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杨静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265-01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因此,对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由整体护理来配合实施,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临床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我内分泌科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糖尿病患者396例,对糖尿病患者制定系统的心理护理措施。
2患者心态及心理护理
2.1.焦虑和恐惧糖尿病初发时症状常较轻或无症状。
因此,患者常存在否认、怀疑、拒绝、焦虑等心态。
护理措施:1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介绍疾病发病的原因、治疗措施、护理措施,尤其对患者在平常可以做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2对于经济原因而引起患者焦虑的,表示对他们困难的理解,同时也需要让患者知道目前所用的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中断治疗后对患者本人造成的影响及并发症,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使用经济实惠的药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从生活上多关心患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治疗。
2.2悲观和失望因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和控制饮食,还可能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常有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健康失去信心、悲观失望。
护理措施:1让患者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帮助其认识到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比较理想的水平,让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坦然乐观的面对疾病;2对患者在进行检查或治疗引起的恐惧,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患者说明,使患者对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由此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还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恐惧感。
2.3拒绝和满不在乎糖尿病早期患者或者老年患者,常因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拒绝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
还有的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一无所知,不在乎病情的好坏,对病情采取听之任之,满不在乎的态度。
护理措施:1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向他们讲解高血糖对身体造成的各种危害,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适当运动,再配合药物治疗,血糖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2让患者认识到如果病情恶化,糖尿病的并发症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严格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饮食护理措施是必要和必须的。
3讨论
糖尿病是损害多系统的慢性疾病,由于各种因素,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
当病情稳定,各种指标及并发症得到良好控制即可出院,患者在出院前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帮助病人学会身心方面的护理。
指导内容:1让患者认识适当的运动和饮食的控制对促进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导饮食和运动中要注意的事项;2指导患者正确的监控血糖、尿糖、体重以及家用血糖仪的使用方法;3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时间、部位,掌握胰岛素种类、剂量,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4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低血糖的表现及处理方法,了解病情好转与加重的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医等。
糖尿病因为并发症缓慢出现,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
同时,疾病的长期折磨正使患者产生懈怠情绪。
所以稳定的情绪可以缓解病情,而不良的心理素质常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使病情加剧或恶化,对治疗和护理极其不利。
因此,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正确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积极帮助患者启动社会支持系统,使其获得强大的经济支持和心理支持,从而达到积极遵医治疗,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疾病,是病情得以有效的控制,减轻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723000陕西汉中3201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