地有养殖牛羊猪鸡鸭鹅狗等,每家每户多以养殖鸡鸭鹅居多。
水资源
每家每户通自来水,为矿泉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
村庄历史
近现代史
历史简介
现代人500年前)前蓝氏先祖由忻城迁居到此地建村。明末清初,吴氏迁入与蓝 氏在这片土地上和谐相处,从此蓝、吴两氏在这片土地上互助繁衍世居。
传统医学——壮医
壮医是起源于壮族的古老医学,隶属中医学,是中医的民族医学系别之一。在过去,祥回村拥有比较完善的 壮医体系,例如:挑痧、放痧血等,生长于亚热带地区的茶茅、白花、凤尾草等成了就地良药。在生产力低下的 封建王朝时期,拥有完善的壮医体系使得祥回村人丁兴旺。随着时代发展,祥回壮医学也随着老人的过世逐渐消 失在历史长河中。
传统戏曲文化
山歌、壮戏、壮剧、壮欢是祥回的传统文化,每年中秋国庆、农历新年,村里都会举行歌唱活动,前两天节 目均以山歌、壮欢开场,以示祥回人民对先祖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壮服文化
壮服
壮服是壮族人的传统服饰,因此也是祥回人的传统服饰。祥回壮服属桂北壮服片区,色彩主要以黑、灰、蓝 色为主;壮锦修边,绣有各式精美图案花纹。生于民国时期还在世的老人(女性为主)皆有穿壮服的传统。随着 这些老人的慢慢离世,壮服也随即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和广西各地年轻人一样,拯救壮服文化已经成很多祥回年 轻人的共识。
古壮文
古壮文(2张)古壮文又称为鼎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壮族地区使用的文字,古壮文是根据汉字偏旁组成的方 块文字。过去的道公、壮族山歌均用古壮文书写记录,随着老人的过世这种文字已经失传,如今只能在博物馆里 能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新编制的字母壮文由于与古壮文没有做好对接,20世纪50年代当时全广西的教育界对新壮 文一片茫然,新旧文字无法对接导致新壮文也无法进入课堂顺利教学。
祥回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下辖村
01 基本介绍
03 村庄历史 05 种植事业
目录
02 行政区划 04 民俗文化 06 文艺活动
07 教育事业
09 医疗卫生
目录
08 体育事业
基本信息
祥回村(壮文:Mbaij Cienz Veiz)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中贤村委中部。有条著名的河 道叫拉大,从村北边往村西边半环绕流到村南部汇入祥回大水坝,河道两边是清一色的甘蔗海。来合铁路线穿越 村中心而过。2008年全村完成村内主要道路硬化,宽带络也随之进入村内,祥回村从此开启了信息高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