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本套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

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

“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

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

“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

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

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
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6.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题(6分)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晚虹”,亦即傍晚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

B.“塞天昏”的“昏”字,表明时间是黄昏时分,首联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是从远处落笔。

C.“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

D.颈联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是全诗的主干。

“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

E.尾联的“闲”字与“喜”字相对应,传达出了诗人对“无战伐”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游猎生活的向往。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
(2)且夫天地之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1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1分)
引得春风度玉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

光绪五年(1879年),
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

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

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

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

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

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

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

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

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

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

”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

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

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

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划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

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光绪三年(1877 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

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

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

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
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

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B.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C.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

D.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

E.生产的呢绒品质不好,价格上比不上外国呢绒,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2)左宗棠“发展西北的经济”有哪些显著的具体成效?请简要概括。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左宗棠在发展西北经济时,善于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率先引入先进生产技术。

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认同哪种品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身无
..,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长物
B.我狙击部队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后,伤亡十分惨重,而敌人的攻势却更加猛烈,眼看
阵地就要失陷,就在这间不容发
....的时候,增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C.奥运火炬在南通传递时,热情的市民纷纷到大街上去观看火炬接力的盛况,很多居民小区
都十室九空
....了。

D.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无独有偶
....,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在《文学自由谈》杂志上陆续刊发时,引起热议,其影响是近年文坛鲜见的景观。

B.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C.近日在宜宾城区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当三名男子在持刀抢劫一女子时,将交通一度阻断。

在长达近十分钟的抢劫过程中,数十名路人视而不见。

D.对于上海部分小学为了避免学生意外受伤而不准他们到操场上玩耍的做法,部分家长表示这样做是在“圈养”学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1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您寄奉的大作我已收到。

过目后,我深受启发,感到对我的论文写作有很大帮助。

B.张教授治学严谨,学养深厚,儒雅深沉,不随流俗,我们全班同学都十分赏识他。

C.毕业之后,我一直感念您的化育之恩,值此中秋佳节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

D.老朽退休多年,此次蒙诸位同仁抬爱,得以屈尊学会理事,获此殊荣,颇为羞愧。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
心灵的最高境界是丰富的单纯。

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与此相反的境界是①。

这些平庸的心灵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却全无精神的内涵。

②,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

不过,没有精神光彩的单纯,只能说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15.我国每一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仿照示例,选两个节日,写一句话来表达情思。

(6分)
例:清明节: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

六、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天鹅是一种候鸟,有着长途迁徙的习性,每年都要飞跃千山万水,往返千万里。

可野生动物园里的天鹅只能在狭小的水面追逐嬉闹,无法飞翔。

什么原因呢?原来,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

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其滑翔;如果滑翔的助跑线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实现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

久而久之,动物园里的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丧失飞翔的本领。

天鹅由于滑翔的助跑线被人为的过短,而丧失了展翅翱翔的能力。

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存在呢?
请结合自身经历,自选角度,自拟立意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应该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
2.B(不属于“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的范畴)
3.A(B项说法过于绝对。

C项“后人无法企及的”说法无中生有。

D项“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 B.(举:举起)
5.D.(D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安在”即“在安”,“何羡”即“羡何”)
6.C.(C项的内容是文章第四段所阐述的,这一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遥想当年曹操、周瑜,再联想自身,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重在抒情)
7.①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5分)
②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5分)
翻译: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二)古代诗歌阅读
8答案:BE(每个3分 6分)
解析:B项,“塞天昏”的“昏”字,不是用以表明时近黄昏,而是用以形容草原上大雨
刚歇,经强烈阳光的照射,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这是草原初晴时的显著特征;E项,“对游猎生活的向往”不当,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9.(1)其叶沃若无食桑葚(2)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1分)
10.(1).【答案】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 A项“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涵盖不全;D项“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表述不够准确;E项“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文中无此信息。

(2).【答案】①植树绿化而有连绵数千里的“左公柳”;②在哈密垦得荒地19000亩,获粮数千石;③创办了兰州机器局(或: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④创办了兰州织呢局(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

(每点2分)
【解析】应在“发展西北的经济”内容的范围内筛选信息。

文中写到左宗棠的诸多有关“举措”和“主张”,但并没有明确某些“举措”和“主张”带来的“显著的具体成效”,所以这些“举措”和“主张”的内容本身不在题意之内。

(3).【答案】观点一:我认为应善于利用本地自然环境。

左宗棠抓住甘肃向阳肥暖之地都可种棉花的特点,劝告广种棉花;在西北沿河、沿路“广种榆柳”;依据新疆“可渔可牧”的特点,认为应“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我们应因地制宜,积极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经济,同时还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观点二:我认为应勇于尝试、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左宗棠敢于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生产枪、炮、子弹、炮弹等,并在西北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勇于开风气之先。

我们在经济活动中,也应勇于尝试、大胆创新,超越前人,谋求经济的稳步发展。

(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6分。

)【解析】对于左宗棠发展西北经济所具有的两种品质,认可哪一种都行,但要有明确的观点。

如善于利用本地自然环境,要结合左宗棠在当地的种植棉花、植柳等事件,并要上升到对现在的经济发展的启示上;认可后一种观点,模式也是如此。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1.(3分)【答案】B
A.身无长物”的“长物”指多余的东西,此成语形容人除自身外,东西极少。

形容贫穷或俭朴不指没有特长。

B.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C.“十室九空”是指残酷搜刮、严重灾祸造成的贫困、流寓或死亡的凄凉景象,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D.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此处不合语境。

12.(3分)【答案】D A项,搭配不当,改为“其反响是近年文坛鲜见的景观”;B项,主客颠倒,将“私有概念对人们”改为“人们对私有概念”,同时删去后一个“人们”;C项,成分残缺,去掉“三名男子”前面的“当”;语序不当,“将交通一度阻断”改为“一度将交通阻断”。

13.(3分)【答案】C A“过目”是下级请上级阅览文章等时的敬语,应改为“拜读”。

B“赏识”指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多用于上对下。

D“屈尊”指降低身份,是敬语,不能用来自谦。

14.(5分)①贫乏的复杂②除了这两种情况(境界)外③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①1分②③各2分)
15.(6分)略
16.作文(40分)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从自身己角度立意——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足够的准备(足够的时间投入、量的积累等),②从环境角度立意——家长、学校、社会要给我们提供更长的“助跑线”(广阔的锻炼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