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文汇中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文汇中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物重力接近15N的是()
A.一头大象B.一头牛C.一个鸡蛋D.一只鸡
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力为G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正方体处于静止状态。

关于正方体受到墙壁的摩擦力f,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方体受到的摩擦力f F
B.增大水平力F的大小,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f也随之增大
C.增大水平力F的大小,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f可能随之增大
D.增大水平力F的大小,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f一定不变
3.正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若足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足球()
A.慢慢停下来B.越来越快
C.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
4.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为了减小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5.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密度计
C.水位计
D.气垫船
6.筷子智慧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着古老而悠久的华夏文明。

筷子也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杠杆,如图所示的各种杠杆,与筷子类型相同的是()
A.U形纱剪B.钢丝钳
C.水嘴开关D.自行车闸
7.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5cm,质量为0.9kg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10cm长细绳连在一起,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1.8kg的水时,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

往容器里继续加水,直到细绳刚刚被拉断立即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

细绳刚刚被拉断和拉断细绳后A静止时,水对容器压强变化了100P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0.9g/cm3B.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3
C.绳子刚断时A受到的浮力为15N D.绳子断后A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63N
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t=1s时,物体静止不受摩擦力
B.当t=3s时,物体所受合力为0N
C.2~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7N
D.4~6s内,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20J
二、填空题
9.(1)图A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
(2)图B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说明______。

10.如图所示,是孙老师在物理课堂上做的一个演示实验:把一个生鸡蛋A快速地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生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是______(选填“A”或“B”)鸡蛋被撞破,A对B的作用力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B对A的作用力。

11.两个正方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与B的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3∶2,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2.如图所示利用斜面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毛巾、木板、平板玻璃等表面上运动不同的距离后停止,其中在_______上对物体运动影响最小,此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W3,它们的关系是
________。

13.重力为0.1牛的木球从高空竖直落下,若阻力f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则木球在越来越快的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__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当木球下落的快慢不变时,所受的阻力f_______0.1牛(选填:“<”、“>”或“=”)。

14.如图,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快速行驶时,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减小汽车在突然 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时由于惯性给司乘人员带来的伤害。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 0.2m,在它的中点B处挂一重30N 的物体G。

若动力作用在A点,使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此杠杆是___________(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或“都有可能”),水平位置平衡时,A 点的最小动力为___________N。

1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______J;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

如图丁,在测立定跳远项目中,身高1.8m,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m,跳远成绩为2m,用时0.5s,轨迹如图。

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率为_______W。

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加速运动,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是液压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

请分别画出作用在吊臂上的动力F1的力臂和杠
杆所受的阻力F2。

19.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并在绳的末端标出力的方向。

20.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m/kg0.10.30.50.70.9 G/N0.98 2.94 4.90 6.86
___________方向调零。

(2)如图所示,利用测力计测量码重力时,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_______。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9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_N。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 B.
C. D.
21.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实验方案。

(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______力的大小。

(2)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的关系。

(3)丁图是在甲图的基础上让木块竖放,如果两次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次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2.(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为了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要使小车到达水平面初速度相同应将小车从
______(选填“相同”“不同”)高度静止释放;
(b)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整: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较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较 ______的缘故,根据实验,再科学推理出小车若不受阻力,将做______运动;
(c)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全面的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 ______定律;
(2)利用身边的物品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利用一块海绵和一满瓶矿泉水进行了实验探究;
(a)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实验现象如图图所示,他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有关;
(b)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

2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已知ρ水=
1.0×103kg/m3,g取10N/kg)
(1)他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到电子秤上,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再将金属块缓慢浸入玻璃杯中(金属块始终不与玻璃杯接触,且水不溢出),随着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_____,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逐渐变_____。

金属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如图乙所示。

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有关。

(2)小明把图乙中玻璃杯中的水换成某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该金属块浸没于液体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等于3N,由此初步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_____有关。

(3)金属块未进入液体时和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相比较,电子秤的示数变化了220g,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液体的密度是_____kg/m3。

(4)如果在读电子秤示数时金属块并未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则测量的液体密度值将
_____。

2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写出相关结论及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由实验现象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如乙图中,探究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转动纸片松手观察现象,这样的操作探究的问题是:_____。

(3)如图丙所示实验,除了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能说明 _____。

(4)如图丁所示,让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下滑撞击木块,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关系
25.小明和小华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所用钩码均相同)
(1)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则应将平衡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乙,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此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小华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

(3)小华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条件下,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___________,其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4)小华继续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在B 点悬挂总重为G 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杠杆缓慢匀速上升,用刻度尺测出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1h 、2h ,则:
①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②若只将测力计的作用点由A 点移至C 点,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一质量为30kg 的小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用10N 水平拉力拉小车时小车未动,用更大的力拉小车,使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5%(g =10N/kg )求:
(1)小车重力为多少?
(2)小车受到地面支持力为多少?
(3)用10N 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未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4)小车运动时,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7.小虎家买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茶几的中间是一个鱼缸。

茶几摆放在客厅地面上。

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g 取10N/kg )
净重/kg
28 水容量/m 3
0.12 支撑柱/个
4 每个支撑柱与地接触面积/m 2 0.01
(1)若将鱼缸注满水,则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
(2)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小虎的爸爸买回一重为50N 的实心塑胶鱼的艺术品,发现其恰能悬浮在鱼缸里的水中,求塑胶鱼的体积是多少?
28.如图所示是某公共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图。

浮筒A 是浮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盖片B 的面积为10cm 2,连接A 、B 的硬杆长为30cm 。

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淹没浮筒A 时,盖片B 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盖片B 的质量和厚度,硬杆的体积和质量都不计,取g=10N/kg )。

求:
(1)浮筒A 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当水箱的水刚好淹没浮筒A 时,水对盖片B 的压力;
(3)浮筒A 的质量。

29.如图装置中,轻质杠杆支点为O,不吸水的正方体A和B通过轻质细线连接悬挂于D 点,物体C悬挂于E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足够高且底面积为
200cm2的柱形容器。

已知G A=4N、G B=20N,A和B的边长、连接A和B的细线长以及B 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均为10cm,O、D两点间的距离为20cm,O、E两点间的距离为80cm。

求:
(1)C物体的重力;
(2)向容器中缓慢加入3kg的水,同时调节物体C的位置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求此时B受到的浮力;
(3)在(2)问的基础上继续向容器缓慢加水,直到加入水的总质量为3.8kg,剪断A上方的细线,待A、B静止后,求AB间绳上的拉力。

30.如图甲所示,质量为60kg的建筑工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绕成的滑轮组提升货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工人在10s内将货物匀速提高了
3m,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

工人对钢绳拉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计摩擦与绳重。

g取10N/kg,则:
(1)求动滑轮的重力;
(2)求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最大拉力;
(3)若工人对钢绳的拉力为400N,求此时工人的功率和他对地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5t ,故重力约
G =m g =5000kg ×10N/kg =50000N
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一头牛的质量约1t ,故重力约
G =m g =1000kg ×10N/kg =10000N
故B 不符合题意;
C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故重力约
G =m g =0.05kg ×10N/kg =0.5N
故C 不符合题意;
D .一只鸡的质量约1.5kg ,故重力约
G =m g =1.5kg ×10N/kg =15N
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2.D
解析:D
【详解】
A .从图中可以看到,正方体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可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推力F 和墙壁对它向右的支持力N ,是一对平衡力,即F N =;而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G 和静摩擦力f ,是一对平衡力,即G f =,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 错误;
BCD .由A 解析可知,G f =,增大水平力F 的大小,物块的重力G 大小还是不变,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还是受到重力、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大小还是等于重力的大小,则摩擦力f 一定不变,故B 、C 错误,D 正确。

3.C
解析:C
【详解】
足球原来是运动的,若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解析:A
【详解】
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 正确;
B.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A。

5.C
解析:C
【详解】
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嘴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A项不合题意;
B.密度计利用的是阿基米德原理,B项不合题意;
C.水位计玻璃管和锅炉组成连通器,利用了连通器原理,选项C符合题意;
D.气垫船原理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与连通器无关,D项不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A
【详解】
筷子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动力大于阻力,故筷子是费力杠杆。

A.U形纱剪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动力大于阻力,故是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B.钢丝钳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故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水嘴开关是轮轴,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故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闸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故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
A .物体A 的密度
3A A 2A 900g 0.6g/cm 100cm 15cm m V ρ=
==⨯ 故A 错误;
B .木块A 的重力
G A =m A g =0.9kg×10N/kg=9N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时,木块A 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所受的浮力
F 浮=
G A =9N
此时A 排开水的体积
433339N 910m 900cm 1.010kg/m 10N/kg
F V g ρ-=
==⨯=⨯⨯浮排水 A 浸在水中的深度 43
42
A 910m 0.09m 10010m V h S --⨯===⨯排 倒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
33331.8kg 1.810m 1.010kg/m m V ρ-=
==⨯⨯水水水 那么容器的底面积
433322+910m 1.810m 0.03m 300cm 0.09m
V V S h --⨯+⨯====排水容器 故B 错误;
C .结合题意及p =ρgh 得,细绳刚刚被拉断和拉断细绳后A 静止时,容器内水的深度变化量
33100Pa 0.01m 1cm 1.010kg/m 10N/kg
p h g ρ∆∆====⨯⨯水 A 排开水体积的减少量
∆V 排=S 容器∆h =300cm 2×1cm=300cm 3
则细绳被拉断前,A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V 排+∆V 排=900cm 3+300cm 3=1200cm 3
所以绳子刚断时A 受到的浮力
F 浮1=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1200×10-6m 3=12N
故C 错误;
D .细绳被拉断前,A 浸入水中的深度
3
2
A 1200cm 12cm 100cm V h S ''===排 此时水的总深度
h 总=h ′+h 绳=12cm+10cm=22cm
绳子断后A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总深度
h总1=h总-∆h=22cm-1cm=21cm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总1=1.0×103kg/m3×10N/kg×0.21m=2.1×103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容器=2.1×103Pa×300×10-4m2=63N
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D
【详解】
A.当t=1s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3N的拉力,由丙图可知此时物体静止,说明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一定受到和拉力相反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
B.当t=3s时,由丙图可知,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不为0,故B错误;
C.4~6s内,由丙图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5N,2~4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接触面所受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即2~4s内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5N,故C错误;
D.由丙图可知,物体在2~4s内移动的距离为
2m/s2s4m
==⨯=
s vt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5N4m20J
W fs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9.A
解析:形变合拢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详解】
(1)[1]图A中力的作用使气球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变。

(2)[2][3]图B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直面的方向用力吹,中间空气流速变大,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两气球会合拢,说明空气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10.B
解析:B 等于
【详解】
[1]在撞击瞬间,A蛋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产生对A蛋壳向前的作用力,使A蛋壳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B蛋壳的小,因此B蛋壳易被撞破。

[2]A 对B 的作用力和B 对A 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

11.A
解析:12∶19
【详解】
A 、
B 两个正方体的重力之比
333A A A A A A A A 3B B B B B B B
B 313()()=2216G m g V g L g L G m g V g L g L ρρρρρρ====⨯=⨯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A 对B 的压强与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2A A A B 2A B B A B A B
3212===+316119
G p S G S G G p G G S S ⨯⨯=++ 12.平板玻璃 W 1=W 2=W 3
【详解】
[1]平板玻璃的接触面最光滑,阻力最小,对物体运动影响最小。

[2]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始终不变,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小车具有的动能相同,也就是说,小车的做功能力是相同的,最终克服阻力做的功也是相等的;即
W 1=W 2=W 3
13.减小 =
【详解】
[1]木球从高空竖直落下,受到向上的阻力和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力不变,阻力f 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阻力变大,则木球在越来越快的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减小。

[2]当木球下落的快慢不变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阻力大小等于重力为0.1N 。

14.小于 减速
【详解】
[1]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2]在汽车突然减速或者紧急刹车时,车上人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身体会向前倾而容易撞到车身上造成伤害。

安全带就是为了防止突然减速时由于惯性对人造成伤害的。

15.都有可能 15
【详解】
[1]若动力作用在A 点,使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于不知道动力的方向,所以无法判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则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2
解析:都有可能 15
【详解】
[1]若动力作用在A点,使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于不知道动力的方向,所以无法判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则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2]在杠杆的A点施加力,最长的力臂是以杠杆OA作力臂,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A 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阻力G=30N,动力臂是OA,阻力臂O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G×OB=F×OA
30N×1
2
OA=F×OA
F=15N
16.6 300
【详解】
[1]由图乙和图丙可知,0~3s内推力为3N,但物体速度为0,即没有移动距离,
故不符合做功条件,故推力对物体做功为0。

[2]由图乙和图丙可知,9~12s内推力为
解析:6 300
【详解】
[1]由图乙和图丙可知,0~3s内推力为3N,但物体速度为0,即没有移动距离,故不符合做功条件,故推力对物体做功为0。

[2]由图乙和图丙可知,9~12s内推力为6N,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当t=5s时,从图丙可知,物体加速运动,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均未变,故摩擦力也不会变,与9~12s内摩擦力相同,同样为6N。

[3]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
W=Gh=500N×0.3m=150J
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率
P=W
t
=
150J
0.5s
=300W
17.【详解】
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加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相对于传送带来讲,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过物体重心,分
解析:
【详解】
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加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相对于传送带来讲,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过物体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分别
用G和F表示,即为其重力和支持力示意图,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过物体重心,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即为其所受摩擦力示意图。

如图所示:
18.【详解】
从支点O作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力臂l1;阻力是重物对吊臂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从阻力作用点向下作阻力F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从支点O作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力臂l1;阻力是重物对吊臂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从阻力作用点向下作阻力F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9.【详解】
连接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越多,就越省力,该滑轮组最多可由3段绳子拉动动滑轮;先从动滑轮开始连接,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连接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越多,就越省力,该滑轮组最多可由3段绳子拉动动滑轮;先从动滑轮开始连接,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如图所示:
20.竖直 C 8.82 B
【详解】
(1)[1]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2]弹簧向下伸长,钩码对弹簧有向下的力,故使弹簧
解析:竖直 C 8.82 B
【详解】
(1)[1]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2]弹簧向下伸长,钩码对弹簧有向下的力,故使弹簧伸长的力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故选C 。

(3)[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9.8N/kg G m
当物体的质量为0.9kg 时,它受到的重力为
G =m ×9.8N/kg=0.9kg×9.8N/kg=8.82N
(4)[4]因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B 。

21.匀速直线 滑动摩擦力 压力 粗糙程度 相等
【详解】
(1)[1] [2]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
解析:匀速直线 滑动摩擦力 压力 粗糙程度 相等
【详解】
(1)[1] [2]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3]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 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5] 丁图是在甲图的基础上让木块竖放,如果两次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不变,拉力也不变,所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22.相同 小 匀速直线 惯性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 倒出瓶中部分水
【详解】
(1)(a )[1]实验时要使小车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这样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