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美丽的青花瓷》(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教案《美丽的青花瓷》(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美丽的青花瓷》。
教材的章节为“美术欣赏
与创作”,详细内容为通过欣赏青花瓷的艺术魅力,了解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图案特点,进而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青花瓷作品
创作。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图案特点,提高学
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
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青花瓷图案的设计与创作。
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图案特点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毛巾、清水。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
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
利用PPT课件,详细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图案特点,让学生对青花瓷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10分钟)
(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设计并绘制青花瓷图案。
(2)学生练习:学生在画纸上用水彩颜料绘制青花瓷图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青花瓷的认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青花瓷元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美丽的青花瓷》
2. 板书内容:
(1)青花瓷的历史背景
(2)青花瓷的制作工艺
(3)青花瓷的图案特点
(4)青花瓷创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青花瓷图案。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于青花瓷图案的设计部分,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更多的传统艺术。
(2)开展青花瓷制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传播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青花瓷图案的设计与创作。
2. 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图案特点的了解。
3.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的制定。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掌握程度及后续学习的建议。
一、教学难点:青花瓷图案的设计与创作
1. 设计思路:在讲解青花瓷图案特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其
寓意、构图、线条等方面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
2. 创作指导:教师示范过程中,详细讲解绘制青花瓷图案的步骤,如构图、勾勒轮廓、上色等。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二、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图案特点的了解
1. 历史背景:详细介绍青花瓷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
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价值。
2. 制作工艺: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
制作过程,包括选料、制坯、绘画、上釉、烧制等环节。
3. 图案特点:分析青花瓷图案的寓意、构图、线条等特点,引导
学生从美学角度欣赏青花瓷。
三、实践操作:教师示范和随堂练习
1. 教师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注重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掌握线
条的粗细、长短,如何调配颜色等。
2. 随堂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
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的制定
1. 作业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青花
瓷图案。
2. 答案:学生作品,要求体现青花瓷的特点,如线条流畅、构图
合理、色彩搭配和谐等。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加深对传统艺术的认识。
(2)开展青花瓷制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提高
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传播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语言要清晰、准确,语速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听懂并
跟上教学节奏。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可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时间分配
1. 知识讲解部分控制在10分钟以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
行实践操作。
2. 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让学生充分体验创
作过程。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给予思考的时间。
2.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肯定正确之处,纠正错误之处,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实物或图片等直观教具,创设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涵盖了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
图案特点等,内容丰富。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青花瓷图
案设计仍存在一定难度,建议在后续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教学方法方面:通过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学生积极
性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氛围方面:整体课堂氛围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但在
实践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并给予指导。
5. 教学效果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青花瓷的基本知识,并在
实践中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但仍有个别学生对青花瓷图案设计掌握不足,需要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案反思,教师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