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1课时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1课时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跳水》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孩子为了救
治被猴子抢走的帽子,不惜冒险跳入大海,最后在船员的帮助下成功获救的故事。
课文通过这个生动的故事,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勇敢、机智、冷静应对。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勇敢和机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较为深奥的词语和句子时,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冷静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故事的发展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
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勇敢、机智、冷静的品质,学会在面
对困难和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勇敢应对。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发展顺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勇敢和机智,学会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
要保持冷静、勇敢应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应该
如何应对。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发展顺序,感受主人公
的勇敢和机智。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
文内容。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解答学生的
疑问。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面对困难和危险
时,是如何应对的,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冷静、勇敢应对。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勇敢和机智的重要
性。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3.冷静应对
八. 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讨论、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鼓励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知识点儿整理:
一、故事背景及人物
1.故事背景:课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在海边玩耍,帽子被猴子抢走,孩子
为了找回帽子,不惜冒险跳入大海的故事。
a.主人公:一个勇敢、机智、冷静的孩子。
b.猴子:调皮,抢走了孩子的帽子。
c.船员:善良,热心帮助孩子。
二、故事发展及情节
1.孩子在海边玩耍,帽子被猴子抢走。
2.孩子为了找回帽子,勇敢地跳入大海。
3.孩子在水中挣扎,船员发现并及时相救。
4.孩子成功获救,感激船员的帮助。
三、故事道理及教育意义
1.勇敢:主人公面对困难和危险,敢于冒险,勇敢地跳入大海。
2.机智:主人公在危险情况下,能够迅速思考,采取行动。
3.冷静应对:主人公在水中挣扎时,保持冷静,等待船员相救。
4.关爱他人:船员发现孩子遇险,及时相救,体现了关爱他人的精神。
5.面对困难和危险,要保持勇敢、机智、冷静,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重点词语解析
1.勇敢: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面对。
2.机智:聪明,能迅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冷静:沉着,不慌不忙。
4.挣扎:用力挣脱,力求摆脱。
5.感激:感谢,感动。
五、句子解析
1.“孩子毫不犹豫地跳入大海。
”
解析:表现了孩子勇敢的品质。
2.“孩子奋力挣扎,但越来越无力。
”
解析:反映了孩子在水中遇到危险,体力逐渐不支的情况。
3.“船员们发现孩子遇险,立刻扔下绳子,把他拉上来。
”
解析:体现了船员们关爱他人,及时救助孩子的精神。
六、课后拓展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是如何应对的。
2.讨论:为什么说勇敢、机智、冷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观察周围的亲朋好友,他们身上是否具备勇敢、机智、冷静的品质?请举例说明。
4.写一篇以“勇敢面对困难”为主题的作文。
七、教学策略与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应该如何应对。
4.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主人公的品质。
5.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评价
1.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教学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5.针对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步作业练习题:
1.《跳水》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孩子为了()跳入大海的故事。
a.救治被猴子抢走的帽子
b.寻找猴子
2.下列词语中,与“勇敢”意思最相近的是()。
3.课文中的船员帮助孩子是因为他们()。
a.想捉弄孩子
b.关心孩子
c.想让孩子学会游泳
d.为了得到孩子的帽子
4.孩子为了找回被猴子抢走的帽子,毫不犹豫地跳入大海。
()
5.孩子在水中挣扎时,非常害怕,失去了冷静。
()
6.船员们发现孩子遇险后,立刻扔下绳子,把他拉上来。
()
7.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的孩子。
8.孩子在水中(),船员们及时相救。
9.课文中的猴子是()的,它抢走了孩子的帽子。
10.请简要概括课文《跳水》的故事情节。
11.主人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请举例说明。
12.谈谈你认为勇敢、机智、冷静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重要性。
以“我眼中的勇敢”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1.勇敢、机智、冷静
2.故事情节:孩子在海边玩耍,帽子被猴子抢走,孩子为了找回帽子,勇敢地跳入大海,最后在船员的帮助下成功获救。
3.主人公品质:勇敢、机智、冷静。
例如,孩子勇敢地跳入大海,机智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冷静地等待船员相救。
4.勇敢、机智、冷静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重要性:勇敢让人敢于面对挑战,机智让人能迅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冷静让人在困难面前不慌不忙,从而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