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论著 ·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8月
DIABETES NEW WORLD 糖尿病新世界
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武燕1,师璟2,武晓圆2
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省汾阳医院)肾内科,山西汾阳 032200;
2.山西省汾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山
西汾阳 03220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灌注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的中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 =26)和常规组(n =26)。
常规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接受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微炎症情况、胰岛素抵抗情况、营养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转铁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联合组的空腹胰岛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常规组,而转铁蛋白、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实施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的炎症水平,积极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及营养状况,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血液灌注;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8(a )-0035-05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Hemoperfusion Combined with Hemo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abetic Nephropathy
WU Yan 1, SHI Jing 2, WU Xiaoyuan 2
1.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Fenyang Hospital), Fenyang, Shanxi Province, 032200 China;
2.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Shanxi Fenyang Hospital, Fenyang, Shanxi Province, 032200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hemoperfusion and hemo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Fifty-two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abetic nephropathy treated in Fenyang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mbination group (n =26) and conventional group (n =26).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modialysis treatment, and the combined group received hemoperfusion com⁃bined hemodialysis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microinflammation, insulin resistanc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6, C-reactive protei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fasting insul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transferrin, plasma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fasting insulin, interleukin-6,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C-reactive prote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n combin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ventional group, while the levels of transferrin, plasma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blood perfusion and hemodialysis can effectively DOI :10.16658/ki.1672-4062.2023.15.035
[作者简介] 武燕(1982-),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肾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35
· 论著 ·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8月
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ion, improve th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
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abetic nephropathy.
[Key words ] Hemoperfusion; Hemodialysis; Diabetic nephropathy; Clinical effect; Safety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肾脏处的微血管发生病变,损伤多种肾脏细胞功能,导致肾脏功能下降[1]。
患者常出现高血压、下肢水肿及大量蛋白尿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症状;而随着病情持续发展,可诱发肾脏功能的严重障碍,危害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安全[2-3]。
目前临床多采用肾脏替代方案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其中血液透析作为目前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能够通过特殊的设备在较短治疗时间内清除血液中的肌酐和尿素等废物和游离水,但传统的血透治疗存在着一些风险[4]。
血液灌流作为近年来的一种新型血液净化系统,主要通过吸附血液中的酶、活细胞等成分,然后进行加工,以将血液中的毒素迅速去除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血液透析治疗的不足[5]。
本研究为了向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式,现选取山西省汾阳医院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该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 =26)和常规组(n =26)。
其中联合组男17例,女9例;年龄41~70岁,平均(59.25±3.51)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9.68±2.15)年;透析病程1~7年,平均(3.21±0.42)年。
常规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0~69岁,平均(58.56±3.37)岁;糖尿病病程6~19年,平均(9.15±2.32)年;透析病程1~6年,平均(3.37±0.55)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明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2014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中相关标准[6];②患者研究前1年内未发生过急性心血管病史;③患者在对研究知情的前提下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
病、血管性疾病等其他肾脏疾病;②患者存在其中重要器官的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疾病;③患者在研究前3个月内接受过细胞毒性药物或激素类药物治疗;④患者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
1.3 方法
在入院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的降血糖、调脂降压、饮食控制和改善循环等治疗。
常规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将双泵血液透析机4008S 作为研究中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设备,调整血流量为200~250 mL/min ,同时以100 U/kg 的剂量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低分子肝素(规格:0.5 mL:5 000单
位)作抗凝处理。
每周透析2次、设置透析时间为4 h/次、血浆置换液调整为20 L 。
联合组采用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其中血液透析治疗流程与常规组一致。
血液灌注流程:将HA130型树脂血液灌流器作为研究中血液灌注治疗的主要设备。
①灌流前准备:预先配置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2 500 mL 含1 250~1 875 U/500 mL 肝素的氯化钠溶液、500 mL 含12 500 U 肝素的氯化钠溶液以及500 mL 单纯氯化钠溶液。
②预冲:将灌注器头上的盖子拧下,将灌
注器头上的液体抽干,再将灌注器头上的血管填满,再将灌注器头与灌注器头相连。
与对应的管路相连接,并加以紧固。
然后通过管路依次将预先配置的500 mL 单纯氯化钠溶液、2 500 mL 含1 250~1 875 U/500 mL 肝素的氯化钠溶液按照100 mL/min 的速度、由上到下的方式预冲灌流器个管路,以将管路中的气体排出。
然后再使用500 mL 含12 500 U 肝素的氯化钠溶液,以低于50 mL/min 的速度冲洗管路,使灌注器充分地进行肝素化。
最后再将500 mL 单纯氯化钠溶液冲洗,排出肝素。
③灌流:选用两个(或3个)腔道的静脉导管,进行深静脉穿刺,建立血液循环通道。
应用全身性肝素法进行抗凝,术后30 min 内停用肝素,血流速度由100~150 mL/min 逐步提高至200~250 mL/min 。
在每周两次血液透析后血液灌流一次、灌流时间为2~2.5 h 。
1.4 观察指标
微炎症情况:于治疗前后使用红色真空管采集
36
· 论著 ·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8月
DIABETES NEW WORLD 糖尿病新世界5 mL 患者的空腹静脉血,首先将血液样本经低温高
速离心机(型号:TG16B )以3 000 r/min 的离心速度作离心处理,分离出澄清的上清液后,再经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型号:BKI110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中白介素-6(interleuki, IL-6)、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
胰岛素抵抗情况:于治疗前后通过嘱咐患者保
持禁食8~12h 后进行再采血,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 )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水平,再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 )。
营养状况: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
血,分离出血清后采用凯氏定氮法对其中的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RF )、血浆白蛋白(plasma albumin, ALB )以及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 )水平进行检测。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统计整合患者在治
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心律不齐。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ˉ±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 )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微炎症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及CRP 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NS 、FPG 及HOMA-I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NS 、FPG 及HOMA-IR 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联合组的FINS 、FPG 及HOMA-IR 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状况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RF 、ALB 及TP 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对比(x
ˉ±s )组别
联合组(n =26)常规组(n =26)t 值P 值
FINS (μIU/mL )
治疗前
11.67±2.0511.94±2.110.4680.642
治疗后
(8.67±0.82)
#
(9.78±0.97)
#
4.456
<0.001FPG (mmol/L )
治疗前
11.26±2.8211.59±2.750.4270.671
治疗后
(7.16±1.26)
#
(9.04±2.14)
#
3.860
<0.001HOMA-IR
治疗前
6.52±0.626.42±0.580.6010.551
治疗后
(3.12±0.53)#
(3.76±0.61)
#
4.038
<0.001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
P <0.05。
表1 两组患者微炎症情况对比[(x ˉ±s ),ng/L ]
组别
联合组(n =26)常规组(n =26)t 值P 值
IL-6
治疗前100.38±20.35101.24±19.68
0.1550.878
治疗后(49.62±5.31)
*
(63.15±7.52)
*
7.494
<0.001TNF-α
治疗前190.45±25.66192.12±25.82
0.2330.816
治疗后
(81.22±10.37)
*
(110.54±12.35)
*
9.271
<0.001CRP
治疗前15.02±3.2514.67±3.610.3670.715
治疗后
(5.67±0.82)*
(8.07±1.11)
*
8.868
<0.001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
P <0.05。
表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对比(x
ˉ±s )组别
联合组(n =26)常规组(n =26)t 值P 值
TRF (μg/L )
治疗前
91.65±6.8292.01±6.730.1920.849
治疗后
(109.26±8.81)a
(102.68±8.15)
a
2.7960.007
ALB (g/L )
治疗前
32.51±4.1533.02±4.110.4450.658
治疗后
(40.26±5.52)a
(36.48±5.17)
a
2.5480.014
TP (g/L )
治疗前
50.85±3.5951.20±4.020.3310.742
治疗后
(65.28±6.25)a
(61.71±6.08)
a
2.0880.042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a
P <0.05。
37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低于常规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病情发展到中后期,患者可出现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7]。
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到了后期会有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如果不采取肾脏替代疗法,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8]。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将血液引出体外利用透析、过滤、吸附、膜分离等原理排除体内过剩的含氮化合物,新陈代谢产物或逾量药物等,调节电解质平衡然后再将净化的血液引回体内[9-10]。
但长期临床实践表明,血液透析不能很好地去除血液中的大分子毒素,而后者是诱发肾性骨病并发症的关键因
素。
血液灌流作为一种治疗多种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方法,是一种新兴的血液净化方法,可以通过特定的配基或者吸附器件来有效去除患者血液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病性物质[11-12]。
有学者研究中提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改善治疗的效果,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增强治疗的安全性[13]。
研究结果中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转铁蛋白(TRF)、血浆白蛋白(ALB)以及总蛋白(TP)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FINS、IL-6、TNF-α、CRP、FPG及HOMA-IR低于常规组(P<0.05),而联合组的TRF、ALB及TP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血液透析只能将体内的小分子毒素和中分子毒素进行清除,而血液灌流则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大分子毒素和炎性因子和其他有害物质,两种方式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对血液中毒素的清除,进而达到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状况,降低胰岛素受体的兴奋性,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14-1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实施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的炎症水平,积极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及营养状况,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艳秋,程项阳.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终末
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0,31(3):18-20.
[2] 赵宏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和营养指标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2020,47(21):71-74.
[3] 曹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
灌流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 28(3):76-77.
[4] 吕灵海.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
肾病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22,35(19):35-37.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糖尿病
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6(11):792-801.
[6] 王新.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
效果及对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4):26-29.
[7] 杜海波,陈亚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糖
尿病肾病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6(14):17-20.
[8] 刘剑飞,李成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终
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和营养指标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3):376-377.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
联合组常规组
χ2值P值例数
26
26
头晕(n)
1
4
胃肠道反应
(n)
1
2
皮肤瘙痒
(n)
1
心律不
齐(n)
1
不良反应
发生率(%)
7.69
30.77
4.457
0.035
(下转第50页)
38
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
tigen threshold[J].Int J Clin Oncol,2020,25(3):472-478.
[8] 张忠贵,左莉.对比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
断中应用价值[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7(25):63-64.
[9] Nowrouzi-Sohrabi P, Tabrizi R, Hessami K, et al. The ef⁃fects of beraprost sodium on renal function and cardio⁃metabolic profil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J].Int Urol Nephrol,2022,54(1):111-120.
[10] 邱梅芬,张春春.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
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 (18):59-60.
[11] 郝香莉.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
断中临床探讨[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 (71):147-148.
[12] 谢泉.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诺和锐治疗的糖尿病
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
(3):531-533.
[13] 蒋鸾凤.血糖联合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
用研究[J/CD].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1):244.
[14] 韩悦,宁莉,宗晓龙,等.尿液分析仪检测血糖检验和
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0):33-34.
[15] 占启川,陈云琴.血糖与尿糖2项检验检测指标在基
层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睡眠质量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6):945-947. [16] 李南生,赖鹏坚.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
中的检测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5):72-74.
[17] 耿奇.糖尿病患者应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糖检验和
血糖检验的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3):4-6. [18] 王淑君.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
床意义[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2):191-192.
(收稿日期:2023-05-10)
[9] 张军峰,孙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
病对患者营养状态及IL-6、TNF-α的影响[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14):74-76. [10] 李西胜,马世兴,王勤超.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治
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GSH-Px、MDA、SOD 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19):2467-2470. [11] 李华,雷鑫,王瑛.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
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24):3144-3147.
[12] 冉敏,黄笠.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治疗糖
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
医学杂志,2022,32(3):26-30.
[13] 周鹏宇,蒋婷婷.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
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7):55-56,62.
[14] 王静静,宝群.血液透析联合灌注治疗糖尿病合并尿
毒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20,23(15):117-119.
[15] 王婧,李晓雁,刘丽,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糖
尿病肾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临床内科杂志, 2021,38(4):230-232.
(收稿日期:2023-05-09)
(上接第38页)
50
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