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强项令》教案 长春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习资料专题
第12课《强项令》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封建社会的官吏制度,了解有关董宣的故事。
2.了解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应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
3.学习用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五环阅读教学过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诵读感知法、讨论、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精神。
引导学生用现代法制的眼光,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非,帮助学生树立现代法制观念。
2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人物形象及其刻画手法。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赏读入境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打狗看主人”,却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县令,竟敢当街拦住皇帝姐姐的车驾,将无故杀人而藏于车中的凶手当街“格杀”。
他是谁,他的命运会怎样呢?
二、提问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生词
三、诵读课文,进入情境
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大体了解本文叙述的故事,课文主要记叙了几个故事来表现人物? 那么课文又是怎样记叙故事的呢?请你找出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或让学生复述课文)
活动2【讲授】悟读品味
四、品味文本,领悟情感
1、讲讲课文主要记叙了几个故事来表现人物?
2.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3.董宣未经审判就“格杀”了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4、为什么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5、汉光武帝为什么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这对表现董宣的品质有何作用?
6、课文反映了董宣的哪些优秀品质?采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活动3【活动】研读展示
五、研读诗歌,合作探究
1.探讨课文主旨
2.总结自己的思路,倾听他人的回答,体会交流的快乐,在交流中你听到了哪些精彩的语言,记录下来吧!
活动4【活动】精读积累
这篇课文第一段故事性强,情感分明,把你认为值得积累的句子抄写在下面,并背诵全诗。
相信你能做到!
活动5【练习】没读运用
六、拓展练习
董宣被光武帝刘秀敕为强项令,请你再从中国的历史中举出几位强项令的人物及事例,并谈谈强项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段
2.写一个片段: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个我们身边熟悉的人物,200字左右。
活动7【测试】小测验
一、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词。
1、得吏不能得()请得自杀()
2、以而以奴骖乘()以刀画地()
3、被布被覆尸()流血被面()
4、因因匿主家()因敕()
二、填主题。
1、范晔,_________朝___________史学家。
在《董宣执法》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美誉来称董宣。
2、董宣“威武不能屈”,面对强权,他敢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以此让刘秀改变了主意。
3、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由“_______”到 _____”,再到“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